烏塔這片課文是按什麼順順序寫的,《烏塔》這篇課文分幾段講了幾件事?哪幾件事?

2021-03-04 03:10:06 字數 4829 閱讀 2583

1樓:匿名使用者

這篇課文按事情發展順序寫的,先寫『『我』』結識了烏塔,接著寫我與烏塔的談話,最後寫版我與權烏塔的道別。

《烏塔》這篇課文寫的是一個十四歲的小姑娘獨自遊歐洲的事。

一個外國的14歲的小姑娘,就可以不在爸爸媽媽身邊,自己遊玩了法國、瑞士、奧地利、義大利、威尼斯還有米蘭和佛羅倫薩,最後還去了希臘。

並且,烏塔為了這次旅遊,她準備了近三年的時間,她每天利用課餘時間給別人打工,並且瞭解了這些國家的各種知識。她還說,她接下來就想要到中國來旅遊。

《烏塔》這篇課文分幾段?講了幾件事?哪幾件事?

2樓:晨光眠夏

文章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來寫的。全文可分為四段,分別講了四件事:

1.寫了「我」在羅馬認識了德國的小姑娘烏塔。

2.寫了她「睡得正香」以及起身後收拾好行裝、外出遊覽;3.接著寫晚上回到旅館後「我」和烏塔的談話, (主要談的是烏塔這次旅遊的行程之長、安排之細、準備之久,以及她要在親身經歷中認識世界的想法;)

4.最後寫烏塔與「我」道別,繼續她未完的旅程,以後要到中國旅遊。

課文《烏塔》主要講了一個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一人遊歐洲的事情. 文章情節明瞭簡潔,按事情發展順序來寫。先寫初逢烏塔,是在羅馬的旅館裡,主要寫她"睡得正香"和起身後利利索索地收拾好行裝,準備按計劃繼續遊覽;接著寫晚上回到旅館後"我"和烏塔的談話,主要寫了烏塔的這次旅遊的行程之長,安排之周,準備之久,以及獨立生活的意識;最後寫烏塔和"我"道別,繼續她未來的夢想。

這篇文章的思想性重與文學性,文中的外國小女孩烏塔是獨立自主,聰明勇敢的象徵和化身,只有讓學生真正走進文字,感受烏塔理念,學習烏塔精神,才能說讓本文的意義得以充分體現和落實。

【原文】

那天,我在羅馬下了車,冒著暑氣趕到青年旅館,找到自己的房間,推門一看,吃了一驚:正對門的地上放了一張席夢思床,上面躺著一個金髮小姑娘,睡得正香。

我已經筋疲力盡了,於是匆匆洗漱完畢,也躺下了。

不知過了多久,「丁零丁零」的鬧鐘聲驚醒了我,睡眼矇矓地看看錶,下午兩點半了。小姑娘已經起身,正在收拾東西,準備外出。她走了不久,我也出去了。

晚上八點多,我疲倦地回到旅館。這時,小姑娘正愜意地趴在床墊上,一邊吃糖,一邊看一本厚厚的書。

她一見我,立即坐起來打招呼,問我玩得怎樣,又問我從**來。我說是中國人,現旅居德國。她一聽,高興得大叫:

「我是德國人,住在漢堡。」她還告訴我她叫烏塔,已經14歲了。這次趁暑假遊歷歐洲,已經去了法國、瑞士、奧地利,在義大利去了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最後還要去希臘。

我有點驚訝:「你一個人嗎?」「當然。

」她很自然地答道。

一個14歲的孩子,獨自一人遊歐洲,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決不相信。我問烏塔:「你一個人不怕危險嗎?你爸爸媽媽不擔心你嗎?」

烏塔說,她在家裡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再給家裡撥個**或寄張明信片。她還說,自己用了三年的時間準備這次旅行,閱讀了很多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為了掙旅費,每個週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裡陪兒童玩。

然後,她問我,中國的孩子們是不是也這樣旅遊。我一時語塞,想了一會兒才說:「在中國,像你這樣年紀的孩子都是家裡的寶貝,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很愛他們,會帶他們一起出去玩,但一般不放心讓他們一個人出遠門。

」烏塔對我這番解釋很不滿意,馬上反駁說:「我也是家裡的寶貝,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也很愛我。不過我們興趣不同,所以我們有時候一起出去玩,有時候單獨出去玩。

愛孩子,為什麼就不能讓他們單獨出門?我不明白,你的話不合邏輯。」

我只好笑著承認自己的理由不太充足。烏塔說:「中國的孩子缺少很多樂趣吧?

」我說:「中國有電視,有兒童圖書,有遊樂園,孩子們很快樂。」但她還是堅持:

「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我從電視上經常看見義大利,但只有親自來到這裡,它的美麗才深深感動了我。」

第二天早晨,烏塔向我道別,說晚上要坐火車去波恩。她還認真地告訴我要繼續掙錢,以後去中國旅遊。

3樓:princes之愛

文章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來寫的。講了四件事:

1.寫了「我」在羅馬認識了德國的小姑娘烏塔。

2.寫了她「睡得正香」以及起身後收拾好行裝、外出遊覽;3.接著寫晚上回到旅館後「我」和烏塔的談話, (主要談的是烏塔這次旅遊的行程之長、安排之細、準備之久,以及她要在親身經歷中認識世界的想法;)

4.最後寫烏塔與「我」道別,繼續她未完的旅程,以後要到中國旅遊。

4樓:匿名使用者

《烏塔》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1-3段。

講訴了「我」在羅馬的旅館裡遇見了一位小女孩兒。第二部分:4-9段。

描寫了我與烏塔的對話過程,以小見大地反映了中國孩子和外國孩子的個性及家庭教育的異同。第三部分:10段。

與烏塔分別,作者回憶烏塔離別的話引人反思。

5樓:匿名使用者

那天,我在羅馬下了車,冒著暑氣趕到青年旅館,找到自己的房間,推門一看,吃了1斤:正對門的地上放了一張席夢思床,上面躺著一麼金髮小姑娘睡得正香。

6樓:天之人天天

10段文章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來寫。講了四件事:

1.先寫「我」在羅馬的一個旅館裡結識了德國小姑娘烏塔,

2.寫她「睡得正香」以及起身後收拾好行裝、外出遊覽;3.接著寫晚上回到旅館後「我」和烏塔的談話, (主要談的是烏塔這次旅遊的行程之長、安排之細、準備之久,以及她要在親身經歷中認識世界的想法;)

4.最後寫烏塔與「我」道別,繼續她未完的旅程。

27* 烏塔

一、教材解讀

1.課文簡說。

這篇課文寫的是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一人遊歐洲的故事,表現了這個少年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以及她對生活的熱愛。

文章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來寫。先寫「我」在羅馬的一個旅館裡結識了德國小姑娘烏塔,寫她「睡得正香」以及起身後收拾好行裝、外出遊覽;接著寫晚上回到旅館後「我」和烏塔的談話,主要談的是烏塔這次旅遊的行程之長、安排之細、準備之久,以及她要在親身經歷中認識世界的想法;最後寫烏塔與「我」道別,繼續她未完的旅程。

課文主要通過以下幾種寫作方法來突出烏塔鮮明的性格特點。(1)在描寫中展現性格特點。語言描寫集中在第8、9自然段裡,這些語言表現了烏塔對事物有自己獨特的見解,體現了她在思想上的獨立。

文中的一些細節描寫也很有特點。這個14歲的女孩雖然獨自在異國他鄉,但是能在旅館裡「睡得正香」,她能自己安排一天的活動,自己收拾東西,按時外出遊覽,從這些描寫中可以看出烏塔做事很有經驗、從容不迫。(2)在對比中突出人物性格特點。

一是和作者對比。作者寫了自己在青年旅館裡「筋疲力盡」「匆匆洗漱」「疲倦地回到旅館」,而烏塔卻可以在旅館裡「愜意地趴在床墊上,一邊吃糖,一邊看一本厚厚的書」。二是和中國孩子對比。

文中寫了中國孩子的生活,有電視,有兒童圖書,有遊樂園,但父母一般不放心讓他們一個人出遠門;而烏塔卻在14歲的年齡獨自一人遊歐洲。在這樣的對比中突出了烏塔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

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為了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學生了解世界上其他國家兒童的成長經歷,培養自己獨立生活的意識和能力;二是培養學生閱讀有自己的見解,並願意與大家交流閱讀感受。

本課教學的重難點是引導學生從課文的敘述和描寫中瞭解人物特點,並在閱讀後與同學交流自己的見解。

2.詞句解析。

(1)對句子的理解。

烏塔對我這番解釋很不滿意,馬上反駁說:「我也是家裡的寶貝,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也很愛我。不過我們興趣不同,所以我們有時候一起出去玩,有時候單獨出去玩。

愛孩子,為什麼就不能讓他們單獨出門?我不明白。你的話不合邏輯。

」「反駁」是指說出自己的理由,來否定別人跟自己不同的看法。「邏輯」是指事物客觀的規律性。這段話的意思是說,烏塔認為愛孩子和不讓孩子單獨出門之間不存在因果關係。

烏塔先是舉出自己生活中的例項,說明在長輩愛孩子的情況下孩子可以單獨出門,然後說她不同意中國家庭管理孩子的做法,認為作者的解釋是不合邏輯的。烏塔的話不多,但是邏輯嚴謹、條理清晰、觀點鮮明,特別是她只有14歲就能對生活中的問題進行理性的思考,並能切中要害,這充分體現出,烏塔在生活上獨立的基礎是她在思想上和精神上的獨立。

(2)對詞語的理解。

愜意:這裡是很滿意、很舒服的意思。

語塞:指不知怎樣回答對方的問題。

二、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

3.能對文中的人和事進行評價,增強獨立生活、自強自立的意識。

三、教學建議

1.課前師生可以一起觀察歐洲地圖,瞭解歐洲的主要國家、著名城市,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2.本課的教學,教師應側重指導學生在自讀自悟中讀懂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就課文的內容提出自己關心的問題,並組織學生進行交流。

首先,可以要求學生自由閱讀課文,藉助工具書自學課文中的生字和新詞,再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瞭解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然後,引導學生感受人物的性格特點,突破本課教學的重難點。可以讓學生帶著問題讀書,引導學生思考:課文中哪些內容反映了烏塔在生活上的獨立?

一邊讀一邊找出相應的句段,並在空白處寫下自己的理解,然後再進行交流,並引導學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烏塔這個人物形象鮮明生動,可以通過讀好烏塔的語言來體會人物的特點。

在學生讀懂課文之後,教師應引導學生就學習課文時產生的問題和想法談談自己的見解。可以把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梳理,從中確定一兩個大家關心的問題作為基本問題,組織學生進行討論。確定的基本問題要抓住自立精神這一中心,如:

烏塔的說法和做法好不好?我們能向烏塔學習什麼?我們可以怎麼做?

在討論中,教師應提醒學生,向烏塔學習並不是要模仿她獨自外出旅遊,而是要在生活中克服依賴思想,培養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的精神。

3.課後,可以聯絡本組語文園地中的習作要求,讓學生寫一寫「從《烏塔》想到的」;還可以讓學生把課文內容和課上討論的情況講給父母聽,聽聽父母的意見。對於學有餘力的學生,還可以指導他們把課文改編成課本劇,在適當的時候排練演出。

鄭和遠航》這篇課文是按什麼順序寫的

鄭和遠航一文按揚帆啟航 友好交好 戰勝凶險的順序具體描述了了鄭和第一次下西洋的經過。這篇課文詳細介紹了鄭和第一次下西洋遠航的情況,並點明瞭鄭和七次遠航的重大意義,表現了我國古代人民頑強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術。鄭和遠航是按照什麼順序來描述的 鄭和遠航 一文按 揚帆啟航 友好交往 戰勝凶險 的順序具...

北京的春節課文是按什麼順序寫的寫的最詳細

北京的春節是按 時間 的順序來寫的。寫的最詳細的是 臘八 除夕 正月初一 元宵 這四部分內容 窩寫過的啦 祝你學業進步喲 求採納,謝 d 以時間為經線,以人們的活動為緯線,列舉了大量的老北京過春節的習俗。課文在詳略處理上非常恰當,其中 臘八 除夕 正月初一 和 正月十五 這四天的情景寫得比較詳細。時...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想想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寫的

課文是按 時間順序 來寫的.課文哪些部分寫得詳細,哪些部分寫得簡略,這樣寫有什麼好處.臘八 除夕 正月初 一 元宵節 這些部分寫得詳細,準備過年 過小年 正月初六 正月十九這些部分寫的簡略.好處是 點面結合,重點突出,主次分明,印象深刻.北京的春節 課後題 10 1 時間 臘月初八 風俗習 慣 泡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