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揮發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酒精揮發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為什麼

2021-03-04 06:00:36 字數 4107 閱讀 2348

1樓:匿名使用者

物理變化。

因為每一個物質,都有它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物理性質包括顏色、氣味、狀態、熔點、沸點、密度、揮發性、硬度、導電性、熱導性等。

化學性質是氧化性、還原性、酸性、鹼性等。

酒精揮發的過程中,其實正是酒精的揮發性在起作用,這個過程中,本身溶解在水中的酒精分子跑到了空氣中,但是還是酒精分子,人的鼻子可以聞得到。

物質並沒有發生變化。

化學變化的結果是分子結構一定要發生變化,而物理變化分子結構是不發生變化的。

2樓:康邦世英悟

酒精揮發當然是物理變化,一般發生化學反應的是化學變化,有化學現象。

酒精揮發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為什麼

3樓:匿名使用者

物理變bai化。

因為每一個物

du質,都有它的物zhi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物理性質包括dao顏色、氣味、回狀態、熔點、答沸點、密度、揮發性、硬度、導電性、熱導性等。

化學性質是氧化性、還原性、酸性、鹼性等。

酒精揮發的過程中,其實正是酒精的揮發性在起作用,這個過程中,本身溶解在水中的酒精分子跑到了空氣中,但是還是酒精分子,人的鼻子可以聞得到。

物質並沒有發生變化。

化學變化的結果是分子結構一定要發生變化,而物理變化分子結構是不發生變化的。

4樓:匿名使用者

物理變化。

因為每一個物質,都有它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物理性質包括顏色、氣回味、狀態答、熔點、沸點、密度、揮發性、硬度、導電性、熱導性等。

化學性質是氧化性、還原性、酸性、鹼性等。

酒精揮發的過程中,其實正是酒精的揮發性在起作用,這個過程中,本身溶解在水中的酒精分子跑到了空氣中,但是還是酒精分子,人的鼻子可以聞得到。

物質並沒有發生變化。

化學變化的結果是分子結構一定要發生變化,而物理變化分子結構是不發生變化的。

5樓:一指流沙嘆風華

你好,是物理變化,一般揮發都是的,。

6樓:陳欣欣

物理變化,是指酒精從液態變為了氣態,所以說酒精的本身組成成分沒有發生變化。

7樓:匿名使用者

經發酵、蒸餾而得的新酒,還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貯存。不同白酒的貯存期,因其香型及質量擋次而異。如優質醬香型白酒最長,要求3年以上;優質濃香型或清香型白酒一般需1年以上;普通級白酒最短也應貯存3個月。

貯存是保證蒸餾酒產品質量至關重要的生產工序之一。

剛蒸出來的白酒,具有辛辣刺激感,並含有某些硫化物等不愉快的氣味,稱為新酒。經過一段貯存期以後,刺激性和辛辣感會明顯減輕,口味變得醇和、柔順,香氣風味都得以改善,此謂老熟。

新酒雜味物質的揮發

新蒸餾出來的酒,一般比較燥辣,不醇和,也不綿軟,主要是因為含有較多的硫化氫、硫醇、硫醚(二甲基硫)等揮發性硫化物,以及少量的丙烯醛、丁烯醛、遊離氨等雜味物質。這些物質與其他沸點接近的成分組成新酒雜味的主體。這些新酒雜味成分多為低沸點易揮發物質,自然貯存一年,基本消失殆盡。

氫鍵締合作用

白酒的主要成分是水和酒精,約佔總體積的98%,其餘的2%為微量香味成分。水和酒精都是液體,相互間具有較強的締合作用,當水和酒精混合在一起,成為酒精的水溶液時,水與酒精的氫鍵被破壞,放出潛能,並縮小體積。根據實驗,100ml12.

5℃的酒精,與92ml同溫度的水混合時,混合液的溫度,就由12.5℃上升到19.7℃,而其體積則縮小3%左右。

隨著貯存時間的延長,水和酒精分子之間,逐步構成大的分子締合群。締和度增加,使酒精分子受到束搏,自由度減少,也就使刺激性減弱,對於人的味覺來說,就會感到柔和。

白酒中各締合成分間形成的締合體要比單純乙醇水溶液的醇水分子間形成的締合體的作用強烈,這也進一步說明了微量的香味成分對締合體的作用有著重要的影響。同時白酒中存在的一定量的有機酸對白酒中氫鍵的締合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在短時間內,由於氫鍵的締合,使白酒的乙醇固有的刺激性減少,但是所謂的「老酒味」(陳味)並無明顯的出現,而是要經長期的貯存才能達到所謂的老熟。因此,氫鍵締合作用並非老熟陳釀過程的決定性因素。在貯存期間發生的化學變化(化學老熟)是老熟陳釀過程的決定性因素。

化學老熟

白酒中存在的醇、酸、酯、醛等成分在老熟過程中經過緩慢的氧化、還原、酯化與水解等化學反應相互轉化而達到新的平衡,同時有的成分消失或增減,有的成分新產生。這是白酒老熟的主要機理。

酒精揮發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

8樓:匿名使用者

酒精揮發,只是酒精從一個物理狀態(液態)變為另外一個物理狀態(氣態),它的實質還是回酒精這種物質,其實質並沒有答改變.

酒精燃燒,是酒精在達到燃點以後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一部分能量以光和熱的形式發出.此時,酒精原有的形態已經不具備了,已經轉變為新的分子co2.h2o,即有舊鍵斷裂,新鍵生成.

所以酒精揮發是物理變化,酒精燃燒是化學變化.

9樓:冰原隕石

物理變化,沒有生成新物質

10樓:匿名使用者

當酒精揮發後看不見了,他變成了酒精蒸汽,就是說,如果他再凝華後又成了酒精,那麼在這個過程中沒有再生成任何新物質只有酒精.所以它是物理變化.

若象酒精燃燒則是化學變化.

11樓:愛浩

物理變化.

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根本區別是有無產生新的物質.

而酒精揮發是因為酒精分子在做無規則運動,擴散到空氣中,併產生新的物質並且性質沒有發生變化.

12樓:

酒精灰髮了 還是酒精,沒有新物質生成,所以是物理變化

13樓:翔宇

物理變化。

與之對應的是化學變化,特點是有物質生成。

14樓:雨泠

蒸發實物態變化,為物理變化。一般來說,有新物質生成的為化學變化。酒精蒸發沒有新物質生成,為物理變化

15樓:我就是酷酷豬

酒精蒸發了還是酒精,沒有生成新物質,所以是物理變化

16樓:布齊宮致

酒精揮發是物理變化因為酒精要轉變成其他的物質,酒精還是酒精不過他們之間的分子間距擴大了。要判斷一個物體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最主要的是看他是否生成新的物質

鈍化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

17樓:我是一個麻瓜啊

化學變化。

鈍化的機理可用薄膜理論來解釋,即認為鈍化是由於金屬與氧化性物質作用,作用時在金屬表面生成 一種非常薄的、緻密的、覆蓋效能良好的、牢固地吸附在金屬表面上的鈍化膜。

這層膜成獨立相存在,通常是氧化金屬的化合物。它起著把金屬與腐蝕介質完全隔開的作用,防止金屬與腐蝕介質接觸,從而使金屬基本停止溶解形成鈍態達到防腐蝕的作用。

所以鈍化實質上就是將金屬的表面氧化,形成一層緻密的氧化膜來保護金屬內部不被氧化。既然鈍化是氧化反應,那麼它肯定是化學變化了。

鈍化現象是金屬相和溶液相所引起的,還是由介面現象所引起的。有人曾研究過機械性刮磨對處在鈍化狀態的金屬的影響。實驗表明,測量時不斷刮磨金屬表面,則金屬的電勢劇烈向負方向移動,也就是修整金屬表面可引起處在鈍態金屬的活化。

即證明鈍化現象是一種介面現象。

它是在一定條件下,金屬與介質相互接觸的介面上發生變化的。電化學鈍化是陽極極化時,金屬的電位發生變化而在電極表面上形成金屬氧化物或鹽類。這些物質緊密地覆蓋在金屬表面上成為鈍化膜而導致金屬鈍化。

化學鈍化則是像濃hno3等氧化劑直接對金屬的作用而在表面形成氧化膜,或加入易鈍化的金屬如cr、ni等而引起的。化學鈍化時,加入的氧化劑濃度還不應小於某一臨界值,不然不但不會導致鈍態,反將引起金屬更快的溶解。

18樓:艾康生物

鈍化的機理可用薄膜理論來解釋,即認為鈍化是由於金屬與氧化性物質作用,作用時在金屬表面生成 一種非常薄的、緻密的、覆蓋效能良好的、牢固地吸附在金屬表面上的鈍化膜。這層膜成獨立相存在,通常是氧化金屬的化合物。它起著把金屬與腐蝕介質完全隔開的作用,防止金屬與腐蝕介質接觸,從而使金屬基本停止溶解形成鈍態達到防腐蝕的作用。

所以鈍化實質上就是將金屬的表面氧化,形成一層緻密的氧化膜來保護金屬內部不被氧化。既然鈍化是氧化反應,那麼它肯定是化學變化了。

汽油揮發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鈍化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

汽油揮發是物理變化,因為沒有新的化學物質的產生。汽油在常溫下為無色至淡黃色的易流動液體,很難溶解於水,易燃,餾程為30 至220 空氣中含量為74 123克 立方米時遇火 汽油的熱值約為44000kj kg 燃料的熱值是指1kg燃料完全燃燒後所產生的熱量 物化性質具體如下 化學式 五碳至十二碳烴類 ...

鹽析和聚沉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

鹽析和聚沉是物理變化。鹽析 鹽析一般是指溶液中加入無機鹽類而使某種物質溶解內度降低而析容 出的過程。如 加濃 nh4 2so4使蛋白質凝聚的過程 在乙酸生成乙酸乙酯的酯化反應中加入飽和碳酸鈉溶液,降低乙酸乙酯溶解度,使其分層現象更明顯的過程。聚沉 向膠體中加入電解質溶液時,加入的陽離子 或陰離子 中...

點燃報紙是化學變化還是物理變化,油燈點燃是化學變化還是物理變化

點燃報紙是化學變化 某兩瓶溶液的標籤均掉落,已知一瓶是氫氧化鈉,另一瓶是鹽酸,試用化學方法鑑別。步驟 紫色石蕊試液分別加到兩瓶溶液樣本 現象 一瓶變紅色一瓶變藍色 結論 試液顯紅色,則說明液體鹽酸 試液顯藍色,則說明液體氫氧化鈉 1 化學變化 2 加酸鹼指示劑。點燃報紙是化學變化,報紙燃燒變成二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