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應當怎樣對學生進行有效地指導

2021-03-03 20:46:49 字數 5351 閱讀 1607

1樓:匿名使用者

1、對不清楚任務及操作程式的小組進行指導

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雖然合作前教師已經明確指出了合作的任務及操作程式,但在具體實施時可能有的小組仍然不夠清楚,在操作程式上也會有些偏差,落實到個體上也可能不明確。這時教師就要及時發現並提供必要的指導與幫助,以保障各小組的合作學習都能正常進行。

2、對合作交流中偏離主題或遇到困難的小組進行引導與幫助

由於小組合作學習是在非常開放、寬鬆的氛圍下的,小組成員的思維都非常活躍,難免有的小組討論偏離主題或在細枝末節的問題上爭執不休。此時教師就要介入進行點撥。引導學生圍繞主題進行研討。

有時遇到複雜的問題可能一時誰都沒有想法,誰都沒有一個清醒的認識,表現出暫時的沉默。此時,教師有必要介入進行恰到好處的點撥。這裡需要注意,教師的「點撥」,絕不能「越俎代庖」,不能代替學生做他們自己能做的事。

要適可而止,還是要把更多的空間留給學生自己。

3、對已經完成任務的小組進行檢查、表揚與點撥

由於個別小組合作學習進行得較順利,所以首先完成任務。此時教師絕不能對他們不聞不問。如果對他們置之不理,一方面會導致學生**活動表層化,不求甚解;另一方面,在喪失組間競爭意識的同時會給合作學習的秩序產生影響。

因為已經完成任務、無所事事的小學生難免會產生影響其他組的行為。所以,教師應對這樣的小組的合作學習成果進行檢查。如果他們的想法是正確的,可以及時表揚,並引導他們整理小組的**過程和結果,準備在全班交流。

也可以提出深一層的**要求,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例如,可以讓學生這樣思考:「我們是怎樣得到這個答案的?

這個答案是不是合理的?還可以用其他方法解決嗎?組內的所有同學都會了嗎?

根據題中的資訊,還可以提出什麼數學問題?準備讓誰來彙報?怎樣彙報能讓其他組聽的更清楚?

可不可以幫助其他組完成任務?……」

4、對小組成員落實自身職責情況進行監督

小組合作學習的顯著特點就是成員都有共同任務下的各自的職責。如果哪個成員沒有肩負起自己的責任或完成的不好,都要影響小組整體的合作績效。所以,作為合作學習組織者的教師一定要督促小組成員各盡其職。

比如:監督「小組長」是不是起到組織管理的責任;看「記錄員」記錄的是不是詳實、是不是抓住了重點;掌握「聲音管理員」有沒有很好地控制本組研討的聲音……

5、對組內活動不協調的小組進行調控

由於學生個體的已有基礎、性格、情感、表達等因素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所以在小組活動時難免有些不協調現象。此時,如果教師能及時介入並根據具體情況,協調組內成員的關係,就可以保障合作學習的順利進行。如果某個小組經常出現不和諧現象,就要考慮調換小組成員。

總之,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離不開老師的引導。但這種引導一定要適時、適度。引在迷茫困惑之時,導在百思不解之處。

如何有效地指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2樓:用智慧為你解答

一、合理分組,優勢互補

首先,教師根據學生性別、成績、能力、愛好等方面的特點,將班級學生劃分成若干學習小組。分組時,要保證組內學生好、中、差搭配適當,以前後桌四人一組為宜,其中一名是優等生,一名是學困生,兩名是中等生,便於課堂合作學習。

二要保證組與組之間的競爭與評比。每個小組設立組長一名,負責組內一切事務的處理與安排。要根據實際情況對各小組做適當的微調,儘量使小組之間減小差異,競爭公平、合理。

組員間要有明確分工,做到各司其職,各盡所能,最終形成合作,達到目標。

二、民主互動,體驗合作

1.選擇適當的合作學習時機。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的一種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

並不是所有的內容都適合,不一定每節課都要搞小組合作學習,也並非所有的教學任務都要通過小組活動才能完成。所以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學生實際和教學條件等,選擇有價值的內容、有利的時機和適當的次數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

2.關注每個學生的有效參與。在小組合作中,往往積極發言的都是組長。

有些學生小組活動時,不與其他同學配合,只是做他自己的事。可見小組並沒有很好地分工,學生參與度不夠。那麼,小組合作學習要怎樣才能發揮學生主體意識呢?

首先,小組合作前要先確立活動目標,即對具體的問題解決有個明確的方案,在整個小組中達成共識。其次,有的放矢,明確分工,讓每人都有相對側重的一項責任,擔任一個具體的合作角色,使每個成員都有愉快的學習體驗。

三、方法引導,提高效率

1.教學組織中的引導。採取合作學習時,需要教師精心組織,避免學生在互相爭執及拖延中浪費寶貴的學習時間。所以在組織合作學習時教師必須重視引導,努力提高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①在合作學習時,讓學生有秩序地分別發表自己的意見和建議,避免個別學生獨佔時間,讓每個學生都有表達的機會,同時也避免了爭著說、同時說的無效學習行為。

②由於班中分成了若干個學習小組,教師無法一一顧及,這就需要學習小組中有一個核心人物來組織學習小組的學習行為。

③在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學習夥伴之間不可避免會存有意見衝突,如果沒有正確的引導,小組成員間往往會爭執不休,從而造成了學習的偏向。所以我們要引導學生在充分發表自己意見的基礎上學會分析,學會判斷,學會歸納整理。

④在合作學習時,老師要善於引導學生傾聽其他學生的發言,避免交流時過多的內容雷同,從而提高學習的實效。

2.學習程式上的引導。應該說,小組合作學習的學習過程是一個迴圈反覆的過程。

學生在教師提出問題,或自我發現問題後,通過自讀自悟的方法先嚐試自我解決,再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交流學習情況,展示學習思路,並進行群體的判斷、綜合,得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與途徑;最後反思與深化發現深一層次的,或者是新的問題,從而推動小組學習的進一步深入。

3.學習方法上的引導。教師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要善用方法加強對學生學習的指導,激發其學習的積極性。

①合作學習前創設良好的合作學習氛圍。教師要運用直觀、形象的,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教學手段來再現教材提供的情境,如一些實物、**、聲音、錄影,或者使用一些多**輔助教學課件。

②在合作學習中學生遇到學習障礙時,教師要適當點撥。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參與學生的合作學習過程,並運用各種點撥方式使學生能進一步的深入學習。a:

啟動式的點撥。在有些情況下,學生在取得了一定的學習成果之後,認為已經達成了目標,從而造成了學習過程的終止。此時,教師要在瞭解學生學習程序之後,給予及時的肯定與表揚,並起動學生的下一步學習。

b:提示式的點撥。當學生對完成學習內容有一定的困難時,教師要及時發現,並給予一定的提示,讓學生找到繼續學習的途徑。

c:點睛式的點撥。在學生合作學習到了關鍵時刻,教師往往可以「突破」式的點撥,使得學習目標一步達成。

3樓:哇哈哈啦啦

選擇適當的合作學習

時機。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的一種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並不是所有的內容都適合,不一定每節課都要搞小組合作學習,也並非所有的教學任務都要通過小組活動才能完成。

所以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學生實際和教學條件等,選擇有價值的內容、有利的時機和適當的次數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

關注每個學生的有效參與。在小組合作中,往往積極發言的都是組長。有些學生小組活動時,不與其他同學配合,只是做他自己的事。

可見小組並沒有很好地分工,學生參與度不夠。那麼,小組合作學習要怎樣才能發揮學生主體意識呢?蘇派課改中心提出,首先,小組合作前要先確立活動目標,即對具體的問題解決有個明確的方案,在整個小組中達成共識。

其次,有的放矢,明確分工,讓每人都有相對側重的一項責任,擔任一個具體的合作角色,使每個成員都有愉快的學習體驗。

如何有效地指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4樓:用智慧為你解答

一、合理分組,優勢互補

首先,教師根據學生性別、成績、能力、愛好等方面的特點,將班級學生劃分成若干學習小組。分組時,要保證組內學生好、中、差搭配適當,以前後桌四人一組為宜,其中一名是優等生,一名是學困生,兩名是中等生,便於課堂合作學習。

二要保證組與組之間的競爭與評比。每個小組設立組長一名,負責組內一切事務的處理與安排。要根據實際情況對各小組做適當的微調,儘量使小組之間減小差異,競爭公平、合理。

組員間要有明確分工,做到各司其職,各盡所能,最終形成合作,達到目標。

二、民主互動,體驗合作

1.選擇適當的合作學習時機。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的一種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

並不是所有的內容都適合,不一定每節課都要搞小組合作學習,也並非所有的教學任務都要通過小組活動才能完成。所以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學生實際和教學條件等,選擇有價值的內容、有利的時機和適當的次數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

2.關注每個學生的有效參與。在小組合作中,往往積極發言的都是組長。

有些學生小組活動時,不與其他同學配合,只是做他自己的事。可見小組並沒有很好地分工,學生參與度不夠。那麼,小組合作學習要怎樣才能發揮學生主體意識呢?

首先,小組合作前要先確立活動目標,即對具體的問題解決有個明確的方案,在整個小組中達成共識。其次,有的放矢,明確分工,讓每人都有相對側重的一項責任,擔任一個具體的合作角色,使每個成員都有愉快的學習體驗。

三、方法引導,提高效率

1.教學組織中的引導。採取合作學習時,需要教師精心組織,避免學生在互相爭執及拖延中浪費寶貴的學習時間。所以在組織合作學習時教師必須重視引導,努力提高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①在合作學習時,讓學生有秩序地分別發表自己的意見和建議,避免個別學生獨佔時間,讓每個學生都有表達的機會,同時也避免了爭著說、同時說的無效學習行為。

②由於班中分成了若干個學習小組,教師無法一一顧及,這就需要學習小組中有一個核心人物來組織學習小組的學習行為。

③在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學習夥伴之間不可避免會存有意見衝突,如果沒有正確的引導,小組成員間往往會爭執不休,從而造成了學習的偏向。所以我們要引導學生在充分發表自己意見的基礎上學會分析,學會判斷,學會歸納整理。

④在合作學習時,老師要善於引導學生傾聽其他學生的發言,避免交流時過多的內容雷同,從而提高學習的實效。

2.學習程式上的引導。應該說,小組合作學習的學習過程是一個迴圈反覆的過程。

學生在教師提出問題,或自我發現問題後,通過自讀自悟的方法先嚐試自我解決,再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交流學習情況,展示學習思路,並進行群體的判斷、綜合,得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與途徑;最後反思與深化發現深一層次的,或者是新的問題,從而推動小組學習的進一步深入。

3.學習方法上的引導。教師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要善用方法加強對學生學習的指導,激發其學習的積極性。

①合作學習前創設良好的合作學習氛圍。教師要運用直觀、形象的,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教學手段來再現教材提供的情境,如一些實物、**、聲音、錄影,或者使用一些多**輔助教學課件。

②在合作學習中學生遇到學習障礙時,教師要適當點撥。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參與學生的合作學習過程,並運用各種點撥方式使學生能進一步的深入學習。a:

啟動式的點撥。在有些情況下,學生在取得了一定的學習成果之後,認為已經達成了目標,從而造成了學習過程的終止。此時,教師要在瞭解學生學習程序之後,給予及時的肯定與表揚,並起動學生的下一步學習。

b:提示式的點撥。當學生對完成學習內容有一定的困難時,教師要及時發現,並給予一定的提示,讓學生找到繼續學習的途徑。

c:點睛式的點撥。在學生合作學習到了關鍵時刻,教師往往可以「突破」式的點撥,使得學習目標一步達成。

數學教學中怎樣有效的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一 處理好教師角色的意識,營造和諧平等的氛圍,為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提供保障 1 要處理好教師的角色意識,及時對合作過程實施調控 在合作學習中,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首先是通過教師的角色變化來實現的。合作交往中教師的主要行為表現在傾聽 交流 協作 分享,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的嚮導和促進者,有時還是學習的合作...

如何使小組合作學習在課堂中更有實效

1 抓住時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合作理論認為 合作的價值就在於通過合作,實現學生間的優勢互補,為此,教師要合理選擇契機,給學生提供合作學習的內容,把那些具有思考性或開放性,僅憑個人的力量難以考慮周全,鬚髮揮小組集體智慧的問題讓學生合作學習。為了使 合作學習 不流於形式,並且充分發揮其積極作用,我認為以...

學習油畫的過程中,怎樣學習調色?

首先需要對顏色的飽和度和色階有著一定的瞭解,而且一定要知道哪種顏色和哪種顏色結合起來,能夠調出其他的顏色,而且一定要注意量的多少,同時也應該注意色彩的色相,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學習調色,讓自己達到一個最佳的狀態。可以經常去練習,也可以看一些相關的 可以上一些培訓課,這樣的話就可以學會,並且會讓自己成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