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的外形特徵是怎樣適應飛翔的,簡述鳥類具有哪些適應飛翔的結構特徵

2021-03-19 13:38:43 字數 5036 閱讀 8353

1樓:匿名使用者

鳥為什麼會飛呢?首先,鳥類的身體外面是輕而溫暖的羽毛,羽毛不僅具有保溫作用,而且使鳥類外型呈流線形,在空氣中運動時受到的阻力最小,有利於飛翔,飛行時,兩隻翅膀不斷上下扇動,豉動氣流,就會發生巨大的下壓抵抗力,使鳥體快速向前飛行。

其次,鳥類的骨骼堅薄而輕,骨頭是空心的,裡面充有空氣,解剖鳥的身體骨骼還可以看出,鳥的頭骨是一個完整的骨片,身體各部位的骨椎也相互愈合在一起,肋骨上有鉤狀突起,互相鉤接,形成強固的胸廓,鳥類骨骼的這此獨特的結構,減輕了重量,加強了支援飛翔的能力。

第三,鳥的胸部肌肉非常發達,還有一套獨特的呼吸系統,與飛翔生活相適應,鳥類的肺實心而呈海綿狀,還連有9個薄壁的氣,在飛翔晨,鳥由鼻孔吸收空氣後,一部分用來在肺裡直接進行碳氧交換,另一部分是存入氣,然後再經肺而排出,使鳥類在飛行時,一次吸氣,肺部可以完成兩次氣體交換,這是鳥類特有的「雙重呼吸」保證了鳥在飛行時的氧氣充足。

另外,我認為在鳥類身體中,骨骼,消化,排洩,生殖等器官機能的構造,都趨向於減輕體重,增強飛翔能力,使鳥能克服地球吸引力而展翅高飛。

鳥類的翅膀是它們擁有飛行絕技的首要條件。在同樣擁有翅膀的條件下,有的鳥能飛得很高,很快,很遠;有的鳥卻只能作盤旋,滑翔,甚至根本不能飛。由此可見,僅僅是翅膀,學問就不少。

鳥類翅膀結構的複雜性,決不亞於鳥類本身的複雜性。如果鳥翅的羽毛構造,能巧妙地運用空氣動力學原理,當它們作上下扇動或上下舉壓時,能推動空氣,利用反作用原理向前飛行;羽毛構造合理,能有效的減少飛行時遇到的空氣阻力,有的還能起到除震顫消噪音的作用。各種不同種類的鳥在各自翅膀上有較大的區別,這樣一來,僅僅是翅膀的差異,就造就了許多優秀與一般的「飛行員」。

國家的一些二級保護動物,雄性體重超過14千克,身長達120釐米,翼展長度達240釐米。

再比如說,翼展為2.3米的**鳥,通常在海岸160公里的海上飛行,是我國一級保護動物。

看了前面的內容,也許有人會問,僅僅是翅膀就可以飛行了嗎?不,把鳥類送上藍天的還有它們特殊的骨骼。鳥骨是優良的「輕質材料」,中空,質輕。

據分析,鳥骨只佔鳥體重的5%~6%;而人類骨頭佔體重的18%。由於骨頭輕,翅膀極容易帶動起來,加上鳥體內還有很多氣囊與肺相連,這對減輕體重,增加浮力非常有利。

這些優越的條件毫無疑問讓鳥類擁有飛行絕技,使它們在另一個生存空間施展本領。但是,我認為,鳥類能飛上藍天,可能還有別的原因,只是人類到現在還沒有發現。

從對鳥類能力的認識中,我們可以看到,探索鳥類的能力,將會有助於人類拓開更新的領域

2樓:月似當時

鳥類適應于飛翔的特徵 :

1.外形

體表被覆羽毛,具有流線形的外廓,以減小飛行阻力。羽毛是鳥類特有的**衍生物。鳥類的羽毛有三種型別:

★正羽:披覆在體表的大型羽片。①飛羽:著生在翅膀上的正羽,對飛翔起決定性作用。②尾羽:著生在尾部的正羽,相當於舵,起平衡作用。

正羽的結構:羽小枝上有鉤和槽,相鄰羽小枝的鉤槽相連,使羽片編織成結實而富有彈性的薄片。

★絨羽:密生在正羽下面,羽柄短,頂端發出細長的絲狀羽枝,羽小枝上無鉤、槽。

★纖羽:又稱毛羽,夾著在其它羽毛之間。

2.**

★**薄而輕,缺乏**腺。體被羽,羽毛是保護身體的第一道防線,**的保護功能相對減弱。薄而鬆軟的**有利於**的活動和肌肉的收縮。唯一的**腺是皮脂腺,能分泌油脂,潤澤羽毛。

★具有多種表皮衍生物,羽毛和角質喙是鳥類特有的**衍生物。後肢趾端的爪和表面的角質鱗片均為**衍生物。

為減少飛行時羽毛間的磨擦,不使肌肉收縮受到限制,羽毛著生在體表的一定區域。羽區:有羽毛著生的區域。裸區:各羽區之間不著生羽毛的區域。不會飛翔的鳥類無裸區。

3.骨骼

★骨骼充氣,輕而堅固(氣質骨),以減輕體重。

★骨骼有癒合現象,以增加牢固度。 ①頭骨:癒合成一個完整的頭顱。

②綜薦骨:一部分胸椎與腰椎、薦椎及一部分尾椎癒合而成,與組成腰帶的骨骼(髂骨、坐骨、恥骨)癒合成開放性的骨盒,成為後肢強有力的支柱,以適應後肢支援體重。 ③尾綜骨:

最後幾節尾骨癒合而成,以支撐大型尾羽,有利於飛行中保持平衡。 ④脛跗骨和跗跖骨:後肢的脛骨和部分跗骨癒合成脛跗骨,部分跗骨和部分跖骨癒合跗跖骨並延長,在鳥類起飛和降落時增加緩衝力。

★部分骨骼特化。 ①胸骨特化成龍骨突,以擴大胸肌的附著面。失去飛翔能力的走禽無龍骨突,如鴕鳥。

②前肢特化成翼。 ③上、下頜骨極度前伸,特化成鳥喙。鳥喙為鳥類區別於其它脊椎動物的特有結構

4.肌肉

★與飛翔有關的胸大肌、胸小肌特別發達。

★背部肌肉退化,因胸部、腰部脊椎骨癒合不能活動,使背部肌肉退化。

★皮下肌肉發達,皮下肌肉收縮可控制羽毛的運動。

★腿部有適合於樹棲握枝的肌肉裝置:貫趾曲肌和腓骨中肌。

3樓:白濤滔天

(一)外形

1、紡錘形體型,體外被覆羽毛(feather),具有流線型的外廓、從而減少了飛行中的阻力。

2、被角質的啄食器官喙(bill),其形狀與食性有密切關係。

3、眼大,具眼瞼及瞬膜,可保護眼球。瞬膜是-種近於透明的膜,能在飛翔時遮覆眼球,以避免乾燥氣流和灰塵對眼球的傷害。

4、耳孔略凹陷,周圍著生耳羽,有助於收集聲波。

5、頸長而靈活,尾退化、軀幹緊密堅實、後肢強大,與飛行生活密切相關。軀幹堅實和尾骨退化有利於飛行的穩定;頸部發達可彌補前肢變成翅膀後的不便。

6、前肢變為翼(wing),後肢具4趾,拇趾通常向後、適於樹棲握枝:鳥類足趾的形態與生活方式有密切關係。

(二)**及**衍生物

1. 鳥類**的特點是薄、鬆、軟而且缺乏腺體(幹)。薄而鬆的**,便於肌肉劇烈運動。

2. 鳥類的**外面具有由表皮所衍生的角質物,如羽毛、角質喙、爪和鱗片等。一些鳥類的冠(***b)及垂肉(wattle)為加厚的、富於血管的真皮所構成,其內富有動靜脈吻合(anastomosis)結構。

3、體表被羽

羽的結構:羽是表皮角質化的產物,與爬行類角質鱗同源。典型羽的結構包括羽根、羽軸和羽枝(每一羽枝又生出許多帶鉤或帶槽的羽小枝,它們互相鉤連,使羽枝形成一堅韌而有彈性的羽片)。

羽軸下段不具羽片的部分稱為羽根,羽根深插入**中。羽片是由許多細長的羽枝所構成。羽枝兩側又密生有成排的羽小枝。

羽小枝上著生鉤突或節結。使相鄰的羽小枝互相鉤結起來,構成堅實而具 有彈性的羽片,以搧動空氣和保護身體。由外力分離開的羽小枝,可借鳥喙的啄梳而再行鉤結。

鳥類經常啄取尾脂腺所分泌的油脂.於啄梳羽片時加以塗抹,使羽片保持完好的結構和功能。

羽毛著生在體表的-定區域內,稱為羽區(pteryla)。不著生羽毛的地方稱裸區(apteria)。羽毛的這種著生方式,有利於劇烈的飛翔運動。

尾端著生有扇狀的正羽,稱為尾羽,在飛翔中起著舵的作用。尾羽的形狀與飛翔特點有關。

4樓:匿名使用者

哦,我不會,你應該會吧,好好想想就想出來了··

簡述鳥類具有哪些適應飛翔的結構特徵

5樓:匿名使用者

鳥類適於飛行的形態結構特點\x0d(1)體形:呈流線型,可減少飛行時空氣的阻力.\x0d(2)羽毛:

家鴿全身的羽毛主要有正羽和絨羽兩種、正羽由羽軸和羽片組成,覆蓋在身體的表面,最大的正羽生在兩翼和尾部,主要用於飛行;絨羽細小柔軟,密生在正羽下面,有保持體溫的作用.\x0d(3)翼:前肢變成翼,翼呈扇形結構,生有幾排大型的正羽,翼是家鴿的飛行器官.

後肢分為股、小腿和足三部分,是家鴿支援身體和行走的器官.\x0d(4)肌肉和骨骼:家鴿的骨有的薄,有的愈合在一起,比較長的骨大都是中空的,內充氣體,這樣的骨骼既可以減輕身體的重量,又能加強堅固性,適於飛翔生活.

家鴿的胸骨上有高聳的突起部分叫做龍骨突,龍骨突的兩側有發達的肌肉——胸肌,牽動兩翼可完成飛行動作.\x0d(5)消化:鳥的食量非常大,這是因為鳥在飛行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鳥類有喙,口腔內沒有牙齒.消化器官有嗉囊和砂囊等.

鳥類具有哪些適應飛翔的結構特徵?

6樓:嶽秀雋濮越

鳥類適於飛行的形態結構特點\x0d(1)體形:呈流線型,可減少飛行時空氣的阻力.\x0d(2)羽毛:

家鴿全身的羽毛主要有正羽和絨羽兩種、正羽由羽軸和羽片組成,覆蓋在身體的表面,最大的正羽生在兩翼和尾部,主要用於飛行;絨羽細小柔軟,密生在正羽下面,有保持體溫的作用.\x0d(3)翼:前肢變成翼,翼呈扇形結構,生有幾排大型的正羽,翼是家鴿的飛行器官.

後肢分為股、小腿和足三部分,是家鴿支援身體和行走的器官.\x0d(4)肌肉和骨骼:家鴿的骨有的薄,有的愈合在一起,比較長的骨大都是中空的,內充氣體,這樣的骨骼既可以減輕身體的重量,又能加強堅固性,適於飛翔生活.

家鴿的胸骨上有高聳的突起部分叫做龍骨突,龍骨突的兩側有發達的肌肉——胸肌,牽動兩翼可完成飛行動作.\x0d(5)消化:鳥的食量非常大,這是因為鳥在飛行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鳥類有喙,口腔內沒有牙齒.消化器官有嗉囊和砂囊等.

試述鳥類適應于飛翔生活的形態結構特徵

7樓:匿名使用者

鳥類具有發達的肌肉,高而恆定的體溫,完善的雙迴圈體系,發達的神經系統和感覺器官。為適應飛翔生活而又有較多的特化,如體呈流線型,體表被羽毛,前肢特化成翼,骨骼堅固、輕便而多有合,具氣囊和肺,氣囊是**鳥類在飛行時有足夠氧氣的構造。氣囊的收縮和擴張跟翼的動作協調。

兩翼舉起,氣囊擴張,外界空氣一部分進入肺裡進行氣體交換。另外大部分空氣迅速地經過肺直接進入氣囊,未進行氣體交換,氣囊就把大量含氧多的空氣暫時貯存起來。兩翼下垂,氣囊收縮,氣囊裡的空氣經過肺再一次進行氣體交換,最後排出體外。

這樣,鳥類每呼吸一次,空氣在肺裡進行兩次氣體交換,可見,氣囊沒有氣體交換的作用,它的功能是貯存空氣,協助肺完成呼吸作用。氣囊還有減輕身體比重,散發熱量,調節體溫等作用。這一系列的特徵,使鳥類具有很強的飛翔能力,能進行特殊的飛行運動。

鳥類適應飛行的形態特點

8樓:暗夜曉木東方

1.骨骼中空

2.全身覆羽,飛羽用來飛行,絨羽保溫,而且有助於鳥呈流線形,減小風阻3.胸骨有龍骨突,胸肌十分發達

4.具有特殊的呼吸系統,在氣囊的幫助下可以保證一次吸氣肺部完成兩次氣體交換

5.沒有直腸和膀胱,尿液和消化道排洩物直接排放,有助於降低體重6.翅膀的構造

7.某些鳥類具有特殊的導航機制,例如鴿子可以感應地球磁場。

簡述鳥類具有哪些適應飛翔的結構特徵

梭型的外形 胸骨突出,減少飛行時空氣的阻力 完善的迴圈系統,能提供足夠的動力 消化系統發達,能迅速排出體內廢物,減輕飛行時的體重 長骨中空 體內有氣囊,減輕體重 體表被覆羽毛 初二生物上冊的問題,如果是問鳥類適於飛行的特點就7個。是哦 是大慶師範的 哈哈 大慶師範的吧。簡述鳥類具有哪些適應飛翔的結構...

桂花樹有怎樣的形態特徵,桂花樹的外形特徵是什麼?

桂花樹,又名漢桂 木樨,常綠闊葉喬木。其樹姿飄逸,碧枝綠葉,四季常青,香氣怡人。其樹高可達15米,桂花樹長著兩三根赤褐色的主幹。主幹上還長著一些樹枝,這些樹枝伸向四方,遠遠望去,整棵桂花樹像一把撐起來的傘。其樹皮粗糙,灰色或灰白色,有時顯出皮孔。桂花樹的葉面光滑,革質,近軸面暗亮綠色,遠軸面色較淡,...

普通狼的外形特徵,狼的外形特徵是什麼?

普通狼是犬科中體型最大者,外形似狼犬,體長105 160釐米,肩高80 85釐米,體重平均32 50千克,最大重量為69 80千克。四肢矯健,適於奔跑 吻部略尖 耳廓直豎 尾毛長而蓬鬆。上體一般為奶油色 淺黃 暗黃 紅色 灰棕和淺灰色,但以後兩種毛色居多,另有純黑和白色者。腹部和四肢內側白色,但四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