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節日介紹,中國傳統節日的簡介

2021-06-02 21:10:18 字數 5449 閱讀 8506

1樓:節與點

1、春節

即農曆新年,是一年之歲首,亦為傳統意義上的「年節」。俗稱新春、新歲、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歲、過年、過大年。在古代民間,人們從歲末的廿三或廿四的祭灶便開始「忙年」了,新年到正月十九日才結束。

春節期間的慶祝活動極為豐富多樣,有舞獅、飄色、舞龍、遊神、廟會、逛花街、賞花燈、遊鑼鼓、遊標旗、燒煙花、祈福、摜春,也有踩高蹺、跑旱船、扭秧歌等等。

祭祀神(祖)習俗盛行於南方沿海一帶,承襲古時習俗,春節期間多地有舉行隆重盛大的報祭天地神恩、迎禧祈福等祭祝祈年活動。

2、中秋節

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根據中國的歷法,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

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

3、元宵節

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

根據道教「三元」的說法,正月十五日又稱為「上元節」。元宵節習俗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

關於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其中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所以全國各地都過,大部分地區的習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還是有自己的特點。

4、清明節

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春祭活動,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

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以來的優良傳統,不僅有利於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還可促進家族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

清明節融匯自然節氣與人文風俗為一體,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先祖們追求「天、地、人」的和諧合一,講究順應天時地宜、遵循自然規律的思想。清明節的節俗豐富,掃墓祭祖與踏青郊遊是清明節的兩大禮俗主題,這兩大傳統禮俗主題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

5、端午節

起源於中國,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龍舟競渡形式祭祀龍祖的節日。

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端午抱石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個別地方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總的來說,端午節起源於龍圖騰祭祀。

注入夏季時令「祛病防疫"風尚,把端午視為「惡月惡日」起於北方,附會紀念屈原跳江自盡等歷史人物紀念內容,最後形成如今端午節文化內涵。

端午節在歷史發展演變中雜揉了多種民俗為一體,端午習俗甚多,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端午習俗活動以祈福納祥、壓邪攘災等形式,內容豐富多彩,熱鬧喜慶,帶有濃郁的各地域特色。

每年端午節前後,扒龍船、掛艾草與菖蒲、包粽子、九獅拜象、遊旱龍等等諸多特色節慶活動在全國各地,既有傳統又有創新,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端午節期間通過傳統民俗活動展演,既能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很好的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節日介紹100字?

2樓:曹雨田的天空

傳統節日是傳承抄優秀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傳統節日既使人們在節日中增長知識,受到教益,又有助於彰顯文化、弘揚美德、陶冶情操、弘揚傳統。民俗節日是人類文明進化發展的產物,大部分節日習俗在上古時代就已初露端倪。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沉澱凝聚的過程。

《春秋命歷序》:「天地開闢,萬物渾渾,無知無識;陰陽所憑…日月五緯俱起牽牛;四萬五千年,日月五緯一輪轉;…定天之象,法地之儀,作干支以定日月度。」上古干支曆法的制定為節日產生提供了前決條件。

在歷史發展演變中,朝代更迭,古代曆法變動極大,前後共出現過102個歷,有些「傳統節日」的古今具體日期其實並不相同。在中華民族歷史上,曾誕生過許多節日,有的留存至今,有的半路「走失」。

中國的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正月初一)、元宵節(正月十五)、龍抬頭(二月二)、社日節(二月二)、花朝節(二月13-二月17)、清明節(公曆4月5日前後)、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七夕節(農曆七月初七)、七月半(農曆七月十四/十五)、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重陽節(農曆九月九)、冬至節(公曆12月21~23日)、除夕(年尾最後一天) 等。

3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可以側重寫下春節就可以了,有什麼活動。

4樓:奧特曼大俠

中國傳統節日介紹100個字中國圈的節日就是中秋節,中秋節是嗯,那個呃話月圓大家都嗯,一家人都團坐在外面賞月,然後吃月餅特別喜慶,就象徵著團圓。嗯,非常的開心。

5樓:活寶峰峰說電影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中秋節,春節元宵節。國慶節,情人節。這些都是我國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他們都是我們中國的國粹。我們應該去保留他,而不是應該去詆譭他。希望我們中國人都去尊重我們中國的節日。

6樓:將軍本色

中國的傳統節日很多,可以單獨拿出一個節日來說,比如春節,春節是中國最傳統節日,人們都會回家聚在一起拉拉家常。

7樓:耳冬三點瓦

傳統節日有很多,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等等等,春節是大家閤家團聚的日子。

8樓:熱心網友

中國傳統節日介紹100字,中國的傳統節日有端午節,元旦,春節。

9樓:匿名使用者

你好,我積極推薦你寫咱們得傳統節日端午

10樓:和風細雨

中國傳統節

抄日介紹100字,我從

襲元旦開bai始算,元旦是新年伊始,新的

du一年zhi新氣象。然後是dao春節,春節是中國人傳統的節日,每年的春節大批的人員返回家中,與家人過一個團圓年。另外還有清明節、端午節、五一國際勞動節、六一兒童節、八一建軍節、10月1日國慶節,202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進行了大型的閱兵慶祝活動。

還有中秋節,每逢佳節倍思親,八月十五中秋節也是一個月圓的家人團聚的節日。

11樓:匿名使用者

ft5yffgyjjggghjhvvbbghjhhgyyhgfcgjjhhjhfcvhj

中國傳統節日簡短介紹

中國傳統節日有哪些

12樓:知道生活家

1、臘八節(農曆臘月初八) 2、除夕(臘月的最後一天) 3、春節(農曆一月一日) 4、元宵節(農曆一月十五日) 5、清明節(春分後十五日) 6、端午節(農曆五月五日) 8、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日)

13樓:困難解決局

傳統節日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中國傳統節日多種多樣,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哪些?

14樓:千山鳥飛絕

中國傳統節日有:除夕(臘月最後一天)、春節(正月初一)、元宵節(正月十五)、寒食節(清明節前一天)、清明節(陽曆:4月5日前後)、上巳節(農曆:

三月初三)、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七夕節(農曆:七月初七)、中秋節(農曆:

八月十五)、重陽節(農曆:九月九)、寒衣節(農曆:十月初一)臘八節(農曆:

臘月初八)、小年(臘月二十三~~臘月二十四) 等。

1、除夕(臘月最後一天)

因常在夏曆臘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故又稱該日為大年三十,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民間最為重視。家家戶戶忙忙碌碌或清掃庭舍,迎祖宗回家過年,並以年糕、三牲奉祀。

2、春節(正月初一)

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天臘、新歲,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 中國人過春節至少已有2023年以上的歷史。在民間,舊時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日。

在現代,人們把春節定於農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農曆正月十五(上元節)新年才算結束。

3、元宵節(正月十五)

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中國春節年俗中最後一個重要節令。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

元宵節習俗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傳統習俗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拉兔子燈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節還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

4、寒食節(清明節前一天)

在夏曆冬至後105日,清明節前一二日。是日初為節時,禁菸火,只吃冷食。並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鬥雞等風俗,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曾被稱為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

寒食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

5、清明節(陽曆:4月5日前後)

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掃墓祭祖的日子。中華民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經歷史的發展演變,清明具有極為豐富的內涵,各地都發展出了不同習俗,而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基本主題。

15樓:呼染竇橋

農曆節日:

農曆正月初一春節

吃餃子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

吃湯圓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

吃粽子農曆七月初七乞巧節(中國情人節)

該幹嘛幹嘛

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

家庭團圓日

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

也團圓吧

農曆臘月初八臘八節

臘八粥啊。

農曆臘月二十四傳統掃房日

已經被人們遺忘了。

陽曆節日:

1月1日元旦(new

year's

day)

3月3日全國愛耳日

3月5日青年志願者服務日

3月8日國際婦女節

3月9日保護母親河日

3月12日中國植樹節

5月1日國際勞動節

5月4日中國青年節

6月1日

國際兒童節

6月6日全國愛眼日

7月1日中國共產黨誕生日

7月7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日

8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

9月10日中國教師節

9月16日中國腦健康日

9月20日全國愛牙日

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節

10月8日全國高血壓日

10月28日中國男性健康日

11月8日中國記者節

11月9日消防宣傳日

12月4日全國法制宣傳日

1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復活節(eastermonday)(有可能是3月22-4月25日間的任一天)5月第二個星期日母親節(mother's

day)

5月第三個星期日全國助殘日

6月第三個星期日父親節(father's

day)

9月第三個星期六全國國防教育日5

介紹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介紹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專個很重要的節 屬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 清明前後,種瓜種豆 植樹造林,莫過清明 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 中國傳統節日的簡介 1 春節 即農曆新年,是一...

關於中國傳統節日的古詩,關於中國傳統節日的古詩。。。

元夕無月 清 丘逢甲 三年此夕無月光,明月多應在故鄉。欲向海天尋月去,五更飛夢渡鯤洋。2.正月十五夜 唐 蘇道味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燈樹千光照。明月逐人來。遊妓皆穠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3.田家元日 唐 孟浩然 昨夜鬥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壯,無祿尚憂農。桑野就耕父,荷鋤...

中國傳統節日時間,來歷,習俗,中國傳統節日的來歷及習俗

春節,是一年之歲首,農曆新年,傳統上的 年節 傳統名稱分別有新春 新歲 新禧 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 過年。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祭祀活動演變來過春節前,背井離鄉的人們都儘可能地回到家裡和親人團聚,共享天倫之樂。春節期間,親朋好友之間都會相互走訪拜年,表達對親朋間的情懷以及對新一年生活的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