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五葷到底是指什麼,佛教裡的五葷是指哪些

2021-09-01 06:46:42 字數 5857 閱讀 2467

1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的五葷是指:蔥、蒜、韭、薤(又稱藠頭)和中國沒有的另外一種植物「興渠」。

1、《梵網經》中的五葷

《梵網經》曰:「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茖蔥、慈蔥、蘭蔥、興渠,是五種一切食中不得食。若故食,犯輕垢罪。」

2、《楞嚴經》中的五葷

《楞嚴經》曰:「阿難!一切眾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

是諸眾生求三摩提,當斷世間五種辛菜。是五種辛,熟食發淫,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縱能宣說十二部經,十方天仙,嫌其臭穢,鹹皆遠離。

諸餓鬼等,因彼食次,舐其脣吻。常與鬼住,福德日銷,長無利益。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薩天仙,十方善神,不來守護。

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現作佛身,來為說法,非毀禁戒,贊淫怒疑。命終自為魔王眷屬。受魔福盡,墮無間獄。

阿難!修菩提者永斷五辛,是則名為第一增進修行漸次。」

3、《印光文鈔》中的五葷

《復康寄遙居士書》:「葷,正指蔥韭薤蒜之物,故從草。梵網經明五辛大蒜,蔥,(即韭)慈蔥,(即蔥)蘭蔥,(即小蒜,薤即是此。

)葷物,此方只有四種。西域加興渠,故名五辛。亦名五葷。

有外道以芫荽為葷者,又有以紅蘿葡為葷者,皆屬妄作。此五葷,本是菜類,以其臭穢,故不許食。食之誦經唸佛,皆無大利益。

」《答善薰師問》:「五葷,我國只有四,即蔥韭薤蒜。薤,即小蒜。西域有興渠,吾國無此一種。有以芫荽為五葷之一者,乃外道所立耳。」

為在家**略說三歸五戒十善義《增四》:「 不飲酒者,酒能迷亂人心,壞智慧種。飲之令人顛倒昏狂,妄作非為,故佛制而斷之。

凡修行者,皆不許飲。並及蔥韭薤(音械,小蒜也)蒜,五種葷菜,氣味臭穢,體不清潔。熟食發淫,生啖增恚。

凡修行人,皆不許食。然此一事,未受戒者,飲之食之,皆無罪過。受戒飲食,一層罪過。

即是犯佛戒罪。佛已禁制,汝又去犯,故有罪也。(五葷菜,西域有五,此方但四。

)」又以僧徒,多迷五辛中興渠。興渠人多說不同,或雲蕓薹胡荽,或雲阿魏。唯淨土集中別行書出雲:

「五辛,此土唯有四:一蒜,二韭,三蔥,四薤。闕於興渠。

梵語稍訛。正雲形具。餘國不見,回至於闐,方得見也。

根粗如細蔓菁根而白,其臭如蒜。彼國人種取根食也。於時冬天,到彼不見枝葉。

薹荽非五辛,所食無罪,日親見為驗歟。」

2樓:匿名使用者

[出梵網經] 首楞嚴經雲。是五辛。熟食發淫。

生啖增恚。十方天仙。嫌其臭穢。

鹹皆遠離。諸餓鬼等。舐其脣物。

常與鬼住。福德日銷。大力魔王。

現作佛身。來為說法。非毀禁戒。

贊淫怒痴。命終為魔眷屬。永墮無間地獄。

是故求菩提者。當斷世間五種辛菜也。(梵語首楞嚴。

華言健相分別。梵語菩提。華言道。

)一大蒜大蒜者。至葷至辛之物也。二茖茖蔥者。

薤也。其形似韭。類山蔥也。

三慈蔥慈蔥者。乃蔥之正名也。四蘭蔥蘭蔥者。

即小蒜也。雜阿含經雲。非小蒜。

木蔥是也。木蔥即韭也。——《三藏法數》

3樓:美景良辰

信佛後,皈依佛門,受持五戒,戒葷斷腥。其中不能食用的蔬菜,除了五辛,還有油菜、香菜等。佛教沒有五葷,而是五辛。

五辛,是指蔥、韭、薤、蒜、興渠,也有諸多異說。我們平時常見的是蔥、蒜和韭菜,包括洋蔥、小蒜、蒜薹等。

為什麼不能吃五辛這類蔬菜呢?

《楞嚴經》中這樣解釋:「是諸眾生求三摩地,當斷世間五種辛菜。是五種辛,熟食發淫,生啖增恚。

」這五辛雖無命根,屬於蔬菜,但熟吃會增發淫慾,生吃增長嗔恚。同時,「食辛之人,縱能宣說十二部經,十方天仙嫌其臭穢,鹹皆遠離。諸餓鬼等,因彼食次,舐其脣吻,常與鬼住,福德日銷,長無利益。

」因為五辛的味道臭穢,善神厭離,餓鬼歡喜,常來舔舐食者嘴脣,如此常與鬼眾在一起,福德漸銷。「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薩天仙十方善神不來守護,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現作佛身來為說法,非毀禁戒,贊淫怒痴。命終自為魔王眷屬,受魔福盡,墮無間獄。

」結果導致魔王趁虛而入,現身說法,毀謗戒律,行種種非法,從而墮入無間地獄。所以佛囑咐**:「修菩提者,永斷五辛。

」《楞伽經》雲:「酒肉蔥韭蒜,悉為聖道障。」《大般涅槃經》雲:

「不食肉不飲酒,五辛能薰悉不食之。」

除五辛外,還有油菜、香菜等不能食用,但這兩種尚有爭議。

《文殊師利根本一字陀羅尼經》雲:「諸善男子,若欲經過師子、虎狼、毒蛇、怨賊一切險難之處,當須淨其身心,不得近諸女人及喫一切五辛、酒肉、蕓薹、胡荽。」

《觀自在菩薩隨心咒經》雲:「此總攝印咒,能總攝一切印咒等。若受持此咒者,盡一形不得食五辛、酒肉、葫荽、蕓薹。」

《金色迦那缽底經》 雲:「其禁食已止蕓薹、葫荽、五辛,不得食。」

對於存疑或爭議之事,如無法確定是否違犯禁戒,佛教是以不做為要。因為「在疑惑的情況下行動,無論行動是對是錯,都是犯戒。」食者為藥,但治餓病,為療形枯。

少一菜能否致命?多一菜能否成道?當願眾生,禪悅為食。

4樓:嫋嫋佛音

什麼是五葷?為什麼出家之人不能吃五葷?吃了五葷會有什麼果報?

佛教裡的五葷是指哪些

5樓:荒誕不經

五葷,也叫「五辛」。《本草綱目·菜部》「蒜」:「五葷即五辛,為其辛臭昏神伐性也。

煉形家以小蒜、大蒜、韭、蕓薹、胡荽為五葷;道家以韭、薤、蒜、蕓薹、胡荽為五葷;佛家以大蒜、蔥、蕎頭(小蒜)、韭菜、洋蔥(興渠)為五葷。興渠即阿魏也。」按興渠葉似蔓菁,根似蘿蔔,生熟味皆如蒜;慈蔥即蔥;茖蔥即薤,形似韭。

見《三藏法數》。

據,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諸眾生求三摩提,當斷世間五種辛菜。是五種辛,熟食發淫,生啖增恚。

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縱能宣說十二部經,十方天仙,嫌其臭穢,鹹皆遠離。諸餓鬼等,因彼食次,舐其脣吻。常與鬼住,福德日銷,長無利益。

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薩天仙,十方善神,不來守護。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現作佛身,來為說法,非毀禁戒,贊淫怒疑。命終自為魔王眷屬。

受魔福盡,墮無間獄。阿難!修菩提者永斷五辛,是則名為第一增進修行漸次。

」從人生經歷來看,這五種東西吃了之後嘴中就帶有難聞的氣味,不利於和人溝通。從經意來看,還不利於與神仙交流,反而會招惹鬼怪,不利於自己的修為和成長。

為什麼辣椒、姜也是辛辣的,不屬於五辛呢?主要就因為這兩種東西吃了之後沒有氣味。

天地不正之氣所生的食物味重氣毒,吃了會傷五臟六腑;修道人心平氣和,主清淡不重口味,所以戒吃!

6樓:青竹遺風

五葷是五辛,五種刺激性蔬菜,即蔥、蒜、韭菜、薤白、興蕖。包括蔥頭、蒜苗、蒜薹、蒜黃、韭苔、韭黃、藠頭等蔬菜,這些辛辣刺激的菜蔬,生吃生嗔,熟食發淫,障礙修道,所以佛教禁食五辛。

佛教中的大小五葷是什麼啊?

7樓:尚品核緣坊

佛教中的大五葷是雞鴨魚肉等等肉食,小五葷是大蒜,蔥,韭菜,花椒,大料。五葷」之說來自於佛教,並無大小之說,也叫「五辛」,指五種有辛味之蔬菜。與酒、肉同為佛**所禁食之物。

但是「五辛」具體指哪五種食品,說法各異,一般指:大蒜、革蔥、慈蔥、蘭蔥、興渠。

《復康寄遙居士書二》:「葷,正指蔥韭薤蒜之物,故從草。梵網經明五辛大蒜,蔥,(即韭)慈蔥,(即蔥)蘭蔥,(即小蒜,薤即是此。

)葷物,此方只有四種。西域加興渠,故名五辛。亦名五葷。

有外道以芫荽為葷者,又有以紅蘿葡為葷者,皆屬妄作。此五葷,本是菜類,以其臭穢,故不許食。食之誦經唸佛,皆無大利益。

」《答善薰師問》:「五葷,我國只有四,即蔥韭薤蒜。薤,即小蒜。西域有興渠,吾國無此一種。有以芫荽為五葷之一者,乃外道所立耳。」

《為在家**略說三歸五戒十善義》:「不飲酒者,酒能迷亂人心,壞智慧種。飲之令人顛倒昏狂,妄作非為,故佛制而斷之。

凡修行者,皆不許飲。並及蔥韭薤(音械,小蒜也)蒜,五種葷菜,氣味臭穢,體不清潔。熟食發淫,生啖增恚。

凡修行人,皆不許食。然此一事,未受戒者,飲之食之,皆無罪過。受戒飲食,一層罪過。

即是犯佛戒罪。佛已禁制,汝又去犯,故有罪也。(五葷菜,西域有五,此方但四。)」

8樓:老油條

佛教中並沒有大五葷這個概念,只是為了區別素菜中的葷物而有了大小之分。葷泛指一般肉類,蛋,而小五葷又叫五辛。

【五辛】

辛,梵語parivyaya,**語 spod(藥味之義)。指五種有辛味之蔬菜。又作五葷。

與酒、肉同為佛**所禁食之物。據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八載,此五種之辛,熟食者發淫,生啖者增恚,十方天仙嫌其臭穢,鹹皆遠離。

9樓:匿名使用者

「五葷」之說來自於佛教,並無大小之說,也叫「五辛」,指五種有辛味之蔬菜。與酒、肉同為佛**所禁食之物。但是「五辛」具體指哪五種食品,說法各異,一般指:

大蒜、革蔥、慈蔥、蘭蔥、興渠。

《梵網經》曰:「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茖蔥、慈蔥、蘭蔥、興渠,是五種一切食中不得食。若故食,犯輕垢罪。」

《楞嚴經》曰:「阿難!一切眾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

是諸眾生求三摩提,當斷世間五種辛菜。是五種辛,熟食發淫,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縱能宣說十二部經,十方天仙,嫌其臭穢,鹹皆遠離。

諸餓鬼等,因彼食次,舐其脣吻。常與鬼住,福德日銷,長無利益。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薩天仙,十方善神,不來守護。

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現作佛身,來為說法,非毀禁戒,贊淫怒疑。命終自為魔王眷屬。受魔福盡,墮無間獄。

阿難!修菩提者永斷五辛,是則名為第一增進修行漸次。」

10樓:匿名使用者

本來是沒有大小之分的,所謂小五葷是為了區別血,肉食來說的,因為這五種食物並不是血肉,所以一般人很容易把它們被當成素的。

關於小五葷,有二說∶一說是大蒜、革蔥、慈蔥、蘭蔥、興渠五種;源出《梵網經》卷下及《雜阿含經》。一說是蒜、蔥、興渠、、薤五種;源出《菩薩戒義疏》卷下及《宋高僧傳》卷二十九〈慧日傳〉等。

11樓:匿名使用者

不食花椒,大料?沒有一部經裡提到,也沒有一個得道高僧大德說過。

12樓:敲三下

素菜分戒大小五葷,戒大五葷是戒雞鴨魚肉蛋等等葷食,而小五葷是在大五葷的基礎上還戒韭菜、蒜、蔥、花椒、大料等等刺激性食物,一般純粹的素菜都是戒小五葷的

佛教中的五葷三厭指的都是什麼?

13樓:仍暄玲

五葷三厭 (wǔ hūn sān yàn)

解釋:五葷:佛教忌食的五種蔬菜,即大蒜、小蒜、興渠、慈蔥、茗蔥;三厭:道教忌食的三種肉:即雁、狗、烏龜。泛指飲食的禁忌。

出處: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十九回:「**,我受了菩薩戒行,斷了五葷三厭,在我丈人家持齋把素,更不曾動葷,今日見了**,我開了齋罷。」

道教有三穢,分別是:天穢鴿子,地穢牛,人穢狗。 這三種肉,是絕對不能吃的!

另外,還要求不吃龜、蛇、狐狸的肉。

額外補充

各種角度之五葷三厭

口不說非禮之言,戒食五葷三厭;身不做非禮之事,心平氣和;心不想非禮之物,內外潔淨,方可謂之清口。簡言之,即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非禮勿食,心口身合一,各項俱足,才是真正的清口。

蓋五葷、三厭、菸酒之類,均是昏性之物:五葷(蔥、蒜、韭、薤、興蕖)乃天地不正之氣所生,食之易傷五臟元氣(蔥傷腎、韭傷肝、薤傷脾、蒜傷心、興蕖傷肺),故修道者不食;厭者,食久而生厭也。三厭(天厭飛禽、地厭走獸、水厭水族)乃橫行之物,食之易傷三寶原靈,更暗損陰德,故修道者亦不食之;酒是亂性之根源;煙亦耗元氣,損傷元靈。

因此修道人應當戒除五葷、三厭、菸酒,從而留清去濁,煉陰補陽,使之自性光明。

佛曰:「凡殺生者,多為人食,人若不食,亦不殺生。」素食,可使很多人不作**的獸性行為,養成慈悲博愛之心。

孟子曰:「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很多養牛之人不吃牛肉,養狗之人不吃狗肉,只因這些動物有情、有識,所以不忍殺之食其肉。

陸放翁詩:「血肉淋漓味定珍,一般痛苦怨難伸,設身處地捫心想,誰肯將刀割自身。」人是萬物

佛教中的大小五葷是什麼啊,佛教的五葷五腥是什麼

佛教中的大五葷是雞鴨魚肉等等肉食,小五葷是大蒜,蔥,韭菜,花椒,大料。五葷 之說來自於佛教,並無大小之說,也叫 五辛 指五種有辛味之蔬菜。與酒 肉同為佛 所禁食之物。但是 五辛 具體指哪五種食品,說法各異,一般指 大蒜 革蔥 慈蔥 蘭蔥 興渠。復康寄遙居士書二 葷,正指蔥韭薤蒜之物,故從草。梵網經明...

佛教裡面素中葷是哪5樣,佛教中的「葷」和「素」是怎麼區分的?

五葷 有幾種說法,大致指蔥 蒜 韭 薤 興渠 有五種素中葷,又稱之為五辛 蔥 蒜 韭 薤 興渠。平時吃素時候不能吃,在生活中常見的包括蔥 洋蔥 蒜薹 蒜苗 大蒜和韭菜。佛教中的 葷 和 素 是怎麼區分的?根據 楞嚴經 記載,佛家說的葷一般不指肉食類等葷菜,五葷為大蒜 小蒜 興渠 慈蔥 茖蔥 五葷生啖...

佛教劫是什麼意思,佛教裡講的劫到底是什麼意思?請詳細說來。

劫 是梵文劫簸 kalpa 的音譯,它在印度,並不是佛教創造的名詞,乃是古印度用來計算時間單位的通稱,可以算作長時間,也可以算作短時間,長可長到無盡長,短也可以短到一剎那。不過,通常所稱的劫,是指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長時代而言。佛經中所說的劫,分為三等 第一 小劫 依我們地球的人壽計算,從人類八萬四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