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十則的讀後感,論語十則讀後感 500 提示 《論語》十則中你認為對你啟發最大的是哪幾則,說說感悟到了什麼

2021-12-23 03:58:29 字數 3477 閱讀 1524

1樓:匿名使用者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著作之一,記錄了孔子與其**的言行。其中不少言論頗具哲理,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論語十則》主要講了兩個方面:一是講學習方法及態度的;二是講思想修養方面的。這十則教給了我如何處世待人以及正確的學習方法和態度。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說的是:學習了不思考就會迷惑,只思考不學習就會有害。小學學古詩《楓橋夜泊》時,其中有一句「江楓漁火對愁眠」老師給出的解釋是:

江邊的楓樹伴著漁家的燈火,帶著思想之愁我難以入眠。可是我發現:楓樹「性惡溼」,不宜生長在江邊。

我又查閱了一下,發現「江楓」還有一種說法為:「江邊的楓樹」且當時就有一座橋名曰「楓橋」。因此,我認為江楓應採取第二種解釋。

我將我的想法告訴了老師,老師說:「現在大多采用第一種解釋,而且這兩種說法處於爭論之間,還是選擇第一種更為妥當。」老師還誇我善於思考、**呢!

既然「學而思」如此有益,我們又何樂而不為呢?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說的是:

碰到了寒冷的冬季,這以後才能知道松樹柏樹是最後凋謝的。我們正應像松柏一樣堅韌不拔,無論何種境地都應堅貞不屈、高風亮節。文天祥面對著敵人提出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力**,義正言辭地加以拒絕,忍受著敵人殘酷的嚴刑拷打,寧死也不肯背叛自己的祖國。

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他表現得大義凜然,毅然地吼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們應當像他一樣堅貞不屈,不畏艱險的環境,保守自己的節操!我們應勇於挑戰困難,像松柏一樣在寒風中挺立!

《論語》深深地影響了我們的生活,其中所蘊含的豐富哲理啟迪著我們的心靈,它告訴了我們如何為人處世,修身養性。

有人說過:「人做好了,世界也就做好了。」讓我們從自身做起,完善自我,讓這個世界更加和諧。

2樓:匿名使用者

這句話,表現出孔子自覺修養,虛心好學的精神。它包含了兩個方面:一方面,擇其善者而從之,見人之善就學,是虛心好學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見人之不善就引以為戒,反省自己,是自覺修養的精神。

這樣,無論同行相處的人善於不善,都可以為師。《論語》中有一段記載,一次衛國公孫朝問子貢,孔子的學問是從**學的?子貢回答說,古代聖人講的道,就留在人們中間,賢人認識了它的大處,不賢的人認識它的小處;他們身上都有古代聖人之道。

「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論語·子張》)他隨時隨地向一切人學習,誰都可以是他的老師,所以說「何常師之有「,沒有固定的老師。《論語》中不少記載,如孔子入太廟,「每事問「(《論語·八佾》);宰予白天睡覺,孔子說:

「始我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我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論語·公冶長》)子貢對孔子說,子貢自己只能「聞一而知二」,顏回卻可以「聞一而知十」。

孔子說:「弗如也。吾與汝弗如也。

「(《論語·公冶長》)都體現了這種精神。這樣的精神和態度,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 「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態度和精神,也體現了與人相處的一個重要原則。

隨時注意學習他人的長處,隨時以他人缺點引以為戒,自然就會多看他人的長處,與人為善,待人寬而責己嚴。這不僅是修養、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徑,也是促進人際關係和諧的重要條件。 雖然「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可是人們並不是經常能夠做到。人們常犯的一個通病,就是往往看自己的優點和他人的缺點多,看自己的缺點和他人的優點少; 所以,重溫「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認真領會它的深刻內涵,並且努力去做,還是很有意義的。

3樓:

在古代的時候我國就有了這麼偉大的哲學家,真了不起啊

論語十則讀後感 500 提示:《論語》十則中你認為對你啟發最大的是哪幾則,說說感悟到了什麼

4樓:匿名使用者

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老夫子的經典傳世之作—《論語》,這部包羅永珍,詮釋了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經典作品,令人無一不回味無窮,否則,何以留芳千古,為世人所稱道呢?

《論語》之所以稱得上是經典,是因為它將中國的國寶級別的人物——孔丘,所言所行完完全全的記錄了下來,真正的講述了中國千年以來所傳承的正統學派的真諦,而且,其中大部分還被現代華夏兒女所沿用著,不失為歷經風霜而留其真諦。

《論語》講學:

《論語》首先就告訴我們一件事情,學習。

學,不為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人若是只懂得嘴尖皮厚腹中空的話,蠻不講理,一無是處,那麼,這個人就在這個世界上只起到了綠葉的作用——襯托紅花。《論語》首先就告訴我們一個鐵錚錚的事實,人要學習。

首先要有興趣,再者就需要恰當的方法,最後,需要的就是持之以恆的動力。

《論語》講孝:

孝道,在中國古代至今天都佔有著不可動搖的地位,而在這部著作之中,也毫無疑問的佔據了主導的地位,人不孝則非正人君子,此類人鮮矣,《論語》大概一半左右都牽扯到了這個「孝」字,正因如此,後被公認為百家之正統的儒家學派把孝道推廣的非常廣泛,鞏固了孝道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論語》講政:

政治,自古以來一直才是世界上真正佔據主要地位的事,論語中對待政治,主講一個子——仁。對於政治來講,要想成功的治理國家需要什麼?答案是得民心,若想得民心最好的方法是什麼?

只有仁。這一點儒家的選擇是很正確的,但不知為何,儒家的政道並未被自古以來的各大王朝用於主要政道,實是一件痛苦之事。

論語,作為我們華夏民族不可磨滅的傳統著作,雖然在某些方面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但是,我們的大部分習慣已經在儒家思想的驅動下變得儒化,中國人心中孝為先,正是因為千古以來儒家思想的主導,與《論語》在我們祖宗身上留下的習慣一直傳承下來。

《論語》是一部語錄體散文,記敘了千年以前我國大學者孔子及其**的言行,成為我國的四書五經之一,其經典語句被我們流傳至今,可為宗矣。

《論語》其實並不僅僅的記錄了孔子以人的言行,還有許多的是他**的言行,他的**無一不亦包攬群書,通曉古今,人品正道,更有天賦異稟的**,在我眼中,他們的成就決不亞於孔子。

《論語》講友:

人存世上,什麼是最不可缺少的?朋友!這一點論語中就講述了許多,交友儒雅,友人高尚,就是一種激勵自己向上的方法,《論語》講交的朋友要比自己強,這樣才可以讓自己奮發向上,成為人中之龍。

《論語》講禮:

對中國人來說,理解是十分重要的,《論語》中講禮,不必過分的拘泥,但又不可不遵,這就是《論語》對待裡的態度,實實在在的講了最正確的對待理解的態度,可以為後人所遵循,流轉百世。

儒家思想的核心——中庸之道,這就是世界上最強大的理論中庸。

說他世界最強毫不過分,因為世界上凡是都要講究一個尺度,而儒家思想正是這種思想的代表,凡事不可偏激,也不可太淡薄,所以我們正需要一個態度去對待這些無法分化的特別明確的事情,那就是中庸之道。

《論語》作為我國文學藝術的瑰寶,對於我們來講實在是太重要了,對於它,世人也抱著神聖的態度去品讀,也是我們華夏五千年曆史的一大見證,也是歷史上不可動搖的一部分,被世人所稱道,《論語》不朽!

速求, 一篇論語的讀後感,1500字,,

5樓:羽姽嫿

《論語》是我國的經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

」可見論語在歷代的統治者心目中的地位了。 日記日記300字http://www.

0s.net.cn

論語十則的翻譯,論語十則翻譯

孔子說 學習了知識,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去溫習它,不也高興嗎?曾子說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 替被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跟朋友往來是不是誠實呢?老師傳授的學業是不是複習過了呢?孔子說 在溫習就知識後,能有新體會,新發現,就可以當老師了。孔子說 只讀書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只是空想卻不讀書,就有危險。...

論語十則試題及答案,論語十則的考題

論語十則 1.子曰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 yu 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 y n 不亦君子乎?孔子說 學習了 知識 經常去實習 溫習 它,不也是高興嗎 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處 到這裡 來,不也是快樂嗎 人家不瞭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知識點 說 通 悅 意思 高興 2.曾子曰 吾...

論語十則的翻譯,論語十則原文及翻譯

子曰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 y n 不亦君子乎?學而 孔子說 學習後,經常去複習,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應該高興嗎?別人不瞭解我,我卻不生氣,難道不是君子嗎?曾子曰 吾 w 日三省 x ng 吾 w 身 為 w i 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