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統一六國的過程當中,最難打的是哪個國家

2022-01-10 10:18:28 字數 5774 閱讀 4850

1樓:同享文化

在秦朝一統六國的時候,最難攻打的一個國家就是楚國。當時為了能夠拿下楚國,秦國付出了很多兵力,同時也投入了比攻打其他國家更多的精力。

在六國之戰中,最難攻打的當屬楚國了,在公元前224年的時候,秦國向楚國發起最後的戰爭,而那個時候楚國也是一個強國,他們一直都是用武治國的,所以各方面的能力也都很厲害,而且他們的城牆也是堅不可摧,所以這場戰爭一直持續了一年多。那個時候其他的4個國家已經被秦國給打敗了,楚國是屬於一個孤立無援的狀態,再加上楚國的將士們慢慢的也鬥志渙散,長時間的備戰讓他們糧草不足,最後楚國無奈只能投降了。

在這場秦楚戰爭中,不管是秦國還是楚國損失都是巨大的,而秦國更是用了兩年的時間才逐漸的恢復。之所以楚國會是最難打的一個國家也是因為楚國一直以來就是一個強大的國家,他們的基礎比較雄厚,國力強大,而且楚國以武治國,戰鬥經驗十足,所以他們是最難攻打的一個國家。

2樓:匿名使用者

秦國在統一六國的過程中,最難打的就是楚國,因為楚國他們的經濟雄厚,軍事力量也非常強大,秦國用了一年多時間才將其打敗。

3樓:熊

最難打的最費勁的不是趙國,也不是楚國最難打的是齊國,如果秦國遠交近攻和齊國聯盟,那麼等他強大了,齊國只會更強大。

秦國統一六國的順序,排最後的是哪個國家?

4樓:匿名使用者

排最後的是齊國,前221年,秦王在滅亡韓、趙、魏、楚、燕之後,以齊拒絕秦使者訪齊為由,命王賁率領秦軍伐齊,齊王建令齊軍主力40萬慌忙集結於西部,秦軍避開了齊軍西部主力,由原來的燕國南部南下直奔齊都臨淄。齊軍面對秦軍突然從北面來攻,措手不及,土崩瓦解。齊王建出城投降,齊國滅亡。

秦國統一天下。

5樓:蠟筆咬金

從公元前230年攻打韓國到前221年滅齊國結束,共10年的時間,秦國先後消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結束了中國自春秋以來長達500多年的諸侯割據紛爭的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君主**集權國家——秦朝。秦朝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集權的王朝。

說到秦國為何崛起,又滅亡六國統一天下,這裡麵包含了許多的內外因素。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由於社會改革比較徹底,建立了**集權的國家,新興地主的力量比較強大,經濟發展迅速,軍隊裝備精良,戰鬥力強。到秦王政執政時,關東六國先後衰敗下去,只有秦國發展得越來越好。

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剷除了丞相呂不韋和長信侯嫪毐集團開始親政。秦王嬴政在李斯、尉繚等人的協助下制定了"滅諸侯,成帝業,為天下一統"的策略。具體的措施是:

籠絡燕齊,穩住魏楚,消滅韓趙;遠交近攻,逐個擊破。

在滅亡六國的過程中,秦國首先並韓滅趙,內史騰率兵滅韓國,俘韓王安,所得韓地置潁川郡,韓國滅亡。秦軍後又攻入趙國國都邯鄲,趙王遷被迫降秦,趙國滅亡。趙被秦滅亡後,秦即想南下滅楚,但中間尚相隔一個魏國,所以秦國決定先滅掉魏國再進行下一步的滅楚計劃,長期以來,魏國在秦國猛烈的進攻下節節敗退,不斷割地求和,魏國的領土大多被吞併。

秦始皇二十二年,秦派兵進攻魏國,經3個月戰爭後魏國滅亡。王翦率領十萬大軍攻打楚國,佔領楚都壽春,俘虜楚王負芻,楚國滅亡。秦王政21年,秦國大將王翦再次出征,攻破燕都薊,燕王殺太子丹求和,燕國被滅。

再後來秦國一舉進攻齊國,將齊國打了個土崩瓦解,消滅了六國,統一天下。

6樓:聖

秦國先後滅掉了韓、趙、魏、楚、燕、齊六國,統一了全國

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

1、前230年,秦派內史騰領兵攻韓,俘虜韓王

2、前229年,秦派將軍王翦領兵攻趙,前228年秦軍進入邯鄲,趙王獻出地圖投降

3、前225年,秦派王賁領兵攻魏,引河水和溝水灌魏都大梁, 魏王假投降

4、前223年,秦派王翦領兵六十萬攻打楚國,楚王負傷被俘,楚亡。

5、早在前227年時,燕太子曾派荊軻前往刺殺秦王,未成,秦乘機於前226年攻下燕都蘇城,燕王喜遷到遼東,至前222年,秦攻遼東,俘燕王喜,燕亡。

6、前221年(秦王政26年),秦派王賁領兵由北向南攻齊,俘虜齊王建,齊亡。

至此,秦終於全部併吞了六國,完成了一統全國之大業

7樓:玄o月

先是通過強大的實力差距滅了韓國,設計陷害李牧導致趙國被滅,魏國直接投降了,然後是楚國項燕的頑抗也被滅,最後是燕國和齊國,齊國也是被勸降了。

8樓:丹丹學姐吶

秦國滅六國的順序是韓,趙,魏,楚,燕,齊,滅掉六國之後,達到了秦朝的統一。

9樓:那迦

滅掉的六國依次為韓、趙、魏、楚、燕、齊: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內史騰率軍南下,攻克韓都新鄭,俘獲韓王安,繼而佔領韓國全境,韓國滅。公元前228年,秦軍南下攻克邯鄲,俘虜趙王遷,趙國滅。

公元前225年,秦派兵進攻魏國,引大溝之水衝灌大梁城,經3個月,魏國滅。公元前225年,秦派20萬大軍,分兵兩路進攻楚國。公元前224年,秦再派60萬大軍再攻楚國。

至公元前223年,攻破楚都,楚滅。二十四年(前223年)滅楚、魏之後,秦派軍進攻遼東,俘燕王喜,燕滅。公元前221年,秦軍對齊北境進攻,直趨齊都臨淄,齊王不戰而降 。

秦國統一六國的,的過程中最後一個被滅的是誰.

10樓:阿沾

最後一個被滅的是齊國。

先後滅掉韓、趙、魏、楚、燕、齊六國。

1、滅韓: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韓國降將內史騰率秦軍滅韓國,俘韓王安,韓亡。所得韓地置潁川郡。

2、滅趙:秦王政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秦國大將軍王翦攻入趙國國都邯鄲,趙王遷被迫降秦,趙破,置邯鄲郡、鉅鹿郡、太原郡。趙公子嘉率宗族百人逃亡到代城。

3、滅魏:秦王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秦軍王翦之子王賁率領10萬大軍攻打魏國,包圍魏都大梁,引黃河鴻溝水灌大梁。3個月後大梁城破,魏王假投降,魏亡。

同年,王翦率領60萬大軍攻打楚國,屯兵練武,堅壁不戰,以逸待勞。

4、滅楚:秦王政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王翦率領60萬大軍渡過淮水,圍攻楚國都城壽春。 秦王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楚軍鬥志渙散、糧草不足,遂從前線撤軍。

王翦乘機追擊,消滅楚軍主力,佔領楚都壽春,俘虜楚王負芻。楚人復立昌平君為王。王翦又率軍渡過長江,平定了江南,置會稽郡,楚亡。

5、滅燕: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王賁打下遼東,俘燕王喜;接著打下代城,俘趙代王嘉。燕、趙徹底滅亡,秦始皇於代地設定雁門郡。

6、滅齊:齊國經過燕軍進佔,元氣大為損耗,以至沒有力量參與東方各國與秦國縱橫捭闔的政治和軍事鬥爭。在秦軍並滅趙、韓、燕、魏、楚戰爭時期,齊國一直置身度外,坐視各國滅亡。

過去當秦趙長平之戰的關鍵時刻,趙向齊請求援助軍糧。

有政治遠見的周子曾向齊王說:「且趙之與齊楚,捍蔽也,猶齒之有脣也,脣亡則齒寒,今日亡趙,明日患及齊楚」,力主積極援趙。齊王競沒有接受這一具有戰略遠見的建議,爾後各諸侯國雖幾度聯合對秦作戰,齊都避免參加,或者參戰不力,企圖討好於秦。

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王賁率軍南下攻打齊國,齊王建不戰而降,齊亡。

11樓:匿名使用者

錯了,最後滅亡的是衛國,秦二世的時候才滅的。

秦國統一六國的過程和策略是什麼?

12樓:你好嘛

一、其總的戰略方針為:

遠交近攻,先弱後強,逐一攻破,由近及遠,集中力量,各個擊破;先北取趙,中去魏,南取韓,然後再進取燕、楚、齊。

二、秦國統一六國的過程

1、滅韓國

公元前231年,韓國南陽郡「假守」(即**郡守)騰,向秦獻出他所管轄的屬地。騰被秦王政任命為內史,後又派他率軍進攻韓國。騰對韓國瞭如指掌,所以進展順利,於公元前230年(秦王政十七年)俘獲韓王安,韓國滅亡。

2、滅趙國

公元前229年,秦利用趙國發生大**和大災荒的機會,又派王翦領兵攻趙。趙國派李牧、司馬尚率兵抵禦,雙方相持了一年。在緊要關頭,秦國使出殺手鐗—離間計。

王翦用重金收買了趙王的寵臣郭開,要他散佈李牧、司馬尚企圖謀反的流言。

趙王輕信謠言,派人替代李牧。李牧在大敵當前的形勢下據不讓出兵權,趙王竟暗地派人逮捕李牧並處死了他,同時還殺掉了司馬尚。殺死李牧,無疑為秦軍亡趙掃清了道路。

此後,秦軍如入無人之境,攻城略地,痛擊趙軍。

公元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秦軍攻破邯鄲,這座名城落入秦國之手。不久,出逃的趙王遷被迫獻出趙國的地圖降秦。趙國實際上滅亡了。

但是公子嘉卻帶著一夥人逃到代郡(今河北尉縣),自立為王。後秦軍在公元前222年滅燕國之後將其俘虜。至此,秦統一了北方。

3、滅燕國

在滅趙的過程中,秦國大軍已兵臨燕國邊境。燕國君喜惶惶不可終日,眼見秦國掃平三晉,就要向自己殺來,卻無計可施。燕太子丹最終想出了孤注一擲的暗殺行動,即歷史上有名的荊軻刺秦王,時值公元前227年。

刺殺行動最終失敗,但是秦王政差一點死於荊軻的匕首下,他深恨燕國,立即增兵大舉進攻。公元前226年,秦軍攻下燕都薊,燕王喜與太子丹逃亡遼東郡。秦將李信率領秦軍數千人,窮追太子丹至衍水。

太子丹因潛伏於水中倖免於難。後來,燕王喜經過權衡利害關係,派人將太子丹殺掉,將其首級獻給秦國,想以此求得休戰,保住燕國不亡。燕王喜逃到遼東以後,秦軍主力就調往南線進攻楚國。

公元前222年,王賁奉命攻伐燕國在遼東的殘餘勢力,俘獲燕王喜,燕國徹底滅亡。

4、滅魏國

公元前231年,魏景湣王迫於秦國的強大威力,主動向秦進獻出麗邑,以求緩兵。此時,秦王政正調集兵力準備向趙國發起總攻,不想分散兵力攻魏,就接受了獻地。這使得魏國又維持了數年殘局。

公元前225年,就在秦軍主力南下攻楚的當口,秦王政派出年輕將領王賁,率軍圍攻魏都大梁(今河南開封)。

魏軍緊閉城門,堅守不出。由於大梁城防經過多年修建,異常堅固,秦軍強攻不下。王賁想出了水攻的辦法。

秦軍大批士卒被安排去挖掘渠道,將黃河、鴻溝的水引來,灌注到大梁。3個月後,大梁的城牆壁壘全被浸坍,魏王假只得投降。魏國滅亡了。

5、滅楚國

公元前228年,楚幽王死,統治集團發生內訌。幽王的同母弟猶,即位為哀王,但僅兩個多月,就被異母兄負芻的門徒殺掉了。楚王室更加分崩離析。

就在楚國發生內亂的時候,公元前226年,秦王政不失時機地從北方伐燕前線抽調秦軍,南下攻楚,連續奪得楚國10餘個城池。

公元前224年,秦國與楚國的決戰就要開始了。秦王政先派年輕將領李信率20萬秦軍攻楚,被楚軍擊敗。後又派大將王翦率60萬秦軍攻楚。

王翦入楚境後,並未馬上發動攻勢,度過了一年多的時間,秦軍對楚地的情況基本適應,士氣高昂,體力充沛。

同時,被調來抗擊秦軍的楚國部隊,鬥志漸漸鬆懈,加上糧草不足,準備東歸。楚軍一撤,王翦就抓住時機下令全軍出擊。秦軍一舉打垮了楚軍的主力,並長驅直入,挺入內地,殺死楚軍統帥項燕。

接著,秦軍攻佔楚都壽春,俘虜了楚王負芻,楚國滅亡,時為公元前223年。公元前222年,剛在南方滅楚的大軍,又乘勝降服了越君,設定會稽郡。於是,長江流域全部併入秦的版圖。

6、滅齊國

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秦王政命令王賁揮戈南下,攻打東方六國中的最後一個:齊國。從春秋到戰國中期,齊是山東諸國中比較強大的一個。

但是,公元前284年燕、趙、韓、魏、楚五國攻齊,尤其是燕將樂毅橫掃齊國,令齊國差點亡國,之後,齊國一直沒有復強。

公元前249年(齊王建十六年),剛毅不屈的君王后逝世,後勝任宰相。秦國迅速收買內應的活動,向後勝饋贈大量的**、玉器。後勝得了秦國的好處,就派出大批賓客相繼赴秦。

秦國又對他們大肆賄賂,送給金錢、珍寶,讓他們回齊國充當內應。

他們說齊王建應西去朝秦,以表歸順,又說齊秦是姻親,根本不用備戰抗秦,也不要幫助三晉、燕、楚攻秦。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王賁南下伐齊,幾乎就沒有遇到過什麼抵抗。王賁率軍長驅直入,來到臨淄,齊王建與後勝馬上向秦不戰而降。

齊國滅亡。

秦統一六國的5個條件,秦統一六國的順序是什麼

秦統一六國的歷史條件是 各地經濟聯絡加強。春秋以來民族融合加強。各國人民都渴望統一。商鞅變法後國力增強。5 傑出歷史人物的雄才大略 遠見卓識在統一過程中所起的積極作用。國力,軍力。後勤。名將,士氣。秦統一六國的順序是什麼?韓 趙 魏 楚 燕 齊。公元前266年,秦昭王。啟用范雎為相,他們制定了 遠交...

秦統一六國的條件,秦朝統一的條件

商鞅入秦,助秦孝公變法,使秦國後來居上,國力躍居七雄之首。長平之戰後,趙國被消滅40萬軍隊,秦國更加強大,各國無力與強秦抗衡。秦為何能統一天下 高中 中國古代史 教材在介紹秦朝的統一原因時說 秦國變法比較徹底,國富兵強,實力超過東方任何一國,具備了進行統一戰爭的條件。商鞅變法確實為秦並六國 統一中國...

秦的歷史有多久,秦始皇,統一六國用了多久時間 秦朝歷史有多少年

前770年,秦襄公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被封為諸侯,秦始建國,佔領了被戎人和狄人佔領的原周朝在陝西的領地。從前677年起,秦國在雍建都近300年。雍城有宮殿區 居住區 士大夫與國人墓葬區和秦公陵園。秦最初的領地在今天陝西省西部,在當時屬於中國的邊緣部分。秦人善戰,但一直到戰國初期秦一直是一個比較弱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