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AMD和INTEL的CPU快取問題

2023-05-09 09:50:09 字數 5898 閱讀 1153

1樓:偉讓馮煙

用amd和intel的cpu比快取是不正確的。

它們的構架根本就不一樣,工作原來有差別,所以,光比快取沒什麼意義。

amd的cpu有些還有3級快取,intel的有些只有2級快取~~你可以這樣看,一般主流cpu裡面,同價位amd的效能會比intel的高點~~

還有直接比較核心頻率,好過比較快取。

2樓:太史亮敬雨

amd的一級快取比intel大。

二級快取比intel小。

由於兩種處理器的原理不一樣。

所以快取也存在區別。

amd和intel的快取沒有可比性。

3樓:蔡儉聲錦

amd的處理器一二級快取是直接儲存和讀取資料的,比如「amd」三個字母,可以直接寫在一級快取上,如果一級快取只夠儲存「am」,而不夠儲存「d」,那麼d就儲存到二級快取裡。這也是目前amd處理器一級快取較大,二級快取較小,但效能並不弱的一個原因。

intel處理器採用的是資料快取+指令追蹤快取資料的工作方式。傳統的指令快取暫存的是正在執行的指令資訊,而追蹤快取記錄的則是過去若干週期指令執行狀況,相當於提供一個指標功能。比如intel的處理器的二級快取要儲存「i

loveintel」這句話,那麼這句話的所有單詞都儲存在二級快取中,而一級快取只儲存一些符號例如每個單詞的開頭**「i、l、i」,當系統需要讀取這段話時得先從一級快取中找到這三個字母,然後再從二級快取裡調取整句話。

也就是說,在資訊容量上,intel處理器對二級快取的依賴高於對一級快取的依賴,而amd處理器對於一二級快取的依賴沒有這樣的區別。

amd的cpu真的衰減很快嗎?

4樓:生活小學問

不是。

amd 採用矽中介層,即靠核心的堆砌,intel 採用emib,由多個較小晶片密封在一個矩形封裝中來組成。在迭代方面,一般來說,越新代的晶片效能越佳,如amd銳龍4000系列要比銳龍3000系列更好,新的一代比舊的強。

amd cpu使用注意事項。

amd處理器依舊採用了針腳式設計,市面主流為am3/am3+介面與fm1介面。intel處理器則採用了觸點式設計,市面主流為lga 1155/lga 2011介面。雖然防呆介面只是一個很簡單的設計,但是它有效挽救了無數cpu的生命。

近期intel主流處理器為snb架構酷睿i3/i5/i7處理器,採用lga 1155介面。定位高階snb-e架構酷睿i7系列處理器,則採用了lga 2011介面。

5樓:精靈幻術師

也不能說amb的cpu就是真的衰減很快,你只能說相對來說可能比英特爾的衰減快一點點,但是這個也是指的以前的英特爾的cpu,現在的英特爾的cpu衰減的速度也不慢。

amd處理器的幾級快取最重要

關於amd和intel的cpu支援記憶體的問題

6樓:禕正業

1、是的,所以amd的記憶體效能比intel好。後來intel也學了amd這招,在i7\i5\i3這些新版的cpu裡整合了記憶體管理器,因此記憶體效能也好起來了。

2、amd系列的最大特點就是向下相容,就是說能上ddr3的話就一定能上ddr2。所以am3的主機板也可以有dd2記憶體槽,這樣可以保護客戶的投資,以前的ddr2就不用扔掉,可以繼續使用。

3、是的,如果有ddr4,介面就要變 ,但根據amd一向的作風,ddr3也可以繼續用。就像現在amd3上ddr2一樣。

4、是的,上面已經跟你說過,intel是後來才學了amd這一招的。之前的記憶體管理器是整合在主機板的北橋晶片上,cpu上什麼記憶體要看主機板晶片的臉色,而不是由cpu自己作決定。所以就有了「視主機板晶片而定」這個說法。

比如現在的intel睿雙核,如果上在老一代的945主機板,就只能上ddr2記憶體,跑到新的p43主機板上,就可以上ddr2和ddr3兩種記憶體,跟你上面說的am3主機板一樣。

5、你說的是對的。intel的cpu如果不是i系列,應該說與記憶體沒有關係,不應該提支援什麼記憶體,而應該由主機板來提這個問題。

補充回答:am2的cpu無法插入am3的主機板,am2的cpu有940針腳,am3主機板只有938個孔,多了兩根針頂住你。所以你沒辦法嘗試am2的cpu上ddr3記憶體的實驗。

am3的cpu有938根針腳,am2+的主機板是940個孔,還多出兩個孔來。所以am3的cpu可以插上去還富裕。所以am3的cpu可以上只有ddr2記憶體的主機板,這是非常常見的升級方式。

比如老的790gx主機板只有ddr2記憶體,是am2+介面,現在流行的2核心開四核cpu是am3的,於是老主機板加老記憶體換上這個神u,就重新煥發新生了。這就是amd保護使用者投資的一個典型例子。amd在玩家中一直比intel受歡迎。

intel從來都是必須全部一起換的,intel馬上推出的新版本i3和老i3又不相容了,現在的老i3使用者想升級,必須主機板cpu一起扔掉。

7樓:匿名使用者

1、實際上主機板記憶體控制都整合在北橋晶片裡,並沒有在cpu裡面整合,只是他們之間還有內在的搭配也可以稱為對接,對接不上的話是不能使用的。使用什麼樣的記憶體、cpu和主機板有主要關係,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升級的時候要考慮主機板配對。也就是說出了ddr4記憶體以後,只要新出的主機板晶片支援就可以了,cpu照舊用。

2、主機板上有ddr2、ddr3記憶體插槽,在使用的時候我們一般只能插一個型別的,兩種記憶體混插是不能使用的(特殊主機板列外,影馳好像有這麼幾款)。

3、至於為什麼插口老是變,這其實是商場上的賺錢的策略。「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你給的懸賞很高,你很大方。但是「2b」以後不要在網上亂說,好嗎?

祝你好運!!!

8樓:匿名使用者

cpu發展到雙核後,例如酷睿等就基本整合部分記憶體技術啦。你可以去參考酷睿和迅馳的百科。。。

ddr3相比起ddr2有更低的工作電壓, 從ddr2的降落到,效能更好更為省電;ddr2的4bit預讀升級為8bit預讀。

ddr3目前最高能夠達到2000mhz的速度,儘管目前最為快速的ddr2記憶體速度已經提升到800mhz/1066mhz的速度,但是ddr3記憶體模組仍會從1066mhz起跳。

其實你買電腦這些有什麼關係呢?還不是根據你的cpu和主機板來確定記憶體???

9樓:網友

其實你問的問題太複雜了,簡單點解釋:a和i的cpu不管那款,它都是技術進步的換代產品,一般來說,均為向下相容,但a平臺只能裝amd的cpu,i平臺只能裝intel的cpu,記憶體也一樣。(當然記憶體是不分主機板平臺的)

10樓:匿名使用者

1是2 am3相容ddr2

3是,但記憶體換代比cpu換代慢多了,而且記憶體看、換代你主要考慮的是主機板問題啊。

11樓:匿名使用者

1、是的。

2、am3的主機板只支援ddr3記憶體,am2的主機板可以支援ddr2和ddr3,am3的主機板是用不了ddr3的,你看到的可以用am3 cpu和ddr2的主機板應該是am2的主機板,不會有任何問題,只是cpu有些指令用不到。

3、事實上cpu的更新比記憶體要走在前面,應該說是現有am3 cpu才有ddr3記憶體。4、是的。

5、不是 這要看你的主機板晶片組,i系列的cpu放在自帶控制器的主機板晶片的主機板上面就可以用ddr2記憶體。反之則只支援dd3。

12樓:匿名使用者

1:不是 早期型號沒有。

2:不是 可以支援ddr2

3:不知道 但他們的介面是一樣的 可以通過升級bios來支援4:是5:記憶體控制器可以由主版晶片來實現 一般i系列的主機板只能用ddr3 有些有相容設計的可以同時使用兩種記憶體。

一般介面選最新的就可以 能夠方便升級。

記憶體型別不必過於關注 現在的記憶體速度並不是瓶頸 並且也有相應的解決方法。

比如你有1條2g ddr3 1333的 可以用兩條1g ddr2 800的組建雙通道 這樣容量相同的情況下ddr2 的速度可以達到1600 足夠用了。

為什麼amd的cpu總比英特爾的慢

13樓:佳芮灬

amd和英特爾的cpu區別如下:

1,介面區別。amd採用針式介面,英特爾採用觸點介面。在購買主機板的時候要看清介面型別,如果主機板採用針式介面,是無法使用英特爾cpu的;

2,功耗區別。amd和英特爾效能相近的cpu,amd功耗高一些;

3,**區別。amd和英特爾效能相近的cpu,amd**便宜,英特爾**稍貴;

4,相容性和穩定性的區別。amd的相容性和穩定性比英特爾稍差;

5,效能區別。同價位的amd和英特爾,amd的cpu效能稍高。

14樓:網友

首先,你得拿同一檔次的cpu進行比較,入門貨跟頂級cpu肯定沒得比。其次,amd的核心間的協同工作做的沒有intel好,再多的核心資源不能有效利用也是沒用。然後就是intel的演算法做的比amd好點,同一個運算經歷的路程會少。

無論是x86還是x64其實都是intel推出的,即便amd得到了授權……3級快取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amd的1級快取比intel的頻率也稍低。

15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這個很好解釋 因為英特爾的單核心能力明顯比amd的強 這也是為什麼amd4核幹不過i3 8核幹不過i7的原因 單核效能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日常的應用速度和反應 當然整體配置的合理性也是必須的。

16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amd技術研發不行。畢竟錢比intel少多了。

看看卡車和小轎車。

明明卡車馬力大的多。但速度就沒小轎車快。一樣道理。

結構原理不一樣。其他引數再達標使用起來效果也不行。

17樓:劍客幽靈

錯啦,amd其實不比英特爾慢,起碼在遊戲領域,amd還是相當給力的,各有各的優勢。

18樓:匿名使用者

主要還是看核心效能 然後才是主頻。

為什麼amd和intel的cpu,在頻率 核心數目 快取差不多的情況下,amd效能不及intel?

19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intel歷來的強項就是單核心運算效率,以及溫度和功耗極其出色的控制,這些方面intel遠強於amd,架構對效能影響比主頻更高,intel當前的酷睿微架構執行效率遠遠高於amd的thuban(羿龍六核)或者是推土機,因此在核心數目和頻率這些因素差不多的情況下,intel效能遠強於amd,所以為什麼同樣都是四核,intel敢賣1000多甚至2000,而amd的四核最貴也才600塊,因為效能差太遠。

amd奉行的是一條以多核戰單核,以較多執行緒戰較少執行緒的策略,因此也就出現了為什麼1000元-1500元價位intel只能買四核,而amd可以買六核甚至八核,核多不一定就代表效能好,需要看每個核心的電晶體規模以及架構的執行效率,還有執行緒仲裁能力,在核心規模、執行效率和執行緒仲裁差不多的情況下,當然是核多的好,但實際上amd這種策略必然導致其單核心效能低下,只能依靠眾多的核心數量來打贏intel較少的核心,並且在**方面與其持平,使自身更具價效比優勢。

amd這種策略不適合做高階處理器,因為高階都不可能追求什麼價效比,而是追求極限效能,包括單核心效能,多核心效能以及其他相應的擴充套件效能,amd達不到如此高的單核心能力,只能轉而走中低端路線去拿價效比的牌和intel打。

單核心能力差的話,遊戲方面體現得最明顯,你會看到即便號稱八個核心的fx-8150跑遊戲也跑不過現在能買到的i5裡最低端的i5 2300,但如果發揮全部核心威力的話,在多執行緒應用裡,8150的效能就會比2300高一些,這也符合amd的策略,以整體效能(多執行緒能力)決定**,8150整體效能比2300強一些,因此**也會比2300(1100元)貴一點(1400元)

AMD的CPU主頻和inteL的CPU主頻相比,沒有可比性?為什么

雖然amd的主頻較低,但是他的一級快取要比intel的大的多,所以amd用pr值來和intel的產品比較,比如2200 它的實際效能和intel的主頻2 2ghz是一樣的。它們的工作原理都不一樣。就像現在的硬碟有串列埠的和並口資料排線的。amd的cpu常見的有兩個系列,一是原來就有的速龍即常說的xp...

intel的CPU和AMD的CPU哪個好

如果你不是專業精密作圖的話更建議你用amd的 因為不是高精的cad等用不著那麼專業的東西 amd完全能應付 網上所說的in的更穩定 實際太片面了太客觀了 因為畢竟不是做什麼精密的東西 所以用amd的就可以 比如一些大公司或是大的網路平臺用in的還可以 因為這些都有自己的檔案等 所以要更穩定的cpu ...

Intel和AMD常見的CPU型號和引數有哪些

cpu amd athlon2 545 主機板 技嘉ma770 us3 rev2.0 顯示卡 藍寶4850海外 記憶體 ocz ddr2 800 4gbx2硬碟 西數640g wd6400aaks 7200轉16m機箱 酷冷至尊 毀滅者 rc k100 kkn1電源 安泰克bp430 光碟機 先鋒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