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成熟
地球公轉產生的現象有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四節氣的產生、四季的交替等,晝夜交替是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故選項d符合題意.
故選:d.
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2樓:武當單挑王
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晝夜長短的變化;
四季的形
成;五帶的形成。
[知識講解]
一、地球公轉的方向、軌道、週期 1、方向: 自西向東,從北極上空看,地球沿逆時針方向繞太陽運轉。 2、軌道:
橢圓,太陽位於橢圓的一個焦點上。 3、週期: 一個迴歸年=365 天 5 小時 48 分 46 秒,每年的 365 天是迴歸年的近似值,一年扔掉近 6 小時,故 4 年一潤, 閏年為 366 天。
(太陽週年運動為參照) 1 恆星年=365 日 6 時 9 分 10 秒(以恆星為參照物) 3.地球公轉速度 (1)公轉角速度: 繞日公轉一週 360°,需時一年,大致每日向東推進 1°。 (2)公轉線速度:
平均每秒約為 30 千米。 (3)1 月初過近日點,7 月初過遠日點。 地球在軌道上的位置有近日點、遠日點之分。
大約每年 1 月初過近日點,7 月初過遠日點。日地距離的遠近 對地球四季的變化並不重要,因為一年中日地距離最遠是 1.52 億千米,最近是 1.
47 億千米,這個變化引起一年 中全球得到太陽熱能的極小值與極大值之間僅相差 7%。而由於太陽直射點的變化,南北半球各自所得太陽的熱 能,最大可相差到 57%。可見,太陽直射點的位置是決定地球四季變化的重要原因。
當地球過近日點時,太陽直 射南半球,南半球所獲得的太陽熱能超過北半球,因此,南半球正值夏季,北半球自然是處於冬季了。同樣道理, 地球過遠日點時, 太陽直射北半球, 北半球所獲得的太陽熱量超過南半球, 所以北半球為夏季, 南半球處於冬季。 此外,地球公轉速度也有影響作用,地球過近日點時公轉速度很快,過遠日點時公轉速度慢。
二、黃赤交角及其影響。 1、地球在公轉過程中,有兩個重要的特點: ①地球是斜著身子繞日公轉的。
因此,地球公轉軌道平面(即黃道平面)同赤道平面不重合,它們之間的交 角就是黃赤交角。目前,黃赤交角是 23°26ˊ。 ②地軸在宇宙空間的方向不因季節而變化。
而太陽與地球的相對位置隨時在變, 這就引起了太陽直射點緯度 位置的週年變化。 2、黃道與地球的交點: 太陽直射點。
此交點位於最北是夏至,最南為冬至,位於赤道為春秋分。 3.黃赤交角的影響: 由於黃赤交角的存在,並且地軸在宇宙空間的方向不因季節而變化,因而,太陽直射點相應地在南北迴歸線 之間往返移動。
三、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1)引起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①太陽光線對於地平面的交角,叫做太陽高度角,簡稱太陽高度(用 h 表示) 。同一時刻正午太陽高度由直 射點向南北兩側遞減。因此,太陽直射點的位置決定著一個地方的正午太陽高度的大小。
在太陽直射點上,太陽 高度為 90°,在晨昏線上,太陽高度是 0°。 ②正午太陽高度變化的原因: 由於黃赤交角的存在,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引起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③正午太陽高度的緯度變化規律: 正午太陽高度就是一日內最大的太陽高度,它的大小隨緯度不同和季節變化而有規律地變化。 例:
極晝的南北極為何冰雪不融呢? (太陽高度角小,冰雪反射率大,冰層厚海拔高。 ) (2)晝夜長短隨緯度和季節變化 地球晝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線叫晨昏線(圈) 。
晨昏線把所經過的緯線分割成晝弧和夜弧。由於黃赤交角的 存在,除二分日時晨昏線通過兩極並平分所有緯線圈外,其它時間,每一緯線圈都被分割成不等長的晝弧和夜弧 兩部分(赤道除外) 。地球自轉一週,如果所經歷的晝弧長,則白天長;夜弧長,則白晝短。
晝夜長短隨緯度和 季節變化的規律見下表: (3)四季更替 ①從天文四季: 夏季就是一年中白晝最長、正午太陽高度最高的季節。
以 24 節氣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起點。地 球在公轉軌道上的執行會產生天氣和季節的有規律變化,傳統農業中農民依此進行農業生產,有如: 「穀雨前後 種瓜點豆」的諺語。
黃赤交角是影響天文四季的直接原因。這是因為: 正午太陽高度隨緯度分佈是:
低緯大而高緯小,春秋二分,從赤道向兩極遞減;夏至日,從北迴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冬至日,從南迴歸 線向南北兩側遞減。隨季節變化是:北迴歸線以北,夏至日前後正午太陽高度達最大值,冬至日前後達最小值。
南迴歸線以南則相反。南北迴歸線之間地帶,太陽每年直射兩次。 ②氣候四季包含的月份。
春(3、4、5 月) 、夏(6、7、8 月) 、秋(9、10、11 月) 、冬(12、1、2 月) ③西方四季: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為起點。比我國天文四季晚一個半月。
(4)五帶劃分: 以地表獲得太陽熱量的多少來劃分熱帶、溫帶、寒帶。 熱帶:
南北迴歸線之間有太陽直射機會,接受太陽輻射最多。 溫帶:迴歸線與極圈之間,受熱適中,四季明顯。
寒帶: 極圈與極點之間,太陽高度角低,有極晝、極夜現象
3樓:匿名使用者
一.產生四季的交替。
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三.五帶的劃分。
因為地球公轉產生的自然現象
4樓:小**z帥
晝夜交替是不對的,是地球自轉引起的
四季的形成與地球的公轉、地軸的傾斜有關
極晝極夜現象與地球的公轉、地軸的傾斜有關
總而言之:
太陽直射點的迴歸運動、引起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晝夜長短的變化、四季的更替
我科學140以上
5樓:匿名使用者
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四季和五帶
6樓:邴丹郭衣
公轉產生四季,自轉產生白天黑夜,月球繞著地球公轉產生潮汐!
下列地理現象中,由於地球公轉而造成的現象是晝夜長短
黃赤交角的存在導致了太陽直射點的迴歸運動,直射點的迴歸運動又導致了晝夜長短的變化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故正確 晝夜更替現象是地球自轉產生的,故不符合題意 黃赤交角的存在再加上地球的公轉導致了太陽直射點的迴歸運動,故正確 星星的東昇西落是由地球自轉產生的,故不符合題意 故選 a 下列地理現象中,由於地...
地球自轉與公轉的地理現象有哪些,由地球自轉和公轉共同產生的地理現象有哪
1 地球自傳產生了晝夜更替現象.向著太陽的半球,是白天,揹著太陽的半球,是黑夜.2 由於地球自轉,地球上不同經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地方時 經度每隔15度,地方時相差一小時.3 物體水平運動的方向產生偏向.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4 對地球形狀的影響.地球自轉所產生的慣性離心力,使得地球由兩級向...
下列各種地理現象中,由於地球公轉產生的是A晝夜更替
地球自轉產生的地理現象有 日月星辰的東昇西落 晝夜更替現象和時間的差異 及太陽的東昇西落 公轉產生的地理現象 晝夜長短的變化 四季的形成 更替 故選 b 下列地理現象中,由於地球自轉造成的是 a 五帶劃分b 晝夜更替c 四季變化d 晝夜長短變 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是晝夜交替和時間差異 地球圍繞太陽公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