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韓曉柒系列
(1)哥倫布。(2分) 加速了資本原始積累,促進了西歐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打破各地割據、分散局面,世界市場初具雛形(2分)。
(2)世界**組織(wto) (2分)
(3)不認同;經濟全球化是潮流,發展中國家應積極改革,發展經濟,主動融入全球化。(4分)(如回答認同,且理由言之成理也可適當得分)
試題分析:
(1)a路線是橫渡大西洋到達美洲,可知是哥倫布;再根據新航路開闢的影響回答對西歐經濟發展和世界市場形成的影響:
(2)根據所學知識,2023年1月1 日世界**組織正式建立,標誌著法制化和規範化的世界**體系的建立(英文縮寫「wto」)。
(3)根據所學知識,經濟全球化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歷史趨勢,不可抗拒,在全球化浪潮衝擊下,不存在避世自保的「世外桃源」。任何國家現在都不可能關起門來搞建設。而且,經濟全球化在給發展中國家造成不利影響的同時,也為世界經濟的增長帶來了新的動力,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參與國際競爭的良好機遇。
發展中國家不能逃避,只能面對現實,參與國際競爭,興利除弊,求得發展。要在積極參與中來謀取發展;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制定合理的對策.
點評:世界經濟的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歷史趨勢。實踐證明,一個國家的開放程度與它所獲得的發展機會成正比。
只有順應經濟全球化的潮流,才能爭取主動、獲得發展。如果關起門來搞建設,是不會有出路的。應當充分了解所面對的國際環境和自身條件,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爭取主動,興利除弊,或將弊端努力減小到最低點,以較小的代價換來更大的發展。
(13分)全球化自15世紀新航路開闢就已開始,更是當今世界的熱門話題。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果全球化
2樓:百度使用者
(1)內在動力:建立高效行政機器;對**的渴求;熱衷傳播天主教;科技的進步。(3分,任答3點)
影響:打破世界各文明區域間孤立、分散、隔絕的狀態,世界市場初具雛形。(1分)
(2)推動力: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興起;國際經濟組織的建立;跨國公司的發展;國際**的增長。(3分,任答3點)顯著特點:資本擴張。(1分)
(3)問題:不合理的國際分工;新殖民主義的出現;環境惡化;貧富分化加劇;社會動盪。(2分,任答2點)
觀點:全球化與本土化相融。(1分)
(4)基本認識:全球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方向,既要主動融入,又要保持民族性;全球化利弊並存,應加強國際合作,應對全球性問題。(2分)
試題分析:(1)內在動力:根據材料一中的「他們以高效的行政機器組織遠航,懷揣著傳播上帝福音和尋找**的期盼揭開了不同種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可以得出答案。
影響:注意審題,需要從整體史觀的角度分析,即打破了世界各文明區域間孤立、分散、隔絕的狀態,世界市場初具雛形。
(2)推動力:題目要求「據材料二歸納」所以根據材料二中的「國際貨幣**組織、世界銀行和世貿組織的建立」、「通過創辦視世界為其市場的多國公司和全球公司」、「在技術縮短了時間和距離」、「國家**的升幅超過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率,成為推動全球增長的主要動力」等資訊即可得出答案。顯著特點:
與材料一中的「第一次全球化」相比,這次全球化的本質是資本在全球範圍內的擴張。
(3)問題:這一問需要結合材料三來回答。根據材料三中的「世界經濟強權正和一小部分跨國公司聯手,打著幫助貧窮國家建設的招牌,利用貸款和鉅額債務進行不合理的國際分工,使落後國家接受改頭換面的金融殖民、技術殖民,並把環境危機等轉嫁出去」、「全球化並沒有為世界上大多數窮人服務,也沒有為環境服務,更沒有為全球穩定服務」可以得出答案。
觀點:根據材料四中的「現代經濟運作方式在各地遭遇各種本土性,就一定要嵌入到各種文化背景中去」可知作者的觀點是主張全球化與本土化相融。
(4) 基本認識:題目要求根據上述材料來談。上述材料涉及到了經濟全球化對人類歷史的推動作用,也涉及了其產生的問題,同時也說到了全球化應與本土化相融的問題,答案就應該從這些角度去寫,如全球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方向,既要主動融入,又要保持民族性;全球化利弊並存,應加強國際合作,應對全球性問題;等等。
(10分)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近500年來發生過三次結構性的權力轉變……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歐洲)的崛
3樓:暖寶寶丶匳
(1)文藝復興,新航路的開闢。(2分)
(2)充分利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機遇;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大發戰爭財。(回答一點即可)(2分)
(3)一超多強,向多極化發展。(2分)
(4)①贊同。理由:「冷戰」結束;經濟全球化發展;政治多極化發展趨勢加強;和平與發展是時代主題等。
②不贊同。理由:地區衝突、****、宗教紛爭;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核威脅、恐怖主義威脅等。
(答其中任一觀點言之有理即可給分)(2分)
(5)在經濟全球化潮流中,發展中國家處於不利境地;發達國家(或西方強國)是經濟全球化的領跑者等。(回答一點即可)(2分)
試題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文藝復興和新航路開闢的內容。西方世界(歐洲)的崛起指的是歐洲資產階級革命的興起,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
文藝復興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新航路的開闢,使各大洲之間的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城一個整體;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2)本題考查的是美國發展史的內容。美國的崛起開始於第二次科技革命。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美國抓住科技革命契機,綜合國力迅速提升。
在兩次世界大戰中,戰爭前期,美國與交戰雙方大搞軍火生意,大發戰爭財等。二戰後,美國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機遇,採用高新技術的成果,大力發展科技教育。
(3)本題考查的是世界政治格局變化的內容。伴隨著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兩極格局終結,世界暫時形成一超多強的局面,但隨著歐盟、日本、中國和俄羅斯等國家和國家聯盟的實力不斷增強,他們逐漸成為牽制美國稱霸世界、促進世界多極化的重要力量,世界格局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
(4)本題是一道判斷分析題,考查的是學生判斷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做這種題,首先要求學生做出正確的判斷;然後再圍繞觀點進行分析論證。例如:
本題如果學生贊同這一觀點,那麼就應該列舉「冷戰」結束後,世界政治格局呈現多極化發展趨勢,世界經濟出現經濟全球化發展的趨勢;和平與發展是成為當今世界的主題等。如果學生不贊同這一觀點,那麼就應列舉:當今世界儘管出現多極化的趨勢,但地區衝突、****、宗教紛爭不斷;霸權主義、強權政治仍然存在;人類面臨核威脅、恐怖主義威脅等
(5)本題考查的是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從**中「經濟全球化」的文字可知,本題考查的是經濟全球化的內容。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當今世界西方發達國家仍是經濟全球化的領跑者;世界經濟的全球化影響具有兩面性,一方面加強了世界各國之間的聯絡,促進了世界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由於發展中國家科技水平和經濟實力相對薄弱,在國際競爭中常常處於不利的地位。
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是從分散走向整體的歷史。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3分)材料一 《全球通史》一書
4樓:弳萌
1)新航路的開闢,開始了世界一體化的過程;19世紀中葉形成了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市場;19世紀末20世紀初,列強瓜分世界,世界殖民體系形成,以歐美工業國為主導的統一的世界市場最終形成。(3分)
(2)西方列強侵略中國,使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打斷了中國自主發展的歷程;鴉片戰爭後,清**被迫開埠通商,外國商船雲集中國沿海口岸傾銷商品,使中國的自然經濟開始解體;中國社會經濟結構中出現了近代民族資本主義企業;歐洲啟蒙思想傳播到中國,促進了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的發生。(4分)
(3)方式:軍事侵略和經濟掠奪。
影響:世界一體化極大地促進了世界農業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全球性文化交流的擴大;促進了國際勞
動分工向廣度和深度發展,生產的社會化程度提高;拉大了東西方世界的經濟發展差距導致亞非拉人民反
帝反封建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列強之間矛盾和衝突加劇,最終引發了大規模的世界戰爭。(6分)
本題主要考查的是關於新航路開闢以來,資本主義的發展過程中對中國及世界的影響。
(10分)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據英國學者羅伯特·坦普爾《中國——發明和發現的國度》一書統計,現代世
5樓:百度使用者
(1) 明清(或16世紀)以前,中國的科技成就處於世界領先地位。(1分)
(2) 發明: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1分)影響:
印刷術成為傳播新教的工具(印刷術推動了西方資產階級文化的傳播);火藥成為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指南針為開闢新航路創造了條件。總之,推動了西方資本主義的興起。(3分)
(3)在核技術領域:2023年第一顆原子彈**成功,我國 跨入核國家行列。(1分)
在航天技術領域:2023年神州5號載人宇宙飛船發射成功,標誌中國的航天和運載火箭技術進入世界先進行列。(1分)在農業領域:
202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培育雜交水稻成功,為解決世界糧食短缺問題提供了戰略思路。(1分)
(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2分)
試題分析:(1)此題考查學生對中國古代科技發展特點的掌握。中國古代農耕文明條件下的科技是領先世界的,這與政治上的高度統一與**集權是有直接關係的。
統治者重視農業發展,所以與農業發展相關的科技十分的發達,在明清前領先世界。
(2)在北宋的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提高了印刷的速度與質量。後來活字印刷術傳入歐洲成為了新教的傳播工具,對文藝復興產生了重大影響,使資產階級思想得到廣泛的傳播。指南針在南宋時廣泛應用於航海,後來歐洲的新航路開闢指南針起了巨大的作用,有人說歐洲人用指南針開啟了世界市場,從而真正的全球人類的歷史開始形成。
火藥是在宋代應用於戰爭,後來傳入歐洲並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使資本主義戰勝了封建主義。
(3)此問考查學生對**的閱讀與獲取相關資訊的能力。**的資訊有新中國取得的「核技術」、「航天技術」、農業科技方面的成就。依據這些資訊不難得出答案,此題的解答關鍵在於知識的準確性,難度不大。
(4)第一工業革命的標誌是蒸汽動力的使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標誌是電力的廣泛應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發生於20世紀中期,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和空間技術的發展為主要標誌。人類面臨的這一新科技革命,將使世界發生前所未有的深刻變革。它以資訊科學、生命科學、材料科學等為前沿,以計算機技術、生物工程技術、鐳射技術、空間技術、新能源技術和新材料技術的應用為特徵,把人類社會推進到資訊時代。
新航路的開闢對世界的影響,新航路開闢對世界的影響
新航路的開闢,推動了海外擴張和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促進了資本原始積累。同時,打破了世界各地區的封閉和孤立狀態,把舊大陸與新大陸聯絡在一起,世界歷史邁出了從分散走向整體的關鍵性一步。新航路開闢對世界的影響 1 新航路的開闢,逐漸結束了各地相互孤立的狀態,各地的文明發生接觸與碰撞,開始了匯合交融,世界日...
新航路開闢的影響是什麼新航路的開闢的影響
2015 黃石 15世紀末,西方航海家開始開闢新航路。關於 新航路 的準確理解是繞開傳統航路通往東方的航路。2014 荊州 是一切商品中最寶貴的,是財富,誰佔有了它,誰就能獲得他在世上所需的一切。在這一口號的推動下,歐洲出現了開闢新航路的活動。2010 宜昌 打破了世界各地區間的封閉和孤立狀態,把舊...
九年級上半冊新航路開闢的意義,新航路開闢的意義?要九年級教材原文啊。
新航路開闢以後,從歐洲到亞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 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1 新航路開闢以後,全球 範圍空前擴大和商品數量 品種急劇增加,世界市場開始形成。2 新航路開闢以後,從歐洲到亞洲 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來日益密切,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