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①外力的風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使岩石最終變成土壤。②土壤包含岩石風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顆粒(小石子、沙、黏土)、動物、植物的殘留物,以及腐殖質、水和空氣等。
③水流動時能攜帶土壤微粒跟著一起運動,當水流靜止下來時,攜帶的物質也會沉積下來,一般來說,重的顆粒先沉積,輕的顆粒後沉積。④生物的生存離不開土壤,土壤和人類的生產、生活有著密切的關係,它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2.過程與方法:①通過觀察和實驗尋找土壤的成分。②用沉積的方法把土壤成分按顆粒的大小分成幾層。③綜合各種方法獲得的資訊,獲得對土壤成分的正確認識。
3.情感態度價值觀:認識到土壤對生命以及人類生產生活的重要意義。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實驗瞭解土壤是由岩石風而成的大小不同的顆粒、動植物殘留體,以及腐殖質、水和空氣等組成。
教學難點:土壤和人類的生產、生活有著密切的關係。
【教學準備】
分組準備:新鮮土壤、乾燥土壤、放大鏡、燒杯、藥匙、玻璃棒、水、牙籤等。
教師演示:酒精燈、三腳架、鐵片、玻璃片、試管夾、滴管、課件等。
【課前交流】(5分)
1.觀察老師,你在老師身上發現了什麼?
2.觀察一列同學,按高矮分分類,可以分幾類?怎麼分?
3.討論:怎樣才能觀察得更仔細些?
4.根據表現進行獎勵。(最優秀的小組和最優秀的同學)
(以上活動根據課前時間寬裕程度決定)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2分鐘)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岩石會改變模樣嗎》,知道了由於受水、大氣、氣溫或動植物等作用,岩石破碎的現象叫風化。岩石在風化的作用下碎裂,繼續風化,碎裂成小石子和沙,如果繼續風化,會怎樣呢?(更細更小的微粒在地球表面形成了土壤。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4課《土壤中有什麼》,研究土壤,尋找土壤源於岩石的證據。
二、尋找土壤的成分:(25分鐘)
1.根據你平時對土壤的觀察,你認為土壤中有什麼?(適當板書)(2分鐘)
2.這是一些土壤,你打算怎樣觀察?(5分鐘)
3.請你用肉眼仔細觀察老師給大家準備的土壤,把你的發現記錄在作業本28頁的記錄表上。比比誰的眼睛更敏銳,哪小組合作效率高,用肉眼觀察記錄好的小組可以到老師這裡領取放大鏡,進行更細緻地觀察。
4.交流觀察新鮮土壤的收穫。(板書:水、沙子、動植物殘留物等)
5.為了方便觀察,老師還給大家準備了一些乾燥的土壤,藉助牙籤,仔細觀察土壤的顆粒,有什麼發現?能給他們分分類嗎?怎樣區分呢?(4分鐘)
6.交流土壤顆粒的觀察發現:(結合學生髮言板書:沙礫、沙、粉沙、黏土等)地質學家對這些顆粒進行分類:
直徑大於2毫米的顆粒稱為沙礫(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小石子);直徑小於2毫米大於1/16毫米的稱之為沙;直徑小於1/16毫米大於1/256毫米的稱之為粉沙;直徑小於1/256毫米的稱之為黏土。讓我們一起稱呼它們。
7.如果把這麼土壤倒入水中,你又能發現什麼呢?在操作時要注意什麼?(2分鐘)
8.把乾燥的土壤倒入水中觀察。
9.交流觀察到的現象。(板書:空氣等)
10.讓我們來攪拌一下,你覺得要注意什麼問題?小棒用力攪拌水中的土壤,讓土壤顆粒隨水運動,然後靜置在一邊。(教師適當示範)(2分鐘)
11.師生共同攪拌,並指導。
12.好,我們讓它們靜止一段時間吧。
13.土壤裡還有我們沒發現的物質嗎?再來看老師做兩個實驗。(5分鐘)
(1)加熱土壤。用酒精燈燃燒放在鐵板上的土壤,聞到一股難聞的氣味。這是什麼發出臭味嗎?
這是動植物的殘體和分解後物質燃燒發出的氣味,我們把動植物腐爛時產生的黑色物質叫做腐殖質。(板書:腐殖質)
(2)加熱浸泡土壤的液體。師生對比實驗:首先用滴管取幾滴土壤溶液(清水),將取來的土壤溶液滴在玻璃片上,然後點燃酒精燈,用夾子夾著玻璃片在酒精燈上燃燒,直到水分蒸發完為止,那在加熱的過程中,要先均勻加熱玻璃片,不要先集中加熱,以免玻璃片炸裂。
好,現在觀察一下,玻璃片上留下了什麼?兩塊玻璃塊上留下的斑跡有什麼不同?就是土壤溶解在水中的鹽分。
(板書:鹽分)
14.我們現在再來看看燒杯裡在流水的作用下土壤的沉積物分成了哪幾層?是怎樣的順序?試著解釋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順序?
(土壤按顆粒大小先後沉積下來,最上面一層是黏土,用棍子挑一點在手上塗抹,會感到是黏滑的、細膩的。其次是沙粒。越是底下,顆粒越來越粗。
漂浮在水面上的是植物的殘體。)(3分鐘)
15.現在請小組同學整理你們的實驗記錄,想一想土壤中有什麼?(教師總結並投影出示土壤概念,強化土壤是混合物。)(2分鐘)
三、土壤和生命:(6分鐘)
1.你們知道土壤中有哪些生命嗎?(2分鐘)
2.想一想:土壤為他們提供了什麼?它們又為土壤做了什麼?(2分鐘)
3.閱讀小結:土壤中生活著許多動植物和微生物,土壤為它們不僅提供了棲息地,還為生物提供了食物和生長髮育必需的養料,而生物使土壤含有豐富的腐殖質等養料,生物的活動使水分和空氣更容易進入土壤,更有利於生物的生長、生活。
4.那麼土壤和我們人類又有怎樣的關係呢? (2分鐘)
5.因為土壤和生物有密切的關係,而人的衣、食、住、行又和生物有著密切的關係,可以說土壤為我們的生活、生產等方面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所以有人說:土壤是地球上最有價值的資源,你同意嗎?
四、總結引伸:(2分鐘)
1.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2.是呀,土壤的作用真大啊!讓我們以高士其的《我們的土壤媽媽》結束本課吧!自由朗讀65頁的詩歌。如果時間不夠,學生回家讀。
教科版五年級科學上冊《土壤中有什麼》課件
2樓:匿名使用者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 土壤包含岩石風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顆粒,動植物的活體和殘體,以及腐殖質、水和空氣等。
2.水流動時能攜帶土壤微粒跟著一起運動,當水流靜止下來時,攜帶的物質也會沉積下來。一般來說,重的顆粒先沉積,輕的顆粒後沉積。
3.土壤和生物的生存、人類的生產與生活有著密切的關係。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和實驗尋找土壤的成分。
2.用沉積的方法把土壤成分按顆粒的大小分成幾層。
3.綜合各種方法獲得的資訊,獲得對土壤成分的正確認識。
情感、態度、價值觀:
認識到土壤對生命以及人類生產生活的重要意義。
教學重點:
通過觀察和實驗尋找土壤的成分。
教學難點:
認識到土壤對生命以及人類生產生活的重要意義。
教學準備:
分組材料:為學生準備新鮮溼潤的土壤和乾燥的土壤各一份、報紙、放大鏡、燒杯、鑷子、小木棍、水、小勺等。
教學過程:
一、導課
同學們,你覺得咱們的家鄉美嗎?咱們的學校美嗎?老師也發現非常漂亮,老師把這些美景給拍攝下來了,一起來欣賞一下。
出示土壤畫面,背景**《在希望的田野上》。
欣賞著一幅幅美麗的畫面,聆聽著清脆悅耳的歌聲,熟悉的一幕幕出現在我們的面前,把我們引入今天的課堂。
我們的家鄉在希望的田野上,我們世世代代在這田野上生活,肥沃的土壤養育著我們,給我們帶來了糧食、蔬菜、水果、牛羊、綠色等,與我們的衣食住行息息相關。土壤,我們很熟悉卻又似乎很陌生。今天,讓我們再次走近土壤,深入的瞭解土壤。
二、提出問題
對於土壤,你想研究、瞭解它的哪些方面呢?
生交流。(土壤是怎樣形成的、土壤中有什麼)
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都很有意義,要知道,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有價值。今天我們選擇一個最基本的問題來研究——土壤中有什麼。
板書課題:土壤中有什麼
猜一猜,土壤中有什麼?
剛才許多同學們都說出了自己的看法,有的是自己的生活經驗,有的是一種猜測。要知道,世界上許多偉大的發現都源於猜測。剛才積極猜測的同學們,你們都很棒。
不過,光有猜測還不行,我們還要經過——驗證,才能最後得出真正的結論。要想知道土壤中究竟有什麼,現在,我們一起來觀察。
三、觀察土壤。
1.老師今天早上在田野裡為大家帶來了一些新鮮的土壤,把土倒在紙上,觀察一下,土壤裡有什麼?記錄下來。
2.取一塊乾燥的土壤,捻碎,用牙籤把土壤顆粒分開,藉助放大鏡仔細觀察,土壤的顆粒大小一樣嗎?我們能描述它們的大小嗎?
要求:小組覺得已經觀察結束了,就把土壤倒回到杯中,坐好告訴老師。
3.學生實驗,教師巡視。
4.彙報。
學生彙報觀察現象:枯樹葉、水分、小石子、沙、動物殘體、大小不同的顆粒。
你們看到土壤中的顆粒大小一樣嗎?你是怎樣描述的?
地質學家為了分清顆粒就根據它們的大小取了自己的專用名字,(課件出示放大後的沙礫、沙、粉沙和黏土顆粒)。
從你桌上的土壤中找一找,你能分別找出沙礫、沙、粉沙和黏土顆粒嗎?
這是地質學家利用先進的儀器,根據顆粒的大小區分的。它們的直徑太小了,肉眼根本看不清。
你能想辦法分清它們嗎?
生交流。
雖然我們沒有先進的儀器,但是我們通過實驗,也能大概的區分出土壤的不同顆粒。
四、土壤的沉積實驗。
1.教師演示講解實驗流程。
把乾燥的土壤倒入裝有水的杯子中,觀察有什麼現象?再用小棒攪拌一下,攪拌徹底,觀察又會出現什麼現象?然後我們把這杯泥水混合物靜靜地放在一邊不動它,再觀察過一會兒會出現什麼現象?
沉入水底的泥沙有什麼規律,為什麼會這樣?(邊觀察邊記錄)
土壤的沉積實驗
方法觀察到什麼現象?
把土塊放入水中
用小棒攪拌
靜置一段時間後
2.學生實驗,教師巡視。
3.彙報:土壤中有什麼?各小組彙報實驗記錄。
(把這些土塊放入水中,有氣泡冒出來,說明土壤中有空氣,再用小棒攪拌一下,水流動,同時攜帶土壤微粒跟著一起運動,水變渾濁了。靜置一段時間後,水變清了,泥沙都沉入了水底,枯葉等都漂在水面上。沉入水底的泥沙有分層現象。
底層的顆粒最大,上層的顆粒最小。)
為什麼會這樣分層?
(土壤是由不同的顆粒組成的,這些顆粒的輕重是不同的。水流動時能攜帶土壤微粒跟著一起運動,當水流靜止下來時,攜帶的土壤顆粒物質也會沉積下來。一般來說,重的顆粒先沉積,輕的顆粒後沉積。)
那最下層顆粒最大的是什麼?一層一層往上呢?
(生答出沙礫、沙、粉沙和黏土顆粒,教師講解,沙礫通常叫小石子,粉砂和沙統稱為沙)。
在自然界中,土壤也是分層的,(出示土壤的剖面圖。)跟我們剛才的沉積實驗是一樣的。
現在你知道土壤是怎樣形成的了嗎?
(土壤的形成是岩石風化作用和生物作用的共同結果。)
五、認識腐殖質和鹽分
土壤裡還有我們用肉眼看不見的物質嗎?
學生猜測。(師引:土壤中的植物要成長需要什麼?)
教師講解。
剛才我們做土壤的沉積實驗時,發現一些枯葉、動物屍體等都漂在水面上,這些枝葉和動物屍體目前還不是土壤中的成分,如果這些枝葉和動物屍體全部腐爛了之後就成為了土壤中的一種成分,叫腐殖質(板書:腐殖質)腐殖質是動植物腐爛時產生的黑色物質,它是很好的養料。
土壤中還有鹽分,鹽分是溶解在水中的礦物質。
它們都是植物生長必須的營養元素。
就像人成長需要營養成分一樣,土壤中的植物成長也需要營養成分,而腐殖質和鹽分都是植物生長必須的營養元素。
六、小結土壤的成分。
說一說,土壤中有哪些成分?
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質、鹽分、水和空氣等物質的混合物。
七、土壤和生命
人類的衣食住行離不開土壤,大多數植物的紮根於土壤,很多小動物還把土壤當成自己的家。(說一說:蚯蚓、螞蟻、蝸牛、老鼠等)
(學生自學課本)讀了資料後,你有什麼感受?(學生交流。)
多麼珍貴的土壤資源!土壤的形成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們應該保護一切生物賴以生存的土壤。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土壤呢?(學生交流。)
(說得多好啊,土壤媽媽有了我們這些環保小衛士,一定會很高興,而且會越來越美麗。)
為了防止我們的土壤資源的流失,課後要如何處理桌上的土壤呢?
(迴歸到土壤中去)
七、課堂總結
土壤中有什麼?土壤是怎樣形成的?
板書設計:
土壤中有什麼
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質、鹽分、水和空氣等物質的混合物。
岩石風化 和 生物作用 共同結果
土壤中有什麼,土壤中有什麼物質
土壤是由礦物質 有機質和活的生物有機體以及水分 空氣等固 液 氣三相組成。按重量計,礦物質可佔固相部分的90 95 以上,有機質約佔 1 10 因此,土壤是一個以礦物質為主的物質體系。一 土壤礦物質 土壤礦物質 於成土母質,按其成因可分為原生礦物和次生礦物兩大類。原生礦物是各種岩石受不同程度物理風化...
最肥沃的土壤是什麼土壤
一般高產肥沃的土壤,具備以下特徵 e68a84e8a2ad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13435641 良好的土體構造 土體構造是指土壤在1米深度內上下土層的垂直結構,它包括土層厚度 質地和層次組合。高度肥沃的旱地土壤一般都具有上虛下實的土體構造,即耕作層疏鬆 深厚 一...
什麼樣的土壤適合種植蔬菜,什麼土壤適宜種植什麼蔬菜
因為你已經測定過土質,且土質較貧瘠,建議在測定一下水源。我這裡才能夠推薦相應方案 你好,我目前不知你所說的是不是河北省東光縣微鹼性土壤 部分為中重度鹽鹼 水質偏鹼,多含氯化物,且鹽積化程度較高 推薦幾種可種植蔬菜和作物,只做參考具體情況還請諮詢當地植保和農業部門 南瓜 ph6.0 8.0 黃瓜 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