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頭一年大年初二走親戚不能留夜嗎

2021-03-04 02:45:08 字數 4923 閱讀 6687

1樓:獵鷹樂

這主要看各地的風俗習慣,如果有這種風俗的就遵從一下,但很多地方一般都沒有這種風俗。

大年初二,有多少不能去走親戚的

2樓:匿名使用者

濟南年初二回孃家必須拿上禮品,按老規矩講,就是一刀肉(不能少於四五斤)、兩條魚(鮮鯉魚,每條魚須在一斤以上,也稱「對魚」)、三瓶白酒外加四斤點心(雞蛋糕、長壽糕、桃酥、百子糕),這幾樣禮品統稱「四色禮」,寓含著一年四季平安、四季發財的美好祝願。

青島從正月初一開始走親戚。在青島,「親」與「戚」是嚴格分開的,大年初一這一天是給重要人物和長輩拜年的,以前是需要給長輩磕頭的,現在不怎麼講究了,一般就是作揖問「過年好」而已,但姑表姨表親戚是不可以在這一天走動的。初二那天給姥姥拜年,姥姥不在了給舅舅拜年,初三是女婿給丈母孃拜年,初四是未結婚但已訂婚的準媳婦給未來的公婆拜年,從正月初五開始,就是走動姑姨表親的日子了。

走親戚帶禮物,青島方言叫「打點個簍子」,是因為以前走親戚用的都是用外面刷清油,用細竹條編就的竹簍子。至於裡面放什麼東西,則沒有什麼特別的講究,家裡有什麼就隨便放什麼,一兩瓶即墨老酒,兩包青食餅乾,幾個蘋果,也就成了。反正親戚家也只是會拿出一兩樣,再壓回去一兩樣,換一下,不讓空著簍子回去。

淄博回孃家時,閨女們會把蒸好的饃頭作為基本禮物裝進一個箢子裡,然後再在箢子的四角放置四包用紅紙包裝的點心,隨之再用幾個燒餅進行插空。這樣一來由於燒餅插空後還要高出箢子一大截,當最後用紅包袱蓋起箢子時顯得既喜慶禮品又多。預示著小日子紅紅火火,美美滿滿。

當閨女把一箢子的禮物帶給爹孃後,爹孃一般是不回送禮物的。爹孃也不會把閨女的禮物全收下,而是留在箢子底部一部分,意思是不能讓閨女空手而歸。

濰坊舊時禮薄,一般人家帶上饅頭、糕、肉或串上兩斤大果子(油條),再好一點的提上兩斤點心,打上兩斤散酒。閨女回孃家,帶的「手帕子」(濰坊對禮物的籠統稱呼),除了點心、酒,許多還把除夕夜「壓鍋」(除夕夜用兩條白鱗魚、兩塊豆腐放在做飯的鍋裡)的白鱗魚帶上一條。

煙臺串親戚,煙臺方言叫「出門兒」。在煙臺,春節最有特色的「出門兒」禮品是一種叫做「餑餑」的麵食。每年臘月二十三(即小年)以後,家家都會做很多「餑餑」。

將麵粉發好,需要揉很多遍,做成小鳥頭、大圓身子的形狀,叫做「奶兒餑餑」;或者做成圓圓的形狀,身上插滿切好的紅棗條,叫做「棗餑餑」。

過年期間的走親訪友,時間一般是從初二到初

五、初六,最晚可以延至十五。曾經有這樣的順口溜:「拜年拜到初五六,又沒餑餑又沒肉。」那是說日子過得不好,窮得到初

五、初六就沒有好吃的東西了,意思並不是說拜年、走親戚不能到初

五、初六。走親訪友所帶禮品,一般是四個餑餑一包桃酥。如果對方是長輩,或是重要親戚,還會帶一瓶酒。

泰安初二這天,新女婿去丈人家要帶六重大禮,這六重禮還必須得湊夠八件。其中有兩隻公雞、兩條魚、兩瓶酒、一個後肘、一包粉條。還有一種叫新三年舊三年的說法,意思是結婚三年之內的女婿每年去岳父家都要備辦相同的禮物,後三年可以稍差些,直到六年以後才能隨便。

萊蕪一般走親戚送禮的時候要挎著一個箢子,裡面放上十幾個白麵饅頭和自家親手做的年糕、粽子。年糕做得像個寶塔,分九層,每一層都會按上一圈紅棗,年糕蒸熟後,紅棗一個個的刺稜在外面,鼓漲漲的,有的還裂開了嘴,樣子煞是可愛。

菏澤一般去朋友家裡,多是在春節前,而去親戚家,則是放在年後。無論是去哪家串門,都要避開下午,很多人認為下午看望朋友是不吉利的。既然是過節訪親問友,就不可能空手前往,總是要帶些禮物的。

春節期間帶的禮物最多的也是最普遍的便是菸酒糖茶糕點水果之類了,也有給親戚朋友家的孩子衣服的,同時也不會忘記給孩子一份壓歲錢。

臨沂在臨沂,過年走親訪友叫「出門」。出門時都要帶些禮物的,在上世紀80年代初,所帶禮物不外乎饃饃、菜包、豆包、粉條等,家庭條件好的,放上一兩條鯉魚、一兩包餅乾或桃酥,給年紀大的老人稱一斤白糖。

棗莊人們多在節前提著禮品串親戚,叫做「送節禮」,節後是純粹的拜年。關於禮品,沒有特別的規定,但數量必須是雙數,以示吉利。主家會回一些粉皮、粉條等特產。

德州德州過年走親戚送禮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以前生活水平不高的時候,「饃饃籃子」是最主要的禮物。即便是生活水平最差的閨女回孃家時,也要把在婆婆家蒸的白饃饃、炸果子等食物裝到籃子裡,上面再蓋上條比較乾淨的羊肚子毛巾就齊了,稍好一點的還會兩包油果(點心)帶上。

聊城以前生活條件不好,走孃家所送的禮物不外是點心、饅頭,捎帶些糖酒、水果。後來生活水平提高了,時興送四色禮物,分別是酒、雞、魚、肉,各樣都必須是雙數,孃家各樣只留一半,另一半返還。孃家作為回報,要送棗花糕,個頭相當大,銀盆似的,寓意年年步步高(糕)。

結婚前三年要帶如此豐厚的禮物,以後就隨意了。

濱州舊時回孃家一般會給孃家帶二斤饅頭(饅頭上點上紅點)、二斤掛麵,家裡條件好的,會再斤糕點,放在一個用塑料編織條編的筐子裡,用布蓋好。回來時,孃家會從拿去的東西里留一半,剩下的一半自己再帶回來,這叫「留餘頭」。走親戚也是送饅頭掛麵。

結婚第一年大年初二回孃家,是不是每年都要大年初二回孃家,過了第一年,不是每年大年初二回孃家可以嗎?

3樓:張十一

你好,一般回孃家都是大年初二,因為大年初一要給自己家族裡的長輩們拜年。所以回孃家,只能在初二了,按傳統習慣,十五以前都是拜年的時間,初二回孃家也算是第一時間了。其他的親戚或者朋友,只能在初三以後的時間裡轉轉了。

回孃家,在中國北方又稱走孃家。是一種很有特色的中國歲時風俗。作為一種古老的中國民俗文化,新娘出嫁三天便回門,稱為「歸寧」、「三朝回門」、「頭轉客」,含有「成家不忘娘」之意。

而新女婿去拜見岳父母,則有向他們表示「感恩戴德」之意,藉以增厚姻親之誼。每年正月初

二、初三,中國各地同胞出嫁的女兒要回孃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

回家時要攜帶禮品,名為帶手或伴手。必備辦一大袋的餅乾、糖果,由母親分送鄰里鄉親,一如過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個女兒的,而這些女兒又不在同一天歸來,那麼,就要來一個分一次,禮物頗薄,四塊餅乾而已。

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卻甚濃,真正的是「禮輕情意重」,它表達了姑娘對鄉親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兒,當姑母的必須再掏腰包,儘管在初一日給壓歲錢時已經送了,可這一次意義不同。

作為一種古老的中國民俗文化,新娘出嫁三天便回門,稱為「歸寧」、「三朝回門」、「頭轉客」,含有「成家不忘娘」之意。而新女婿去拜見岳父母,則有向他們表示「感恩戴德」之意,藉以增厚姻親之誼。

4樓:蒙利黎

一般都是大年初二回孃家的。老祖宗享用供奉後,在初一(或初二)晚上就回到天上了,女兒就可以回家了。有的地方大年初二,女兒回孃家後,不能在孃家吃晚飯,必須在晚上前離開,到農曆二月二

日在回去住一晚上,但是有的地方卻必須要住一晚,初三中午前離開。這些規矩在舊社會特別是農村是很嚴格的,違反了就是大不敬大年初二回孃家 女婿拜年「法定日」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回孃家,夫

婿同行給岳父岳母拜年,所以俗稱「姑爺節」、「迎婿日」。這一天,姑爺要精神抖擻,穿戴一新,帶上豐厚的禮物去看望岳父岳母。在過去,一家人也會選擇這一天拍張全家福。

5樓:匿名使用者

按傳統習慣,十五以前都是拜年的時間,初二回孃家也算是第一時間了。

春節(新春,過年),農曆新年,傳統上的「年節」,由上古時代歲首祭祀活動演變而來,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春節節期一般是指農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元宵節)。其活動均以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祭神祭祖、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帶有濃郁的各民族特色。它不僅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願望、生活娛樂和文化心理,而且也是祈福、飲食和娛樂活動的狂歡式展示。

春節民俗經***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傳統節日的起源與上古原始信仰、祭祀以及天象、曆法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有關。古老傳統節日多數形成於古人擇吉日祭祀,以謝天地神靈、祖先恩德的活動。早期的節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天人合

一、慎終追遠、固本思源的人文精神

6樓:皮皮死蝦

一般來說初二初三都可以,看你們那邊的習俗了。

過年的五大禁忌

已經出嫁的女兒不能回孃家,在大年初一這一天,已經出嫁的女兒不能回孃家。農村的說法是如果回孃家意味著會把孃家吃窮,所以女兒只能在年初二或者是在年初三的時候回家。

忌叫他人姓名催人起床及拜年,年初一的早上忌諱叫別人起床,這樣表示被催的人員整整一年都要被人催促做事情。也不要在別人還在睡覺的時候去拜年,從一方面來講這樣子會讓對方生一年的病並在床上度過,所以基本上建議大家在10點左右拜年。

忌諱借錢及討債,也忌諱被人掏口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到過這一句「初一借錢,一年四季要靠別人救援,初一借錢給別人,財產在外流一年」。過年期間,不管是被催債還是去別人家要債,在下一年都會很倒黴,所以基本上在大年30前就有外債要討取的就應該要取。過年期間也忌諱被別人從自己的口袋掏東西。

忌白天午睡,過年期間,不要白天午睡,這樣表示這個人全年都會很懶,並且在過年的時候會有很多親戚朋友來拜年,白天在午睡的話顯得對別人很不禮貌。

忌動刀剪、針線等,俗話說「初一動刀和剪,口舌是非會難免,初一動針線,挑了龍筋長針眼(生下的孩子,眼睛如同針眼一樣小——有準備要生小寶寶的粑粑麻麻們要注意了)初一動斧子,劈柴,財再也不會回來了」。

為什麼大年初二不能去親戚家?

7樓:y丶

每個地方的習俗不同,有的地區

大年初二去孃家,有的地區習俗不能去走親戚專。

大年初二屬的禁忌:

1、忌被他人自口袋掏取物件,這樣表示整年度錢財都會被人家掏走。

2、忌向人討債,過年期間不管是被要債或者是跟人家要債的人在一整年間都會很倒黴,因此忌諱向人討債。

3、過年期間魚是必備菜,曰「有餘」。吃魚時,應將頭尾留下不吃,這樣就表示來年不僅有吃穿,還有剩餘。

4、忌跟還在睡夢中人拜年,須等到對方起床後再拜年,否則會讓對方一整年都在病床上。

5、過年期間,嫁出去的女子和女婿只能在初二或者初三回女方孃家,據說這樣才不會把孃家吃窮。

6、舊時有登門售財神像者,不欲購者,只能回答已有,忌諱說不要,以避不祥。

7、白天不可午睡,否則整年度都會很懶惰,其中的含意是因為過年期間有很多客人到家裡拜年,如果睡午覺的話對人很失禮。

8、忌倒汙水、垃圾,掃地,不要從事灑掃的工作,因為這樣容易把家中的財氣掃掉。

2023年大年初一,初二都是週末,如果大年初三初四和除夕上班,工資給幾倍

2020年大年初一,初二都是週末,如果大年初三初四和除夕上班,除夕 初四工資給2倍,初三工資給3倍。2020年春節假期是從1月24日 除夕 到1月30日 正月初六 一共七天時間,其中有四天是調休兩個週末的,這七天假期都是國家所規定的法定節假日,這七天都是我國的帶薪假期,假期是受到國家保護的。任何私人...

結婚第一年大年初二回孃家,是不是每年都要大年初二回孃家,過了第一年,不是每年大年初二回孃家可以嗎

你好,一般回孃家都是大年初二,因為大年初一要給自己家族裡的長輩們拜年。所以回孃家,只能在初二了,按傳統習慣,十五以前都是拜年的時間,初二回孃家也算是第一時間了。其他的親戚或者朋友,只能在初三以後的時間裡轉轉了。回孃家,在中國北方又稱走孃家。是一種很有特色的中國歲時風俗。作為一種古老的中國民俗文化,新...

我沒結婚,走親戚用不用送禮,結婚第一年走親戚怎樣送禮

看地方習俗的啊 如果大家都是沒結婚就不用送禮的話,你就不用 如果都是要送禮的,你也要送的,問問你家長輩可以了 是派紅包吧,很多地方不管多大年紀,沒結婚不用派紅包。至於送禮,那也得看地方習俗。那得看你們那面的風俗習慣了,一般是不用送禮的,和父母在一起的話就不用了 大過年的家家戶戶都在送禮,我想知道我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