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拜菩薩要磕頭,要拿三根香,怎麼不可以磕頭和四根

2021-03-03 21:00:01 字數 5742 閱讀 8219

1樓:匿名使用者

香表戒律,三支表戒定慧

焚三支清香,一支敬佛,一支敬法,一支敬僧;

一支先上中間,念供養佛,不墮地獄

第二支上右邊,念供養法,不墮餓鬼

第三支上左邊,念供養僧,不墮畜生

合掌拜三下就可,佛教根本就沒有諸多講究,最主要你有沒有清淨自心。

2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只有天,地,還神仙

為什麼拜佛燒香時只點三根,而不是兩根或者四根呢?

3樓:老孃天下無敵美

在佛教中,有著過去,現在,未來三尊佛,所以這三炷香就是敬這三位佛祖的。道教燒三根,代表的是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太上老君道德天尊,參完香後,均是三柱清香一齊插於香爐中,有一氣化三清的意思。慢慢的,從老祖宗那會開始,就有了燒香燒三根的習俗。

從佛教的角度上來看,人們一般在佛前都是上三根香、磕三個頭,這是一種對佛祖的尊敬行為和向佛祖的祈求行為。在佛教中,可以點一根香,也可以點三根香。一根香代表的是懺悔,三炷香代表的是「戒、定、慧」,也表示佛、法、僧常住三寶。

第一支插中間供養佛,第二支插右邊供養法,最後一支插左邊供養僧。所以一般信仰佛教的人們上香,都是上三根香。

上香時以一支為宜,若要上三支香,第一支香插在中間,心中默唸:供養佛,覺而不迷;第二支香插在右邊,心中默唸:供養法,正而不邪;第三支香插在左邊,心中默唸:

供養僧,淨而不染。上完香後,應對佛像,肅立合掌,恭敬禮佛。一柱敬我佛,教我脫苦惱;二柱敬我法,學做正氣身;三柱敬眾僧,本份來做人。

我佛莊嚴,我佛慈悲,普渡眾生,脫苦海而終成正果:其意盡在「教育」,能否得到真諦,全在誘導和悟性。

並且,在中國的傳統中崇尚3,6,9等單數

4樓:油畫裡的日落

上香點燃三根是一個普遍的現象,從不同信仰的角度,有不同的解釋。

佛教的說法,上香點燃三根代表佛、法、僧。

道教的說法,三根香代表三清

民間信仰的說法,上香點燃三根代表天、地、人。

5樓:抱緊富婆

佛教一般是燒三支香為宜,三支代表了「佛,法,僧」。點燃香後還得要插進香爐裡,怎麼插呢,這也是有講究的。第一支香是插在中間,第二支香是插在第一支香的右邊,第三支香是插在第一支香的左邊。

插香的時候還要念「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唸完雙手合十就可以了,這個就是佛教插香的一個小細節,希望大家以後去寺院的時候可以這樣做,據說會增加願望實現的可能性。很是靈驗

6樓:方法該喝

上香都是不約而同的點三根,因為這是對於天地人的敬意,所以古時候大家都是點燃三支香來誠心拜佛,祈求佛祖的保佑。

7樓:匿名使用者

點三根香就是當時的說法,現在寺廟裡有時點三根,有時也會點一把,或者點一很比較大的香

8樓:風乾心晴

這都是流傳下來的習俗,可能誰也不說清楚到底是因為什麼,反正就是這麼代代流傳下來了。

9樓:啊罷哈哈哈

上香這種儀式,不約而同點燃三根,恐怕是**一種歷史久遠的習俗,燃香以敬鬼神的歷史,比佛教和道教的歷史還要悠久。佛教和道教燃香的作法,只不過的繼承了歷史上這種做法並且賦予了自己的解釋而已

10樓:啊洋的道長吶

這個也算是中國古代一直流傳下來的規矩,也沒有誰選擇去追究到底。

11樓:david烏拉拉

佛教的說法,上香點燃三根代表佛、法、僧。也有說代表過去未來和現在佛。

12樓:半悲_湖底砂

佛教認為三這個數字代表佛、法、僧,而三根香則代表了對鬼神最大的敬意與誠意。

13樓:**澄

三支代表了「佛,法,僧「,而且每隻的插法也有一定的講究,一般都是隻插三根。

上香,為何要上三炷香?磕頭要磕三個頭?

14樓:匿名使用者

是根據佛教上來的,第一炷香發願供養佛,第二炷香發願供養法,第三炷香發願供養僧。磕頭要磕三個頭,或六個頭,或九個頭。

15樓:

阿彌陀佛!師兄,斷了有斷了的因緣,不斷有不斷的因緣。斷的是煩惱痛苦和一切惡行;不斷的是智慧福德和所有善行。

若能如是,斷有斷有福,不斷有不斷的福。收穫斷了的福之後,也可以再上一次香,收穫不斷的福!

16樓:匿名使用者

禮佛三拜之含義:

合掌手勢:雙手平舉當胸,五指合併向上。

(1)折伏驕慢心

(2)見賢思齊

(3)懺除業障:所謂【禮佛一拜滅罪河沙】滅罪當先整肅威儀,內外威儀具足,自能感應諸佛、菩薩之護持加被。

(4)其方法

第一拜:懺悔**○○願與眾生同修懺悔。

*發露懺悔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

從身語義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實相懺悔

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妄,

心妄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

第二拜:發願修道**○○願與法界眾生

同消三障諸煩惱,同得智慧真明瞭,

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第三拜:同普賢迴向**○○願與法界眾生同生極樂,共證真常。

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17樓:匿名使用者

古人 以單數 為好... 數到九 就不加那1了...

18樓:匿名使用者

天 地 人 三界呀,

為什麼佛前要上三炷香磕三個頭?

19樓:你大爺

許多善男信女經常到寺院在佛前燒香磕頭,祈福祈壽祈子,祈求升官發財、姻緣美滿、萬事勝意。作為一種善意的精神寄託,無可厚非,但是在佛前上三柱香、磕三個頭的本意卻不是這樣。在佛前上三柱香、磕三個頭,而不知上三柱香、磕三個頭是什麼意思,是迷信;同樣,當一個人沒有弄清楚在佛前上三柱香、磕三個頭是什麼意思,就肆意指責人家迷信,他本身也是一個迷信者。

因為他們都沒有弄清事情的真相,而盲目相信。上述行為,如果弄清楚之後才去做,就不是迷信了。

在佛前上三柱香、磕三個頭,是一種對覺悟者的恭敬行為、發願行為,也代表著一種因果邏輯。

三柱香,分別叫戒香、定香、慧香。

第一柱香,在佛的面前表決心,戒掉自己的惡習和妄念;

第二柱香,希望自己能夠入定;

第三柱香,祈求自己能夠得到智慧。

戒、定、慧三者,是「破迷開悟」的方法,也是一種因果關係。只有戒掉自己的惡習和妄念,心才能定得下來;心定下來之後,才會出現「定能生慧」的結果。一個人如果整天想著升官發財、斂物斂色、打人整人、偷雞摸狗、****,「上下交爭利」,他的心怎能安定下來呢?

心動神疲,無暇靜思,又怎能得到大完滿智慧呢?

磕三個頭,一叩首,表示對佛(覺悟者)禮敬;二叩首,發願向覺悟者學習,願歸於佛門;三叩首,是在莊嚴者的面前反省、懺悔自己的錯誤、罪過。

依上定義,當我們懷著向覺悟者致敬、向覺悟者學習、改過自新、從善積德的心態在佛前燒香磕頭,又何罪之有?又怎能與迷信同語。看破和放下不等於悲觀厭世、懶惰,恰恰相反,看透以後,就會更加重視今生的努力,抓緊時間「擔當生前事」而「何計身後評」,做應當做的事,做了便放下,而不會斤斤計較。

(蔡禮旭)

參拜時為什麼要磕三個頭

20樓:百度使用者

在佛前上三柱香、磕三個頭,是一種對覺悟者的恭敬行為,發願行為,也代表著一種因果邏輯。

三柱香,分別叫戒香、定香、慧香。第一柱香,在佛的面前表決心戒掉自己的惡習和妄念;第二柱香,希望自己能夠入定;第三柱香,祈求自己能夠得到智慧。戒、定、慧,三者是「破迷開悟」的方法,也是一種因果關係。

只有戒掉自己的惡習和妄念,心才能定得下來;心定下來之後,才會出現"定能生慧"的結果。一個人如果整天想著升官發財、斂物斂色,打人整人,偷雞摸狗,****,"上下交爭利",他的心怎能安定下來呢?心動神疲,無暇靜思,又怎能得到大完滿智慧呢?

磕三個頭,一叩首表示對佛(覺悟者)禮敬,二叩首發願向覺悟者學習,願歸於佛門,三叩首是在莊嚴者的面前反省、懺悔自己的錯誤、罪過。

21樓:宋超群

實際上應該是三叩九拜的

22樓:匿名使用者

光聽聞佛法是無法開悟的,覺悟的途徑唯有實修,磕頭是實修路上的一環。

無論貧賤富貴或男女老少,每一個眾生都具備著覺悟自心本性的潛能、佛性,佛性是指蘊藏在每個眾生內的覺悟本性,此覺悟本性是原始本然的,是無染無瑕、本始清淨的。

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眾生是十分無明的。無明所指的是精神上的迷惑,一切有情眾生雖然都具有覺悟的本質,但都仍未被開發出來,甚至連如何開悟的方法都一無所知,這就是眾生無明的一面,所有的眾生都確實具備著覺悟的本性,但是這個本性被無明矇蔽了,因此造成輪迴;雖然眾生都具有佛性,但因為沒有將這覺悟的本質發掘出來,所以眾生迷惑愚痴,受盡輪迴之苦。現在所需要做的便就是去開發這種特質,然後成就。

因此,實際修行是絕對必要的,這就是「道」。 「道」的程式是按步就班的,一切都必須一步一步地來做,從基礎開始逐漸向上。必須修習四不共加行,首先,你必須要認清這世間是充滿痛苦的,如生老病死的苦、無常的苦、以及因緣條件聚散所產生的苦等等,數也數不清,因此你發出出離心,願從這充滿著痛苦的輪迴俗世中脫離出來,這便是基本的小乘之發心,有了這種希望離苦得樂的出離心之後,進一步你不應只顧自己的解脫,而應該救度一切眾生,因為不只是你在受輪迴之苦而已,所有的眾生都正同樣地受著無量無邊的苦難,由此而發心要為救度一切眾生而修行,這便是大乘的菩提心,有了出離心,亦發出了菩提心之後,就是修持佛法的時候了。

接下來要修四不共加行,四不共加行是修持佛法重要的一環,修行人能藉此積聚修持佛法所需要的功德和智慧。四不共加行的第一加行就是磕頭。

先觀想自己和所有眾生一起,虔誠地皈依佛、法、僧三寶,由此便能受到上師和三寶的無上加持,而遠離任何阻礙開悟的侵擾或障礙。磕頭的修持有三個重點:在身方面,我們以磕頭表現其誠敬,在語方面,口誦祈禱文,願一切眾生皆能永遠離苦得樂,在意方面,誠心憶念諸成就者的殊勝,並對此發出一種贊歡、珍視的心情,故皈依磕頭是以身、語、意的完全專一作為修持的重點。

修磕頭時,首先磕第一個頭,雙手合掌接觸前額,代表對諸成就者之身的虔誠恭敬,藉此淨除身方面的惡業,修行者並因此而將了悟法性之身;接著磕第二個頭,雙手接觸喉部,代表對諸成就者之語的虔誠恭敬,藉此淨除語方面的惡業,行者並將因此而獲得諸成就者六十種語方面的特質,能無礙地弘揚佛法給一切眾生,使正法昌盛;最後磕第三個頭,雙手接觸心處,代表對諸成就者之意的虔誠恭敬,藉此淨除意方面的惡業,修行者並將因此生出兩種智慧,即「如所有智」和「盡所有智」。

修磕頭雖然很辛苦,卻有著深遠的意義和主旨,更有淨除業障的效果,明瞭了修磕頭的主旨和道理,就不應畏懼辛勞,在修行中付出愈多心力,才愈能在覺悟上有所收穫,如果只有一點點的心力的話,那覺悟也會只有一點點,而如果都不為修行作任何心力付出的話,那就根本不可能覺悟了。做完磕頭之後,行者觀想所有傳承上師和三寶皆以一種無實體的形式,化光溶入自身,然後安住禪定之中,先前的磕頭能累積功德,而現在上師三寶化光溶入自身,並安住於禪定之中,則能產生智慧,磕頭事實上是四不共加行的重心,因為一切皆以此為起始。

燒香為什麼通常要燒3支香,燒香為什麼要燒三根?

燒香為什麼要燒三根呢?燒香禮佛的真實意義在於表達對佛陀的尊敬 感激與懷念。去染成淨,奉獻人生,覺悟人生。燒香的含義有四個方面 1 表示虔誠恭敬供養三寶,以此示範接引眾生。2 表示傳遞資訊於虛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寶加持。3 表示燃燒自身,普香十方,提醒佛門 無私奉獻。4 表示點燃了佛教徒的戒定真香,含有...

走鋼絲的雜技演員為什麼手中要拿一根長杆

你一定看過馬戲團表演吧,其中一項精彩刺激的表演就是走鋼絲。i 不知你是否注意到,走鋼絲的人拿的都是由相當有分量的鋼製成的長 杆,而沒有拿竹竿的。這其中有著什麼樣的力學知識呢?當人握住幾米長的鋼杆的時候,這個長杆的兩頭就會受到重力的作用 往下垂。走鋼絲是不能用竹竿來代替鋼杆的,因為竹竿的重力不足以使其...

小明為什麼要三根不同顏色的羽毛,小明為什麼要三根不同顏色的羽毛 ????????

小明是一個很混的小孩 他爸爸擔心他的成績,就跟他說,如果考上一間好的國中,就給他一個願望。於是小明就很認真,結果果然考上了一間很有名的國中。他爸就說 我可以給你一個願望 小明就說 什麼願望都可以嗎 他爸就說 沒錯,什麼願望都可以!小明就說 那我要三根不同顏色的羽毛。他爸覺得很奇怪 小明為什麼不要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