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老漢的雜交水稻那麼牛,為啥搞不出雜交小麥

2021-03-04 04:20:06 字數 4629 閱讀 6515

1樓:

雜交小麥代表人物是李振聲老師,所謂術業有專攻,水稻和小麥是不一樣的。雜交小麥是有的,只是不育系繁殖和育性恢復比較難,推廣沒有像雜交水稻面積那麼大。

袁隆平的故事200字

2樓:demon陌

2023年初秋,袁隆平從重慶市龍門浩小學畢業,進入復興初級中學。在學習中,袁隆平有個特點,就是喜歡思索,愛提問。一節數學課上,講「有理數」這一章。

老師講了一條乘法的重要法則:同號相乘的數取「+」號,並把絕對值相乘。

老師進一步解釋說:「這就是說,正數乘正數得正數,負數乘負數也得正數。」袁隆平邊聽邊想,正數乘正數得正數,這好理解;負數乘負數也得正數,這是為什麼呢?

於是就發問:「老師,負數乘負數,為什麼得正數?」

袁隆平儘管沒有從老師的回答中得到滿意的答案,但卻使他對這些抽象難懂的概念產生了興趣,增強了邏輯思維能力。這些留在心中的疑惑,實際上是袁隆平思維發展和心靈成長的標誌。他開始對抽象的概念發生興趣,開動腦筋進行思索,強烈的求知慾,使他學到了不少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

3樓:匿名使用者

2023年罕見的天災人禍,帶來了嚴重的糧食饑荒,一個個蠟黃臉色的水腫病患者倒下了……隆平的5尺之軀也直接經歷了飢餓的痛苦。

袁隆平目睹了嚴酷的現實,他輾轉反側不能安睡。他想起舊社會,人民受統治階級的剝削壓迫,受戰爭的痛苦,缺衣少食,流離失所。今天,人民當家作主,但仍未擺脫飢餓對人們的威脅。

他決心努力發揮自己的才智,用學過的專業知識,儘快培育出畝產過800斤、1000斤、2000斤的水稻新品種,讓糧食大幅度增產,用農業科學技術戰勝飢餓。

袁隆平贊成這樣一個公式:知識+汗水+靈感+機遇=成功。

他依據對遺傳學已有的較深的認識,對試驗田裡的退化植株仔細進行觀察和統計分析,不僅論證「鶴立雞群」的稻株是「天然雜交稻」,而且從其第一代的良好長勢,充分證明水稻也存在明顯的雜交優勢現象,試驗結果使他確信,搞雜交水稻的研究,具有光明的前景!

可是,雜交水稻是世界難題。因為水稻是雌雄同花的作物,自花授粉,難以一朵一朵地去掉雄花搞雜交。這樣就需要培育出一個雄花不育的稻株,即雄性不育系,然後才能與其他品種雜交。

這是一個難解的世界難題。袁隆平知難而進,他認為,雄性不育系的原始親本,是一株自然突變的雄性不育株,也能天然存在。中國有眾多的野生稻和栽培稻品種,蘊藏著豐富的種子資源,是水稻的自由王國,「外國沒有搞成功的,中國人不一定就不能成功」。

袁隆平邁開了雙腿,走進了水稻的莽莽綠海,去尋找這從未見過、而且中外資料沒見過報道的水稻雄性不育株。時間一天天過去,袁隆平頭頂烈日,腳踩爛泥,駝背彎腰地、一穗一穗地觀察尋找。「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在第14天發現了一株雄花花葯不開裂、性狀奇特的植株。

袁隆平欣喜若狂。

2023年6月到2023年7月,他和妻子鄧則,又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的植株。成熟時,分別採收了自然授粉的第一代雄性不育材料種子。經過兩個春秋的試驗和科學資料的分析整理,撰寫出第一篇重要**《水稻的雄性不孕性》,發表在2023年《科學通報》第17卷第4期上。

文中還預言,通過進一步選育,可以從中獲得雄性不育系、保持系 (使後代保持雄性不育的性狀)和恢復系 (恢復雄性可育能力),實現三系配套,使利用雜交水稻第一代優勢成為可能,將會給農業生產帶來大面積、大幅度的增產。這篇重要**的發表,被一些同行們認為是「吹響了第二次綠色革命」的進軍號角。

又經過8年曆經磨難的「過五關」(提高雄性不育率關、三系配套關、育性穩定關、雜交優勢關、繁殖制種關),到2023年配製種子成功,並組織了優勢鑑定。2023年又在湖南省委、省**的支援下,獲大面積制種成功,為次年大面積推廣作好了種子準備,使該項研究成果進入大面積推廣階段。

2023年冬,***作出了迅速擴大試種和大量推廣雜交水稻的決定,國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一年三代地進行繁殖制種,以最快的速度推廣。2023年定點示範208萬畝,在全國範圍開始應用於生產,到2023年全國雜交稻面積1.94億畝,佔水稻面積的39.

6%,而總產量佔18.5%。10年全國累計種植雜交稻面積12.

56億畝,累計增產稻穀1000億公斤以上,增加總產值280億元,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群眾交口稱讚靠兩「平」解決了吃飯問題,一靠***政策的高水平,二靠袁隆平的雜交稻,人們用樸實的語言,說出了億萬中國農民的心裡話。

隨著雜交水稻的培育成功和在全國大面積推廣,袁隆平名聲大震。在成績和榮譽面前,袁隆平公開聲稱現階段培育的雜交稻的缺點是「三個有餘、三個不足」,即「前勁有餘、後勁不足;分櫱有餘,成穗不足;穗大有餘,結實不足」,並組織助手們,從育種與栽培兩個方面,採取措施加以解決。

20世紀80年代初期,面對世界性的饑荒,袁隆平心中再一次萌發了一個驚人的設想,大膽提出了雜交水稻超高產育種的課題,試**決更大範圍內的飢餓問題。

2023年,袁隆平以強烈的責任感發表了《雜交水稻超高產育種**》一文,提出了選育強優勢超高產組合的四個途徑,其中花力氣最大的是培育核質雜種。可是多年的育種實踐,卻沒有產生出符合生產要求的組合。他便果斷迅速地從核質雜種研究中跳了出來,向新的希望更大的研究領域去探索。

袁隆平憑著豐富的想象、敏銳的直覺和大膽的創造精神,認真總結了百年農作物育種史和20年「三系雜交稻」育種經驗,以及他所掌握的豐富的育種材料,於2023年提出了「雜交水稻育種的戰略設想」,**遠矚地設想了雜交水稻的二個戰略發展階段,即三系法為主的器種間雜種優勢利用;兩系法為主的秈粳亞種雜種優勢利用;一系法為主的遠緣雜種優勢利用。這是袁隆平雜交水稻理論發展的又一座新高峰。

在袁隆平的戰略思想指引下,繼湖北石明鬆2023年在晚粳農墾58自然群體中發現一株不育的光敏核不育材料之後,2023年7月16日,李必湖的助手鄧華風,在安江農校秈稻三系育種材料中,找到一株光敏不育水稻。歷經兩年三代異地繁殖和觀察,該材料農藝性狀整齊一致,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達到了100%,不育期在安江穩定50天以上,並且育性轉換明顯和同步。這一新成果,為雜交水稻從「三系法」過渡到「兩系法」開拓了新局面。

關於水稻「無融合生殖」研究的進展,也使一系法遠緣雜種優勢利用研究邁出了可喜的一步。袁隆平對雜交水稻研究的前景,充滿必勝信心。

隨著雜交水稻在世界各國試驗試種,雜交稻已引起世界範圍的關注。袁隆平近年來,先後應邀到菲律賓、美國、日本、法國、英國、義大利、埃及、澳大利亞8個國家講學、傳授技術、參加學術會議或進行技術合作研究等國際性學術活動19次。自2023年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成果在國內獲得建國以來第一個特等發明獎之後,從1985~2023年的短短4年內,又連續榮獲了3個國際性科學大獎。

國際水稻研究所所長、印度前農業部長斯瓦米納森博士高度評價說:「我們把袁隆平先生稱為『雜交水稻之父』,因為他的成就不僅是中國的驕傲,也是世界的驕傲,他的成就給人類帶來了福音。」

袁隆平,從湖南省偏僻的安江農校裡走來,從一個山村中等農校的青年教師,成長為舉世矚目的名人,登上了「雜交水稻之父」的寶座。雜交水稻研究事業方興未艾,正朝著袁隆平新的戰略設想的方向迅猛發展!287

4樓:何氏何金龍

隆平的童年是在動盪遷徙的生活中度過的。袁隆平有五個兄弟,他排行老二。袁隆平2023年從重慶西南農學院畢業後,服從組織分配,來到了偏遠荒涼的湘西南一隅的黔陽安江農校當老師。

大學畢業一晃就幾年了,已到了大齡青年的他仍然是孑然一身。年輕時候的袁隆平生活隨意,他不僅衣著樸素,而且不修邊幅。正當袁隆平為婚姻而苦惱的時候,愛神卻悄無聲息地向他走來,2023年,袁隆平被派到鄰近一中學去代課,一位慧眼識珠的年輕女教師為袁隆平的才華和抱負所傾倒,他們很快就雙雙墜入愛河。

在長達三年的熱戀中,他們都把愛情毫無保留地獻給了對方。袁隆平沉浸在溫柔的愛河裡深深地陶醉了。同事和朋友們都為袁隆平感到高興,他們催袁隆平趁熱打鐵,快點結婚。

不料,一場意想不到的政治運動卻攪黃了他的好夢,在反右鬥爭中,袁隆平由於平時不太關心「政治」,又說了一些不合時宜的話,安江農校出現了批判袁隆平的大字報,他險些被劃為「中右」。 訊息傳開,學校領導找那位女教師談話了,「要愛情還是要進步?」在強大的政治壓力面前,這位慧眼識珠的姑娘也終於退卻了。

30歲的袁隆平傾刻陷進了失戀的痛苦之中而不知所。

5樓:漂亮公主

曾有不少人問過袁隆平:現在大家稱您為「雜交水稻之父」,當初,您為什麼學農,為什麼走上研究雜交水稻這條路的呢?

袁隆平回答:「學農緣於一次偶然:小學一年級時一次郊遊,老師帶我們到一個私人園藝場去參觀,我看見樹上的桃子紅紅的,葡萄一串一串的,花也很漂亮;正好那時,卓別林主演的電影《摩登時代》上演,影片裡有一個鏡頭,窗外就是葡萄什麼的,這些印象疊加起來,我感覺田園確實太美了,就想長大後學農,如果那時老師帶我們到真正的農村去看,又苦又窮又髒,那我肯定不會學農了。

」其率真的回答,贏得了大家的掌聲和笑聲。

因為兒時的這個願望,高中畢業後,袁隆平考上了重慶相輝學院(後改名為西南農學院)。2023年,袁隆平畢業後,被分配到湖南安江農校,成了一名教師。

6樓:匿名使用者

你說呢吧啦吧啦?我去看看我家辦公室的事兒童鞋

中國吃的大米是不是大多是雜交水稻產的

7樓:匿名使用者

雜交水稻並沒有在全國地區進行推廣。目前國內的水稻種植面積常規稻是2.45億畝,而雜交稻的種植面積是2億畝。

全國耕地面積20.23億畝。農財網資料,雜交秈稻種植面積約2億畝,雜交率約67%,其中雜交早秈稻種植面積約0.

3億畝,雜交比例約37.5%,雜交中晚秈稻種植面積約1.7億畝,雜交比例約77.

3%,粳稻只有不到0.2%是屬於雜交稻。2014—2023年全國水稻種植面積最大的前三名都是常規稻,順序為龍粳31、中嘉早17、寧粳4號。

據農業部門不完全統計,東北稻區水稻常年種植面積500萬公頃以上,目前全部為都為常規稻品種。

畝產1000公斤的雜交水稻誰見過

水稻的光能利用率僅2.5 將光能利用率提高到5 就完全可實現畝產1000公斤,甚至1500公斤。高產量的攻關都是一般老百姓管理搞不來的,再者就是米質這塊,高產不一定米質好。不過現在米質可以的水稻產量是可以達到700 800公斤。高產田都是專家攻關出來的,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且在良好的生態條件下才...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有哪些讓你敬佩的事蹟

我最敬佩的就是在近期的第十屆海外高層次人才座談會暨海外院士青島行 雁棲湖論壇 中,袁隆平先生用英語向全世界介紹雜交水稻。袁隆平是89歲高齡,以前不知道他的英文這麼好,當她一開口的時候真的讓很多人產生敬佩之情。因為很多人覺得,像袁隆平先生這樣的科學家,做好自己手頭的事就夠了,何必再去費力學習英語?都這...

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在國際上的名聲和地位如何

從頭銜來說,袁隆平是聯合國糧農組織的首席顧問,使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我們熟悉的數學家華羅庚就曾是美國國家科學院的院士。從獎項來說,袁隆平拿過世界糧食獎,拿過美國 法國 日本 馬來西亞 菲律賓和以色列等國頒發的獎項。所以,袁隆平在國際上也是一位非常有名的科學家。袁隆平和他的團隊,不僅使14億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