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一下這是什麼蟲子,請問一下這是什麼昆蟲,就是圖片中很多腿的蟲子

2021-03-04 04:29:01 字數 3921 閱讀 8278

1樓:釋跡花緣

粘蟲幼蟲——

是一種昆蟲,為鱗翅目,夜蛾科。在中國除新疆未見報道外,遍佈各地。寄主於麥、稻、粟、玉米等禾穀類糧食作物及棉花、豆類、蔬菜等16科104種以上植物。

幼蟲食葉,大發生時可將作物葉片全部食光,造成嚴重損失。因其群聚性、遷飛性、雜食性、暴食性,成為全國性重要農業害蟲。2023年8月14日,全國粘蟲發生面積近5000萬畝,危害程度近十年最重。

中文學名

粘蟲拉丁學名

mythimna separata(walker)別稱粟夜盜蟲、剃枝蟲。俗名五彩蟲、麥蠶等

請問一下這是什麼蟲子?

2樓:向無名者致敬

緣蝽昆蟲名,屬半翅目(heteroptera),緣蝽科(coreidae)。分佈在浙江、江西、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省。主要危害蠶豆、豌豆、菜豆、綠豆、大豆、豇豆、昆明雞血藤、毛蔓豆等豆科植物,亦為害水稻、麥類、高粱、玉米、紅薯、棉花、甘蔗、絲瓜等。

成蟲和若蟲均喜歡刺吸花果或豆莢汁液,也可為害嫩莖、嫩葉。被害蕾、花凋落,果莢不實或形成癟粒,嫩莖、嫩葉變黃,受害嚴重時植株死亡、不結實,對產量影響很大。

中文學名

緣蝽拉丁學名

riptortus linearis fabricius別稱白條蜂緣蝽、豆緣蝽象、足啄緣蝽、南瓜緣蝽二名法coreid bug

界動物界

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13—15mm,寬3mm,體狹長,棕黃色。頭在複眼前部成三角形,後部細縮如頸。複眼大且向兩側突出,黑色;單眼突起在後頭,赭紅色。

觸角4節,第4節長於第2、3節之和,第2節最短。前胸背板向前下傾,前緣具領,後緣呈2個彎曲,側角刺狀,表面及胸側板密佈疣點和刻點。頭、胸兩側有光滑完整的帶狀黃色橫條斑。

後胸腹板後緣極窄,幾乎成角狀。腹部背面淺黃棕色,各節端部有黑色斑。後足腿節基部內側有1個明顯的突起,腿節腹面具一列黑刺,脛節稍彎曲,其腹面頂端具l齒,雄蟲後足腿節粗大。

臭腺道長向前彎曲,幾乎達於後胸側板前緣。前翅革片前緣的近端處稍向內彎,腹部第1節較其餘節窄。卵半卵圓形,正面平坦,附著面弧狀。

初產時暗藍色,漸變黑褐,近孵化時黑褐色或微顯紫紅。卵殼表面散生少量白粉,略具金屬光澤。若蟲一至四齡體似螞蟻,腹部膨大,但第1腹節小。

五齡狹長。一齡體長2.5—2.7mm,紫褐色或褐色,頭大圓鼓。二齡體長4.2—4.4mm,頭在眼前部分成三角形,眼後部變窄,複眼紫色,稍突出。

三齡體長6.2—6.5mm,灰褐色。觸角與體長相等。複眼突出,黑褐色。

前翅芽初露。四齡體長9.1—9.8mm,灰褐色。觸角短於體長。

前翅芽達後胸後緣。五齡體長10一11.3mm,灰褐或黑褐色,前翅芽達第2腹節的中部。

生活習性

江西年生3代,以成蟲在枯草叢中、樹洞和屋簷下等處越冬。越冬成蟲3月下旬開始活動,4月下至6月上旬產卵,5月下至6月下旬陸續死亡。第1代若蟲5月上至6月中旬孵化,6月上旬至7月上旬羽化為成蟲,6月中旬至8月中旬產卵。

第2代若蟲6月中旬末至8月下旬孵化,7月中旬至9月中旬羽化為成蟲,8月上旬至10月下旬產卵。第3代若蟲8月上旬末至11月初孵出,9月上旬至11月中旬羽化。成蟲於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陸續越冬。

成蟲和若蟲白天極為活潑,早晨和傍晚稍遲鈍,陽光強烈時多棲息於寄主葉背。初孵若蟲在卵殼上停息半天后,即開始取食。成蟲交尾多在上午進行。

卵多產於葉柄和葉背,少數產在葉面和嫩莖上,散生,偶聚產成行。每雌每次產卵5一14粒,多為7粒,一生可產卵14—35粒。

種群分佈

分佈在浙江、江西、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省。

3樓:

這是月肩奇緣蝽,吸食植物汁液,成蟲背板有月牙兒型凸出,可以對照百科確認一下。

請問一下這是什麼昆蟲,(就是**中很多腿的蟲子)

4樓:重生之境

樓主您好,這個是: 蚰蜒(scutigera coleoptrata, house centipede),節肢動物門,有顎亞門,脣足綱,改形亞綱,蚰蜒目,蚰蜒科。體短而扁,灰白色或棕黃色,全身分十五節,每節有組長的足一對,最後一對足特長。

氣門在背**,足易脫落,觸角長,毒顎很大,行動敏捷。多生活在房屋內外的陰暗潮溼處,捕食蚊蛾等小動物,有益。

蚰蜒體長約25毫米左右、爬行時每對足很協調,遇驚動即立刻逃脫,但是很容易脫落。頭部後面有一個環節、有一對鉤狀顎足,顎足末端成爪狀,爪的頂端有毒腺開口,能分泌毒液,觸及人體**後即可致區域性皰疹,令人刺痛難受。我國各地常見的是花蚰蜒,它喜歡棲息、活動於室內外陰暗潮溼處,以捕食小蟲為生。

體形細小的地蜈蚣有時能侵入人體而出現假寄生的現象。例如厚股蜈蚣能侵入小兒的生殖道內或人耳中,從而引起劇烈的疼痛。蚰蜒白天在腐葉、朽木中體休息到了晚上才出來覓食,行動迅速,以昆蟲及蜘蛛為主食。

5樓:

我們這裡叫錢串子,蚰蜒(thereuopoda),蚰蜒科,俗稱錢串子。它多生活在陰暗潮溼的房屋角落,有毒,靠捕食蚊蛾為生,基本上對人類無害,可以算是益蟲。體短而扁,灰白色,分15節。

氣門在背**,足易脫落,毒顎很大,行動敏捷。多生在活房屋內外的陰暗潮溼處,捕食蚊蛾等小動物,有益。我國常見的為花蚰蜒(thereuonema tuberculata)和大蚰蜒(thereuopoda clunifera)。

6樓:h愛不絕跡

這個昆蟲是蜈蚣。

具體如下:

1、簡介

蜈蚣(chilopoda)為陸生節肢動物,身體由許多體節組成,每一節上均長有步足,故為多足生物。又作吳公,又稱百足蟲、百腳蟲、蝍蛆、天龍。是一種有毒腺的、掠食性的陸生節肢動物。

分佈於中國的西南地區,春出冬蟄,通常身體很長,並且有許多對步足。《本草衍義》稱:「蜈蚣背光黑綠色,足赤,腹下黃。

常見的蜈蚣有紅頭、青頭、黑頭三種。紅頭的背部呈紅黑色,腹部現淡紅色,足為淡橘紅色或黃色。青頭的背部和足部呈藍色,腹部淡藍色,體型小,長度約為紅頭蜈蚣的二分之一。

黑頭蜈蚣背部和足部呈黑色,腹淡黃色,體型更小。上述三種以紅頭蜈蚣最佳,體型大,產量高,性情溫順,適應性強,生長快。一般在農村較為多見,常位於潮溼的牆角、磚塊下、爛樹葉下、破舊潮溼的房屋中等,在夏天較為常見。

蜈蚣是肉食性動物,食譜範圍比較廣泛,尤其喜歡捕食各種昆蟲。蜈蚣有毒腺分泌毒液,本身可入藥用。適宜人工飼養。

2、形態特徵

蜈蚣(centipede)扁長節肢食肉動物,每一節皆有腳一對。源起希留利亞紀,至今仍有兩千八百種存活。和節肢動物一樣,以多節肢生物聞名。

蜈蚣為節肢動物。喜棲於潮溼陰暗的地方。人工飼養多模擬自然環境,讓其棲息於腐木石隙下和荒蕪陰溼的茅草地上。

分佈於江蘇、浙江、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陝西、四川等地。主產湖北荊州、宜昌、孝感、鄖陽等地市及老河口、襄樊、荊門、棗陽等市的部分縣,全省年收購量佔全國 80% 以上 , 產品銷全國並出口;浙江、江蘇、安徽、河南、湖南亦有少量收購,多為自產自銷。 70 年代浙江開始人工試養,但因病害,天敵,食料等問題尚未完全解決,進展緩慢,還不能提供商品。

現在仍靠捕捉野生蜈蚣藥用,**偏緊。

3、棲息環境

蜈蚣性畏日光,晝伏夜出,喜歡在陰暗、溫暖、避雨、空氣流通的地方生活。主要生活在多石少土的低山地帶。平原地區雖然有分佈,但是數量較少。

蜈蚣喜歡生活在丘陵地帶和多沙土地區,白天多潛伏在磚石縫隙、牆腳邊和成堆的樹葉、雜草、腐木陰暗角落裡,夜間出來活動,尋食青蟲、蜘蛛、蟑螂等。一般在10月天氣轉冷時,鑽入背風向陽山坡的泥土中,潛伏於離地面約12cm深的土中越冬至次年驚蟄後(三月上旬),隨著天氣轉暖又活動覓食。

4、活動食性

蜈蚣為典型的肉食性動物,性凶猛,食物範圍廣泛,尤喜食小昆蟲類。它有能射出毒液的顎爪,甚至可殺死比自已大的動物。也有同種互相殘殺中毒而致死的現象。

蜈蚣所食的昆蟲有蟋蟀、蝗蟲、金龜子、蟬、蚱蜢以及各種蠅類、蜂類,甚至可食蜘蛛、蚯蚓、蝸牛以及比其身體大得多的蛙、鼠、雀、蜥蜴及蛇類等。在早春食物缺乏時,也可吃少量青草及苔蘚的嫩芽。人工飼養時食物新鮮,稍有腐敗即不進食。

7樓:百叮噹度

水蛭,一般河邊或者潮溼的地方有。

請問一下,這是什麼蟲子,請問一下這是什麼蟲子,如何清除?

這是沙漠馬陸一類的昆蟲。俗名叫 爬蟲蟲 這是毛毛蟲?的一種哦!這個應該是蛐蛐,只不過是幼年體,翅膀還沒有長出來。一般家裡住的房子樓層比較低的時候,就會有。它們會跑到廚房之類的地方偷吃食物。請問一下這是什麼蟲子,如何清除?您好,這是 bai蛾蠓。du蛾蠓屬於 昆蟲綱雙翅目zhi蛾蠓科dao 蛾蚋科 昆...

請問一下這是什麼蟲子,請問這是什麼蟲子啊?

這是螳螂 螳螂是昆蟲中體型偏大的,身體為長形,多為綠色,也有褐色或具有花斑的種類 標誌性特徵是有兩把 大刀 即前肢,上有一排堅硬的鋸齒,末端各有一個鉤子,用來鉤住獵物。頭呈三角形,能靈活轉動 複眼突出,大而明亮,單眼3個 觸角細長 頸可自由轉動 咀嚼式口器,上顎強勁。前足腿節和脛節有利刺,脛節鐮刀狀...

誰能告訴一下這是什麼蟲子請問一下,這是著什麼蟲子了?

衣魚中文學名 衣魚 蠹魚 別 稱 蠹,蠹魚 白魚 壁魚 書蟲 衣魚,亦稱剪刀蟲 蠹魚 璧魚 燕尾蟲等,是一類較原始的無翅小型昆蟲,屬纓尾目 衣魚科,全世界已知250種左右,我國已知20餘種。1 該蟲不僅是室內幹儲物的蛀蟲,更是各地圖書館裡普遍存在的重要檔案圖書文物害蟲。在我國,圖書館裡常見的種類有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