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想您大概知道了反切的基本規則是用兩個漢字相拼給一個字注音,切上字取聲母,切下字取韻母和聲調。
《資治通鑑》中的「倦」的反切是對的,只不過漢字發展至今讀音多多少少有了寫變化,就像在各地的方言中同一個字會有不同的讀音(其實有些地方的方言保留了古音)。要明白宋朝時的發音和現代的不一樣,所以不能用普通話把當時的反切發音出來。中國古時的某些反切,按今音讀時被切字的聲母與反切上字的聲母不一致。
如「絳 古巷切」,「慳 苦閒切」,「醬 子亮切」。
希望能幫到您。
胡三省版 《資治通鑑》註解不懂,求助!
2樓:哈呵呵額的紅色
古代的一種注音方式,名字叫 反切,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就是用上一個字的聲母、下一個字的韻母,共同組成要注音的這個字的讀音。
比如見,用賢的聲母「匣」母+遍的韻母「先」母,結合起來,就構成了見的讀音。
再通俗一些就是這樣:賢(xian)的(x)+遍(bian)的(ian)=見(xian)。
擴充套件資料
反切是古人在「直音」、「讀若」之後創制的一種注音方法,又稱「反」、「切」、「翻」、「反語」等。反切的基本規則是用兩個漢字相拼給一個字注音,切上字取聲母,切下字取韻母和聲調。
被注音字叫被反切字,簡稱被切字。反切的基本原則是上字與被切字的聲母相同,下字與被切字的韻母(包括介音)和聲調相同,上下拼合就是被切字的讀音。
例如,《廣韻》「冬,都宗切」,就是用都的聲母、宗的韻母和聲調為冬注音。
反切的產生,是為了補救讀若、直音注音方法的不足,是漢字注音方法的一個巨大的進步,標誌著漢語語音學的開始。
這幾天看《資治通鑑》裡面有些東西不懂,幫幫忙
3樓:臨淄姜健
你所說的註釋裡,都是用了古代給字注音的反切法。
所謂反切法,就是給a字注音時,用b字的聲母+c字的韻母拼合而成。
如「上,時掌翻。」的意思是:
「上」的讀音,是「時」的聲母「sh"加上「掌」的韻母「ang",合成「shang"。
其他註釋也都是這樣。
4樓:
哦~原來如此!受教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