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身體由什麼物質構成,蝸牛的身體由哪幾個部分構成

2021-03-04 05:17:08 字數 3829 閱讀 4850

1樓:科學普及交流

蝸牛身體由:

一些有機物和一些無機物組成。

蝸牛的身體由哪幾個部分構成

2樓:爵爺

蝸牛的整個軀體包括貝殼、頭、頸、外殼膜、足、內臟、囊等部分,身背螺旋形的貝殼,其形狀形形色色,大小不一,有寶塔形、陀螺形、圓錐形、球形、菸斗形等等。蝸牛的眼睛在觸角上(有兩個黑黑的小圓點),稱為視觸角。令人驚歎的是,實驗證明,蝸牛的眼睛具有再生能力。

即蝸牛的眼睛被切除後,約在三天後,視觸角的頂端出現小黑點;十一天後長出了白色的小肉團。

蝸牛身體有哪些部分組成?

3樓:月似當時

蝸牛的整個軀體包括眼、口、足、殼、觸角等部分。

身背螺旋形的貝殼,其形,顏色大小不一,它們的貝殼有寶塔形、陀螺形、圓錐形、球形、菸斗形等等。

現國內養殖的白玉蝸牛、蓋罩大蝸牛、散大蝸牛、亮大蝸牛、褐雲瑪瑙蝸牛等都有自己獨特的外形。蝸牛的眼睛長在頭部的後一對觸角上。

蝸牛為無脊椎動物,軟體動物門,腹足綱,肺螺亞綱,蝸牛科。殼一般呈低圓錐形,右旋或左旋。頭部顯著,具有觸角2對,大的1對頂端有眼。頭的腹面有口,口內具有齒舌,可用以刮取食物。

蝸牛有甲殼,形狀像小螺,顏色多樣化;頭有四個觸角,走動時頭伸出,受驚時則頭尾一起縮排甲殼中;蝸牛身上有唾涎,能制約蜈蚣、蠍子。

六、七月熱時會自懸在葉下,往上升高,直到唾涎完了後自己死亡。

擴充套件資料

蝸牛喜歡在陰暗潮溼、疏鬆多腐殖質的環境中生活,晝伏夜出,最怕陽光直射,對環境反應敏感,最適合環境:溫度16~30℃(23~30℃時,生長髮育最快);空氣溼度60%~90%;飼養土溼度40%左右;ph為5~7。

當溫度低於15℃,高於33℃時休眠,低於5℃或高於40℃,則可能被凍死或熱死。但是各種蝸牛各不相同。

蝸牛喜歡鑽入疏鬆的腐殖土中棲息、產卵、調節體內溼度和吸取部分養料,時間可長達12小時之久。雜食性和偏食性並存。喜潮溼怕水淹。

在潮溼的夜間,並投入溼漉的食料,蝸牛的食慾活躍。但水淹可使蝸牛窒息。自食生存性。

小蝸牛一孵出,就會爬動和取食,不要母體照顧。當受到敵害侵擾時,它的頭和足便縮回殼內,並分泌出粘液將殼口封住;當外殼損害致殘時,它能分泌出某些物質修復肉體和外殼。具有很強的忍耐性。

蝸牛具有驚人的生存能力,對冷、熱、飢餓、乾旱有很強的忍耐性。喜恆溫養殖。溫度恆定在25~28℃之間,生長髮育和繁殖旺盛。

蝸牛在爬行時,還會在地上留下一行粘液,這是它體內分泌出的一種液體,即使走在刀刃上也不會有危險。

4樓:sg552看

1.殼 2.肝臟 3.肺 4.** 5.呼吸孔 6.眼7.觸角 8.腦神經節 9.唾液導管 10.口腔 11.嗉囊 12.唾腺

13.生殖孔 14. ** 15.** 16.黏液腺 17. 輸卵管 18.矢囊

19.足 20.胃 21.腎 22.外套膜 23.心臟 24.輸精管

5樓:狐狸_耳

蝸牛身體的主要組成部分:殼、足、口、眼點、兩對觸角

蝸牛的身體是由什麼部分組成的?

6樓:匿名使用者

蝸牛的整個軀體包括眼、口、足、殼、觸角等部分。

蝸牛為無脊椎動物,軟體動物門,腹足綱,肺螺亞綱,蝸牛科。殼一般呈低圓錐形,右旋或左旋。頭部顯著,具有觸角2對,大的1對頂端有眼。頭的腹面有口,口內具有齒舌,可用以刮取食物。

蝸牛有甲殼,形狀像小螺,顏色多樣化;頭有四個觸角,走動時頭伸出,受驚時則頭尾一起縮排甲殼中;蝸牛身上有唾涎,能制約蜈蚣、蠍子。

六、七月熱時會自懸在葉下,往上升高,直到唾涎完了後自己死亡。

7樓:夜影v魂

a、 蝸牛的外形特徵:

蝸牛的整個軀體包括貝殼、頭、頸、外殼膜、足、內臟、囊等部分,身背螺旋形的貝殼,其形狀形形色色,大小不一,有寶塔形、陀螺形、圓錐形、球形、菸斗形等等。目前國內養殖的蓋罩大蝸牛、散大蝸牛、亮大蝸牛、褐雲瑪瑙蝸牛、白玉蝸牛都有自已獨特的外形。

b、蝸牛的生理習性:

白玉蝸牛喜歡在陰暗潮溼、疏鬆多腐殖質的環境中生活,晝伏夜出,最怕陽光直射,對環境反應敏感,最適環境:溫度16~30℃(23~30℃時,生長髮育最快);空氣溼度60%~90%;飼養土溼度40%左右;ph為5~7。當溫度低於15 ℃, 高於33℃時休眠,低於5℃或高於40℃,則可能被凍死或熱死。

c、蝸牛的食性:

一般春天喂白菜、青菜、萵苣等植物;夏天可喂各種瓜果皮渣、甘蔗、向日葵葉等;秋冬喂菜葉、薯片、胡蘿蔔等。白玉蝸牛不吃青草、雜草、拒食蔥、姜、蒜、韭、芥等有異味食物。瓜果、塊莖要切成細絲或薄片才能飼餵,並注意食物的多樣性以防偏食。

蝸牛的身體分哪幾部分

8樓:妄與梔枯

眼、口、足、殼、觸角五個部分。

蝸牛的整個軀體包括眼、口、足、殼、觸角等部分,身背螺旋形的貝殼,其形,顏色大小不一,它們的貝殼有寶塔形、陀螺形、圓錐形、球形、菸斗形等等。

國內養殖的白玉蝸牛、蓋罩大蝸牛、散大蝸牛、亮大蝸牛、褐雲瑪瑙蝸牛等都有自己獨特的外形。蝸牛的眼睛長在頭部的後一對觸角上。

神奇的蝸牛

1、cluster wink蝸牛

這種不為人知的海生蝸牛在遇到危險時可以自行發出一種綠色光芒,以此來迷惑和嚇退敵人。

2、非洲大蝸牛(giant african snail)

地球上最大的陸地蝸牛,它可以長到成年人的手掌一般大小,它雖是素食主義者,但飲食種類卻多種多樣,在沒有蔬菜可食用的情況下,塗料也可以成為它們的食物。

3、金色大象蝸牛(golden elephant snail)

它是蝸牛、芒果與大象基因拼湊錯誤的產物,它的「象鼻」則是用來尋找食物的工具。

4、地理錐蝸牛(geographic cone snail)

此類蝸牛雖然和其他蝸牛一樣行動緩慢,但卻能以極快速度釋放毒液,對待它需要極度小心謹慎。

9樓:一**十碗瘦肉

蝸牛的整個軀體包括眼、口、足、殼、觸角等部分,身背螺旋形的貝殼,其形,顏色大小不一,它們的貝殼有寶塔形、陀螺形、圓錐形、球形、菸斗形等等。

蝸牛有甲殼,形狀像小螺,顏色多樣化;頭有四個觸角,走動時頭伸出,受驚時則頭尾一起縮排甲殼中;蝸牛身上有唾涎,能制約蜈蚣、蠍子。

六、七月熱時會自懸在葉下,往上升高,直到唾涎完了後自己死亡。

蝸牛是牙齒最多的動物,但它們的牙齒並不是「立體牙」。儘管擁有數萬顆牙齒,但它們無法咀嚼食物。這是因為它們用齒舌——一個帶狀結構,上面佈滿牙齒——碾碎食物,以便消化。

蝸牛的外套膜腔會在殼口處形成1個開口,稱為「呼吸孔」,這是氣體進出的地方。仔細觀察,呼吸孔常會一開一關,就像是蝸牛呼吸用的「鼻子」;而當蝸牛縮排殼內時,還是會將呼吸孔的開口留於殼口處以便呼吸。

10樓:匿名使用者

蝸牛的整個軀體包括貝殼、頭、頸、外殼膜、足、內臟、囊等部分,身背螺旋形的貝殼,其形狀形形色色,大小不一,有寶塔形、陀螺形、圓錐形、球形、菸斗形等等。蝸牛的眼睛在觸角上(有兩個黑黑的小圓點),稱為視觸角。令人驚歎的是,實驗證明,蝸牛的眼睛具有再生能力。

即蝸牛的眼睛被切除後,約在三天後,視觸角的頂端出現小黑點;十一天後長出了白色的小肉團。

蝸牛的身體分為哪三部分?

11樓:匿名使用者

蝸牛的整個軀體包括眼、口、足、殼、觸角等部分,身背螺旋形的貝殼,其形,顏色大小不一,它們的貝殼有寶塔形、陀螺形、圓錐形、球形、菸斗形等等。

12樓:森夢小鎮

蝸牛是軟體動物,不是昆蟲。昆蟲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

13樓:勞曉於望舒

蝸牛屬於軟體動物門腹足綱,身體分為頭、足和內臟囊三部分。

蝸牛爬行時身體呈什麼形狀,蝸牛的身體是什麼樣的它是怎樣運動的

無殼軟體 bai動物,像一du陀鼻涕現生種類廣分佈zhi於歐洲dao 亞洲 北美和北非。陸生內。體柔軟,形狀似容去殼的蝸牛,外形呈不規則的圓柱形。殼退化為一石灰質的薄板,位於身體前端背部,被外套膜包裹而成內殼。有尾嵴。體呈灰色 黃褐色或橙色,具有不明顯的暗帶和斑點。觸角2對。眼位於後觸角的頂端。雌 ...

有哪些動物的身體構造與蝸牛相似,蝸牛的身體有哪些構造?

海螺 田螺 蝸牛一生出來,背上就有殼,經過一個月後,大致形成三圈螺紋,蝸牛成長時,它的殼徑變大,殼高也會隨著變高,小時候 殼的邊緣很薄,而且不整齊,成蝸的邊緣很厚,整齊平滑,而且有一點向外反捲。殼的前端部分會繼續增加,殼大螺紋也多,不管蝸牛長多大殼都適合他的身體。當殼破了,身體就會分泌石灰質黏液修補...

蝸牛為什麼叫蝸牛謎語,關於蝸牛的謎語

這個問題copy其實很簡單,就因為蝸牛頭上的兩隻觸角像牛角,並且行動緩慢,人們就把它的名字定為 牛 嘍。至於它們為什麼姓 蝸 呢?也沒什麼深刻的道理,不過是因為從外形看,它的貝殼好像一個蝸廬,這是 蝸牛 名字的來歷。依我看,這個名字還是挺形象 準確的哦!顧名思bai義,蝸 du牛 即揹著蝸zhi 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