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在古漢語詞典中有哪些解釋,與在古漢語詞典中有哪些解釋?????

2021-03-03 21:09:44 字數 6320 閱讀 6459

1樓:舞動藍翼

1、認為,以為

2、用3、原因

4、(介

詞) 因為

5、(介詞) 用

6、(介詞) 憑藉......身份,按照

7、(介詞) 在......時候

8、(連詞) 用法相當於「而」

9、和「上」「下」「東」「西」等連用,表示時間、方位、數量的界線10、通「已」,已經

"與"在古漢語詞典中有哪些解釋?????

2樓:匿名使用者

與 ① 給予,授予。

與鬥卮酒

② 結交。

與嬴而不助五國也

③ 和、同、跟。

豎子不足與謀

④ 參加。

蹇叔之子與師

⑤ 讚許。

朝過夕改,君子與之

幫助。君不與勝者,而與不勝者。

⑥句末語氣詞。表示疑問或感嘆。後來寫作「歟」

3樓:匿名使用者

與《說文解字》:「與,賜予也。一勺為與。」會意字,以

一、勺示意,勺即酌,以物與人不問所欲,當斟酌而與之。與的本義為「賜予」,為實詞。虛詞「與」是假借字,可作介詞、連詞和副詞。

作連詞的「與」,從先秦至現在沒有大的變化。介詞「與」,唐宋以後又產生了新義,如「使」「將」等義,但這些新義在現代漢語中有消失了。副詞「與」是「舉」的通假字。

詳細資料

"所"在古漢語詞典中有哪些解釋?????

4樓:夜之憂傷

【卯集中】【戶字部】 康熙筆劃:8 部外筆劃:4〔古文〕??

【唐韻】疏舉切【集韻】【韻會】爽阻切,??數上聲。【說文】伐木聲也。

從斤,戶聲。 又處所。【詩·鄭風】獻於公所。

又【商頌】及爾斯所。 又【漢制】車駕所在曰行在所。【蔡邕·獨斷】天子以四海為家,故所在曰行在所。

又【關西方言】致力於一事為所。所謂絕利一源也。【書·無逸】君子所其無逸。

又【召誥】王敬作所。 又語辭。【論語】視其所以,觀其所由。

又誓辭。【論語】予所否者。【左傳·僖二十四年】所不與舅氏同心者。

又指物之辭。【禮·檀弓】其高可隱也。【注】謂高四尺所。

【前漢·疏廣傳】問金餘尙有幾所。【注】幾所,猶幾許也。【張良傳】父去裡所復還。

【注】裡所,猶裡許也。 又姓。漢武帝時諫議大夫所忠。

又葉襄裡切,音徙。【班固·西都賦】繚以宮牆,四百餘里。離宮別館,三十六所。

"於"在古漢語詞典中有哪些解釋?????

5樓:匿名使用者

於 「於」是介詞,總是跟名詞、代詞或短語結合,構成介賓短語去修飾動詞、形容詞,表示多種組合關係。

1.引進動作的時間、處所、範圍、物件、方面、原因等,視情況可譯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從」「跟」「同」「對」「對於」「給」「由於」等。例如:

得復見將軍於此。(《鴻門宴》在)

荊國有餘於地而不足於民(《公輸》在……方面)

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出師表》在……中)

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赤壁之戰》向)

權起更衣,肅追於宇下。(《赤壁之戰》到)

謂獄中語乃親得之於史公雲。(《左忠毅公逸事》從、自)

故燕王欲結於君。(《廉頗藺相如列傳》跟、同)

於其身也,則恥師焉……(《師說》對、對於)

昔先皇頒僧保所貨西洋珠於侍臣……(《記王忠肅公翱事》給)

2.放在形容詞之後,表示比較,一般可譯為「比」,有時可譯為「勝過」。例如:

良曰:「長於臣。」(《鴻門宴》)

冰,水為之,而寒於水。(《勸學》)

有時則只是表示物件的性質和狀態,可不譯。例如:

非常之謀難於猝發……(《五人墓碑記》)

3.放在動詞之後,引進行為的主動者,可譯為「被」,有時動詞前還有「見」「受」等字和它相應。例如:

或脫身以逃,不能容於遠近……(《五人墓碑記》)

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廉頗藺相如列傳》)

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受制於人……(《赤壁之戰》)

4.複音虛詞「於是」,用法與現代漢語的「於是」不完全相同。

(一)放在句子開頭,表前後句的承接或因果關係,與現在的承接連詞或因果連詞相同。現代漢語也這樣用。

於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缻。(《廉頗藺相如列傳》)

吳之民方痛心焉,於是乘其厲聲以呵,則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記》)

(二)放在謂語之前或謂語之後,「於是」屬介賓短語作狀語或補語。可根據「於」的不同用法,分別相當於「在這」「從這」等。

吾祖死於是,吾父死於是。(「在這職業上」《捕蛇者說》)

"為"在古漢語詞典中有哪些解釋?????

6樓:跟著你來

詳細字義

◎ 為為、為 wéi

〈動〉(1) (為的本義是母猴。象形。按字,從爪,古文下象兩母猴相對形)

(2) 假借為「偽」。做,作,幹,搞 [do;act;make]

我生之初,尚無為。——《詩·王風·兔爰》

子為不知,我將不墜。——《左傳·定公十二年》

為善者,非善也,故善無以為也。——《管子·樞言》

變化則為生,為生則亂矣。——《管子·心術上》

為,施也。又,成也。——《廣雅》

有客自雲能,帝使為之。——《世說新語·巧藝》

為之難。——《論語》。皇疏:「猶行也。」

可以為師。——《論語》

人之為學。——清· 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推為長。——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為之者較少。——蔡元培《圖畫》

(3) 又如:為事(辦事;成事);為詐(作假);為薪(取薪);為善(做善事);為道(學道,實踐聖道);為頭(居首;從頭開始);為人(做人);為後(立後);為底(治足繭)

(4) 製作;創作 [make;***pose]

造作,為也。——《爾雅》

以為樂器。——《周禮·春官·典同》。注:「為,作也。」

其為衣裘何?以為冬以圉寒,夏以圉暑。——《墨子·節用上》

夫仰而視其細枝,則拳曲而不可以為棟樑,俯而見其大根,則軸解而不可為棺槨。——《莊子·人間世》

應聲便為詩。——《世說新語·文學》

(5) 治理 [administer]

為,治也。——《小爾雅》

諸葛瑾為 豫州。——《世說新語·排調》

(6) 又如:為國(治國);為政(治理國家;執掌國政)

(7) 變成,成為 [be***e]

何遽不為福。——《淮南子·人間訓》

不能為禍。

終為忠臣。——《世說新語·自新》

而改為入。——宋· 洪邁《容齋續筆》

(8) 又如:由徒為師

(9) 是 [be]

不為遠者小。——《列子·湯問》

不為近者熱。

治不病以為功。——《韓非子·喻老》

謂為三橫。——蔡元培《圖畫》

(10) 又如:十尺為一丈

(11) 學習,研究 [study]

群臣為學,門子好辯,商賈外積,小民右仗者,可亡也。——《韓非子》

(12) 種植;營作 [plant]

東周欲為稻, 西周不下水, 東周患之。——《戰國策》

(13) 設定;建立 [establish]。如:為法(制定法律;成為法律);為命(撰寫政令、盟會的文辭);為山(建立功業)

(14) 使 [let]

井渫不食,為我心惻。——《易·井》

(15) 以為;認為 [think;bilieve;consider]

為汝多智。——《列子·湯問》

驚為生人。——清· 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我將為無人會使此法。——《大唐三藏取經詩話》

(16) 演奏 [play]。如:為樂(奏樂;作樂)

〈名〉姓

詞性變化

◎ 為為 wéi

〈介〉(1) 被 [by]——引出動作行為的主動者

不為酒困。——《論語·子罕》

為鄉里所患。——《世說新語·自新》

為予群從所得。——宋· 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為操所先。——《資治通鑑》

悉為逆據。——《廣東軍務記》

(2) 又如:不為表面現象所迷惑;為賊所盜;為敵所敗

(3) 於,在 [in]——表示時間或處所

今之時人,辭官而隱處為鄉邑之下。——《淮南子》

◎ 為為 wéi

《連》(1) 和 [and]——表示並列關係

得之為有財,古之人皆用之。——《孟子·公孫丑下》

犀首以樑為 齊戰於 承匡而不勝。——《戰國策》

(2) 則,就 [then]——表示承接關係

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論語·陽貨》

(3) 如,若 [if]——表示假設關係

今誠得治國,國治身死不恨。為死,終不得治,不如去。——《史記》

(4) 或,抑 [or]——表示選擇關係

助教顧良戲之曰:「汝姓何,是荷葉之荷,為河水之河?」 妥應聲曰:「先生姓顧,是眷顧之顧,為新故之故?」——《北史·何妥傳》

《太誓》之注不解「五至」,…不知為一日五來,為當異日也。」——《詩·周頌·思文》疏

不審先生樑朝出仕,為復隱居?——《太平廣記》

(5) 又如:為復(還是,抑或);為是(抑或;還是);為當(抑或;還是)

◎ 為為 wéi

〈助〉(1) 的,之 [of]——用於名詞性偏正結構中

豈弟君子,四方為則。——《後漢書》

(2) 賓語前置的標誌

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 弈秋之為聽。——《孟子》

(3) 附於單音形容詞後,表示程度、範圍的加深或擴大。如:大為高興;廣為宣傳

(4) 附於表示程度的單音副詞後,加強語意。如:廣為流傳;更為重要

◎ 為為 wéi

《語氣》

(1) 用於句尾,表示反詰、疑問,多與「何」相配合使用。如:何樂而不為

(2) 用於句尾,表示感嘆

予無所用天下為。——《莊子》

何命焉為。——《墨子·公輸》

◎ 為(1) 為 wéi

相為倚伏。——明· 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相為應答。——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7樓:江戶川_新一

◎ 做,行,做事:~人。~時。~難。不~己甚(不做得太過分)。

◎ 當做,認做:以~。認~。習以~常。

◎ 變成:成~。

◎ 是:十兩~一斤。

◎ 治理,處理:~政。

◎ 被:~天下笑。

◎ 表示強調:大~惱火。

◎ 助詞,表示反詰或感嘆:敵未滅,何以家~?

◎ 姓。

◎ 替,給:~民請命。~虎作倀。~國捐軀。

◎ 表目的:~了。~何。

◎ 對,向:不足~外人道。

◎ 幫助,衛護。

"也"在古漢語詞典中有哪些解釋?????

8樓:匿名使用者

十一.【也】

(一)句末語氣詞,

1.表示判斷語氣。

①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鄒忌諷齊王納諫》)②張良曰:「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鴻門宴》)2.句末語氣詞,表示陳述或解釋語氣。例:

①即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齊桓晉文之事》)②雷霆乍驚,宮車過也。(《阿房宮賦》)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嘆的語氣。

①鳴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過秦論》)②至於誓天斷髮,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③古之人不餘欺也(《石鐘山記》)

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或反詰語氣。

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竊符救趙》)②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莊暴見孟子》)③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語氣。

①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崤之戰》)②當相與共謀之,勿令姊有窮途之慮也(《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二)句中語氣詞。用在句中,表示語氣停頓。

①是說也,人常疑之。(《石鐘山記》)

②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師說》)

【……之謂也】【其……之謂也】【其……之謂乎】意思是「說的就是……啊」

①詩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謂也(《齊桓晉文之事》)【也哉】語氣助詞連用,為加強語氣,多有感嘆或反詰之意。例:

①豈非計久長,有子孫相繼為王也哉?(《觸龍說趙太后》)②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病梅館記》)③豈獨伶人也哉!(《伶官傳序》)

戎在古漢語詞典中有哪些意思,則在古漢語詞典中有哪些解釋?????

戎r ng 名 兵器 禮記 月令 天子乃教於田獵,以習五戎。名 戰車。餚之戰 樑弘御戎,萊駒為右。名 士兵 軍隊。三國志 蜀志 諸葛亮傳 戎陣整齊。名 軍事 戰爭。柳宗元 封建論 列侯驕盈,黷貨事戎。名 古代泛稱我國西部各少數民族。五蠹 行仁義而懷西戎。戎首 發動戰爭的人 挑起爭端的人。軍隊主帥。1...

於是在古漢語中有幾種解釋, 司 在古漢語中有幾種解釋

於是 在文言文中是兩個虛詞的連用。於 介詞,在 從 的意思 是 代詞,專作 此 屬 這 解。如 從此 在這裡 因為這個,因此 緊接上事之後並由於上事而出現某種結果 例句 造次行於是,平生志在茲。白居易 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 我正窮於是,君寧念及茲。元稹 酬翰林白學士代書一百韻 辭猶未已,色若愧恥,於是...

求貳字在古漢語詞典中的詳細解釋,有例句,緊急救助,求你

貳字的現代解釋 r 廣韻 而至切,去至,日。貳1 的繁體字。亦作 貮1 1 副手 副職。2 輔佐。3 增益 增添。4 複製副本。5 指副本。6 數詞。二 的大寫。7 再次,重複。8 匹敵 比並。9 不信任 懷疑。10 不專一 懷有二心。11 離異 12 違背 背叛。13 指叛逆者。14 變易 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