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類脂肪,禽類脂肪,魚類脂肪成分上有什麼區別畜

2021-03-04 05:41:49 字數 5099 閱讀 4306

1樓:葵花籽

魚類脂肪含量一般為1~

3%,範圍在0.5~11%,魚類脂肪主要分佈在皮下和內臟周圍。

魚類脂肪多由不飽和脂肪酸組成,佔80%,熔點低,消化吸收率達95%。魚類脂肪的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具有降血脂、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

魚類膽固醇含量一般為100mg/100g,但魚子含量高,約為354~934 mg/100g。 畜類:含量因動物種類、部位的不同而有較大差異。

肥瘦兼有的豬肉,含量高達60%,瘦肉在20%-30&之間。豬牛羊當中,牛肉脂肪相對較少。畜類脂肪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主要成分為甘油三脂、少量卵磷脂、膽固醇和遊離脂肪酸。

動物內臟脂肪含量少,膽固醇高。禽類:雞、鴨、鵝等禽肉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特別是鵝肉和雞肉,賴氨酸含量比豬肉約高13%。

且雞、鴨、鵝肉中,不僅總的脂肪含量低,所含脂肪的化學結構與豬肉也不同,而是更接近橄欖油的成分。禽類中所含的脂肪(有人稱其為動物中的橄欖油)成分主要是對心血管有保護作用的單不飽和脂肪酸;而豬、牛、羊肉中的脂肪,則主要是容易導致冠心病和動脈粥樣硬化的飽和脂肪酸。所以,常吃禽類能夠預防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畜類脂肪、禽類脂肪、魚類脂肪成分上有什麼區別

2樓:匿名使用者

多喝水。每天要喝七八杯白開水,水對於身體的功能是最基本的,且無熱量,可以成為節食的最適合的飲料。 在美味佳餚面前要節制食慾,適可而止。

控制熱量與脂肪。要始終小心食物的熱量,在膳食中應減少些肥肉,增加點魚和家禽。 飲食要清淡。

要少吃鹽,鹹的東西吃得越多,就越想吃。少吃那些經加工帶有醬汁的食物,這些東西含有豐富的糖、鹽和麵粉,它會增加你的熱量。 常吃蔬果。

要適量吃些含纖維多的水果、蔬菜和全麥麵包。 平衡膳食。每天按計劃均衡安排自己的飲食,同時要注意定時、不可濫吃。

要減慢吃飯的時間,吃頓飯的時間不少於20分鐘。熱量負平衡。請記住**的原則:

熱量的攝取量必須少於你的消耗量。 **,要有耐心和恆心,堅持就是成功!

「畜、禽、肉、魚、蛋」每類食物所含的營養成分都有什麼?

3樓:匿名使用者

1.魚類的營養價值

魚類蛋白質含量為15%~22%,平均18%左右。魚類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一般較為平衡,與人體需要接近,利用率較高。脂肪含量約為1%~10%,平均5%左右,不同魚種含脂肪量有較大差異。

魚類脂肪多由不飽和脂肪酸組成,單不飽和脂肪酸主要是棕桐油酸和油酸,多不飽和脂肪酸主要由亞油酸、亞麻酸、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組成。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較低,約1.5%左右,主要存在形式為糖原。

魚肉含有一定數量的維生素a、d、e,維生素b2和煙酸等的含量也較高,而維生素c含量則很低。魚油和魚肝油是維生素a和維生素d的重要**。魚類礦物質含量為1%~2%,其中硒和鋅的含量豐富,鈣、鈉、鉀、氯、鎂等含量也較多。

海產魚類富含碘,有的海產魚含碘50μg/1oog~100μg/1oog,而淡水魚含碘僅為5μg/1oog~40μg/1oog。

2.其他水產動物的營養價值

除魚類外,其他水產動物還包括甲殼類和軟體動物類,主要有蝦、蟹、貽貝、扇貝、牡蠣、章魚、烏賊等。其蛋白質含量多數在15%左右,尤以河蟹、對蝦、章魚等較高。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較低。

維生素含量與魚類近似,有些含有較多的維生素a、煙酸和維生素e。礦物質含量多在1.0%~1.

5%,其中鈣、鉀、鈉、鐵、鋅、碘、硒、銅等含量豐富。一般每1oog的鈣含量多在150mg以上,其中河蝦高達325mg;微量元素以硒的含量最為豐富;牡蠣、扇貝中鋅含量較高;鐵的含量以河蚌和田螺為最高。

3.禽類的營養價值

禽類食品指雞、鴨、鵝等的肌肉及其製品,可加工烹製成各種美味佳餚,是一類食用價值很高的食物。

禽肉蛋白質含量為16%~20%,其中雞肉和鵪鶉肉的蛋白質含量較高,約達20%;鵝肉約18%,鴨肉相對較低,約16%;心、肝、腎等內臟器官的蛋白質含量略低於肌肉,在14%~16%。禽類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與魚類相似,與人體需要接近,利用率較高。禽肉脂肪含量差別較大,火雞和鵪鶉的脂肪含量在3%左右,雞和鴿子在9%~14%之間,鴨和鵝達20%左右。

不飽和脂肪酸中以單不飽和脂肪酸為主,多不飽和脂肪酸比例較低。膽固醇含量在肝中較高,一般每1oog為350mg左右,約是肌肉中含量的3倍。

禽類可提供多種維生素,主要以維生素a和b族維生素為主,內臟含量比肌肉中多,肝臟中含量最多。禽類含有多種礦物質,內臟含量普遍高於肌肉。其中鐵主要以血紅素形式存在,消化吸收率很高。

鴨肝含鐵最為豐富,每1oog達23mg。

4.蛋類及蛋製品的營養價值

蛋類包括雞蛋、鴨蛋、鵝蛋、鵪鶉蛋、鴿蛋及其加工製成的鹹蛋、松花蛋等。蛋類的營養素含量不僅豐富,而且質量也很好,是營養價值很高的食物。

不同品種的蛋類,其營養成分大致相同。各種蛋類的蛋白質含量相似,全蛋為12%左右,蛋黃高於蛋清,加工成鹹蛋或松花蛋後,無明顯變化。蛋類蛋白質氨基酸組成與人體需要最為接近,營養價值很高,優於其他動物性蛋白。

雞蛋中脂肪含量約10%~15%,98%的脂肪存在於蛋黃中,蛋清中含脂肪極少。蛋黃中的脂肪消化吸收率高。蛋黃中維生素含量十分豐富,且種類較為齊全,包括所有的b族維生素、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和微量的維生素c。

鴨蛋和鵝蛋的維生素含量總體而言略高於雞蛋。礦物質主要存在於蛋黃部分,蛋清部分含量較低。蛋黃中含礦物質為1.

0%—1.5%,其中鈣、磷、鐵、鋅、硒等含量豐富。蛋類中碳水化合物含量較低。

蛋黃是磷脂的極好**,所含卵磷脂具有降低血膽固醇的效果,並能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膽固醇集中在蛋黃,其中鵝蛋黃含量最高,每1oog達1696mg,其次是鴨蛋黃,雞蛋黃每1oog也達15lomg,鵪鶉蛋最低。蛋黃中鐵的生物利用率較低,僅為3%左右。

5.畜肉類的營養價值

畜肉類包括豬、牛、羊等的肌肉、內臟及其製品。畜肉的肌色較深,呈暗紅色,故有「紅肉」之稱;而禽肉及水產動物的肉色較淺,呈白色,故又稱「白肉」。畜肉類富含蛋白質、脂類、維生素a、b族維生素及鐵、鋅等礦物質。

因畜類動物的種類、年齡、肥瘦程度以及部位不同,其營養成分差別很大。畜肉的蛋白質含量一般為10%~20%,其氨基酸組成與人體需要較接近,營養價值較高。牛羊肉蛋白質含量一般為20%,要高於豬肉(13.

2%)。畜肉中豬肉脂肪含量最高,平均為18%,羊肉次之,牛肉最低。但牛羊肉的脂肪組成以飽和脂肪酸為主,其中主要是棕櫚酸和硬脂酸。

應注意的是,同樣是瘦肉但脂肪含量差別較大,如牛裡脊肉中脂肪含量為0.9%,而豬裡脊肉中脂肪可達7.9%。

畜類肝臟除富含蛋白質和脂類外,維生素a、b族維生素含量和鐵的含量也很高。每1oog羊肝和牛肝中維生素a含量可達2萬微克以上。畜類內臟都含有較高水平的膽固醇,以腦為最高,每1oog腦中含2400mg以上,其他臟器在300mg左右,是瘦肉的2倍—3倍;畜肉中鐵主要以血紅素形式存在,有較高的生物利用率。

6.如何選擇動物性食品

魚、禽、蛋、肉是一類營養價值很高的食物,其中每類食物所含的營養成分都有各自的特點,因此需合理選擇,充分利用。

魚、禽類即西方國家所稱的「白肉」,與畜肉比較,脂肪含量相對較低,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特別是魚類,含有較多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對預防血脂異常和心腦血管疾病等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宜作為首選食物。

目前我國居民肉類攝入仍然以豬肉為主,平均每日攝入量為50.8g,佔畜、禽肉總量的64.6%。

由於豬肉的脂肪含量較高,飽和脂肪酸較多,不利於心腦血管病、超重、肥胖等疾病的預防,因此應降低其攝入比例。瘦肉中脂肪含量相對較低,因此提倡吃瘦肉。

蛋類的營養價值較高,蛋黃中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豐富,且種類較為齊全,所含卵磷脂具有降低血膽固醇的作用。但蛋黃中的膽固醇含量較高,不宜過多食用,正常**每日可吃一個(雞)蛋。

動物肝臟中脂溶性維生素、b族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含量豐富,適量食用可改善我國居民維生素a、維生素b2等營養欠佳的狀況。但腦、腎、大腸等含有大量膽固醇和飽和脂肪酸,大量食用有升高血脂的危險。

7.合理烹調魚、禽、蛋和瘦肉

烹調是通過加熱和調製,將食物原料製成菜餚的操作過程。

蛋類經常採用的烹調方法是煮、炒、蒸等,在加工過程中營養素損失得不多。但是蛋類不宜過度加熱,否則會使蛋白質過分凝固,甚至變硬變韌,影響口感及消化吸收。

魚類和其他水產動物常採用的烹調方法有煮、蒸、燒、炒、熘等。煮對蛋白質起部分水解作用,對脂肪影響不大,但會使水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溶於水中,因此湯汁不宜丟棄。蒸時食物與水接觸比煮要少,所以可溶性營養素的損失也比較少。

燒有紅燒、白燒、乾燒等之分,對營養素的影響與水煮相似。

畜、禽肉的烹調方法較多,如炒、燒、爆、燉、蒸、熘、燜、炸、薰、煨等。炒的方法在我國使用最為廣泛,其中滑炒和爆炒在炒前一般要掛糊上漿,對營養素有保護作用。燉是對某些老、韌、硬的原料用慢火長時間進行加熱,使食物酥爛脫骨、醇濃肥香的一種烹調方法。

燜也是採用小火長時間加熱使原料成熟的方法。在燉和燜的加工過程中,可使蛋白質輕微變性,纖維軟化,膠原蛋白變為可溶性白明膠,使人體更易消化吸收,但由於加工過程中加熱時間較長,也可使一些對熱不穩定的維生素如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破壞增多。

食物在烹調時遭到的損失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但如果採取一些保護性措施,則能使菜餚儲存更多的營養素。如用澱粉或雞蛋上漿掛糊,不但可使原料中的水分和營養素不致大量溢位,減少損失,而且不會因高溫使蛋白質過度變性、維生素大量分解破壞。又如加醋,有的維生素有耐酸不耐鹼的特性,因此在菜餚中放些醋也可起到保護這些維生素的作用。

醋還能使原料中的鈣溶出,增加鈣的吸收。在食物製作中儘量避免油炸和煙燻。

8.飽和脂肪酸與人體健康

飽和脂肪酸是指不含雙鍵的脂肪酸。在食物中,飽和脂肪酸的碳鏈長度主要為8個~18個碳原子,分別為中碳鏈脂肪酸(8:0和10:

0)、月桂酸(12:0)、豆蔻酸(14:0)、棕櫚酸(16:

0)和硬脂酸(18:0)。動物性食物所含的脂肪中,飽和脂肪酸佔40%~60%,主要為棕櫚酸和硬脂酸,它們分別構成飽和脂肪酸的60%和25%左右。

飽和脂肪酸與其他脂肪酸一樣,除了構**體組織外,重要的生理功能是提供能量。膳食飽和脂肪酸攝入量明顯影響血脂水平。有證據表明,血脂水平升高,特別是血清膽固醇水平的升高是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因素,而膳食中飽和脂肪酸則是增加血清膽固醇升高的主要脂肪酸,故世界衛生組織建議膳食中飽和脂肪酸提供的能量應低於膳食總能量的10%。

不同型別的飽和脂肪酸對血脂的影響不盡相同:棕櫚酸增加血清ldl-膽固醇和總膽固醇水平的作用最為明顯,其次為月桂酸和豆蔻酸,目前已將月桂酸、豆蔻酸和棕櫚酸三種脂肪酸列入升高膽固醇水平的名單中,硬脂酸對升高血清膽固醇或ldl-膽固醇的作用不明顯,其原因可能與硬脂酸在體內迅速轉變為油酸有關。

細胞膜上含有糖類和脂肪對不對,蛋白質 糖類 脂肪三大營養物質對人體具有的共同作用是?

細胞膜的成分 主要 脂質 約50 組成細胞膜的成分中脂質含量最高 組成細胞膜的脂質有磷脂 糖脂和膽固醇 組成細胞膜的脂質中磷脂含量最豐富 蛋白質 約40 蛋白質在細胞膜行使功能時起重要作用 功能越複雜的細胞膜,蛋白質的種類和數量越多少量 糖類 約2 10 與膜蛋白或膜脂結合成糖蛋白或糖脂 分佈在細胞...

糖類脂肪蛋白質提供能量有什麼不同之處

糖類是主要能bai源物質,其中 du最常用的是葡萄糖 脂肪zhi是長期儲備能dao 源物質版 蛋白質一般不供權能,是生命活動的體現者和承擔者三者都是有機物,可以燃燒,儲存能量,是光合作用的直接或間接產物,由光能轉化而來 維生素在身體含量很少,更不可能做能量的主要 了,不過其作用很重要 1.代謝分解途...

糖類脂肪和蛋白質都是組成細胞的主要並

有機物 能量 糖類 脂肪 蛋白質 試題分析 食物中有六大類營養物質,其中糖類 脂肪 蛋白質是構成細胞的主要有機物,並且能夠為人體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其中糖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直接能源物質,蛋白質是細胞修復和組織更新的原料 脂肪可以作為備用的能源物質儲存在體內。糖類 脂肪和蛋白質都是組成細胞的主要有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