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阿彌陀佛正法
選定一尊你看著歡喜的清淨莊嚴的觀世音菩薩全身像,然後一生供奉,「中輩之人,臨終得見化佛,亦決往生。因佛諸身不一不異。」
中輩之人,臨終見到的化佛,阿彌陀佛來接引全是化佛。化佛跟真佛沒有兩樣。法身、報身、應身、化身,說有四種身,四種身是在作用上不一樣,體上是一個,都是從真身變現出來的。」
那麼「化佛」是什麼樣子?從理上講跟真佛一樣;從事上講,跟那個眾生心裡想的是一樣。《楞嚴經》上說得非常好!
「隨眾生心,因所知量」。所以「化佛」的樣子是隨你心裡想的。你心裡頭常常想那一尊佛那個樣子,臨終就是那個樣子的佛來了,你會感覺得很熟悉。
你天天拜他,天天念他,終於把他念來了,歡歡喜喜跟他去。另外一個人也是念佛人,家裡供的佛像跟你的像不一樣,他臨命終時見他那個像。
2樓:欒躍成
你好:相框的像掛在高處新請的像在下面同時供養,最好是請銅質像,如果請不到就請瓷像。
觀音菩薩是佛教還是道教裡面??
3樓:百度使用者
觀世音菩薩是佛教。**或者其他作品將各種宗教人物結合起來。
"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觀音菩薩的信仰千百年來早已廣泛流傳。她是大乘佛教慈悲救世精神的體現。
慈悲即觀音,在中國婦孺皆知,深入人心。觀世音菩薩象徵泛在的真理,無形而無所不在,有"人類的仁慈保護者"之稱。
智、悲、行、願是大乘佛教四大菩薩之標徵,這就是文殊、觀音、普賢、地藏。中國四大菩薩信仰之盛形成了四大名山道埸。文殊表智慧、觀音表慈悲、普賢錶行踐、地藏表願力,大乘佛教理念人格化凝聚在四大菩薩之中,使至理成為有血有肉的形象事蹟;在智、悲、行、願之中,觀世音菩薩是慈悲的代表。
大慈與人樂,大悲拔人苦,觀音菩薩在現實娑婆世界救苦救難的品格,使其成為慈悲的化身。"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在自然界的災變與人間社會禍難不可能消除的情況下,觀世音菩薩就是人們永遠的信仰希冀。
觀音菩薩是佛教還是道教的?
4樓:太乙門人
觀音菩薩就是慈航的化身,慈航就是觀音,道教敬慈航,佛教敬觀音.所以觀音是佛教裡的菩薩,但也是道教的神仙。
5樓:鄒光坤
至高境界,佛道一統。亦佛亦道,非佛非道;道非佛,佛亦非道;道即是佛,佛即是道,……
6樓:匿名使用者
是大菩薩,當然是佛教的。
大菩薩普渡眾生,當然是無處不在。
7樓:半閒軒
根據歷史典故觀音是佛教的,為什麼在《西遊記》裡他和太上老君,玉皇大帝等道教人混在一起呢?那要問吳承恩,他為什麼那樣安排。
8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也好 道教也好 都是教人行善 觀音菩薩應以什麼身得度盡現什麼身
是什麼教不是問題吧
9樓:匿名使用者
觀音本來是道教的在道教的名字叫做慈航道人是原始天尊的**天道十二仙之一.後來被西方佛祖認她和文殊廣法天尊\普賢尊者有佛緣就把他們三個帶到了西方世界
到了西方世界才叫作觀世音神位為菩薩
所以用慈航普渡來說觀音順便說一聲在道教慈航是一位gg到了西方就變成了mm
10樓:寶成局琴
觀音菩薩是佛教人物。在佛教中,他是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薩,同大勢至菩薩一起,是阿彌陀佛身邊的脅侍菩薩,並稱「西方三聖」。
在唐朝觀世音被改為觀音,與當時唐朝君王李世民姓名有一世字相同,是為大忌。觀世音菩薩在梵文佛經中稱為「阿縛盧枳帝溼伐邏」觀音菩薩,又作觀世音菩薩、觀自在菩薩、光世音菩薩等,從字面解釋就是「觀察(世間民眾的)聲音」的菩薩,是四大菩薩之一。,他相貌端莊慈祥,經常手持淨瓶楊柳,具有無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間災難。
在人們遇到災難時,只要念其名號,便前往救度,所以稱觀世音.
11樓:野秀梅實己
國土眾生應以何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其身而為說法。因此,觀世音菩薩是佛教道教,及一切宗教,一切眾生世界。參讀《妙法蓮華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自然明白菩薩功德妙用,無量無邊。
觀音菩薩是佛教的還是道教的?
12樓:被碰撞的藝術
觀音菩薩即屬於佛教中的人物,也屬於道家中的人物。只是在佛教和道教觀音菩薩是兩種不一樣的身份。
在佛教中,在西方他是男性形象,乃是阿彌陀佛坐下主要的菩薩之一,與大勢至菩薩排名相同,一起作為西方教主的侍從佛,而他們三尊佛,就是俗稱的「三聖」。觀世音菩薩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徵,無論在大乘佛教還是在民間信仰,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以觀世音菩薩為主導的大慈悲精神,被視為大乘佛教的根本。
佛經上說,觀世音是過去的正法明如來所現化,他在無量國土中,以菩薩之身到處尋聲救苦。觀世音與阿彌陀佛有著特殊的關係。他是西方三聖中的一尊, 也是一生補處的法身大士,是繼承阿彌陀佛位的菩薩,而且還有說觀世音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
先說在道教中的觀音,她原本是闡教的十二金仙之一,修行道場位於落伽洞,書籍中並沒有關於她徒弟的記載,因此實際上理解其為無徒弟,可是在後世的影視作品裡,卻稱其有一個名為龍吉的徒弟。
且說她當時的道號還是慈航道人,適逢封神大戰,有西方的聖人前來助戰,恰巧碰到她大顯神威,認為她很有資質,於是便度化她到了西方,而她也就此完成了由道轉佛的身份變換,一舉成為佛教中的觀音大士,因為慈航本是女兒身,因此在道教中,她的身份一直都是女性,觀音自然也是女性角色。
13樓:匿名使用者
觀世音菩薩,民智信關.
道乎、佛乎;源於生活.
上古奇書,平戾氣,現無量法力,民族情結,民之推崇,道之佛接引,現治世流為順世
.勝天與順天之爭,先道而後佛.
14樓:檢玉芬桑璧
是佛教的大菩薩
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梵名avalokites/vara
,音譯阿縛盧枳低溼伐羅。以慈悲救濟眾生為本願之菩薩。又作光世音菩薩、觀自在菩薩、觀世自在菩薩、觀世音自在菩薩、現音聲菩薩、窺音菩薩。
略稱觀音菩薩。別稱救世菩薩、蓮華手菩薩、圓通大士。另一梵名為a^rya^valokites/vara
,音譯阿唎耶跋盧枳羝鑠筏囉,為聖觀世音之義。與大勢至菩薩同為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之脅侍,世稱西方三聖。凡遇難眾生誦唸其名號,菩薩即時觀其音聲前往拯救,故稱觀世音菩薩。
又因其於理事無礙之境,觀達自在,故稱觀自在菩薩。
法華經卷七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詳說此菩薩於娑婆世界利益眾生之事,謂受苦眾生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令得解脫;若有所求,亦皆令得;又能示現佛身、比丘身、優婆塞身、天身、夜叉身等,以攝化眾生。
關於觀世音菩薩之住處,據新華嚴經卷六十八載,此菩薩住南海補陀落山。故其住處即在此娑婆世界。而在大阿彌陀經捲上、無量壽經卷下、觀世音受記經中,以此菩薩為阿彌陀佛之脅侍,常住西方極樂世界輔施教化,即以西方淨土為此菩薩之本住處。
密教亦以此菩薩為阿彌陀佛之脅侍,並謂此菩薩與阿彌陀佛原為因果之異,尋其本覺即為無量壽佛,但由本誓故示現大悲菩薩形。密教復安立此菩薩於胎藏界曼荼羅、中臺八葉院、觀音院、遍知院、釋迦院、文殊院、虛空藏院、蘇悉地院等諸院中,其形像、持物等各異。然一切功德莊嚴王經、清淨觀世音普賢陀羅尼經等,則以觀世音為釋迦之脅侍。
15樓:夕振英業媼
觀音菩薩是佛教的。遠古時早已成佛,號:正法明如來。因願力深廣,以菩薩身化現普度眾生。未來接替阿彌陀佛接掌西方極樂世界。
因觀此娑婆世界女性苦難尤甚,常以女性形象出現。唐朝或以前的形象也有男性的。
16樓:樊美媛邵琬
佛、道,都有觀音菩薩。
他在2教,都修行過,而且得到果位。
除了這位菩薩,還一個就是關羽。
也是佛道都供奉,都有果位的。
佛教裡,就是伽藍菩薩,寺廟門口**就有他。
17樓:陀傅香杜雁
觀世音菩薩即如來,任何宗教相信他都可以信仰,任何眾生有求,菩薩皆有感應。但是觀世音菩薩最後是學佛成佛的。其他宗教是不能夠成佛的。
18樓:佛學信友
觀世音菩薩是佛教裡西方三聖之一。與阿彌陀佛和大勢至菩薩一起被稱為西方三聖。是西方極樂世界的三位聖人。兩個童子分別叫善財童子普照和龍女廣德。
道教創始人老子據說聽說印度出了聖人,於是出函谷關尋找聖人釋迦牟尼去了。道家追求清靜無為,修禪辟穀龜息煉丹以求長生不老,實際上是不究竟的法,出不了六道輪迴。佛教是究竟法,是教你成佛無上深深妙法。
西遊記是吳承恩虛構的。玉皇大帝是道教的人物,在佛教裡是三十三天的天主。怎能與佛菩薩相比。
金吒,又稱金叱,是中國民間傳說中的人物,曾出現在《西遊記》、《封神演義》等多部文學作品中。傳說金吒是陳塘關總兵托塔天王李靖的長子,有兩個弟弟,分別是木吒和哪吒。在《封神演義》中為文殊廣法天尊**,曾下山助武王伐紂。
《西遊記》裡,金吒侍奉如來佛祖,做其前部**。金吒的原型是佛教的軍吒利明王菩薩。軍吒利明王菩薩為五大明王的第三位,意為「盤繞的東西」。
軍吒利明王菩薩身體各部,都戴著蛇的裝飾物。
木吒,木吒的原型是觀音的**之一木叉,兵器為吳鉤雙劍。木吒是中國民間傳說中的人物,傳說木吒是陳塘關總兵托塔天王李靖的二兒子,兄為金吒,弟為哪吒。
出現在《西遊記》(叫木叉)、《封神演義》(叫木吒)等多部文學作品中。
古代佛教和道教是什麼關係
教與道家
「道家」與「道教」二詞,常被不加區別地使用。從歷史來看,這兩個詞指稱過很多不同的內容,也曾混為一談;現在也仍然有人主張將二者等同起來。然而,如果將道家理解為由老子、莊子開創,並在魏晉被重新發明的哲學思想流派,將道教理解為於兩漢逐漸形成,後又有若干發展分化的宗教,那麼,雖然道教在理論上汲取了道家思想的大量因素,甚至奉老子為教主,但是二者還是不能混為一談,也不能說道教理論就是道家思想。
道教作為一種宗教,有其神仙崇拜與信仰,有教徒與組織,有一系列的宗教儀式與活動,其主要派別的傳承是大致清楚的。道家作為一個哲學思想流派,其思想流變與代表人物應是它被解說時最重要的內容;魏晉之後道家思想的傳承流變,現在看來還是模糊而難以說清的,但它對歷代學者文人的影響卻仍是依稀可辨的;從這個角度也可以說,狹義的「道家」指的就是先秦時代以老子、莊子為主要代表人物的哲學思想流派。
道教神學與道家思想的異同,確實一言難盡。試舉一例:道教所謂長生不老,成仙通神,老、莊並未言及,也不能視為老、莊思想的合理的引申,甚至可以說,與自然之道亦不無悖逆。
道家是中國春秋戰國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學派之一,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傳說中,軒轅黃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一般來說,公認第一個確立道家學說的是春秋時期的老子,老子在他所著的《老子》(《道德經》)中作了詳細的闡述。道家思想其他的代表人物還有戰國時期的莊周、列禦寇、惠施等人。
道家倡導自然的世界觀和方**,尊黃帝、老子為創始人,並稱黃老。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認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統治宇宙中一切運動的法則。老子曾在他的著作中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蕭呵!寥呵!獨立而不改,可以為天地母。
吾未知其名,強名之曰道」(《老子》第25章)
西漢初年,漢文帝、漢景帝以道家思想治國,使人民從秦朝苛政中得以休養生息。歷史稱之為文景之治。 其後,儒家學者董仲舒向漢武帝提倡「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並被後世帝王採納。
道家從此成為非主流思想。 雖然道家並未被官方採納,但繼續在中國古代思想的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宋明理學更是揉合了道學的思想發展而成。
道家思想後來被張魯的五斗米道等宗教吸收,並演變成中國的重要宗教之一——道教。魏晉風流在清談玄學時更著重煉丹。因此,道家與道教常被人混淆。
道教是在中國形成並傳播的一種多神宗教,在中國古代影響僅次於佛教。道教被認為是和儒教和佛教一起組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三大支柱。道教以道作為其追求目標,道教因此而得名。
道教是在中國古代道家思想理論的基礎上吸收神仙方術、民間鬼神崇拜觀念和巫術活動而形成。它主張清靜無為,長生不老,得道成仙。
淵源道教雖奉老子為祖師,但其主張與老子、莊子的思想並不完全一致,而更多得益於漢初盛行的以老子之名言修道養壽的黃老道。道教的另一淵源是始於戰國、盛於秦漢的方仙道。此外,亦可遙追殷商的鬼神崇拜。
道教在其逐漸形成的過程中,與當時正進入中國的佛教的互動(佛教對道教的影響以及道家對佛教中國化的影響),也很值得注意。
發展歷程
道教的發展一般分為漢魏兩晉的起源時期、唐宋的興盛、元明期間全真教的出現和清以後衰落四個時期。
道教的形成是一個緩慢的發展過程。作為道教最終形成的兩個標誌性事件,一是《太平經》的流傳,一是張道陵的五斗米道。東漢順帝時(126年-144年),于吉、宮崇所傳的《太平清領書》(即後來所謂《太平經》)出世,得到廣泛傳播。
到東漢靈帝時,張角奉《太平清領書》傳教,號為太平道,自稱大賢良師,信徒遍佈天下九州,已是頗有影響。後來黃巾起義失敗,太平道日趨衰微。同樣是在東漢順帝時,張陵學道於蜀郡鵠鳴山,招徒傳教,通道者出米五斗,故稱五斗米道。
其孫張魯保據漢中多年,後又與最高統治當局合作,使得五斗米道的影響從西南一隅播於海內,遂為道教正宗。
兩晉南北朝時期,隨著煉丹術的盛行和相關理論的深化,道教獲得了很大發展。同時道教也吸取了當時風行的玄學,豐富了自己的理論。東晉建武元年,葛洪對戰國以來的神仙家理論進行了系統地論述,著作了《抱朴子》,是道教理論的第一次系統化,豐富了道教的思想內容。
南北朝時,寇謙之在北魏太武帝支援下建立了「北天師道」,陸修靜建立了「南天師道」。
到了唐宋,唐高祖李淵認老子李耳為祖先,宋真宗、宋徽宗也極其崇通道教,
古代有石頭雕刻的觀音菩薩像嗎,古代有石頭雕刻觀音送子像嗎
有的,現存的有在甘肅博物館就有一尊隋代的石觀音菩薩像 隋代,秦安縣出土,像高132釐米。頭戴四瓣花冠,冠正面飾阿彌陀佛像,以示觀音將來繼承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成佛。面形圓潤,眉目清秀,表情慈善安詳。袒上身 斜披絡腋,頸佩寬邊項圈,正中綴一寶石。左右肩頭各飾三條披帶。整個造像刻畫細膩,手法洗練,神態...
進門見觀音菩薩好嗎,家裡供奉的有觀音菩薩,正對著進門口好嗎?
抄薩,很好。如果見了就念一句 南無觀世音菩薩,就更好。觀音菩薩,又作觀世音菩薩 觀自在菩薩等,是佛教四大菩薩之一,聞名救苦,代表慈悲。他相貌端莊慈祥,經常手持淨瓶楊柳,具有無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間疾苦。觀世音菩薩 中國民間流傳最廣泛的人物,形象遍佈全國各地的寺廟之中,繪畫 雕塑及許多工藝...
牆上掛畫中有觀音菩薩的像有講究嗎
最好嘛供起來複 關於家裡裝修制 要供菩薩的問題 女聽眾bai 我家還沒有佛臺du 我就在觀zhi音菩薩面前許願說 dao 我農曆八月在家裡裝一個佛臺,供一座觀音菩薩。但是現在可能要推遲了,因為我的房子結構有問題,天花板有裂縫,地基也有裂縫。可能要修,如果觀音菩薩進來了,就要驚動觀音菩薩,我好不好在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