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堅持不懈的詩句有哪些,形容堅持不懈的詩句有哪些?

2021-03-04 06:50:21 字數 6102 閱讀 8379

1樓:陛下是隻貓

1、《草 / 賦得古原草送別》

唐代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2、《竹石》

清代 鄭板橋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3、《浪淘沙九首》

唐代 劉禹錫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洛水橋邊春日斜,碧流輕淺見瓊砂。

無端陌上狂風疾,驚起鴛鴦出浪花。

汴水東流虎眼文,清淮曉色鴨頭春。

君看渡口淘沙處,渡卻人間多少人。

鸚鵡洲頭浪颭沙,青樓春望日將斜。

銜泥燕子爭歸舍,獨自狂夫不憶家。

濯錦江邊兩岸花,春風吹浪正淘沙。

女郎剪下鴛鴦錦,將向中流匹晚霞。

日照澄洲江霧開,淘金女伴滿江隈。

美人首飾侯王印,盡是沙中浪底來。

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丈觸山回。

須臾卻入海門去,捲起沙堆似雪堆。

莫道讒言如浪深,莫言遷客似沙沉。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流水淘沙不暫停,前波未滅後波生。

令人忽憶瀟湘渚,回唱迎神三兩聲。

4、《冬夜讀書示子聿》

唐代 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5、《勸學詩》

宋代 朱熹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形容「堅持不懈」的詩句有哪些?

2樓:咪浠w眯兮

1、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出處:戰國時期苟子的《勸學》。

釋義:以千里馬(騏驥)的一躍,卻還不到十步,而老馬走一步沒多遠,卻不捨,相比之下,當然老馬走的更遠了。這樣比喻作學問,說明我們應該持之以恆。

2、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出處:東漢班固的《漢書·枚乘傳》。

釋義:用繩子也能把木頭鋸斷,水珠滴落,天長日久也可以把石頭滴穿。喻指只要堅持不懈,力量雖小也能守成艱難的事情。

3、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出處:唐代詩人李白的《行路難三首》。

釋義:相信總有一天,能乘長風破萬里浪; 高高掛起雲帆,在滄海中勇往直前!比喻志向遠大,不怕困難,奮勇前進。

4、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出處:宋代蘇軾的《稼說送張琥》。

釋義:廣博讀書而簡約審慎地取用。糧食要囤積充分,以備不時之需,每次取的時候要少取避免浪費。厚積指大量地、充分地積蓄;薄髮指噴薄而出。厚積薄發形容只有準備充分才能辦好事情。

5、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深。

出處:秦朝李斯所著《諫逐客書》。

釋義: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戍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出自《史記,李斯列傳》,意思是泰山不拒絕土壤,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江河大海不放棄細小的流水,所以能成就它們的深邃。

3樓:太陽百客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崖苦做舟。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1,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崖苦做舟,在讀書、學習的道路上,沒有捷徑可走,也沒有順風船可駛,如果你想要在廣博的書山、學海中汲取更多更廣的知識,勤份和刻苦是必不可少的。這句詩可以做為座右銘來激勵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學習上哪怕不聰明,只有勤奮、堅持不懈,才會有所收穫,走向成功。

此句出自著名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此句在增廣賢文中有收錄,是其治學名言,旨在鼓勵人們不怕苦多讀書,只有勤奮才能成功。

2,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字面意思:儘管前路障礙重重,但仍將會有一天會乘長風破萬里浪,掛上雲帆,橫渡滄海,到達理想的彼岸。

3,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謂只要堅持不停地用刀刻,就算是金屬、玉石也可以雕出花飾。引申為只要堅持不懈地努力,即使再難的事情也可以做到。語出荀況-勸學篇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4,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深,其中包含的哲理有;

①整個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絡的統一體。

②任何事物的變化發展,總是從量變開始的。

③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準備。

4樓:我的象會咩耶

1、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2、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3、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4、故夫河冰結合,非一日之寒;積土成山,非斯須之作。

5、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1、《諫逐客書》

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於戎,東得百里奚於宛,迎蹇叔於宋,來邳豹、公孫支於晉。此五子者,不產於秦,而穆公用之,並國二十,遂霸西戎。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至今治強。惠王用張儀之計,拔三川之地,西並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包九夷,制鄢、郢,東據成皋之險,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國之縱,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廢穰侯,逐華陽,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觀之,客何負於秦哉!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疏士而不用,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強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崑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乘纖離之馬,建翠鳳之旗,樹靈鼉之鼓。此數寶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說之,何也?必秦國之所生然後可,則是夜光之璧,不飾朝廷;犀象之器,不為玩好;鄭、衛之女不充後宮,而駿良駃騠不實外廄,江南金錫不為用,西蜀丹青不為採。

所以飾後宮,充下陳,娛心意,說耳目者,必出於秦然後可,則是宛珠之簪,傅璣之珥,阿縞之衣,錦繡之飾不進於前,而隨俗雅化,佳冶窈窕,趙女不立於側也。夫擊甕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呼嗚嗚快耳者,真秦之聲也;《鄭》、《衛》、《桑間》,《韶》、《虞》、《武》、《象》者,異國之樂也。今棄擊甕叩缶而就《鄭》、《衛》,退彈箏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

快意當前,適觀而已矣。今取人則不然。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

然則是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而所輕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內、制諸侯之術也。

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強則士勇。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

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謂「藉寇兵而齎盜糧」者也。夫物不產於秦,可寶者多;士不產於秦,而願忠者眾。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讎,內自虛而外樹怨於諸侯,求國無危,不可得也。

2、勸學

先秦:荀子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pù),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幹、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詩曰:

「嗟爾君子,無恆安息。靖共爾位,好是正直。神之聽之,介爾景福。

」神莫大於化道,福莫長於無禍。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君子生 通:性)

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以羽為巢,而編之以發,系之葦苕,風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繫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莖長四寸,生於高山之上,而臨百仞之淵,木莖非能長也,所立者然也。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質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

故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類之起,必有所始。榮辱之來,必象其德。肉腐出蟲,魚枯生蠹。

怠慢忘身,禍災乃作。強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穢在身,怨之所構。

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溼也。草木疇生,禽獸群焉,物各從其類也。是故質的張,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樹成蔭,而眾鳥息焉。

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禍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兩君者不容。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

螣蛇無足而飛,鼫鼠五技而窮。《詩》曰:「尸鳩在桑,其子七兮。

淑人君子,其儀一兮。其儀一兮,心如結兮!」故君子結於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故聲無小而不聞,行無隱而不形 。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為善不積邪?安有不聞者乎?

學惡乎始?惡乎終?曰:

其數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其義則始乎為士,終乎為聖人, 真積力久則入,學至乎沒而後止也。故學數有終,若其義則不可須臾舍也。為之,人也;舍 之,禽獸也。

故書者,政事之紀也;詩者,中聲之所止也;禮者,法之大分,類之綱紀也。 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

禮之敬文也,樂之中和也,詩書之博也,春秋之微 也,在天地之間者畢矣。 君子之學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蝡而動,一可以為法則。

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

故不問而告謂之傲,問一而告二謂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學莫便乎近其人。禮樂法而不說,詩書故而不切,春秋約而不速。方其人之習君子之說,則尊以遍矣,周於世矣。故曰:學莫便乎近其人。

學之經莫速乎好其人,隆禮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禮,安特將學雜識志,順詩書而已耳。則末世窮年,不免為陋儒而已。

將原先王,本仁義,則禮正其經緯蹊徑也。若挈裘領,詘五指而頓之,順者不可勝數也。不道禮憲,以詩書為之,譬之猶以指測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錐餐壺也,不可以得之矣。

故隆禮,雖未明,法士也;不隆禮,雖察辯,散儒也。

問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問也;說楛者,勿聽也。有爭氣者,勿與辯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後接之;非其道則避之。

故禮恭,而後可與言道之方;辭順,而後可與言道之理;色從而後可與言道之致。故未可與言而言,謂之傲;可與言而不言,謂之隱;不觀氣色而言,謂瞽。故君子不傲、不隱、不瞽,謹順其身。

詩曰:「匪交匪舒,天子所予。」此之謂也。

百發失一,不足謂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謂善御;倫類不通,仁義不一,不足謂善學。學也者,固學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塗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紂盜跖也;全之盡之,然後學者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為美也,故誦數以貫之,思索以通之,為其人以處之,除其害者以持養之。使目非是無慾見也,使耳非是無慾聞也,使口非是無慾言也,使心非是無慾慮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聲,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

是故權利不能傾也,群眾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蕩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謂德操。德操然後能定,能定然後能應。

能定能應,夫是之謂**。天見其明,地見其光,君子貴其全也。

3、德經·第六十四章譯註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4、卷十四·狀留篇

為國謀,因為王輔,皆夫沉重難進之人也。輕躁早成,禍害暴疾。故曰:

其進銳者,退速。陽溫陰寒,歷月乃至;災變之氣,一朝成怪。故夫河冰結合,非一日之寒;積土成山,非斯須之作。

干將之劍,久在爐炭,銛鋒利刃,百熟煉歷。久銷乃見作留,成遲故能割斷。(節選)

5、《增廣賢文》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心似平原走馬,易放難收。(節選)

形容人堅持不懈的格言,關於堅持不懈的名言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 益其所不能。孟軻,戰國思想家 教育家 關於堅持不懈的名言 1 鍥而不捨,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戰國 荀子 勸學 譯文 如果 刻幾下就停下來了,那麼 腐爛的木頭也刻不斷。如果 不停地刻下去,那麼 ...

關於堅持不懈的名言,關於堅持不懈的名言警句大全

1 忍耐和堅持雖是痛苦的事情,但卻能漸漸地為你帶來好處。奧維德2 我之所以能在科學上成功,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對科學的熱愛,堅持長期探索。英國 達爾文 3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4 不經一番徹骨寒,哪有梅花撲鼻香?5 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鬆勁退千尋。董必武6 繩鋸木斷,水滴石穿。7 誰有歷經千...

形容堅持不懈的成語 ,形容堅持不懈的成語 3個

繩鋸木斷 至死不渝 鐵杵成針 鐵杵磨針 鍥而不捨 一 繩鋸木斷 sh ng j m du n 解釋 用繩當鋸子,也能把木頭鋸斷。比喻力量雖小,只要堅持下去,事情就能成功。出自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 卷十 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翻譯 一天一錢 一千日就是千錢 用繩子不停的鋸木頭,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