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運有哪些別稱,天龍八部漕運的稱號有什麼用著麼獲得

2021-03-03 21:21:06 字數 5959 閱讀 6985

1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中國古代**將所徵收財物(主要為糧食)經水路解往京師或其他指定地點的組織和管理。水路不通處輔以陸運,多用車載(山路或用人畜馱運),故又合稱「轉漕」或「漕輓」、「漕輦」。

天龍八部 漕運的稱號有什麼用著麼獲得

2樓:匿名使用者

根據漕運次數能得到漕運稱號:

100次 漕運走卒

1000次 漕運押解官

3000次 漕運統領

7500次 漕運排程副使

20000次 漕運排程使

50000次 漕運總提調

天津別稱是什麼

3樓:為江山放棄了愛

天津,簡稱津,別稱天津衛、津門、津沽、沽上、沽。

天津,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環渤海地區經濟中心、首批沿海開放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金融創新運營示範區、改革開放先行區。

天津自古因漕運而興起,明永樂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2023年12月23日)正式築城,是中國古代唯一有確切建城時間記錄的城市。歷經600多年,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相容的獨特城市風貌。

擴充套件資料

在遠古時代,天津曾是渤海的一部分,陸地是逐漸沖積形成的。夏朝時期,屬於冀州。周朝時期,屬於幽州。

戰國時期,分屬於燕國和齊國。西漢時期隸屬漁陽等郡。唐朝中葉以後,天津已成為南方大米、絲綢北運的碼頭。

宋、遼時期,今海河當時稱「界河」。海河以北屬遼幽都府(後改析津府)武清縣;海河以南屬北宋高陽關路乾寧軍和滄州清池縣。宋朝在海河以南設立許多軍事據點——「寨」、「鋪」,如泥沽、雙港、三女、南河、沙渦、獨流等,以防遼軍南下。

金貞佑二年(1214)前,設「直沽寨」,派都統完顏佑、副都統完顏咬住戍守,「直沽」之名始見史籍。天津成為畿南軍事重鎮。

元至元十九年(1282)海漕開通,直沽成為漕運樞紐,為此在大直沽專設了接運廳和臨清萬戶府;並修建了直沽廣通倉等糧倉。至元年間(1264-1294)還在大直估、三岔口分別建了天后宮(東、西廟)。2023年三岔沽一帶鹽滷湧出,特許高鬆、謝實等18戶在此設灶煮鹽;兩年後,又專門設立「三岔沽司」、「大直沽司」,管理直沽鹽場。

元延佑三年(1316)在直估設「海津鎮」,命副都指揮使伯顏鎮守。

明建文二年(1400),燕王朱棣以「靖難」為名,與其侄朱允炆爭奪皇位,率兵從直沽渡河南廠,偷襲滄州,攻下南京,建文四年(1402)奪取了政權,翌年改元「永樂」。

永樂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2023年12月23日)在直沽設衛,命工部尚書黃福、平江伯陳瑄、都指揮僉事凌雲、指揮同知黃綱興工築城,並賜名「天津」,意謂「天子車駕渡河之處」。

永樂二年十二月九日(2023年1月9日)設天津左衛。永樂四年十一月八日(2023年12月18日)改青州右衛(一說青州左衛)為天津右衛。

清朝初年,沿襲了明朝的各項制度。順治九年(1652)將左、右衛併入天津衛,結束了衛所**的世襲制。三衛合併後,設立「巡道」、「同知」,負責民政事宜;「戶曹」、「鹽政」,負責稅賦和鹽業;「總兵」、「遊擊」、「參將」,負責軍事。

雍正三年(1725),改衛為州,天津開始建立地方**;九年(1731)升州為府,轄天津、靜海、青縣、南皮、鹽山、慶雲、滄州六縣一州。

2023年(**元年)3月,袁世凱就任中華**大**,「北京**」(「北洋**」)成立。是年7月,撤銷天津縣的建制,保留了「府」;2023年4月,又撤銷天津府,重建天津縣。

2023年6月,國民革命軍佔領天津,南京國民**設立「天津特別市」。2023年6月,天津特別市改為南京國民**行政院管的直轄的天津市。2023年11月,因河北省省會由北京遷至天津,天津直轄市改為省轄市。

2023年6月,河北省省會遷往保定,天津又改為直轄市。

另外,光緒二十六年六月十八日(2023年7月14日),八國聯軍攻陷天津城,於七月五日組成「暫行管理津郡城廂內外地方事務都統衙門」(簡稱「都統衙門」),對天津實行軍事殖民統治達兩年之久。

2023年7月30日,日本侵略軍侵佔天津,次日成立偽天津市地方治安維持會;12月17日,偽天津市地方治安維持會,改組為偽天津特別市公署;2023年11月,偽天津特別市公署又改稱偽天津特別市**,對天津人民實行了八年的法西斯統治。

2023年1月15日,天津解放,建立天津市(一說「區」)軍事管制委員會,同時成立天津市人民**。2023年2月11日,天津改為河北省省轄市。2023年1月2日,天津又改為**直轄市,直至今日。

4樓:天上來客了了

「天津」之名,與海河有密切聯絡。

據考證天津有九種別稱:

沽上、海津、三津、海門、津門、津沽、海上、析津、衛陽。

5樓:

除了歷史方面,天津鑑於是相聲和快板的發祥地也會被人們成為「哏兒都」(北京帝都,上海魔都,廣州妖都,天津哏兒都)

疏通漕運對於當時有什麼作用?

6樓:酸菜粉兒

水利事業也發展起來,使水利資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唐代大力發展水利灌溉事業,興修的水利工程約二百

六、七十處。比如在北方,發展了關中的農田水利,重點開發黃河、汾河河曲地帶的水利,又在龍門下引黃灌田。在南方,則相繼完成了江浙海塘、太湖湖堤及長江堤防等工程。

這些工程都為發展農業生產起到了很大作用。

漕運【簡介】

漕運是我國歷史上一項重要的經濟制度。用今天的話來說,它就是利用水道(河道和海道)調運糧食(主要是公糧)的一種專業運輸。

中國古代歷代封建王朝將徵自田賦的部分糧食經水路解往京師或其他指定地點的運輸方式。水路不通處輔以陸運,多用車載(山路或用人畜馱運),故又合稱「轉漕」或「漕■」、「漕輦」。

運送糧食的目的是供宮廷消費、百官俸祿、軍餉支付和民食調劑。這種糧食稱漕糧,漕糧的運輸稱漕運,方式有河運、水陸遞運和海運三種。狹義的漕運僅指通過運河並溝通天然河道轉運漕糧的河運而言。

【歷史】

漕運起源很早,秦漢秦始皇攻匈奴時,從山東向北河(今內蒙古烏加河一帶)轉運糧食;攻南越時,令監祿鑿靈渠溝通湘江與西江水系運糧。楚漢相爭,蕭何將關中糧食轉漕前線以供軍食,對漢軍的勝利起了重大的保證作用。

西漢定都長安後,每年需從關東運輸大量穀物以滿足關中地區貴族、官吏和軍隊的需求,轉漕逐漸制度化。漢初,每年運量為幾十萬石。武帝初年,增到一百多萬石,以後又增到四百萬石。

元封元年(前110),根據桑弘羊的建議,令民納粟補吏、贖罪,各農官又多增產,**掌握的糧食大增,漕運一度增到每年六百萬石,一般則仍保持在每年四百萬石左右。漕運用卒達六萬人。由各地護漕都尉管理,沿途縣令長也有兼領漕事的。

漕糧則輸入大司農所屬的太倉。此外,在武帝連年用兵和開發西南時,對軍隊所需的糧食也都進行了費用浩大的轉漕運輸,甚至漕轉一石,沿途要耗費十餘鍾糧食,大大加重了人民的負擔。

漕轉關中,費用浩大,需時很長,動員人力很多,特別是漕船要經過黃河三門峽砥柱之險,糧食損耗很大。為此,西漢**曾先後採取過多種改進辦法。其中收效最大的是漕渠的開通。

武帝元光六年(前129),根據大農鄭當時的建議,用三年時間,沿秦嶺北麓開鑿了與渭河平行的人工運河漕渠,使潼關到長安的水路運輸的路程和時間大大縮短,運輸費用從而減少,沿渠民田也能收到灌溉之利。這是漢代一項重要的水利工程。此外,宣帝時耿壽昌建議糴三輔、弘農、河東、上黨、太原之粟以供京師,這種做法,對縮短漕運路線,減少漕運壓力,避開砥柱之險,起了良好的作用。

東漢建都洛陽,從山東、河北、江淮等地轉漕糧食到京師,路程較近,又不需經過砥柱之險,改善了漕運困難的局面。因此光武帝初年省罷了護漕都尉。但此時漕運事業仍有一定的發展。

光武帝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在洛陽南修陽渠引洛水以為漕。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王景治河,自滎陽(今滎陽縣東北)到千乘(今山東高青高苑鎮北)海口,築堤修渠,使新莽始建國三年(公元11)黃河徙道後混流的黃河、汴河分流,便利了南來的漕糧自淮河入汴,北來的漕糧循河、洛而西,使京師糧食**不憂匱乏。這是東漢漕運事業的最大成就。

此外,如光武帝時王霸擊匈奴,曾從溫水(即漯餘水,流經今北京北)漕運軍糧,安帝時虞詡為武都太守,在沮(今陝西略陽東)、下辯(今甘肅成縣西)間數十里燒石剪木開漕船道等,也都改善了各該地區糧食運輸緊張的狀況。

隋初除自東向西調運外,還從長江流域轉漕北上。隋煬帝動員大量人力開鑿通濟渠,聯結河、淮、江三大水系,形成溝通南北的新的漕運通道,奠定了後世大運河的基礎。

唐、宋、元、明、清歷代均重視漕運,為此,疏通了南糧北調所需的網道,建立了漕運倉儲制度。咸豐五年(1855)黃河改道,運河淺梗,河運日益困難 ,隨商品經濟發展 ,漕運已非必需 ,光緒二十七年(1901)清**遂令停止漕運。歷代漕運保證了京師和北方軍民所需糧食,有利於國家統一,並因運糧兼帶商貨,有利於溝通南北經濟和商品流通;但它又是人民的一項沉重負擔,運費代價過高,尤以漕運徭役,徵發既眾,服役又長,以至失誤農時,故亦有眾多弊端。

自秦始皇統一中國後,轉漕問題就是運東方的糧食以實長安,從全域性來看,最重要的轉運中心在中原,因此秦**即建全國最大的糧倉——敖倉於成皋(今河南滎陽西五里)。西漢時東方的糧谷多從此西運,東漢時置敖倉官,屬河南尹管轄。

7樓:匿名使用者

加強南北交流,使交通便利,運輸方便,解放一部分勞動力

漢代漕運工程以涇渭為中心有哪些

8樓:匿名使用者

漢代以涇渭為中心,在長安周圍先後修建了不少灌溉或漕運工程,如漕渠、龍首渠等。唐代長安城是由隋朝著名設計師宇文愷設計規劃建成的,唐代在長安城中興修的主要建築為大明宮和興慶宮。大明宮建於唐代初期,貞觀八年開始營建,「以為上皇清暑之所」,它位於龍首原上,它是我國建築是上首座前、中、後三殿相連的建築,中殿主要採用高空採光的形式。

興慶宮位於春明門內,現在的興慶宮公園就是它的一部分~

漕運碼頭在歷史上的重要作用有哪些

9樓:咦...呀

對於現代人來說,「漕運」是個陌生的詞彙,但在中國的王朝歷史上,特別是明清

兩代,忙碌於京杭大運河之上的「漕運」,卻是維持國家正常運轉的一根生命線。

著名的京杭大運河北起點通州,是北京通往天津、河北、東北地區的樞紐要道,堪稱北京的東大門。京杭大運河近千年的漕運歷史為通州區留下了眾多的文物古蹟和美景佳談。昔日的通州八景「古塔凌雲」、「長橋映月」、「柳蔭龍舟」等依稀可見,「一枝塔影認通州」、「倒影山河月影搖」等讚美詩句一直流傳至今。

說到漕運,就不得不提起運河。追憶歷史,明末清初,京杭大運河貫通南北,漕運商賈盛極一時。京杭大運河北起通州,逶迤南去,直迄杭州,綠浪拍京津沙岸,跨冀魯平原,掠蘇浙綠野,連海河,穿黃河,過譽河,越大江,再接錢塘,全長3500餘里。

其工程之巨集偉,規模之壯觀,歷史之悠久,堪稱當時全球之冠。

通州之名本身就與漕運有關,取運河漕運通暢賙濟之意。800多年來,通州地區一直是漕運及倉儲重地,素有「一京、二衛、三通州」之美譽。

駕車沿北運河南行,一座八面八角的古塔矗立在河岸邊。隨同訪問的王斌先生介紹說,相傳清朝時,經大運河從南方千里迢迢來北京的商人們,在遠處一看到這座燃燈佛舍利塔就會激動不已,因為他們經歷了眾多的苦難後,見到了塔就如到了通州,一切災難都將過去,燃燈塔成了當時北京的標誌。正所謂「三望燃燈塔,便到通州城。

」「漕運,以河渠為主」。由此可見,歷史上的通州曾是河湖盪漾、波光粼粼的景象。時下,荒草浸滿的河壩上只剩下兩旁的綠化帶,依稀顯示著當年的情景。

河床上的湖澱也逐漸淤淺變小,化成幾灘孤立的淺水,已沒了當年漕運時千帆競渡的氣象。

清朝時,每年要有幾百萬石漕糧,彙集通州的石壩、土壩,然後沿通惠河,經護城河,轉運到京城倉庫。隨著歲月流逝,通州區幾個古老的碼頭都已不復當年之繁華,只能想象那時的盛況。王斌指著河岸邊應電視劇《漕運碼頭》而生的外景地說:

「整個碼頭試圖再現清朝中期漕運碼頭的盛景。」碼頭上綠色琉璃瓦頂的過斛廳以及小青瓦屋頂的轆轤井房,似乎都在訴說著漕運盛事。

如今,通州區運河兩岸進行了主題化的景觀建設,景觀長廊已經形成,未來還將形成以燃燈佛舍利塔為核心,在文化廣場周邊發展濱河演藝走廊,包括演藝廣場、文化藝術品交易中心、時尚藝術商品街、餐飲風情街等等。北運河西岸、新華大街以北地區,塑造由北關環島至燃燈佛舍利塔的視覺走廊,沿這一視覺通道佈設豐富的商業文化設施,形成**廣場和探夢中心。

今天,行進在北京的東二環路上,一點兒漕運的影子都看不見,因為護城河早就被填埋在二環路下。但東直門和朝陽門內的祿米倉、南新倉、北新倉等古老建築,見證了這段不滅的漕運史

天龍八部漕運是什麼,天龍八部中漕運和跑商是一樣的嗎?有什麼區別啊?

跑漕運的推建路先是從洛陽 嵩山 太湖 蘇洲,著2地跑不要到大理因為遠,在鏡湖劫漕的多,要把跑漕運時的稱號換了或隱藏著樣安全.等你到了30級 在三大城市的 漕字那裡接了漕運就先打壓市價買進來物品 再跑到另一個城市哄抬市價在賣出去 在漕運是不能其坐騎也不能在npc出傳送,全靠自己一個一個地圖跑 漕運即為...

天龍八部怎麼跑漕運賺錢最多,天龍八部怎麼跑漕運賺錢最快

1 在漕運日,帶上漕運路引 2 買之前,打壓市場,賣之前哄抬市場,所以你總是能看到,漕運那裡等很多人。3 跑的時候多跑幾環再交票,這樣得的錢多,不過有一點如果在路上被截了,前面跑的就全沒了。週日這天使用漕運路引 沒跑一次j加倍 平時跑就不加j 而且跑漕 還不如到40級跑上錢比跑漕多多了而且還加經驗基...

天龍八部遊戲中漕運任務怎麼做?詳細點 謝謝

先去蘇州水牢組隊刷路引,越多越好,其實水牢本身刷的東西也值錢,星期天去跑漕運,大理洛陽蘇州了來回跑,漕運使從自動尋路那裡可以找到,實在不行按tab鍵,地圖上漕字就是,身上先帶2金幣,換官票,想多賺的話,等15分鐘打壓市價或者哄抬市價,買進賣出,在嵩山太湖無量山鏡湖,你跑操會有打劫的npc,你想打就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