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通陸路絲綢之路功勞最大的是誰

2021-03-03 21:25:27 字數 8868 閱讀 1716

1樓:匿名使用者

陸路交通與唐朝對外文化交流 唐代是舉世聞名的陸路絲綢之路發展的**時代,這一時期通過歐亞內陸地區進行的東西方經濟、...這條道路的開通與突厥汗國在政治上.統一了歐亞大陸北方地區有密切的關係.

張騫...功勞最大

初一歷史上冊選擇題

2樓:淡紫·淑女雪夜

1、推翻秦朝統治的決定性戰役是( )

a、牧野之戰 b、長平之戰 c、鉅鹿之戰 d、淝水之戰

2、漢武帝的「罷黜百家」是指( )

a、諸子百家 b、除儒家以外的諸子百家

c、法家和墨家 d、道家和兵家

3、發明水排的是( )

a、西漢的王景 b、東漢的杜詩 c、東漢的王景 d、西漢的杜詩

4、第一次統一蒙古草原的匈奴族傑出首領是( )

a、冒頓單于 b、呼韓邪單于 c、衛青 d、霍去病

5、漢武帝從匈奴手中奪取了( )

a、河套地區 b、河西走廊地區

c、漠北地區 d、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區

6、對開通陸路絲綢之路功勞最大的是( )

a、漢武帝 b、張騫 c、班超 d、甘英

7、西域都護設立於( )

a、138年 b、119年 c、73年 d、60年

8、下面幾位科學家中,對人類文化傳播貢獻最大的是( )

a、張衡 b、蔡倫 c、張仲景 d、華佗

9、佛教傳入我國中原地區是在( )

a、西漢初年 b、秦朝 c、西漢末年 d、東漢

10、下列人物在《史記》中沒有記載的是( )

a、秦始皇 b、陳勝 c、漢武帝 d、班超

11、官渡之戰之後,曹操基本上統一了( )

a、黃河以南 b、長江以南 c、南方 d、北方

12、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的關鍵之戰是( )

a、官渡之戰 b、赤壁之戰 c、淝水之戰 d、城濮之戰

13、淝水之戰交戰的雙方是( )

a、東晉和前秦 b、西晉和前秦 c、東晉和北魏 d、西晉和北魏

14、東漢、魏、晉時期內遷的少數民族是( )

a、羌、氐、鮮卑、胡 b、西戎、鮮卑、羌、羯

c、匈奴、鮮卑、羯、氐、越 d、鮮卑、匈奴、羯、氐、羌

15、北魏孝文帝將都城從平城遷到( )

a、長安 b、許 c、洛陽 d、殷

16、下列事件中屬於孝文帝改革措施的內容有( )

①重用漢族謀士王猛 ②規定官吏按季度領取俸祿 ③遷都洛陽

④要求鮮卑族改用漢姓 ⑤提倡同漢族通婚 ⑥要求普及漢話

a、④⑤⑥ b、②④⑥ c、①②③ d、①③⑤

17、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完整的農業科學著作是( )

a、《齊民要術》 b、《詩經》 c、《水經注》 d、《農書》

18、下列醫學成就屬於華佗的是( )

①四診法 ②麻沸散 ③鍼灸術 ④五禽戲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9、三國時期,臺灣稱為( )

a、夷洲 b、流求 c、琉球 d、臺灣

20、西漢長安城內有專門的商業區,叫做( )

a、未央宮 b、長樂宮 c、市 d、坊

21、下列藝術品問世時間距離諸葛亮生活的年代最遠的是( )

a、蘭亭序 b、洛神賦圖 c、女史箴圖 d、龍門石窟佛像

22、漢武帝削弱王國勢力,加強**對地方控制的最主要措施是

a、允許諸王將自己的封地分給子弟 b、推薦人才

c、統一鑄幣權 d、把地方的鹽鐵經營權收歸**

二、 連線題(5×2分)(把相關的內容連線)

王羲之 《女史箴圖》

顧愷之 《蘭亭序》

張仲景 「三顧茅廬」

董仲舒 《傷寒雜病論》

劉備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三、 填表題(6×2分)

人物朝代稱謂主要著作

祖沖之 數學家、天文學家

賈思勰北朝

北魏地理學家

四、 識圖題(25分)

1、 三國鼎立(7×2分)

(1)圖中a、b、c、表示三國的國名,a是 、b是 、c是 。

(2)圖中a 、b、c、表示三國的都城,a 是 、b 是 、c 是 。

(3)發生在208年的重要戰役是: 。

2、 仔細觀察下圖,完成下面問題:(11分)

(1)圖中溝通東西方的這條交通要道名為 。(2分)

(2)寫出這條要道的路線(3×2):

河西走廊 今 地區

歐洲的大秦

(3)這條交通要道的開闢,發揮了什麼作用?(3分)

五、 問答題(9分)

想一想,江南地區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為什麼能得到開發?

初一級歷史複習題綱(選擇題)

初一級歷史複習題綱(選擇題)

初一級歷史複習題綱(選擇題)

初一級歷史複習題綱(選擇題)

1、公元前xx年是指:( c )

a 由公元元年開始推算。 b 由公元元年開始向後推算。

c 由公元元年開始向前推算。 d 由公元元年開始向前後推算。

2、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的人類是( c )

a 北京人 b 山頂洞人 c 元謀人 d 藍田人

3、下面內容中,標誌著我國世襲制代替禪讓制的是( b )

a 禹傳位給伯益。 b 禹傳子,家天下。

c 舜傳位給禹。 d 啟打敗有扈氏。

4、戰國時期主持修築都江堰的秦國蜀郡守是( c )

a 李斯 b 李悝 c 李冰 d 吳起

5、《孫子兵法》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兵書,它的作者是( a )

a 孫武 b 孫臏 c 魯班 d 屈原

6、春秋時期同晉國爭霸中原的諸侯國是( d )

a 齊。 b 吳。 c 越。 d 楚。

7、提出建立君主****集權的封建國家的是( d )

a 孔子 b 孟子 c 老子 d 韓非

8、秦長城的起止點是:(a )

a 西起臨洮,東到遼東。 b西起遼東,東到臨洮。

c 西起咸陽,東到河套。 d 西起隴西,東到長平。

9、劉邦和項羽爭奪帝位的戰爭是:(b )

a 鉅鹿之戰。 b 楚漢之爭。 c 長平之戰。 d 馬陵之戰。

10、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中,誰的主張對當時封建統治者最有用?( d )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1 1、我國端午節吃粽子划龍舟的民俗,是紀念( b )

a.扁鵲 b.屈原 c.魯班 d.俞伯牙

12、我國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是( d )

a 荀子 b 墨子 c 孟子 d孔子

13、黃河流域原始農耕時代的居民是( d )

a 北京人 b 山頂洞人 c 河姆渡原始居民 d 半坡原始居民

14、東晉時期,我國傑出的書法大宛,被後人尊稱為「書聖」的是(d )

a 鍾繇 b 王導 c 陶淵明 d 王羲之

15、西周的眾多諸侯,是通過什麼產生的。( c)

a 奴隸制 b 世襲制 c 分封制 d 禪讓制

16、決定晉文公成為中原霸主的戰爭是(a )

a 城濮之戰 b 桂陵之戰 c 馬陵之戰 d 長平之戰

17、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什麼時候開始。( c )

a 黃帝時期 b 夏朝 c 商朝 d 西周

18、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 c )

a 《尚書》 b 《春秋》 c 《史記》 d 《黃帝內經》

19、河姆渡原始居民開始種植( a )

a 水稻 b 小麥 c 玉米 d 粟

20、領導人民治理洪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是( b )

a 堯 b 禹 c 鯀 d 舜

21、秦統一後,全國規範文字是( b )

a 大篆 b 小篆 c 隸書 d 楷書

22、被後人尊稱為「人文初祖」的是(b )

a 炎帝 b 黃帝 c 倉頡 d 伶倫

23、下列哪個政權的建立,標誌我國早期國家的產生(a )

a 夏 b 商 c 西周 d 春秋

24、春秋時期的第一個霸主是( a )

a 齊桓公 b 晉文公 c 楚莊王 d 宋襄公

25、戰國時期變法效果最顯著又確立了封建制度的是是( d )

a 管仲改革 b 李悝變法 c 吳起變法 d 商鞅變法

26、下列根據孔子言論整理成的書是( c )

a 《春秋》 b 《尚書》 c 《論語》 d 《詩經》

27、我國迄今考古發現的最大的青銅器是(a )

a 司母戊鼎 b 四羊方尊

c 夏朝銅爵 d 秦始皇銅馬車

28、最後推翻秦朝的是(c )

a 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軍 b 項羽領導的農民軍

c 劉邦領導的農民軍 d 劉邦、項羽領導的農民軍

29、蜀國的建國年代是( d )

a 229年。 b 222年。 c 220年。 d 221年。

30、我國青銅文化的燦爛時期( b )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東周

31、秦統一六國的年代是( b )

a公元前475年 b 公元前221年

c 公元前230年 d 公元220年

32、秦朝統一後全國使用的錢幣是( b )

a 鏟形幣 b 圓形方孔錢 c 蟻鼻錢 d 刀形幣

33、我國最早的人類生活在**( a )

a 雲南元謀 b北京周口店 c 陝西西安 d 浙江餘姚

34、用世紀年代表述439年,正確的是( c )

a 四世紀30年代 b四世紀40年代 c五世紀30年代 d 五世紀40年代

35、推翻秦朝統治的決定性戰役是( c )

a、牧野之戰 b、長平之戰 c、鉅鹿之戰 d、淝水之戰

36、漢武帝的「罷黜百家」是指( b )

a、諸子百家 b、除儒家以外的諸子百家

c、法家和墨家 d、道家和兵家

37、發明水排的是(b )

a、西漢的王景 b、東漢的杜詩 c、東漢的王景 d、西漢的杜詩

38、第一次統一蒙古草原的匈奴族傑出首領是( a )

a、冒頓單于 b、呼韓邪單于 c、衛青 d、霍去病

39、漢武帝從匈奴手中奪取了( d )

a、河套地區 b、河西走廊地區

c、漠北地區 d、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區

40、對開通陸路絲綢之路功勞最大的是( b )

a、漢武帝 b、張騫 c、班超 d、甘英

41、西域都護設立於( d )

a、前138年 b、前119年 c、前73年 d、前60年

42、下面幾位科學家中,對人類文化傳播貢獻最大的是( b )

a、張衡 b、蔡倫 c、張仲景 d、華佗

43、佛教傳入我國中原地區是在( c )

a、西漢初年 b、秦朝 c、西漢末年 d、東漢

44、下列人物在《史記》中沒有記載的是( d )

a、秦始皇 b、陳勝 c、漢武帝 d、班超

45、官渡之戰之後,曹操基本上統一了( d )

a、黃河以南 b、長江以南 c、南方 d、北方

46、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的關鍵之戰是( b )

a、官渡之戰 b、赤壁之戰 c、淝水之戰 d、城濮之戰

47、淝水之戰交戰的雙方是( a )

a、東晉和前秦 b、西晉和前秦 c、東晉和北魏 d、西晉和北魏

48、東漢、魏、晉時期內遷的少數民族是( d )

a、羌、氐、鮮卑、胡 b、西戎、鮮卑、羌、羯

c、匈奴、鮮卑、羯、氐、越 d、鮮卑、匈奴、羯、氐、羌

49、北魏孝文帝將都城從平城遷到( c )

a、長安 b、許 c、洛陽 d、殷

50、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集權封建國家是(c )

a 齊國 b 西漢 c 秦朝 d 東漢

51、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完整的農業科學著作是( a )

a、《齊民要術》 b、《詩經》 c、《水經注》 d、《農書》

52、下列醫學成就屬於華佗的是( c )

①四診法 ②麻沸散 ③鍼灸術 ④五禽戲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3、三國時期,臺灣稱為( a )

a、夷洲 b、流求 c、琉球 d、臺灣

54、西漢長安城內有專門的商業區,叫做( c )

a、未央宮 b、長樂宮 c、市 d、坊

55、下列藝術品問世時間距離諸葛亮生活的年代最遠的是( d )

a、蘭亭序 b、洛神賦圖 c、女史箴圖 d、龍門石窟佛像

56、漢武帝削弱王國勢力,加強**對地方控制的最主要措施是( a )

a、允許諸王將自己的封地分給子弟 b、推薦人才

c、統一鑄幣權 d、把地方的鹽鐵經營權收歸**

57、南朝數學家、天文學家祖沖之最突出的成就是( a )

a 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圓周率的數值計算到小數點後的第七位數字

b 測定出一年的24外節氣 c 寫成數學專著《九章算術》

d 製造了世界最早的能測定**方向的**儀器。

58、下面是發生在兩漢時期的幾個歷史事件,其中,使匈奴不能再與西漢抗衡的是( b )

a 公元前200年白登之圍。 b 公元前119年衛青、霍去病出擊匈奴。

c 秦末漢初再次奪得河套地區。d 漢明帝時竇固出擊北匈奴。

59、北魏是哪個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 b )

a 羯 b 鮮卑 c 氐 d 匈奴

60、東漢地動儀的發明者是( c )

a 杜詩 b 馬鈞 c 張衡 d 祖沖之

61、道教興起於我國的哪一個時期( d )

a 春秋 b 戰國 c 西漢 d 東漢

62、官渡之戰的雙方是(a )

a 曹操與袁紹 b 劉邦與項羽

c 楚國與西漢 d 孫權與劉備

63、被尊稱為「醫聖」的東漢醫學家是( d )

a 華佗 b 扁鵲 c 葛洪 d 張仲景

64、前秦是哪個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 d )

a 鮮卑 b匈奴 c 羯 d 氐

65、秦朝時開鑿的溝通湘水和離水的人工運河是( a )

a 靈渠 b 邗溝 c 白渠 d 六輔渠

66、西漢時期曾兩次出使西域的是( d )

a 竇憲 b 竇固 c 甘英 d 張騫

67、下列歷史人物沒有生活在三國時期的是( b )

a 劉備 b 曹操 c 諸葛亮 d 孫權

68、經考古證實最早的造紙術開始於我國( b)

a 秦朝 b 西漢 c 東漢 d 三國時期

絲綢之路是誰開闢的?絲綢之路是誰最早提出的

絲綢之路是張騫開闢的,這段歷史被世人稱為 鑿空之旅 西漢漢武帝年間,張騫奉命出使西域,然後從長安出發,經過長途跋涉後創造了絲綢之路,事實上 絲綢之路 的名稱是由德國人取的,一直沿用至今,成為古老的陸上運輸航線。在先秦時期,東西方相通的航線就已經有了,只不過在西漢時期才有了絲綢之路,當時西漢和西方的交...

使西域絲綢之路開通了那時的西域是指現在的什麼

漢人沒有開發的西部地區 如現在的甘肅新疆 阿富汗等 張騫出使西域為絲綢之路的開通做出了什麼貢獻 貢獻 張騫通西域,不僅獲得了大量過去聞所未聞的資料,而且也傳播了西漢的聲威.張騫通西域,開通了西域的道路,司馬遷稱此行為 鑿空 張騫通西域以後,中原和西域的交往更頻繁,規模與範圍更大.使臣 商隊 宗教僧侶...

說說絲綢之路為什麼是一條偉大的路

因為絲綢之路打通了東方交流之路,不但是 之路,更是人心互通之路 和平發展之路。絲綢之路為什麼是一條偉大的路?因為絲綢之路加強了東 西方經濟 文化的交流,促進了各國人民的友誼,所以說是一條偉大的路。一隊隊駱駝商隊在這漫長的商貿大道上行進,他們越過崇山峻嶺,將中國的養蠶 繅絲 冶鐵 造紙 鑿井 灌溉等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