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哲學中,什麼是物質,哲學中的物質指什麼?

2021-03-03 21:28:21 字數 4985 閱讀 8524

1樓:無線電師

1、定義

列寧的物質定義是:「物質是標誌客觀實在的哲學範疇,這種客觀實在是人通過感覺感知的,它不依賴於我們的感覺而存在,為我們的感覺所複寫、攝影、反映。」

簡寫:物質是不依賴於意識又能為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

2、意義

列寧的物質定義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義:

第一,它指出物質「不依賴於我們的感覺而存在」,肯定了物質對意識的獨立性和根源性,同二元論和唯心主義劃清了界限。

第二,它指出「客觀實在是人通過感覺感知的」,堅持了唯物主義的反映論和可知論原則,同不可知論劃清了界限。

第三,它指出「物質是標誌客觀實在的哲學範疇」,明確了哲學物質範疇與自然科學物質理論的區別和聯絡,同舊唯物主義劃清了界限。

哲學中的物質指什麼?

2樓:匿名使用者

哲學上說物質是世界的本原,其實是說物質是世界的普遍性的抽象,並不是說世界是由「物質」變的!也不是說有一個單獨存在的東西叫「物質」。物質是客觀存在著的萬事萬物的總和,實際是說物質是客觀存在著的萬事萬物的總和的抽象,或物質是客觀存在著的萬事萬物的抽象的總和,這個總合不是簡單的相加和並列,而是抽象。

政治哲學中的物質概念解讀:

1、「不依賴於人的意識」指出了物質的客觀實在性,這是物質的唯一特性。相對於意識現象來說只有物質現象才具有這種屬性。因此稱「唯一」。

這也是物質和意識的區別。凡是物質現象必然有客觀實在性。無論它是看得見摸得著的,還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也不管它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無論是自然界中的還是人類社會中的;只要具備了「客觀實在性」就屬於物質範疇。

「客觀實在性」是所有物質現象的共性。不具有這一屬性的就是意識範疇。「客觀實在性」是判斷一種現象是不是物質現象的依據。

2、哲學中的物質是自然和社會中萬事萬物的共性,不是指事物本身,事物本身只是這一共性的載體。所以我們把自然和社會中萬事萬物叫物質現象或物質的。很多人沒有搞清這一點,說明他還不知道什麼叫哲學。

哲學是關於自然、社會、思維領域的一般問題的學說;馬克思主義哲學則是關於自然、社會、思維發展的一般規律的科學。哲學上「物質」定義以及「矛盾」的定義,都必須從「一般」意義上去理解。不能把哲學上的「物質」等同具體的物質形態,也不能把哲學上的「矛盾」等同於生活中的矛盾。

只有這樣才可能真正明白了哲學。

3、「不依人的意識為轉移」說明物質具有獨立性,意識沒有這種屬性。物質可以脫離意識而存在,但意識不能脫離物質而存在。就算社會意識具有獨立性也是要加上「相對」二字的。

「不依人的意識為轉移」也意味著單純的意識活動是不會使物質現象發生變化的,但通過人的意識指導下的物質行為可以改變它的存在狀態或具體形態。「不依人的意識為轉移」是理解物質定義難點所在,有人提出:一條不好走的路,他想變得好走一些,後來**真的修了這條路。

於是得出:這路變得好走是以他的意識為轉移的結論。試想這個人或**主要領導就是單純憑「想」而不實際去做,路會不會修好?

這個修路的過程是物質運動的過程,不是單純的意識活動的過程,當然這個過程是有意識指導的過程。意識的指導和單純的意識活動是不同的。

4、「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說明:物質是可以被人們所認識的。這是可知論觀點。

辯證唯物主義者是可知論者。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首先是認識客觀存在的物質現象,然後才發現了他們的「客觀實在性」這一共性。這正是遵循了從個別到一般再到個別的認識規律。

但這種「客觀實在性」無論是人們認識事物之前還是之後,它都以具體物質形態做載體而呈現著自己的屬性。

參考資料

精品學習網.精品學習網[引用時間2017-12-20]

3樓:匿名使用者

物質是不依賴人的意識,並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上面回答到的「山川樹木」並不是物質,它只是具體的物質形態,哲學上說的物質是對具體物質形態的概括,我們平時所見的花草,桌子椅子,食物等等,還有看不見的空氣等等都是具體的物質形態,哲學的物質與具體物質形態的關係是共性與個性,一般與個別的關係。

4樓:匿名使用者

物質是一個頂級抽象概念,沒有具體指向。空氣是物質,石頭是物質,分子是物質,原子是物質,粒子是物質,汽車是物質,人也是物質,人是高階物質。

我們把大於分子的物質稱為巨集觀物質,等於或小於分子的物質稱為微觀物質。巨集觀物質是由微觀物質構成的。

體積、結構、質量是物質的基本屬性,缺一不可。物質無限可分,但質量不能為零,質量為零就意味著不存在。

質量是指一定體積的物體所包含的物質數量。質量的標準計量單位是千克,法國科學院2023年規定:在標準大氣壓,4攝氏度時,1升(1立方分米)純水的質量為1千克,並用鉑銥合金製成原器,儲存在巴黎,後稱「國際千克原器」。

物質世界是一切物質的總和,物質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類社會。

從物質世界演進的過程看,自然界是先於人類而存在的,是人類社會產生、發展的前提和基礎。人類社會是整個自然界的一個特殊部分,是隨著人類的產生而出現的。人類社會是物質存在的最高形式,是人們在特定的物質資料生產基礎上相互交往共同活動形成的各種關係的有機系統。

因為地球具備了獨特的自然條件,所以成就了一個獨特的世界。地球自然形成了有機分子——細胞——人類——人類社會。因為地球具備了生物存活的充分條件,所以在這種自然條件和環境中,原子開始了生化反應,原子根據自身的性質自發排列,最終產生了第一批可以自我複製的分子,而人類正是這些分子演進的造物。

人類的出現是整個生物進化過程中發生的偶然事件(偶然是指不一定要發生而發生的),如果是必然事件(必然是指在一定條件下的不可避免性和確定性),就會重複出現。比如,恐龍最早出現在2億3千萬年前的三疊紀,滅亡於約6千5百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恐龍滅絕之後就沒有再次出現。所以說,生物的進化是必然的,進化的結果是偶然的。

宇宙中不可能存在與地球一模一樣的天體,但肯定廣泛存在與地球相似的天體。地球以外不一定存在人類,但肯定廣泛存在生物。發現外星文明是一個低概率事件,過去、現在、將來是否還存在其他人類文明,不得而知。

人類的認識能力是有限的,客觀存在是無限的。人類對物質的認識還處於不斷深入階段。人類永遠不能感知無限大和無限小的物質。

人類只能觀測到宇宙的區域性,不能觀測到宇宙的全部。人類只能感知電磁子的存在,不能感知比電磁子更小的物質存在。

5樓:匿名使用者

不依賴於人的意識,並能被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就是物質,包括可見的,比如山川樹木,也包括不可見的,比如自然規律等等。都是物質。

6樓:匿名使用者

就是世界上所存在不屬於抽象的東西

哲學中的「物質」是什麼啊?

7樓:超級晨霧的光

物質意思指在人們的意識

之外獨立存在又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列寧指出:「物質是標誌客觀實在的哲學範疇,這種客觀實在是人通過感覺感知的,它不依賴於感覺而存在,為感覺所複寫、攝影、反映。」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有著無限多樣的形態,無窮的變化發展,但歸根結底都是客觀實在的外在表現,都是物質的外在表現。意識只是高度發展的物質的一種外在表象。

擴充套件資料

哲學產生原因:在當代,由於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意識科學的獨立和迅速發展,哲學的研究物件又發生了變化。

哲學不再研究世界某一範圍、領域的問題了,而是研究整個世界一切事物、現象的共同本質和普遍的規律,如世界的本源,物質和意識的關係,世界的基本狀態等問題,從而形成了唯物唯心兩大派系。

哲學本身只是展現思維的不同維度,並無對錯可言,可若以實踐探尋客觀世界本來面目即存在科學與不科學之分了。

物質認識程序:人類對物質的認知是從感性到理性的過程,溝通感性和理性的是現象和思維的契合。最初,人們區分身邊可見、可聽、可觸、可嘗、可嗅的事物,是以各種反射的異同較模糊地認識這些事物的特點的。

另外,人類有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五大感覺,還有對力的感覺、對平衡的感覺、對距離的感覺、對飢餓和渴的感覺等。

8樓:匿名使用者

哲學中的物質,是指不依賴於人的意識並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物質的概念,要注意:

(1)它是從萬事萬物的總和中抽象出來的共同本質。正如"物、物質無非是各種物的總和,而這個概念就是從這一總和中抽象出來的。"——恩格斯

(2)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其基本含義是「不依賴於人的意識」。

(3)物質具有可知性。其基本含義是「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正如:

"物質是標誌客觀實在的哲學範疇,這種客觀實在是人通過感覺感知的,它不依賴於我們的感覺而存在,為我們的感覺所複寫、攝影、反映。"——列寧。

價值規律等規律跟凳子,桌子是有區別的,但都屬於物質.前者是看不見客觀實在,後者是看得見具體物質形態.

詳見

9樓:宣鈺苑卿

哲學上的物質其實是針對絕對時空而言的,揭示的是物質的

真正本質。我們可以認為哲學上物質的完整含義是:「物質是在絕對空間中佔有體積,具有質量、能量和資訊,併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存在。

物質既不能被創生,又不能被消滅,只能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

現代物理學研究的則是相對時空中的物質,認為看得到摸得著或通過儀器直接觀察到的在相對空間佔有體積,具有有質量的就是物質,它運動的速度不能低於光速,還可以在相對空間長時間靜止,甚至能被消滅或創生,因而有物質湮滅和質能轉換的說法.

10樓:

這一定律不是物質,但是具有物質屬性,所以就可以說成「。。。定律是物質性的」。

另外,物質就是一切客觀的存在。

11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定義根本就是錯的,至少不應該這樣翻譯,一個被斯大林修正的馬克思主義加上不當翻譯的結果.總之,你不要相信高中的政治教材,真正的哲學教材不應該給學生灌輸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應該羅列思想讓學生自己去判斷.而就是唯一的標準.

物質也不是用一個定義來說明的,只是上下文相對於意識的一個名詞,物質在通常情況下就是指非思想上的東西,就是實實在在的東西.

還有,不是誰都去用物質和意識去兩分世界.其實世界可以分為,你的意識和非你的意識的其它所有的東西.就是我和非我,這樣更容易理解.

就是主體和客體的劃分.布什的意識也是意識,不過對於我來講就是客體領域的東西.

哲學中物質性活動什麼意思,有關哲學的問題什麼是物質性活動,什麼

就是宇宙中萬物 如物體和物質 的運動啦 物質的第一性和絕對的運動,相對的靜止 指客觀實在性,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是不是和精神活動相對應?有關哲學的問題 什麼是物質性活動,什麼 1 人砍來 樹木建造房子,像這自樣實踐 活動,其主體及實踐物件都是物質的,這樣的實踐就是物質性活動。主觀能動性又稱自覺能動性...

哲學上的「物質」概念和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

前者是共同本質特性的提煉與抽象,後者是萬事萬物的現象與事物 是抽象與具體,一般與個別的關係。哲學上的物質和日常生活中的物質有什麼關係 前者是共同本質特性的提煉與抽象,後者是萬事萬物的現象與事物 是抽象與具體,一般與個別的關係。哲學中的物質和事物是指什麼,二者的定義有什麼區別 在哲學上,物質是指不依賴...

怎樣理解哲學中的矛盾,怎樣理解矛盾在哲學中的含義?

自相矛盾的意思就是比喻一個人說話 行動前後牴觸,不一致。也可以指同夥間的相互爭吵或衝突。怎樣理解矛盾在哲學中的含義?嗯,主要矛盾是指在複雜事物中包含多個矛盾,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個矛盾居於支配地位,對事物的發展起著決定作用,這個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反之,不處於支配地位,對事物的發展不起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