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昆蟲是呼吸空氣的動物,它有6條帶關節的腿和一副在體外很硬的骨骼,軀幹分成三個部分:頭、胸部和腹部。頭部長有對一的觸角和一張適用於特殊食物的專門的嘴巴,胸部長有腿和翅膀,腹部裡有腸和***官。
昆蟲隸屬於被稱為節肢動物的群系,它不包括蜘蛛、蜈蚣和蟹在內。
昆蟲的身體構造是什麼?
2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昆蟲的身體雖然不大,可是它們的器官和其他動物基本上沒有多大差別,同時昆蟲的每一部分往往長著一些能起不同作用的附件,叫做附肢。瞭解昆蟲的這些結構有助於防治害蟲和利用益蟲。
圖1-5 昆蟲身體的構造
1.頭部 頭是昆蟲身體最前面的一段,是感覺中心和取食器官所在的部分。昆蟲的頭部是一個比其他部位都較硬而色深的頭殼,並以能收縮的膜與胸部相連線。
頭的上前方有1對觸角,下方是嘴(稱口器),兩側一般有1對大眼(複眼),頭楔上有1只到3只小眼(單眼)。這些器官的形狀,因昆蟲的種類不同而起著變化(見圖1-6)。
(1)觸角 觸角著生在兩複眼的中上方。它是昆蟲的觸覺器官,它除了能幫助昆蟲尋找食物,探路外,還有尋找配偶的作用。
(2)口器 昆蟲的種類不同,口器的構造也不同,取食的方法也有所變化。因此,對口器構造不同的害蟲,在防治上必須採用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藥劑。
圖1-6 蝗蟲的頭部
咀嚼式口器:有些昆蟲如蝗蟲、金龜子幼蟲和鳳蝶類幼蟲等,有一對堅硬的上顎,其基部長著槽狀的磨齒,叫做磨區,以磨碎食物。前端有鋒利的齒,叫切區,以切碎食物;後面1對稱下顎,分為許多節,即外顎葉、內顎頁,下顎須等部分,用來輔助取食的。
上顎的上面是上脣,下面是下脣。在上下脣和上下顎之間,有一個帶毛但不甚活動、專用來品味的舌頭。具有這種口器的昆蟲取食時,用上下脣把食物扒到嘴邊盛托起來,再用上下顎咬住,切斷、嚼碎,用舌頭拖著嚥到肚裡,這種口器在昆蟲中是比較原始的,它們多半是直接咬食植物的根、莖、葉及果等部分,但有一部分能從植物表面咬開小孔,潛入植物組織內嚼食為害,對這類害蟲主要採用具有觸殺和胃毒作用的藥劑進行防治。
刺吸式口器:為害柑橘的橘蚜,蚧類、蟬、能咬人的蚊子,它們的口器特點是:下脣延長成喙、2對上顎,下顎合併成一箇中間空的口針,平時口針藏在喙裡,取食時就伸出來,因為它們取食的是植物汁液,舌頭不起作用,慢慢就退化了,上脣也退化成三角形,蓋在喙有基部。
防治這類害蟲主要用內吸性的藥劑。
虹吸式口器:蝴蝶和蛾子的口器能伸到花朵深處,吸取花蜜,是因為它們的口器長得像一根中間空的鐘表發條,取食時能伸開,不用時就捲起來,它們取食時,不用咬,也不用刺,專靠慣力虹吸。這種口器是由1對下顎的外顎葉演變成的,下脣變成向前伸的帶有長毛的須。
另一類吸食果汁的夜蛾,喙的尖端堅硬,角質化、具倒刺,能將口器插入果實內,吮吸果汁。人們常用藥劑拌入糖醋酒液裡誘殺。
昆蟲的口器除了上述三種型別外,尚有嚼吸式、舐吸式、刮吸式等。
(3)頭式 昆蟲的口器不但構造不同,著生的方向也不一致。這往往和食性有關。植食性昆蟲口器,大多數著生在頭殼的下方,即頭部的縱軸與身體的縱軸垂直稱下口式,這種口式很方便取食植物性的食料如蝗蟲、鳳蝶的幼蟲等。
捕食性的昆蟲,口器往往伸向前方,頭部縱軸與身體縱軸在同一水平線上稱前口式,這種口式適於獵取活物。刺吸式口器的昆蟲,它們的口器常向後伸,稱後口式,以椿象、蟬、蚜蟲等。
(4)眼 除了寄生性昆蟲因長期過著寄生生活,眼完全退化,或雖有眼睛但已起不到看東西的作用外,一般昆蟲在頭部兩側有1對複眼,頭頂上有1~3對單眼,複眼是昆蟲主要的視覺器官,它在昆蟲取食、生長、繁殖等各種活動中起著重要作用。複眼是由許多六角形的小眼並集而成的。複眼的體積越大,小眼的數量就越多,看東西的視力就越強。
昆蟲的單眼不能造成清晰的形象,只能區分光線的強弱和距離的遠近。
不同種類的昆蟲對物體、顏色的分弁能力和敏感程度也不一樣。例如紫外線光是人類不能看到的,但對很多種類昆蟲,如金龜子,多種蛾類卻是一種最明亮的光色;蚜蟲對黃色又特別敏感。
2.胸部 胸部是昆蟲緊接在頭後面的一段,藉著能伸縮的膜與頭相連。昆蟲的胸部一般分三小節,最前面的一節叫前胸,一般比後二節大;中間的一節叫中胸,最後一節叫後胸。
中、後胸側背面各生一對翅,胸部側下方各生1對足,故胸部是昆蟲的運動中心。
(1)足 昆蟲有3對足。著生在前胸叫前足、著生在中胸叫中足,著生在後胸叫後足。昆蟲的種類不同、習性不同、生活場所也不同。
為了適應不同的生活環境,足的形狀也有了很大的變化。善於在地上行走的足叫步行足。能蹦會跳的足叫做跳躍足。
專門捕食小動物為生的足叫捕捉足。在土裡生活,挖築隧道,為害植物的根、莖的足叫開掘足。昆蟲的足是對自然環境的適應,看到不同昆蟲足的形狀,就大致可以知道某些昆蟲生活的環境。
(2)翅 翅是昆蟲用來飛翔的,昆蟲有了發達的翅就擴大了它們的活動範圍。昆蟲的翅有著寬大透明的翅膜,在翅膜內縱貫著許多翅脈,各縱脈間還有許多橫脈,將翅膜分成許多脈室。翅的表面構造因昆蟲種類不同也有很大變化,有的翅光滑透明,翅脈清楚可見,如蜂、蠅的翅叫膜翅;有的翅覆蓋著一層五光十色的鱗片,如蝶、蛾的翅叫鱗翅,也有的翅堅硬角質,如金龜子、天牛的前翅稱鞘翅。
絕大多數成蟲都有兩對翅,著生在中胸的叫前翅,著生在後胸的叫後翅。有的昆蟲只有1對前翅(如蠅、蚊)後胸上的1對翅退化成兩根小棍,叫平衡棍,起著平衡感覺的作用。
以上這些翅的形狀,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昆蟲的生活特點,同時也給人們提供了認識昆蟲種類的依據。
(3)腹部 腹部是昆蟲身體的最後一大段,前面與胸部相接。它是昆蟲消化和繁殖的中心。昆蟲的繁殖器官雄的叫交配器,雌的叫產卵器。
昆蟲以氣管呼吸,除胸部外,腹部第一到第八節的兩側各有一個呼吸空氣的圓洞——氣門。
昆蟲除上述各部位的器官外,在整個身體還貫穿著完整的消化系統、神經系統、迴圈系統、生殖系統和排洩系統。
昆蟲的結構是什麼樣?
3樓:愛是地獄
一下為昆蟲的形態結構的課件可以看看
1 昆蟲的大小
人們一般把昆蟲分為巨, 人們一般把昆蟲分為巨,大,中,小,微5類. 巨型:體長在100mm以上 巨型:
體長在100mm以上 大型:體長在99~40mm之間; 99~40mm之間 大型:體長在99~40mm之間; 中型:
體長在39~15mm之間; 中型:體長在39~15mm之間; 之間 小型:體長在14~3mm之間; 之間; 小型:
體長在14~3mm之間 微型:體長在2mm以下. 以下.
微型:體長在2mm以下
1.2 昆蟲的形狀
昆蟲的外形可謂千姿百態,但大多數昆蟲體軀為 昆蟲的外形可謂千姿百態, 圓筒形,一般直徑不超過10mm. 圓筒形,一般直徑不超過10mm. 因為昆蟲的呼吸靠氣管系統進行, 因為昆蟲的呼吸靠氣管系統進行,氣體擴散作用 使氧氣沿著氣管進入組織,但氧氣擴散的速度會 使氧氣沿著氣管進入組織, 隨昆蟲體積的增大而變慢; 隨昆蟲體積的增大而變慢;當一種昆蟲身體的直 徑超過20mm時 徑超過20mm時,呼吸方式將不利於昆蟲生命活 動的正常進行,這也可能是大型昆蟲容易滅絕的 動的正常進行, 原因.
原因.
在描述昆蟲的形狀時,常用細長,長形,圓形, 在描述昆蟲的形狀時,常用細長,長形,圓形, 橢圓形,扁平, 橢圓形,扁平,側扁等詞語或以某一常見物體 的形狀來說明. 的形狀來說明.
1.3 昆蟲的體向
在描述昆蟲時,常以昆蟲重心為中心(多為胸部) 在描述昆蟲時,常以昆蟲重心為中心(多為胸部) 給昆蟲的各結構定位,常用的體向有前,後,背, 給昆蟲的各結構定位,常用的體向有前, 腹,側,左,右,內,外,基,端等. 端等.
沿身體縱軸趨向頭端為前方(anterior),趨向腹部 ),趨向腹部 沿身體縱軸趨向頭端為前方(anterior), 末端為後方(posterior),前方, ),前方 末端為後方(posterior),前方,後方分別又有頭 向和尾向之稱. 向和尾向之稱. 昆蟲在一個平面上爬行或停落時, 昆蟲在一個平面上爬行或停落時,與該平面垂直方 向的近平面者為腹向 ventral),離平面者為背向 腹向( ),離平面者為 向的近平面者為腹向(ventral),離平面者為背向 dorsal).
(dorsal). 自背面觀,在昆蟲的頭向與人頭向一致時, 自背面觀,在昆蟲的頭向與人頭向一致時,人體的 右即為蟲體的左右向,左右兩向均為側向 側向. 左,右即為蟲體的左右向,左右兩向均為側向.
側向上,近體軸著為內方,遠體軸者為外方. 側向上,近體軸著為內方,遠體軸者為外方. 基部與端部通常是對附肢或體表突出物而言 通常是對附肢或體表突出物而言, 基部與端部通常是對附肢或體表突出物而言,近著 生處者為基部,遠離著生處者為端部;此外, 生處者為基部,遠離著生處者為端部;此外,對於 腹部和小盾片則是以靠近體前方者為基部, 腹部和小盾片則是以靠近體前方者為基部,遠離體 前方者為端部.
前方者為端部.
2. 昆蟲的體軀
昆蟲的體軀由堅硬的外殼和包藏的內部組織與器 官組成. 官組成. 所有節肢動物的體軀都是由一系列環節(體節) 所有節肢動物的體軀都是由一系列環節(體節) 組成的.
昆蟲體軀分節的依據是: 組成的.昆蟲體軀分節的依據是:
在胚胎期出現 過1對附肢,1對體腔囊和1對神經節. 對附肢, 對體腔囊和 對神經節. 昆蟲的體軀一般由18~20個體節組成 個體節組成.
昆蟲的體軀一般由18~20個體節組成.體節之 節間膜相連 間以節間膜相連,相鄰前, 間以節間膜相連,相鄰前,後兩節間膜之間的部 即為1 體節. 分,即為1個體節.
外殼由18~21個環節組成 外殼由18~21個環節組成,即體節(somite或 個環節組成, 體節(somite或 segment)所組成; segment)所組成;大部分體節之間由柔韌的節間 膜相連.昆蟲的體軀可以分為頭 head), ),胸 膜相連.昆蟲的體軀可以分為頭(head),胸 thorax), ),腹 abdomen) 個明顯的體段.
(thorax),腹(abdomen)3個明顯的體段. 一般認為頭部由6節組成,成蟲階段很難找到痕跡; 一般認為頭部由6節組成,成蟲階段很難找到痕跡; 胸部由3節組成, 後胸往往癒合得很緊; 胸部由3節組成,中,後胸往往癒合得很緊;腹部 9~11節組成 有時可見腹節減少到3~5節 節組成, 有9~11節組成,有時可見腹節減少到3~5節,有翅 昆蟲在成蟲階段腹部除外***及尾須外, 昆蟲在成蟲階段腹部除外***及尾須外,其他 附肢均消失. 附肢均消失.
第二節 昆蟲的頭部
頭部是昆蟲的第一個體段. 頭部是昆蟲的第一個體段.昆蟲 的頭部通常著生有 對觸角, 通常著生有1 的頭部通常著生有1對觸角,1對復 個單眼和口器.
眼,0~3個單眼和口器. 昆蟲頭部是感覺和取食的中心. ★ 昆蟲頭部是感覺和取食的中心.
1,昆蟲頭部的分割槽
頭頂,後頭區 頭頂,後頭區,額區,頰區,脣基區
昆蟲頭部構造圖 正面: 觸角 頰 一,正面:1.
觸角 2.頰 3.額 4.
脣基 5.上顎 額 脣基 上顎 6.上脣 7.
頭頂 8.複眼 上脣 頭頂 複眼 側面: 單眼 二,側面:
1. 頭頂 2.單眼 3.
脣基 4.上顎 5.上脣 脣基 上顎 上脣 6.
後頭 7.頰 後頭 頰
頭部的變化:頭部向前延伸成喙(象鼻) 頭部的變化:頭部向前延伸成喙(象鼻)狀,如象甲,蠍蛉等; 如象甲,蠍蛉等; 額區向後傾,與頭頂成銳角,如尖頭蚱蜢.
額區向後傾,與頭頂成銳角,如尖頭蚱蜢.
2,昆蟲的頭式 昆蟲的頭式
⒈下口式 口器著生在頭 部下方, 部下方,頭部的縱軸與身體 的縱軸垂直.如蝗蟲等. 的縱軸垂直.如蝗蟲等.大
多見於植食性昆蟲. 多見於植食性昆蟲.
⒉前口式 口器著生在 頭部前方, 頭部前方,頭部的縱軸與身 體的縱軸幾乎平行. 體的縱軸幾乎平行.如步甲 捕食性, 等.
捕食性,鑽蛀性昆蟲 口器向後伸, ⒊後口式 口器向後伸, 貼在身體的腹面, 貼在身體的腹面,頭部的縱 軸與身體縱軸成銳角. 軸與身體縱軸成銳角.如蟬 等.
刺吸式昆蟲 昆蟲頭式型別是識別昆 蟲種類的重要依據之一. 蟲種類的重要依據之一.
下口式前口式
後口式口器著生位置
3,昆蟲頭部的附器 ,
3.1 觸角
大多數昆蟲都有一對發達的觸角, 大多數昆蟲都有一對發達的觸角,著生於頭部兩側上方 觸角 的觸角窩內,可自由活動. 的觸角窩內,可自由活動.
3.1.1 觸角構造
分3部分:觸角基部第一 部分: 節稱為柄節, 節稱為柄節,第二節稱為 柄節 梗節, 梗節,以後各節統稱 為鞭節.
鞭節可分若 鞭節. 幹亞節,變異大. 幹亞節,變異大.
昆蟲觸角的模式構造圖 1.柄節 2.梗節 3.鞭節 1.柄節 2.梗節 3.鞭節
3.1.2 觸角型別
絲狀(蟋蟀,蝗蟲) 絲狀(蟋蟀,蝗蟲) 剛毛狀(蜻蜓, 剛毛狀(蜻蜓,蟬) 鋸齒狀(叩頭蟲) 鋸齒狀(叩頭蟲) 球杆狀(蝶類) 球杆狀(蝶類) 櫛齒狀(雄綠豆象) 櫛齒狀(雄綠豆象) 羽毛狀(大蠶蛾) 羽毛狀(大蠶蛾) 念珠狀(白蟻) 念珠狀(白蟻) 環毛狀(雄蚊) 環毛狀(雄蚊) 錘狀(瓢蟲) 錘狀(瓢蟲) 鰓片狀(金龜甲) 鰓片狀(金龜甲) 膝狀(蜜蜂) 膝狀(蜜蜂) 具芒狀(蠅類) 具芒狀(蠅類)
昆蟲的運動結構是什麼,昆蟲的身體構造是什麼?
新華網華盛頓1月26日電 記者毛磊 蟋蟀 螞蟻 蝴蝶 蜻蜓以及蟑螂都沒有肺,那它們能呼吸嗎?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這些昆蟲不僅具備呼吸能力,而且呼吸效率可能比人還高。美國菲爾德博物館的韋斯特尼特認為,發現昆蟲的呼吸機制,不僅有可能會 在昆蟲生理學研究領域掀起一場革命 而且還有助於研製出新型殺蟲劑,讓一...
昆蟲的器官有哪些組成,昆蟲的身體構造是什麼?
昆蟲和其它生物一樣,有著自己特殊的分類位置。它在動物界中屬於節肢動物門中的昆蟲綱。其主要特徵如下 1 身體的環節分別集合組成頭 胸 腹三個體段,但不分部 2 頭部是感覺和取食中心,具有口器 嘴 和1對觸角,通常還有複眼及單眼 3 胸部是運動中心,具3對足,一般還有2對翅 4 腹部是生殖與代謝中心,其...
昆蟲記昆蟲的裝死150子概括,昆蟲記昆蟲的裝死讀後感100字
法布林通過多次實驗發現黑布甲裝死的時間一次比一次長,當它認為敵人過於狡詐 耍花招全都白費力氣是便會捨棄裝死,逃之夭夭,黑布甲是一種麻木情況 把黑布甲從不高的地方掉落到桌子上。只見它仰面朝天,一動不動,顯然已經死去。但是這隻死去的蟲子,沒過多久就自己復活了,它的跗骨微微顫抖,前爪跗骨先抖起來,觸鬚和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