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文字介紹春秋戰國時期六國文字有哪些

2021-03-03 21:51:31 字數 1287 閱讀 4581

1樓:不曾明瞭

戰國文字可以分為「六國文字」和「秦國文字」兩大系統。「六國文字」指的是韓、趙、魏、齊、楚、燕六國以及中山、越、滕等小國的文字,與金文相比,最明顯的特點是筆畫的隨意簡化,形體結構極為混亂。「秦國文字」接近正統的西周和春秋金文,比較嚴謹統一,後世稱為「籀文」或「大篆」。

六國文字又因地域的差異可以細分,除了三晉(韓、趙、魏)之外(三晉文字自成一個體系),各國使用的文字都不相同。

齊系文字,包括齊、魯、邾、滕、薛、莒、杞、紀、祝、倪、任等國。是一種頗具特色的東方文字型系。書寫者任意,異體字繁多,裝飾筆畫醒目。

燕系文字,燕系文字主要是北方的燕國使用。特異的北方風格。燕系文字比較穩定。

晉系文字,包括韓、趙、魏、中山、東周、西周、鄭、衛等小國。結構修長,筆畫細勁。

楚系文字,包括楚、吳、越、徐、蔡、宋等大國以及漢、淮二水之間星羅棋佈的小國。字型頎長,有特殊的形體,特殊字型。

秦系文字,主要指秦國文字。更多地繼承了西周文字的遺風,比較穩定。後來發展出規整和潦草兩種型別。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的文字

2樓:我不是瞬弟弟

其實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的文字說到底還是從西周金文發展來的。

大致是這樣:商人用甲骨文——周人沿用(就把周的叫大篆吧)——周初分封的各諸侯國同樣用官方文字大篆——到了春秋戰國由於各國分立有數百年字型有了一些變化——秦始皇統一全國後再稍稍整理重歸統一

經常看考古節目的會發現,春秋前各個諸侯國出土的器具上的文字幾乎一樣,不管這兩個國家隔多遠。因為他們都是在用當時國家的法定統一的文字——西周大篆。只是由於東周朝廷的威信下降了,所以各國分立,久而久之原本一樣的字型在各國發生了一些變化。

但是各國文字的源頭是一致的。秦始皇只不過是將文字重新規範而已。

我覺得當時七國文字的差異就象現在「大陸漢字——臺灣漢字——日本漢字——韓國漢字」之間的差別一樣。原本都是一樣的,只是被各國使用久了,沒有個文字委員會時時加以規範造成的結果。

大篆指春秋戰國時代什麼國的文字

3樓:匿名使用者

秦國西周後期,漢字發展演變為大篆。大篆的發展結果產生了兩個特點:一是線條化,早期粗細不勻的線條變得均勻柔和了,它們隨實物畫出的線條十分簡練生動;二是規範化,字形結構趨向整齊,逐漸離開了圖畫的原形,奠定了方塊字的基礎。

大篆是對後來的小篆而言的。廣義的大篆包括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和六國文字。這裡的大篆指通行於春秋戰國時期的秦國文字。

由於周平王東遷洛陽,秦佔據了西周的故地,同時也繼承了西周的文字,即是繼承金文發展而來的。地域性,有的難以識別。

春秋戰國時期名人有哪些,春秋戰國時期歷史人物

春秋戰國時期抄,出襲現了老子 孔子等許多著名思想家老子 是春秋晚期著名思想家,道家創始人,他的學說和思想對後世有深遠影響,代表作 道德經 老子學說的核心是 道 孔子 政治思想 核心是 仁 他解釋 仁者,愛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在階級社會裡,這種普遍的愛當然是不存在的,但在奴隸主不把奴隸當人看待的奴...

有關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故事,春秋戰國時期歷史故事有哪些?

退避三舍 春秋時候,晉獻公聽信讒言,殺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聞訊,逃出了晉國,在外流忘十幾年。經過千幸萬苦,重耳來到楚國。楚成王認為重耳日後必有大作為,就以國群之禮相迎,待他如上賓。一天,楚王設宴招待重耳,兩人飲灑敘話,氣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問重耳 你若有一天回晉國當上國君,該怎...

春秋戰國時期的牛逼人物和簡歷,春秋戰國時期歷史人物

孫子 白起 智伯 趙簡子!孫子 扁鵲 孟子 屈原 商鞅 晉文公 伯牙 孫武 西施。春秋戰國時期歷史人物 春秋戰國時期歷史人物有 老子 孔子 鬼谷子 莊子 齊桓公等等。1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諡伯陽。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詳,出生於周朝春秋時期陳國苦縣 中國古代思想家 哲學家 文學家和史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