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體富營養化怎麼治理

2021-03-03 22:07:34 字數 2924 閱讀 4954

1樓:匿名使用者

水體富營養化的防治對策

富營養化的防治是水汙染處理中最為複雜和困難的問題。這是因為:①汙染源的複雜性,導致水質富營養化的氮、磷營養物質,既有天然源,又有人為源;既有外源性,又有內源性。

這就給控制汙染源帶來了困難;②營養物質去除的高難度,至今還沒有任何單一的生物學、化學和物理措施能夠徹底去除廢水的氮、磷營養物質。通常的二級生化處理方法只能去除30-50%的氮、

一、控制外源性營養物質輸入

絕大多數水體富營養化主要是外界輸入的營養物質在水體中富集造成的。如果減少或者截斷外部輸入的營養物質,就使水體失去了營養物質富集的可能性。為此,首先應該著重減少或者截斷外部營養物質的輸入,控制外源性營養物質,應從控制人為汙染源著手,應準確調查清楚排入水體營養物質的主要排放源,監測排入水體的廢水和汙水中的氮、磷濃度,計算出年排放的氮、磷總量,為實施控制外源性營養物質的措施提供可靠的科學依據。

二、減少內源性營養物質負荷

輸入到湖泊等水體的營養物質在時空分佈上是非常複雜的。氮、磷元素在水體中可能被水生生物吸收利用,或者以溶解性鹽類形式溶於水中,或者經過複雜的物理化學反應和生物作用而沉降,並在底泥中不斷積累,或者從底泥中釋放進入水中。減少內源性營養物負荷,有效地控制湖泊內部磷富集,應視不同情況,採用不同的方法。

主要的方法有:

1、工程性措施:包括挖掘底泥沉積物、進行水體深層曝氣、注水衝稀以及在底泥表面敷設塑料等。挖掘底泥,可減少以至消除潛在性內部汙染源;深層曝氣,可定期或不定期採取人為湖底深層曝氣而補充氧,使水與底泥介面之間不出現厭氧層,經常保持有氧狀態,有利於抑制底泥磷釋放。

此外,在有條件的地方,用含磷和氮濃度低的水注入湖泊,可起到稀釋營養物質濃度的作用。

2、化學方法:這是一類包括凝聚沉降和用化學藥劑殺藻的方法,例如有許多種陽離子可以使磷有效地從水溶液中沉澱出來,其中最有價值的是**比較便宜的鐵、鋁和鈣,它們都能與磷酸鹽生成不溶性沉澱物而沉降下來。還有一種方法是用殺藻劑殺死藻類。

這種方法適合於水華嚴重的水體。殺藻劑將藻殺死後,水藻腐爛分解仍舊會釋放出磷,因此,應該將被殺死的藻類及時撈出,或者再投加適當的化學藥品,將藻類腐爛分解釋放出的磷酸鹽沉降。

3、微生物投加方法:投加適當的適量的微生物(各類菌種),加速水中汙染物的分解,起到水質淨化的作用。微生物的繁殖速度驚人,呈幾何級增長,微生物在繁殖的過程中分解水體中的有機物,吸收分解後的營養物質作為自身的個體的營養**,其生長受環境的影響很大,例如ph值、溫度、氣壓、水體中的溶解氧等等。

用微生物處理水質,必須定期進行微生物的篩選培育、儲存、復壯等等一系列專業處理過程,來保證微生物菌體的健壯。自然系統中水與動物、植物、微生物共生共存,水為生物群落提供生命之源,反過來,生物群落又淨化了水,形成了水體自然淨化的機制。在人類出現以前,大自然就是依此規律執行,使得江河湖泊保持著潔淨。

一個基本的規律是,在一個健全的生態系統中,水質潔淨是必然的結果。

天然水體的自淨能力主要是靠水體中的各種生物(尤其是微生物)作用的結果。水體出現汙染,是因為匯入其中的「物質負荷」超過了生物「消化自淨」的速度。在一個封閉的水生生態系統中,當外界物質進入的速度超過生物圈自身食物鏈迴圈的速度時,會造成食物鏈中某些環節種群的失衡,此時若不採取措施調整種群數量或結構(如把種群部分地從水體中取出,或人為地投入其他種群來抑制該種群的增長),就會使水體生態平衡遭到破壞,水質惡化。

利用現有的微生物,進行馴化,培養出適應當地情況的微生物,接著進一步對培養出來的微生物進行篩選,篩選出生理活性強的菌種,然後大量繁殖,投放水體。為了保證篩選出的微生物能保持良好的活性,一直處在高效的工作狀態,在日常的工作中,必須定期對微生物進行篩選、儲存、復壯,將變異帶來的對微生物的影響降至最低,保持微生物物種的穩定性,這也是生態水處理中水質穩定的關鍵因素之一。提高水體的環境容量,增強水體的自淨能力

微生物特別是氮迴圈細菌在水體自淨能力中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有機物的礦化分解,氮素的氣化;磷鹽的沉降和固定在湖底等都與聚磷細菌的作用分不開。自然界的水生植物附近共生有多種遠比自由水體中豐富的細菌群落。

研製人工載體和優選高效細菌種群極為重要。利用優化的人工載體培養優化的氮迴圈細菌,釋放到自然水體,以自然生物為一級載體,其它人工載體和底泥為二級載體,水中懸浮物為**載體,將原來荒漠化水域中以水土介面為主的好氧-厭氧,硝化-反硝化條件擴大到水面和水體並加強細菌濃度,從而增加系統淨化能力。

4、生物性措施:

★ 種養水生植物:挺水植物、浮葉植物、大型飄浮植物、著生藻類、浮游藻類、沉水植物

利用水生生物吸收利用氮、磷元素進行代謝活動以去除水體中氮、磷營養物質的方法。水生植物包括鳳眼蓮、蘆葦、狹葉香蒲、加拿大海羅地、多穗尾藻、麗藻、破銅錢等許多種類,可根據不同的氣候條件和汙染物的性質進行適宜的選栽。水生植物淨化水體的特點是以大型水生植物為主體,植物和根區微生物共生,產生協同效應,淨化汙水。

經過植物直接吸收、微生物轉化、物理吸附和沉降作用除去氮、磷和懸浮顆粒,同時對重金屬分子也有降解效果。水生植物一般生長快,收割後經處理可作為燃料、飼料,或經發酵產生沼氣。這是目前國內外治理湖泊水體富營養化的重要措施。

★ 投放水生動物:螺、蚌等底棲動物可過濾懸浮物質,攝食生物碎屑,其分泌物有絮凝作用,螺有刮食著生藻類功能,蝦和若干種類魚類可攝食藻類、碎屑、浮游動物等。這些動物,作為健康水生態系統的補充組成,也有重要作用。

根據水體的特定環境,投放相適應的水生動物,如魚類、底棲動物。

★ 建立人工生態體系:人工生態系統利用種植水生植物、養魚、養鴨、養鵝等形成多條食物鏈。其中不僅有分解者生物、生產者生物、還有消費者生物,三者分工協作,對汙水中的汙染物進行更有效的處理與利用,並由此可形成許多條食物鏈,構成縱橫交錯的食物網生態系統。

如果在各營養級之間保持適宜的數量比和能量比,就可建立良好的生態平衡系統。當一定量的汙水進入這種生態塘中,其中的有機汙染物不僅被細菌和真菌降解淨化,而其降解的最終產物,一些無機化合物作為碳源、氮源和磷源,以太陽能為初始能源,參與食物網中的新陳代謝過程,並從低營養級到高營養級逐級遷移轉化,最後轉變成水生作物、魚、蝦、蚌、鵝、鴨等產物,人們不僅可以不斷的取走這些增殖的產品,而且通過人們的不斷的取走和加入的措施來保持水體的綜合生態平衡,達到防治水體的富營養化的目的。

如何用葉綠素a來評價水體的富營養化程度

目前判斷 水體富營養化一般採用的指標是 氮含量超 過0.0.3 mg l 磷含量大於0.01 0.02mg l bod 大於10 mg l ph 值7 9 的淡水中細菌總數超過10 萬個 毫升,葉綠素a含量大於10 ug l 如何利用初級生產力測定結果評價水體富營養化程度 不是原初生產率而是初級生產...

如何用葉綠素a含量來評價水體富營養化程度

葉綠素a的量越多,說明水體富營養化越嚴重。當葉綠素a的含量大於10微克每升則說明水體已富營養化。為什麼葉綠素a作為水體初級生產力的指標 葉綠素a 含量大於10 ug l 目前判斷水體富營養化一般採用的指標是 氮含量超過0.02 mg 0 l bod 大於10 mg l 01 0.3 mg 磷含量大於...

如何治理黃河,怎麼治理黃河?

治理黃河方略必須針對 水少沙多 這一癥結進行科學制訂。為使黃土高原地區入黃沙量大大減少,應採用現代工程措施,將水土嚴重流失區整治成一片片錯落有致的相對平原,改變其侵蝕地理環境。1.採取植樹種草等生物措施與建梯田 修擋土壩等工程措施相結合,治理水土流失。2.合理安排生產活動,如陡坡地退耕還林 還草,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