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教育馬克思主義及社會實踐意義答案

2021-03-03 22:10:31 字數 3759 閱讀 4622

1樓:手機使用者

新疆2014馬克思主義哲學及其社會實踐意義考試題答案:

01-10.aabcdccbbaa;

11-20.aabcdccbbaa;

21-30.aabcdccbbaa;

31-40.aabcdccbbaa;

41-50.aabcdccbbaa;

51-60.aabcdccbbaa;

61-70.aabcdccbbaa;

71-80.aabcdccbbaa;

81-90.aabcdccbbaa;

91-100.aabcdccbbaa。

請採納。

2樓:匿名使用者

胡言亂語,狗屁不通!

馬克思主義哲學與其社會實踐意義的答案

3樓:風雨總在雨後

1.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的理論意義

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不僅揭示了自然界和社會的物質統一性,而且闡明瞭實踐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根本地位,是馬克思主義社會歷史觀的基礎。

2.實踐

實踐是人類能動地改造世界的客觀物質性活動。實踐具有物質性、自覺能動性和社會歷史性等基本特徵。

(1)實踐的物質性。實踐是物質性的活動。構成實踐活動的諸要素,即實踐的主體(人)、實踐的物件(客體)和實踐的手段(工具等),都是可感知的客觀實在;實踐的結果是客觀的;實踐的水平、廣度、深度和發展過程,都受著客觀條件的制約和客觀規律的支配。

所以,實踐是同主觀認識活動相區別的感性物質活動。

(2)實踐的自覺能動性。實踐是人類有意識的活動,體現了自覺的能動性。人具有理性思維,所從事的是不同於動物的本能活動的有目的、有意識地改造世界的活動。

只有這種人的自覺的、能動的活動才具有真正的實踐的意義。

(3)實踐的社會歷史性。社會性是指實踐從一開始就是社會地進行的,任何個人活動都不能離開社會的聯絡。作為實踐主體的人總是社會的人,即處在一定社會關係中的人。

歷史性是指實踐的內容、性質、範圍、水平都是受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所制約的,都是隨著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的變化而變化的。

此外,實踐還具有直接現實性。實踐可以把意識直接物化為客觀實在。

3.實踐的基本形式

實踐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質生產勞動實踐(生產實踐)、處理社會關係的實踐(社會實踐)和科學實驗(包括人文活動)等。其中,物質生產勞動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

4.實踐的本質、基本特徵和基本形式

實踐的本質、基本特徵和基本形式,決定了實踐在人類生活中的基礎和根本地位。實踐構成為人類存在的基本方式。

人類的產生、生存和活動,是以實踐為基本方式和標誌的。首先,實踐是人所獨有的活動,是不同於動物的特殊運動形式。其次,實踐集中表現了人的本質的社會性。

人的一切社會關係都是在實踐活動中產生的,實踐創造出了人之為人的一切特徵,決定著人的本質的社會性。最後,實踐對物質世界的改造是物件性的活動。人類通過改造自然的實踐來滿足自身生存和發展的需要,同時也在改造著人類社會。

5.自然界

自然界(自在世界)是獨立於人的活動或未被納入到人的活動範圍內的客觀世界,其運動變化是自發的。人類社會是人們在特定的物質資料生產基礎上相互交往、共同活動形成的各種關係的有機系統。

自然界和人類社會是物質世界存在的兩種不同形態。自然界與人類社會都具有客觀實在性,它們相互聯絡相互作用。自然界是人類社會形成的前提,是構**類社會客觀現實性的自然基礎。

人類社會的存在和發展,又反過來影響和制約自然界,不斷改變自然界。

人與自然的關係,是人類社會必須面對和處理的永恆主題。當今世界出現的生態、環境、人口、資源等全球危機問題,並不單純是自然系統內平衡關係的嚴重破缺,實際也是人與自然關係的嚴重失衡。如果人類不保持自身與自然的和諧統一,那就會危及自身的生存發展。

正確的實踐觀點是理解人與自然關係的關鍵;科學的實踐是協調人與自然關係的唯一途徑只有通過實踐。因為實踐是使物質世界分化為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的歷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統一起來的現實基礎。通過勞動實踐去協調人與自然的關係,實現它們的和諧統一,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特徵。

6.社會生活的實踐性

社會生活是對人們各種社會活動的總稱。從實踐出發去理解社會生活的本質,是馬克思主義世界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實踐是人類社會的基礎,一切社會現象只有在社會實踐中才能找到最後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終的科學說明。

社會生活的實踐性主要體現為三個方面:

第一,實踐是社會關係形成的基礎。三種實踐形式內在地包含著三重關係,即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人的關係以及人與其意識的關係。而這些關係又構成了基本的社會關係,即物質的社會關係和思想的社會關係。

第二,實踐形成了社會生活的基本領域。三種型別的實踐活動分別構成為社會生活的基本領域:社會經濟生活、社會政治生活和社會精神文化生活,並最後形成為社會的基本結構:

社會經濟結構、社會政治結構和社會文化結構。

第三,實踐構成了社會發展的動力。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社會發展不過是人的實踐活動在時間和空間中的過程。人既是歷史的「劇中人」,又是歷史的「劇作者」。

物質生產實踐構成了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總之,社會的主體是從事實踐活動的人,社會生活的內容和發展動力是實踐。

7.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其一,實踐是認識的**。實踐不僅產生了認識的需要,而且還為認識的形成提供了可能。

其二,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實踐的發展不僅為認識不斷提出新的課題,而且為認識的發展提供必要的條件。在實踐中,人的認識能力也在不斷提高。

(認識水平和認識能力不斷提高。實踐高於認識)

其三,實踐是檢驗認識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其四,實踐是認識的目的。認識的目的不僅在於認識活動本身,更在於指導實踐。認識指導實踐、為實踐服務,是認識的價值的最終實現。

總之,人的認識是從實踐產生,隨實踐發展,為實踐服務,並受實踐檢驗的。認識依賴於實踐,離開實踐的認識是根本不可能的。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第一和基本的觀點。

只有尊重實踐,才能保證思想符合客觀規律,克服各種形式的主觀主義。

馬克思主義在現代社會有什麼意義

4樓:堯子毅

1、馬克思主義是關於科學社會主義的社會科學,是以研究生產力的形成和生產關係為主要物件的科學,人們通過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可以搞清楚生產力的形成過程,並以此為基礎進一步研究生產力與生產關係之間的相互作用,使人們掌握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的規律性,以致實現社會經濟高速、良性發展的目的;

2、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關於社會形態、程序研究的自然科學,是以研究事物發展和變化過程規律性的科學。其從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出發,堅持用發展的和辯證的眼光來觀察事物,揭示了事物發展過程中內因及外因的相互影響、質與量的相互轉化的規律性,人們通過學習和研究這些理論知識,可以使我們在社會實踐中獲得認知更加客觀,考慮問題愈加全面;

3、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人類智慧運用在社會管理領域的高階形式,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將使我們在社會實踐中更加成熟和睿智,處理問題時就能從大局出發進行全盤考慮,避免挫折、少走彎路,實現社會效益的最大化。

5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實踐和對人類文明成果的繼承與創新.資本主義經濟社會的發展及其矛盾運動,為馬克思主義的產生提供了客觀條件,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鬥爭對馬克思主義的產生提出了現實需求,這些都是馬克思主義產生的時代和實踐基礎.

6樓:紅色男爵

我不是研究政治理論的,所以他對於當今社會的意義我說不好,但我知道,美國爆發金融危機之後,馬克思的理論書籍在西方國家熱賣,很多人開始重新關注他的理論,這能說明一些問題了吧。

7樓:匿名使用者

就是你看看我們國家,再看看,美國→_→你就知道這玩意完全是**用的

馬克思主義是否有價值觀,馬克思主義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什麼

有。馬克思主義價值哲學 系統科學地蘊涵著正確的價值觀,有時人們直接稱為馬克思主義的價值觀。關於價值定義,馬克思主義價值觀認為,價值是主體認定的客體對主體的積極作用,價值是客體性和主體性的統一。關於價值標準,馬克思主義價值觀堅持 兩個有利於 的標準,即有利於個人全面發展 有利於社會和諧進步。關於價值評...

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創立及意義

我國理論界有一個公認的觀點,即認為馬克思在1859年1 月為他的 政治經濟學批判 一書所寫的序言中第一次對唯物史觀作了經典表述。其實,這一觀點是不準確的。筆者以為,早在1845 1846年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 德意志意識形態 中,就有對唯物史觀所作的經典表述。這一表述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寶庫中佔有極其重...

怎樣才能正確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實踐方法

首先,馬克思理解的實踐具有本體論意義。馬克思上述這段話是針對舊哲學的 經院哲學 特徵而發的,中世紀抽象 煩瑣的 經院哲學 的主要特徵便是表現在對 存在真理 的 本體論證明 上,這點康德已作過深刻的批判。而包括康德 黑格爾 費爾巴哈等在內 舊哲學 之所以在真理論上被馬克思歸到 經院哲學 中去,就在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