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文化發展對世界的貢獻
●為公眾生產和提供健康而豐富的文化產品和服務,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標誌,也是實現聯合國倡導的提高人類發展指數的重要基礎條件。經過多年改革開放,在中國**的不懈努力和全社會的共同推動下,中國的文化產品獲得了極大的豐富,不斷提升了公民文化權利實現的質量和水平
●中國的文化發展是建立在傳承民族和人類文化遺產的基礎上的。傳承和弘揚優秀的民族文化傳統,保護民族文化遺產,已經受到了中國社會各界的重視。這不但對於中華民族的振興大業具有深遠的意義,而且對於人類文化多樣性的保護,也是重要的貢獻
●中國的文化發展,是在與世界各國廣泛交流、積極參與全球文化市場競爭的條件下的。中國本土文化實力的增強,有力地提升了中國文化融入世界的數量和質量,使中國逐步成為全球文化產品的主要生產國之一,又推動了中國文化為人類的進步作出比較大的貢獻
第二屆世界中國學論壇於2023年9月21-22日在上海舉行。它以「中國與世界:和諧、和平」為主題,吸引了400餘名中外學者會聚一堂,同臺切磋。
在論壇的諸多議題中,中國文化發展對於世界的貢獻,成為各國學者注目的一個焦點。而恰在此前,中國第一個文化建設的中長期規劃——《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正式頒佈,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文化發展對世界的貢獻,做出了重要的詮釋,也勾勒出2006-2023年期間中國文化發展的巨集大前景。
第一,中國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緊緊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巨集偉目標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在這樣一種新的文化發展觀指引下,中國以一個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實力和基礎設施,在比較短的時間內,推動了文化產品的穩步和持續增長,大大提升了全社會的文化財富,使文化發展的水平與我國的經濟實力和國際地位相適應,從而為人類文明的進步作出了獨特而重大的貢獻。
為公眾生產和提供健康而豐富的文化產品和服務,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標誌,也是實現聯合國倡導的提高人類發展指數hdi的重要基礎條件。經過多年改革開放,在中國**的不懈努力和全社會的共同推動下,中國的文化產品獲得了極大的豐富。儘管中國在2023年的人均gdp還只是1700美元左右,但是,中國各級**、企業、組織和個人把大量資源投入到文化建設中,初步建立了一個常年提供大量文化產品和服務的體系,實施了以四大重點工程為骨幹的公共文化基礎建設,包括「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農村電影放映工程」、「村鎮綜合文化站建設」、「流動綜合文化服務車」等,大大拉近了城鄉文化發展差距,到2023年全國僅公共博物館數量就達到1600多個,公共圖書館數量達到2800多個,電視人口覆蓋率達到95%以上。
第二,中國的文化發展貫徹「以人為本」的宗旨,從中國的國情出發,既保障了公民的文化權利獲得基本的實施,關懷和滿足絕大多數人的文化消費需求,又積極發展科技含量高、服務效率高、傳播範圍廣的新型文化專案和服務內容,不斷提升了公民文化權利實現的質量和水平。
正如中國等國家共同簽署的聯合國《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國家公約》等文獻所強調的:公民的文化權利是一個十分廣泛而不斷髮展的概念,它包括:1,公民享受文化成果的權利,即文化權利的普遍性;2,公民參與文化活動的權利,即文化權利的主體性;3,公民文化創造的權利,即文化權利的創造性;4,公民的文化成果受到保護的權利,即文化權利的不可侵犯。
這些公民文化權利的實現,不但要依靠完善的文化法律和法規,建設大量的文化基礎設施,而且要培養大批的高層次文化藝術人才,開發和創新優秀的文化藝術產品,才能體現一個國家的文化創造力、文化培養力、文化普及力和文化消費力。《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肯定了近年來保障公民文化權利的一系列有效措施,並且在創新提升、前瞻發展和關懷群眾、服務基層這兩個相輔相成的方面,都作出了更加系統、更加有效的部署。這方面既包括設立「國家文化傑出貢獻獎」、國家「知識資源資料庫」出版工程、在2023年開播地面數字高清晰度電視等重大專案,而且包括第一次提出和實施為低收入和特殊社會群體提供「文化低保」等舉措。
可以預料,「十一五」期間中國文化的發展,既如燦爛彩虹,飛架雲端,又如春雨瀟瀟,滲入田野。
第三,中國的文化發展是建立在傳承民族和人類文化遺產的基礎上,經過改革開放以來的多年努力,傳承和弘揚優秀的民族文化傳統,保護民族文化遺產,已經受到了中國社會各界的重視。這不但對於中華民族的振興大業具有深遠的意義,而且對於人類文化多樣性的保護,也是重要的貢獻。中國自2023年成為《世界遺產公約》締約國之一,參與了聯合國教科文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的工作,從白山黑水到南海之濱,全國許多部門、團體和民眾投入了物質性和非物質性遺產的保護工作,到2023年底,中國已擁有物質類世界遺產(文化遺產、自然遺產、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31項,非物質類世界遺產2項。
這33項世界遺產使中國成為全球擁有最多世界遺產的國家之一。正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世界文化多樣性宣言》(2023年)中所說:「文化的創造性是人類進步的源泉。
文化多樣性是人類最寶貴的財富,對發展是至關重要的。」一個國家和地區對多元文化的包容性,是它的創意和創新活力的資源之一。豐富的文化遺產蘊涵著前人智慧的豐富密碼,將成為人類後代不斷開發的社會財富。
第四,中國的文化發展,是在與世界各國廣泛交流、積極參與全球文化市場競爭的條件下的。尤其是跨入21世紀以來,中國加入wto,中國內地與香港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中國與東盟自由**區(cafta)等跨境、跨國經貿合作模式和關係的建立,為中國深化對外文化交流,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加快了中國文化的「走出去」步伐,反過來說,中國本土文化實力的增強,有力地提升了中國文化融入世界的數量和質量,使中國逐步成為全球文化產品的主要生產國之一,又推動了中國文化為人類的進步作出比較大的貢獻。
中國文化的發展,使得億萬中國人民可以在高起點上理解和迎接世界文化的優秀成果,從2023年代以來,《悲慘世界》、《貓》、《獅子王》等世界著名**劇、世界三大男高音等頂級**家、費城交響樂團等世界著名藝術團體紛紛在中國演出,獲得了很多知音。與此同時,中國的優秀文化藝術作品,也紛紛走向了世界的舞臺。如從2023年開始,以「為中國喝彩」為主題的大型**歌舞晚會先後在美國、俄羅斯、英國、希臘、南非、日本、法國、巴西等國舉辦。
而依託於中國生產的服裝、裝置、餐飲、禮品、玩具、文具、傢俱等的大量出口,融合在產品中的中國文化內涵也在全球獲得了廣泛的傳播。
正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文化政策促進發展行動計劃》(2023年)所說:「發展可以最終以文化概念來定義,文化的繁榮是發展的最高目標。」具有中國特色、時代特徵的文化發展成果,不但造福了億萬中國人民,而且為21世紀人類的文化發展提供了深遠的啟發和寶貴的經驗。
(8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古代人類文明具有多樣性。文明交往是一個雙
2樓:百度使用者
(1)◆從文明產生的地理環境分:① 大河 文明。(1分)
② 古希臘 文明(1分)
◆從思想信仰的角度分: 儒 。(1分)
◆從文明發展的歷史階段分:① 伯利克里 , 奴隸主民主政治 。(2分)
(2)(2分)各國商人在絲綢之路上經商;東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阿拉伯人;馬可波羅在中國元朝。(一條即可);友好往來
(3)(1分)我們應當以平等、開放、尊重的態度對待不同文明。(言之有理即可)
本題考查的是古代人類文明的史實。四大文明古國形成的環境相同,同屬於大河文明。西方文明之源——古希臘文明和古代羅馬文明則被稱為海洋文明。
在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中佔統治地位的是儒家思想文明。雅典奴隸制共和國在伯里克利當政時期,其奴隸主民主政治發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材料二中李希霍芬所說的「這是一條商貿之路、文化交融之路、科技交流之路。
」是指絲綢之路,事例:各國商人在絲綢之路上經商;阿拉伯人通過絲綢之路把東方文明傳入歐洲;馬可波羅通過絲綢之路來到中國元朝。這屬於古代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友好往來。
在現代文明交流中,我們應當以平等、開放、尊重的態度對待不同文明。
文明多樣性是人類社會基本特徵,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說明它的依據
3樓:匿名使用者
利用科學技術的成就,人們可以共享人類文明的成果,加深相互的理解和信任,不僅推動社會的發展,也促進人類精神的昇華。當然,作為某種程度上的雙刃劍,科學技術也會被某些勢力用來誤導人們的精神生活,甚至從事**的活動。因而,如何在科技領域按照文明的要求,制定更加科學的規則,引導和建立國際文明的新秩序,也成為一個迫切的要求。
國際間的科技合作如何開展?智慧財產權如何保護?科技成果如何交流?
哪些領域可以探索,哪些領域,如克隆人類、製造大規模殺傷性**等應該加以限制和禁止?等等,都需要有一定的規則,建立起必要的秩序。 第四,建立國際文明新秩序是世界文化發展與交流的需要。
當代世界,不同國家的文化正在通過先進的傳播手段廣泛交流、滲透。因特網的迅猛發展,極大地縮短了人類交往的時間和空間距離,使遠隔千山萬水的人們在瞬時間進行資訊的交流和思想的溝通成為可能。無處不在的電視、廣播訊號,傳輸著大量的資訊,釋出著這一部分人或那一部分人的見解,甚至使謠言像瘟疫般流行都輕而易舉。
在世界**總量中,已經有相當比例的份額是文化類的產品,從而使文化消費佔據了人類生活的一大部分時間和空間。 自然,在這種文化的流轉中,具有強大實力的美國佔據著極大的優勢。如今,美國最大的出口產品已不再是地裡的農作物,也不再是工廠裡製造的產品,而是批量生產的流行文化——電影、電視節目、**、書籍和電腦軟體。
世界各地的娛樂界充斥著美國製造的產品。2023年美國軟體和娛樂產品在國際上的銷售額高達602億美元。自2023年以來,美國智慧財產權的出口額上升了近94%。
這還不包括大量的盜版。《讀者文摘》以19種語言發行,它的48種國際版本的發行量為2800萬份。《大都會》月刊成為世界上最暢銷的婦女雜誌,共有36個外國版本。
2023年美國電影在國外取得的票房收入達到58.5億美元。一部《泰坦尼克號》在美國本土淨賺6億美元,而在海外則達12億美元。
據報道,加拿大影院上映的影片有96%是外國影片,主要是美國影片。報攤上**的雜誌和書籍分別有4/5和3/5來自國外,主要是美國。2023年,美國在歐洲聯盟電影市場的總體佔有率為56%,2023年達到70%。
面對著如此規模的文化交流和文化市場,或者還包括明裡暗裡的文化滲透,如果不趕緊建立國際文明的新秩序,怎能處理由此產生的種種矛盾衝突?怎能保證文化交流規範有序地進行?怎能限制文化霸權主義的擴張?
第五,建立世界文明新秩序,還是正確處理所謂「先進文明」與「落後文明」關係,反對文化霸權主義的需要。 長期以來,西方國家的一些人持有一種片面和盲目的「西方文化優越論」,並常常以此作為藉口貶低、干涉、壓制甚至侵略非西方國家。這種「西方文化優越論」,實際上是西方推行霸權主義的「理論根據」之一。
人類文明的發展確實有差異。不僅有內容、形式的差異,而且就歷史的某一個橫截面而言,也會有發展水平和程度的差異。但這種差異不能成為評價各文明型別對人類文明所作貢獻的唯一標準,更不能成為某一所謂「先進」文明壓制甚至消滅所謂「落後」文明的理由。
為什麼?因為人類文明的發展總是不平衡的。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往往有某種文明居於比較領先的地位,但隨著歷史條件的變異,這種地位往往會由新的其他型別的文明所取代,由此而造成新的歷史橫截面中新的文明格局。
這種變動是延續不斷的,所以歷史上先後出現的各種文明型別,很少有一直處於領先地位的。當古埃及文明已相當發達時,希臘與羅馬文明還處於很低的層次。而希臘文明,在古代顯然比中歐北歐的文明更為優越,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中歐與北歐文明又超過了希臘文明。
當一種文明處於衰退狀態時,我們不能否認其歷史上對世界文明所作的貢獻;當一種文明比較先進時,也沒有理由妄自尊大,擺出一副捨我其誰的架勢。古代巴比侖文明,雖然後來衰落了,但它的文明成就,如創造楔形文字、編制漢謨拉比法典、測出圓周率為3,確定太陰曆法並設定閏月等,誰能否認其對人類的貢獻?當中國文明經歷了五千年的發展歷史,並曾長期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時,今日的「美國文明」當時還沒有誕生,誰又能借這種差異而否認美利堅民族生存、發展的權利?
即使在同一時代,無論較為先進的文明型別,還是相對落後的文明體系,都可以對世界文明作出自己的貢獻,都有自己值得珍視的精華。 所以,後進的文明要向先進的文明學習,並拋棄自己的糟粕,但沒有必要妄自菲薄;而先進的文明則要幫助落後的文明,但沒有理由以「文明霸主」自居,鄙視其他文明的國家和民族。為了解決對待文明型別的種種偏見,推動建立國際文明新秩序,也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人類的生存與發展跟生物的多樣性是息息相關的 請你收集家鄉寒假作業裡的
人工水庫 人工湖 與生態環境 生物多樣性對於人類生存與發展有哪些重要意義 1 直接價值 生物多樣性在自然界的物質迴圈,大量的野生生物的使用價值目前還不清楚 奶 如動植物為人類提供的糧食,它們具有巨大的潛在使用價值。2 間接價值 人類所認識和利用的是生物的一小部分 3 潛在價值 蛋及許多藥物等,對人類...
生物多樣性的內涵應當包括層次的多樣性
生物種類的多樣性是指一定區域內生物鐘類 包括動物 植物 微生物 的豐富性,如人類已鑑定出的物種,大約有170多萬個,我國已知鳥類就有1244種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種,即物種水平的生物多樣性及其變化 基因的多樣性是指物種的種內個體或種群間的基因變化,不同物種 兔和小麥 之間基因組成差別很大,生物的...
什麼叫生物的多樣性,什麼是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是指在一定時間和一定地區所有生物 動物 植物 微生物 物種及其遺傳變異和生態系統的複雜性總稱。它包括基因多樣性 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三個層次。生物多樣性又稱物種岐異度是指在一定空間範圍內多種多樣活的動物 植物和回微生物有規律地結合在一起的答總稱,通常包括遺傳 基因 多樣性 物種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