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字在古文裡有既然的意思,文言文中既字是什麼意思。

2021-03-03 22:16:21 字數 5719 閱讀 9895

1樓:書俊的

答:具體字要根據文言文中來解釋的。

例如:下面兩篇文言文中的「既」意思就是:既然;既然是。

1、《歸去來兮辭》:「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

2、《季氏將伐顓臾》:「既來之,則安之。」

例如:下面文言文中的「然則」意思就是:既然這樣,那麼..

1、《岳陽樓記》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

2、《六國論》然則諸侯之地有限。

3、《齊桓晉文之事》然則廢釁鐘與?

1、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

【解釋】既然自己的心靈為形體所役使,為什麼如此失意而獨自傷悲?

2、既來之,則安之。

【解釋】既然他們來了,就得使他們安心。

3、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

【解釋】既然這裡北邊連通巫峽,南邊遠達瀟湘,那些被貶**、善感詩人常常在這裡聚會。

4、然則諸侯之地有限。

【解釋】既然這樣,那麼諸侯的土地有限。

5、然則廢釁鐘與?

【解釋】既然這樣那麼,廢棄祭鐘的儀式嗎?

什麼字在古文裡有「既然」的意思?

2樓:書俊的

答:具體字要根據文言文中來解釋的。

例如:下面兩篇文言文中的「既」意思就是:既然;既然是。

1、《歸去來兮辭》:「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

2、《季氏將伐顓臾》:「既來之,則安之。」

例如:下面文言文中的「然則」意思就是:既然這樣,那麼..

1、《岳陽樓記》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

2、《六國論》然則諸侯之地有限。

3、《齊桓晉文之事》然則廢釁鐘與?

1、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

【解釋】既然自己的心靈為形體所役使,為什麼如此失意而獨自傷悲?

2、既來之,則安之。

【解釋】既然他們來了,就得使他們安心。

3、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

【解釋】既然這裡北邊連通巫峽,南邊遠達瀟湘,那些被貶**、善感詩人常常在這裡聚會。

4、然則諸侯之地有限。

【解釋】既然這樣,那麼諸侯的土地有限。

5、然則廢釁鐘與?

【解釋】既然這樣那麼,廢棄祭鐘的儀式嗎?

文言文中"既″字是什麼意思。

3樓:匿名使用者

既的古漢語意思

jì①《動》盡;完;終了。韓愈《進學解》:「言未~,有笑於列者曰。」

②《副》後來;不久。《左傳?成公二年》:「~,衛人賞之以邑。」

③《副》已經,……以後。《廉頗藺相如列傳》:「~罷,歸國,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

④《副》全;都;皆。《屈原列傳》:「楚人~咎子蘭以勸懷王入秦而不反也。」

⑤《連》既然;既然是。《歸去來兮辭》:「~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 《季氏將伐顓臾》:「~來之,則安之。」

⑥《連》與「且」、「又」、「亦」相呼應,表並列關係。《芙蕖》:「有風~作飄搖之態,無風亦呈嫋娜之姿。」《謀攻》:「三軍~惑且疑,則諸侯之難到矣。」

⑦《副》通「即」,就;便。《荊軻刺秦王》:「軻~取圖奉之。」」

【既而】不久;過了不久。

【既且】已經過去。

【既望】農曆每月十六日。

【既夕】古喪禮土葬前最後一次吊哭的晚上。

「以」字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4樓:文以立仁

"以"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1、動詞:

a用;使用。《涉江》:「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

b做。《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c認為。《鄒忌諷齊王納諫》:「皆以美於徐公。」

d表示動作行為所用或所憑藉的工具、方法,可視情況譯為「拿」、「用」、「憑」、「把」等。《廉頗藺相如列傳》:「願以十五城請易璧。」

2、介詞:

a起提賓作用,可譯為「把」。《廉頗藺相如列傳》:「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

b表示動作行為產生的原因,可譯為「因為」、「由於」等。《捕蛇者說》:「而吾以捕蛇獨存。」《廉頗藺相如列傳》:「且以強秦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

c表示動作行為發生的時間、地點,可譯為「在」、「從」。《蘇武傳》:「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師。」

d表示動作、行為的物件,用法同「與」,可譯為「和」、「跟」;有時可譯為「率領、帶領」。《戰國策·周策》:「天下有變,王割漢中以楚和。

」《信陵君竊符救趙》:「(公子)欲以客往赴秦軍,與趙俱死。」

3、連詞:

a表示並列或遞進關係,可譯為「而」、「又」、「並且」等,也可省去。《遊褒禪山記》:「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

b表示承接關係,「以」前的動作行為,往往是後一動作行為的手段和方式,可譯為「而」,也可省去。《遊褒禪山記》:「予與四人擁火以入。」

c表示因果關係,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譯為「因為」、「由於」。《廉頗藺相如列傳》:「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

d表修飾和被修飾關係。《歸去來辭》:「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e表目的關係,可譯為「而」「來」「用來」等。《師說》:「作《師說》以貽之。」

f表示時間、方位、數量的界限或範圍,用法同現代漢語。《張衡傳》:「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g表示在敘述某件事時又轉到另一件事上,可譯為「至於」。《柳毅傳》:「然自約其心者,達君之冤,餘無及也。以言慎勿相避者,偶然耳,豈有意哉!」

4、副詞:

通「已」。已經。《陳涉世家》:「座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

5樓:匿名使用者

以 [yǐ]:

用,拿,把,將:以一當十。以苦為樂。以身作則。以鄰為壑。以訛傳訛。以往鑑來。

依然,順,按照:以時啟閉。物以類聚。

因為:以人廢言。勿以善小而不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於(指時日):「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

目的在於:以待時機。以儆效尤。

文言連詞,與「而」用法相同:夢寐以求。

用在方位詞前,表明時間、方位、方向或數量的界限:以前。以內。

用在動詞後,類似詞的字尾:可以。得以。

古同「已」,已經。

太,甚:不以急乎?

及,連及:富以其鄰。

6樓:倚樓丶丶聽風雨

文言文中「以」作為介詞的用法是什麼

7樓:匿名使用者

你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好的,可以或者是連線詞或動詞之類。

8樓:本喵王下屬

以有「用」的意思,如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文言文中"要″字是什麼意思?

9樓:匿名使用者

「要」字在古文中的意思如下

:1、用作名詞,意思是:人體的腰部,這個意義後來寫作「腰」。

出處:先秦·荀子《荀子•禮論》:「量要而帶之。」

釋義:根據腰身紮帶子。

2、用作動詞,意思是:通「邀」。邀請。

出處:晉·陶淵明《桃花源記》:「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釋義:村裡有人就邀請他到自己家裡去(做客),設酒殺雞做飯來款待他。

3、用作動詞,意思是:中途攔截。

出處:明·高啟《書博雞者事》:「豪民子聞難,鳩宗族僮奴百許人,欲要篡以歸。」

釋義:土豪的兒子聽說了禍事,就聚集了同宗本家的奴僕一百多人,想攔路奪回(他的父親)。

4、用作動詞,意思是:相約。

出處:漢·樂府古辭《孫雀東南飛》:「雖與府吏要,渠會永無緣。」

釋義:雖然同府吏有過誓約,但同他相會永遠沒有機緣。

5、用作動詞,意思是:威脅。

出處:清代·方苞《獄中雜記》:「惟大辟無可要,然猶質其首。」

釋義:沒有什麼好要挾的,但是還要留下他的腦袋做抵押品。

10樓:之那年青春正好

要1. 要 [yào]2. 要 [yāo]

要 [yào]

1.索取:~賬。~價。

2.希望,想:~強。~好。

3.請求:她~我給她讀報。

4.重大,值得重視的:重~。~人。~領。綱~。~言不煩。

5.應該,必須:須~。

6.將(jiāng):將~。快~。

7.如果,倘若:~是。

8.表選擇:~麼。~不。~不然。

要 [yāo]

1.求,有所倚仗而強求:~求。~挾。

2.古同「腰」。

3.古同「邀」,中途攔截。

4.古同「邀」,約請。

5.姓。

一. 解字:會意字。

從西,夕陽西下,兩隻鳥兒歸巢依臥;從女,婦女。以「夕陽西下鳥兒歸巢依臥」作比喻,表示日暮就寢時丈夫摟著妻子的腰,以表示之需要。借古音「夭」,表示妻子屈腰仰就。

後借「約」表示男女性慾時限不同,夫妻雙方都有責任與義務滿足對方的需求;要是腰的初文。選自《中華字通》。又有要求.

要對方做一件事的時候.索要.跟對方要東西。

二.基本字義

要yào

1.索取:~賬。~價。

2.希望,想:~強。~好。

3.請求:她~我給她讀報。

4.重大,值得重視的:重~。~人。~領。綱~。~言不煩。

5.應該,必須:須~。

6.將(jiāng):將~。快~。

7.如果,倘若:~是。

8.表選擇:~麼。~不。~不然。

四.其它字義

要yāo

1.求,有所倚仗而強求:~求。~挾。

例:莊公再拜辭曰:「從政罷政,乃臣下之職,焉有天子委質於臣之禮?恐天下以臣為要君,臣當萬死!」(《東周列國志》)

2.古同「腰」。

3.古同「邀」,中途攔截。

4.古同「邀」,約請。

5.姓。

五.組詞及造句

1、要求

造句:根據傳統法律要求市鎮行政管理委員會成員每隔五年巡視邊界一次。

2、需要

造句:我們需要一位有經驗的、能夠為鄉村舞蹈連續拉好幾個小時的小提琴手。

3、提要

造句:該子目錄下有幾個檔案,包含從每個rss提要提供者處收到的rss提要條目,而這些提要提供者則由使用者在提要源輸入xml檔案中指定。

4、不要

造句:犯罪分子應當迷途知返,懸崖勒馬,不要在錯誤的道路上繼續走下去。

5、要飯

造句:可憐的拇指姑娘站在門口,像一個要飯的窮苦女孩子。她懇求田鼠施捨一顆大麥給她,因為她已經兩天沒有吃任何東西了。

在文言文中「既」有什麼意思?

11樓:楊琴

在文言文中「既」有以下意思:

本義:吃罷,吃過。如:既,小食也。——《說文》。

食盡。指日全食或月全食。 如: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春秋·桓公三年》。

完畢;完了。 如:既者,盡也。有繼之辭也。——《穀梁傳》 。

已經。 如:既來之,則安之。——《論語·季氏》 。

不久;隨即。 如:楚成王以商臣為太子,既欲置公子職。——《韓非子·內儲說下》

常用「則」、「就」、「那麼」相呼應,相當於「既然」。如:既定策則僕須急歸營。——梁啟超《譚嗣同傳》 。

拼音:jì

部首:    旡

組詞:既定;拼音:jì dìng;釋義:已定的,已為前提的。

既而;拼音:jì  ér;釋義:不久,一會兒,副詞。指上件事情發生後不久。

既然;拼音:jì  rán;釋義:表示先提出前提,而後加以推論,常用「就」、「也」、「還」等配搭。

既往 ;拼音:jì wǎng;釋義:以前。

既是 ;拼音:jì shì ;釋義:既然是。

貴字在古文裡是什麼意思文言文中的貴是什麼意思?

拼 音 gu 基本釋義 1.價錢高,與 賤 相對 賤 a 的高低 b 指人的地位高低 c 方言,無論如何 春雨 如油。2.指地位高 族。戚。望 尊貴的門第和聲望 3.敬辭,稱與對方有關的事物 國。庚 請問別人年齡 姓。幹 g n 問人要做什麼 4.特別好的,重要的 重 zh ng 珍 尊 民為 5....

在古文中以的意思有什麼以字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以y 基本字義 1.用,拿,把,將 一當十。苦為樂。身作則。鄰為壑。訛傳訛。往鑑來。2.依然,順,按照 時啟閉。物 類聚。3.因為 人廢言。勿 善小而不為。不 物喜,不 己悲。4.在,於 指時日 子厚 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 5.目的在於 待時機。儆效尤。6.文言連詞,與 而 用法相同 夢...

「齧」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啖」在古文裡是什麼意思

ni 在文言文中一般是啃 咬的意思。咬,1 會意。從口,從齒。齒 指牝齒 臼齒,具有缽臼之形,其功能為碾磨食物。口 與 齒 聯合起來表示 用臼齒碾磨食物 本義 用臼齒碾磨食物。辨析 上下前排牙的合攏稱為 咬 上下後排齒的合攏稱為 齧 2 同本義 gnaw 齧,噬也。說文 字亦作齧。鳥曰啄,獸曰齧。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