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的後代我只知道有子思,就是提出「中庸」的,還有孔融那垃圾。皇帝???
2樓:匿名使用者
我的朋友是范仲淹的後代
有哪些古代君王或歷史大名人的後代仍然健在的
3樓:紫彤瑞珏的嘯
能活到現在的人,往前數,祖上肯定都出過大名人,古代的生存環境,弱勢群體沒有太多延續機會,東漢末年到三國統一,經過三國戰亂,人口減少了90%以上,歷代戰亂老百姓消亡都很嚴重,有實力還得有點運氣才能得到延續,加上古時圈養奴婢,納妾等比較嚴重,絕戶光棍兒也是很多很多的。
當前這個時代的人,莫問是哪個階級,祖上都是貴族,也都是幸運者,都是皇族
中國有沒有那個 皇室或古代那些名人之後的 後人留下?
4樓:匿名使用者
清代愛新覺羅的後裔現在還很多,但末代皇帝溥儀沒有直系後代,現存的都是他的兄弟和子侄輩。
明代朱氏後裔也同樣沒有皇室直系後人了(最後的崇禎皇帝直系皇子被清代康熙所殺),旁系子孫則很多。上屆總理 朱 榕基的祖先據說就是朱元璋的一個皇子,有朱氏宗譜為證。
元朝皇室孛兒只斤氏的直系後代據說目前在蒙古。
再往前就不清楚了。
5樓:德富光司
我有一個同事,她姓蘇,江蘇無錫人,祖籍也是無錫的。她說她是蘇東坡的第三十六代後人,家譜有記載的。我覺得可信度很低,如果是旁系的可能性很大,畢竟常州離無錫不遠。
6樓:阿精
正常的都有後代,只是大家不知。
前段時間霍元甲後人與李連杰打官司;
愛新覺羅·溥儀2023年死的,沒有後人;
關羽後人傳說被龐德後人殺光了,但現在還有很多人認做是他的後人;
等等……還有很多很多
7樓:生香草木
孔子都有72代了,前不久孔子的第72帶孫女不是和一個香港人結婚了?
古代名人簡介
8樓:風流禹二
成吉思汗:(1162-1227)名鐵木真,古代蒙古族軍事家、政治家。出生於蒙古孛兒只斤族的貴族家庭。
十二世紀末十三世紀初,他統一蒙古各部,2023年被推為大汗,尊稱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汗國。2023年病死於今甘肅六盤山下的清水縣行宮。元朝建立後,被追為元太祖。
松贊干布:(617-650)是**地區歷史上著名的統治者。在位時,創文字,定法律,立官制,建成吐蕃奴隸制政權。
641年與唐文成公主聯姻,與唐來往密切。在他的影響下,內地的一些先進生產技術傳入**,促進了漢藏經濟、文化的交流和友好關係的發展。
愛新覺羅·玄燁:(1654-1722)即清聖祖,清代較有作為的皇帝,1661-2023年在位,年號康熙。在位時,派人編修《明史》、《康熙字典》、《全唐詩》等;進行全國性土地測量,完成了《皇輿全圖》的繪製。
嬴政:(前259-前210)即秦始皇,秦莊襄王子。戰國時秦國國君,秦王朝的建立者,公元前246-前210年在位。
他鎮壓了醪噯叛亂,進行了統一戰爭,消滅了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集權國家。
李世民:(599-649)即唐太宗,李淵次子。626-649年在位。
始封秦王,後發動「玄武門之變」,得繼帝位。在位期間,推行均田制、租庸調製和府兵制,加強對地方官吏的考核,發展科舉制。他以「亡隋為戒」,較能任賢、納諫。
當時社會經濟有所恢復,被史家譽為「貞觀之治」。
朱元璋:(1328-1398)即明太祖,濠州種膏(今安徽鳳陽東)人。明朝的建立者,1368-2023年在位。
他移民墾荒,均平賦役,興修水利,推行屯田;同時抑制豪強貪吏,減輕對工匠的奴役;制訂《大明律》,廢除宰相職位,加強**集權,使明初社會經濟很快得到恢復和發展。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他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編訂了〈詩〉、〈書〉、〈易〉、〈禮〉等文獻,刪修了〈春秋〉。
孟子:(約前372-前289)孟軻,鄒(今山東鄒縣)人,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孟子〉一書記述了他的思想觀點和主要政治活動。
孟子被認為是孔子學說的繼承人,有「亞聖」之稱。
老子:春秋時期著名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生卒不詳。多數研究者認為他就是李耳,俗稱老聃。
莊子:(約前369-前286)莊周,宋國蒙(今河南商丘縣)人,戰國時期唯心主義哲學家,是道家學派的代表者。他繼承和發展了老子思想,所不同的是把客觀唯心主義改造成了主觀唯心主義。
老子和莊子,合稱「老莊」。
荀子:(約前313-前238)荀況,趙國人,戰國時的唯物主義思想家、教育家。著有〈荀子〉一書。
墨子:(約前468-前376)墨翟,相傳為宋國人,長期住在魯國。他是戰國初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儒家的主要反對派,墨家的創始人。
韓非:(約前280-前233)出身韓國貴族。戰國末期思想家、法家學說的集大成者,著有〈韓非子〉。
王安石:(1021-1086)世稱王荊公,撫州臨川(今江西臨川)人。北宋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著名的改革家。
曹操:(155-220)字孟德,即魏武帝,譙(今安徽毫縣)人,三國時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曹操精於用兵,對《孫子兵法》頗有研究,並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予以闡發,著有《孫子略解》和《兵法》。
他還擅長詩歌,對文學發展做出很大貢獻。
劉邦:(前256-前195)即漢高祖,沛縣(今屬江蘇)人。漢王朝的創立者,公元前202-前195年在位。
曾任泗水亭長。前209年響應陳勝起義,與項羽同為反秦主力。前206年,推翻秦朝統治,被項羽封為漢王。
前202年戰勝項羽,建立漢朝。
王充:(27-約97)字仲任,會稽上虞(今屬浙江)人。東漢唯物主義哲學家,出身「細族孤們」,曾做過幾任小官,後「仕路隔絕」,居家著述。
王充著《論衡》,全書八十五篇,二十餘萬言,是我國古代哲學史上的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
孫武:春秋時齊國人,著名兵家。他總結前人和自己的作戰經驗,著有《孫子兵法》一書。
據史書載,孫武兵法原有八十二篇,可惜多數失傳,現僅存十三篇。《孫子兵法》早已越出國界,被外**事家、哲學家重視和研究。
孫臏:是孫武的後代,齊國阿(今山東陽谷東北)人,戰國時兵家。著有《孫臏兵法》。
這本書曾長久失傳,近年從出土漢墓中發現此書,引起國內外學術界轟動。從這些新發現的材料可以看出,孫臏確實是一位傑出的兵家,他繼承了孫武的思想,並有很多創造發展。
李贄:(1527-1602)號卓吾,泉州晉江(今屬福建)人。明朝後期進步思想家。
著有《李氏焚書》、《續焚書》、《藏書》、《續藏書》等。他提倡男女平等,反對男尊女卑。明統治者把他的言論視為「惑世誣民」的「亂道」。
在他76歲時,被逮捕下獄,**至死。
9樓:匿名使用者
1、孔子。(前551年
9月28日《農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農曆二月十一》),字仲尼。排行老二, 漢族人,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理***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編撰了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據有關記載,孔子出生於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的南辛鎮魯源村);孔子逝世時,享年73歲,葬於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載於語錄體散文集《論語》及先秦和秦漢儲存下的《史記·孔子世家》。
2、孫武(約公元前535-?),字長卿,漢族,中國春秋時期齊國樂安(今山東惠民,一說博興,或說廣饒)人。著名軍事家。
曾率領吳**隊大破楚**隊,佔領了楚的國都郢城,幾滅亡楚國。其著有鉅作《孫子兵法》十三篇,為後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譽為「兵學聖典」,置於《武經七書》之首,被譯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為國際間最著名的兵學典範之書。
3、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前210年)名政(正),嬴姓秦氏,又名趙政(趙正。先秦時期姓氏並未統一,男子稱氏,女子稱姓,故秦始皇叫趙政。
)。秦莊襄王之子,傑出的政治家、軍事統帥。戰國末期秦國君主、首位完成中國統一的秦王朝的開國皇帝。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對中國和世界的歷史均產生了深遠而重大的影響,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4、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瞞,漢族,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中國東漢末年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三國時代魏國的奠基人和主要締造者,後為魏王。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他為魏武帝。
曹操一生征戰,為全國儘快統一,在北方廣泛屯田,興修水利,對當時的農業生產恢復有一定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門第觀念,抑制豪強,所統治的地區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此外,他還精於兵法,著《孫子略解》、《兵書接要》《孟德新書》等書。作為一代梟雄,他精通音律,善作詩歌,抒發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苦難生活,慷慨悲涼。
5、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諡曰忠武侯;後來的東晉政權為了推崇諸葛亮的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代表作有《前出師表》、《後出師表》、《誡子書》等。
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諸葛亮在後世受到很大的尊崇,成都有武侯祠,大詩人杜甫也有讚揚諸葛亮的《蜀相》名篇傳世。
6、武則天(624年~705年)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的女皇帝(唐高宗時代曾出現另一個民間起義的女皇帝陳碩真),也是繼位年齡最大的皇帝(67歲即位),又是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唐高宗時為皇后(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時為皇太后(683—690),後自立為武周皇帝(690—705),改國號「唐」為「周」,定都洛陽,並號其為「神都」。史稱「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
武氏認為自己好像日、月一樣崇高,凌掛於天空之上。於稱帝后上尊號「聖神皇帝」,退位後中宗上尊號「則天大聖皇帝」。武則天也是一位女詩人和政治家。
10樓:月光下的幾夢
陸羽(733-804年),字鴻漸,一名疾,字季疵,號竟陵子、桑苧翁、東岡子,或雲自太子文學徙太常寺太祝,不就。唐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一生嗜茶,精於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聞名於世,對中國茶業和世界茶業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被譽為「茶仙」,尊為「茶聖」,祀為「茶神」。他也很善於寫詩,但其詩作目前世上存留的並不多。
他對茶葉有濃厚的興趣,長期實施調查研究,熟悉茶樹栽培、育種和加工技術,並擅長品茗。唐朝上元初年(公元760年),陸羽隱居浙江湖州苕溪,撰《茶經》三卷,成為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 《全唐文》有《陸羽自傳》。
據《新唐書》記載:陸羽,字鴻漸,一名疾,字季疵,復州竟陵人。不知所生,或言有僧得諸水濱,畜之。
既長,以《易》自筮,得《蹇》之《漸》,曰:「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乃以陸為氏,名而字之。
幼時,其師教以旁行書,答曰:「終鮮兄弟,而絕後嗣,得為孝乎?」師怒,使執糞除圬塓以苦之,又使牧牛三十,羽潛以竹畫牛背為字。
得張衡《南都賦》,不能讀,危坐效群兒囁嚅若成誦狀,師拘之,令剃草莽。當其記文字,懵懵若有遺,過日不作,主者鞭苦,因嘆曰:「歲月往矣,奈何不知書!
」嗚咽不自勝,因亡去,匿為優人,作詼諧數千言。天寶中,州人酺,吏署羽伶師,太守李齊物見,異之,授以書,遂廬火門山。貌侻陋,口吃而辯。
聞人善,若在己,見有過者,規切至忤人。朋友燕處,意有所行輒去,人疑其多嗔。與人期,雨雪虎狼不避也。
上元初,更隱苕溪,自稱桑苧翁,闔門著書。或獨行野中,誦詩擊木,裴回不得意,或慟哭而歸,故時謂今接輿也。久之,詔拜羽太子文學,徙太常寺太祝,不就職。
貞元末,卒。
羽嗜茶,著經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備,天下益知飲茶矣。時鬻茶者,至陶羽形置煬突間,祀為茶神。有常伯熊者,因羽論復廣著茶之功。
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次臨淮,知伯熊善煮茶,召之,伯熊執器前,季卿為再舉杯。至江南,又有薦羽者,召之,羽衣野服,挈具而入,季卿不為禮,羽愧之,更著《毀茶論》。其後尚茶成風,時回紇入朝,始驅馬市茶。
關於陸羽棄佛從文還有另一種說法:
唐朝著名學者陸羽,從小是個孤兒,被智積禪師撫養長大。陸羽雖身在廟中,卻不願終日誦經唸佛,而是喜歡吟讀詩書。陸羽執意下山求學,遭到了禪師的反對。
禪師為了給陸羽出難題,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學習沖茶。在鑽研茶藝的過程中,陸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僅學會了複雜的沖茶的技巧,更學會了不少讀書和做人的道理。當陸羽最終將一杯熱氣騰騰的苦丁茶端到禪師面前時,禪師終於答應了他下山讀書的要求。
後來,陸羽撰寫了廣為流傳的《茶經》,把祖國的茶藝文化發揚光大!
古代名人求學的故事,。是求學的,古代名人求學的故事,20字。是求學的!
程門立雪 遠在北宋時期,福建將東縣有個叫楊時的進士,他特別喜好鑽研學問,到處尋師訪友,曾就學於洛陽著名學者程顥門下.程顥死後,又將楊時 推薦到其弟程頤門下,在洛陽伊川所建的伊川書院中求學.楊時那時已四十多歲,學問也相當高,但他仍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尊師敬友,深得程頤的喜愛,被程頤視為得意門生,得其真...
朝代是春秋的古代名人有哪些,秦朝代古代名人有哪些
太多了,百家爭鳴的人物 孔子 孟子 荀子 老子 就有好多,還有些將軍 吳起 曹巋 君主 齊桓公 晉文公 楚莊王 夫差 勾踐 闔閭宋襄公 齊景公等等 還有些刺客 專諸 要離 豫讓等等 太多了 著名的諸侯 齊桓公 晉文公 楚莊王 秦穆公 吳王夫差 越王勾踐。著名的臣子 管仲 趙盾 叔向 子產。著名的思想...
古代名人小故事(以內),古代名人小故事(50字以內)
書生劉理順,明朝人,少年時家貧,欲赴京應考,莫奈無路費,於是在一富翁家中任教,賺取路費。員外見劉理順博學多才,教學有方,故此甚是器重,特地選一名聰明伶俐的侍女,照顧劉理順的飲食起居,晚上齊宿一房,其意是贈送與劉理順為妻。劉理順日間教員外的兒子讀書,夜間自修學習,經過三年苦讀,學業大進,適逢考期,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