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古詩欣賞:《尋隱者不遇》賈島
2樓:匿名使用者
松下問童子,言師釆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3樓:愛笑的劉承一
[唐]賈島
松下問童子,
言師採藥去。
只在此山中,
雲深不知處。
古詩《尋隱者不遇》的全文內容是什麼?
4樓:戒為良藥
尋隱者不遇
(唐)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譯文蒼松下,我詢問了年少的學童;他說,師傅已經採藥去了山中。
他還對我說,就在這座大山裡,可山中雲霧繚繞,不知他行蹤。
5樓:阿沾
原文: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譯文:蒼松下,我詢問隱者的童子他的師傅到**去了?他說,師傅已經採藥去了。還指著高山說,就在這座山中,可是林深雲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
《尋隱者不遇》是唐代詩僧賈島的作品。
作者簡介:賈島(779~843年),字浪(閬)仙,唐代詩人。漢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陽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
早年出家為僧,號無本。自號「碣石山人」。據說在洛陽的時候因當時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後外出,賈島做詩發牢騷,被韓愈發現其才華。
此詩首句寫尋者問童子,後三句都是童子的答話,詩人採用了寓問於答的手法,把尋訪不遇的焦急心情,描繪得淋漓盡致。
詩中以白雲比隱者的高潔,以蒼松喻隱者的風骨,寫尋訪不遇,愈襯出尋者對隱者的欽慕高仰之情。全詩遣詞通俗清麗,言繁筆簡,情深意切,白描無華,是一篇難得的言簡意豐之作。
詩中隱者採藥為生,濟世活人,是一個真隱士。所以賈島對他有高山仰止的欽慕之情。詩中白雲顯其高潔,蒼松贊其風骨,寫景中也含有比興之義。
惟其如此,欽慕而不遇,就更突出其悵惘之情了。另外,作者作為一個封建社會的知識分子,離開繁華的都市,跑到這超塵絕俗的青松白雲之間來「尋隱者」,其原因也是耐人尋味,引人遐想的。
古詩《尋隱者不遇》誰寫的
6樓:三國之長空
一、《尋隱者不遇》是唐代詩僧賈島的作品。
二、擴充套件知識
1、原詩欣賞:尋隱者不遇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2、作品簡介:《尋隱者不遇》是唐代詩僧賈島的作品。此詩首句寫尋者問童子,後三句都是童子的答話,詩人採用了寓問於答的手法,把尋訪不遇的焦急心情,描繪得淋漓盡致。
詩中以白雲比隱者的高潔,以蒼松喻隱者的風骨,寫尋訪不遇,愈襯出尋者對隱者的欽慕高仰之情。全詩遣詞通俗清麗,言繁筆簡,情深意切,白描無華,是一篇難得的言簡意豐之作。
3、作者簡介:賈島(779~843),唐代詩人。字閬仙,一作浪仙。
范陽(今河北涿縣)人。初落拓為僧,名無本,後還俗,屢舉進士不第。曾任長江(今四川蓬溪)主簿,人稱賈長江。
其詩喜寫荒涼枯寂之境,頗多寒苦之辭。以五律見長,注意詞句錘鍊,刻苦求工。與孟郊齊名,有「郊寒島瘦」之稱。
有《長江集》。
7樓:cappuccino小齊
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尋隱者不遇 古詩
8樓:匿名使用者
1、原文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2、譯文
蒼松下,我詢問隱者的徒弟,他說師傅採藥去了。
就在這座山中,可是林深雲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
3、註釋
⑴尋:尋訪。隱者:隱士,隱居在山林中的人。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隱居在山野之間的人。一般指的是賢士。不遇:沒有遇到,沒有見到。
⑵童子:沒有成年的人,小孩。在這裡是指「隱者」的**、學生。
⑶言:回答,說。
⑷雲深:指山上的雲霧。處:行蹤,所在。
4、《尋隱者不遇》是唐代詩僧賈島的作品。此詩首句寫尋者問童子,後三句都是童子的答話,詩人採用了寓問於答的手法,把尋訪不遇的焦急心情,描繪得淋漓盡致。詩中以白雲比隱者的高潔,以蒼松喻隱者的風骨,寫尋訪不遇,愈襯出尋者對隱者的欽慕高仰之情。
全詩遣詞通俗清麗,言繁筆簡,情深意切,白描無華,是一篇難得的言簡意豐之作。
9樓:傾藍紫
那一年,詩人上山訪師,不遇師而遇一童子,說師傅採藥去,只在此山中。詩人順著童子手指的方向看,只見雲裡霧裡,他要訪的人杳無其蹤。
為此不遇,詩人改變了人生的方向,一個要隱逸世間的人難相遇,因為他們「雖有柴門常不關,片雲孤木伴身閒。猶嫌住久人知處,見擬移家更上山。」讓你去遇而不遇的才是真正的隱者,他們不會如王維「寂寞柴門人不到,空林獨與白雲期」,不會如杜甫「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詩人一去,懷著一點塵心,往往都會遭遇不遇,所以詩人不遇的詩很多,此種不遇反而讓他們更見詩境,似乎隱者先知,以一不遇讓詩人達到此行的目的。詩人本也是個功名利祿客,來此山中不為煙霞客,只為賞煙霞,就像白居易說的《晚出尋人不遇》:「籃輿不乘乘晚涼,相尋不遇亦無妨。
輕衣穩馬槐陰下,自要閒行一兩坊。」所以隱者遇之還不如不遇,此一不遇,人間還可以遇一首好詩,這才是一個詩人訪隱者的價值。
所以,我們有了賈島的《尋隱者不遇》: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有了李白的《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雨濃。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鬆。
有了皎然的《尋陸鴻漸不遇》:
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
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報道山中去,歸時每日斜。
有了李商隱的《訪隱者不遇成二絕》
秋水悠悠浸墅扉,夢中來數覺來稀。玄蟬去盡葉黃落,一樹冬青人未歸。
城郭休過識者稀,哀猿啼處有柴扉。滄江白日樵漁路,日暮歸來雨滿衣。
詩人們最恨的不遇,不是不遇隱者,而是不遇他們的周文王,讓廉頗老矣,讓諸葛真成隱者,讓賈生被漢武帝「可憐半夜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讓千古月空明,不遇它的李白,不遇它的蘇東坡。
所以此般的不遇看看煙霞也好,看看「棋於鬆底留殘局,鶴向潭邊退數翎」,看看「數株溪柳色依依,深巷斜陽暮鳥飛。門前雪滿無人跡,應是先生出未歸。」
所以不遇隱者的詩人無怨,不像不遇明主的詩人往往怨成閨怨,空心想此緣成夢,拔劍燈前一夜行。
無怨的詩人寫成的不遇詩都清高如「人家在仙掌,雲氣欲生衣」,都清淡如「所居人不見,枕蓆生雲煙。」
偶爾遇到一兩個詩人不甘,想提筆寫到此一遊,卻又如竇鞏一樣在「籬外涓涓澗水流,槿花半點夕陽收」的不遇之景中「欲題名字知相訪,又恐芭蕉不奈秋。」如戴叔倫一般在「青林依古塔,虛館靜柴扉」中想要題字,卻無處下筆!——「坐久思題字,翻憐柿葉稀。
」山上的隱者難遇,詩人卻需要松下的童子指點。所以,順著童子手指的方向,看到青山高處上不易,白雲深處行亦難。詩人便下了山,而那些在山下紅塵世俗裡追逐功名的人卻摩肩擦踵,熙熙攘攘,一個埋頭想詩的詩人騎驢一走,都能撞出個韓愈、劉棲楚來。
世間火宅,終焚卻了詩人坐禪之身……
人們在尋人不遇的時候總會尋得一鬆下的童子回答:「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在迷路的時候也能尋得一童子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在自己為心所惑時,總有一童子稚聲稚氣指點你的迷途。歐陽修夜裡讀書,聞有聲自西南來,悚然而聽之,說:
「異哉!初淅瀝以蕭颯,忽奔騰而砰湃;如波濤夜驚,風雨驟至。其觸於物也,鏦鏦錚錚,金鐵皆鳴;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
」於是就讓童子出門看,童子回答說:「星月皎潔,明河在天,四無人聲,聲在樹間。」
童子的回答很美,詩人迷了路,唯見煙山萬萬層,而童子抬眼指歸處,月掛一輪燈。童子的回答很美,詩人迷了路,唯見煙山萬萬層,而童子抬眼指歸處,月掛一輪燈,照見你的路途。世間好聲,皆是你夢,世間悲音,皆是你心。
世間好色,皆是你幻,世間苦色,皆是你身。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呵。
……(後文略)
摘自《那些年 我們一起讀的詩》
10樓:匿名使用者
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註解】:
1、雲深:指山深雲霧濃。
【韻譯】:
蒼松下,我詢問了年少的學童;
他說,師傅已經採藥去了山中。
他還對我說:就在這座大山裡,
可是林深雲密,不知他的行蹤。
賈島是大家熟悉的唐朝著名的苦吟詩人,提起他,我們自然會想到他的名句:「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為了是用「推門」好,還是「敲門」好,他費盡心機。
因此,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只知道賈島煉字上的工夫,其實,煉字並不能概括他詩歌創作的特點。《尋隱者不遇》信筆所之,脫口而出,句句明白如話,字字平淡無奇,似乎並沒有什麼可以值得挑出來推敲、玩味的。然而,正是這「明白如話」,「平淡無奇」,形成了這首詩最大的特色:
含糊其辭,妙在其中。
明白如話的詩,又怎麼會是含糊其辭呢?它的妙處又在何處呢?
除詩題外,全詩只有區區20字,卻涉及到三個人物:尋者、童子、隱者。從詩題可以看出,詩中的主角應該是隱者,因為他是「尋」的物件,是詩歌主要描述的人物。
可是,詩中的前兩句,寫詩人與童子的一問一答;後兩句寓問於答中,四句詩對隱者沒有一絲一毫的明確交待:其身份、氣質、品格等等,都深深地隱在詩句的背後。這不是含糊其辭嗎!
然而,正是這「含糊其辭」,給讀者留出了發揮想象的空間。只要細心地品味詩句,你不難發現隱者若即若離,時隱時現,活躍在詩句營造的畫境深處。深入一想,詩中的古鬆、白雲、青山、童子、草藥,哪一樣不與隱者有著密切的關係呢?
他身居雲山,遠離塵世,與青松做伴,與童子相依,採藥為生,濟世活人,其超凡的隱者身份,高古脫俗的氣質,閒適高雅的品格,在含糊其辭的詩句之中,在隱隱約約的畫境深處,飄然顯現。可見,寫人不見人,卻又在字裡行間飄忽閃現,正是「含糊其辭」的妙處。
詩人寫人物含糊其辭,表達自我感情時也頗為「含糊其辭」。按照常人的心理,尋人不遇,多多少少都會在心裡激起情感的波瀾:或渴望、或失望、或激動、或悵惘。
而詩人面對「尋」而「不遇」,詩句中沒有一句明確表示情感話語,淡淡而入,淡淡而出,彷彿一切與已無關。古人云「詩言志」。志者,心聲也。
沒有詩人的感情能成為一首詩嗎?當然,詩人不是沒有感情,只是表達得「含糊」而已。
其實,詩人的內心並非古井止水,波瀾不驚。「松下問童子」,一個問字,就透露出詩人飽含仰慕之情,滿懷希望而來。而童子的「言師採藥去」,答非所想,滿懷的希望一下子墜入失望,感情起伏跌宕,真如從沸點降至冰點。
繼而「只在此山中」一句,又使失望之中萌生了一絲希望:隱者沒有遠去,或許還有見面的可能。可是「雲深不知處」又讓人迷茫:
雲海漫漫,深遠飄渺,隱者究竟在什麼地方呢?一問一答,幾起幾伏,曲折盡情地表現了詩人的內心波瀾。最後,藉助「雲深不知處」的畫面,任讀者去眺望,去探求,去咀嚼……從迷濛的畫面中,去體會詩人心中那一絲尋而不遇的惘然若失之感,得出自己的感受。
這豈不是含糊之極,又清楚之至嗎?
言簡方可意長,含糊才有餘韻。所謂「含糊其辭」只是一種「含蓄」的表述手法。《尋隱者不遇》中,詩人用明白如話的詩句,表達「含糊其辭」的意象,是他苦心孤詣的追求,這或許正是這首詩成為千古傳誦的一條重要的原因吧。
尋隱者不遇作文,尋隱者不遇作文
這一天我寫了一首詩,突然想起了一個隱居在山林裡的老朋友,於是準備去拜訪他。那天我正好沒有什麼事做,就來到了他隱居的山裡,我環視了一下四周,只見一棵棵松樹蒼翠挺拔,一叢叢鮮花爭奇鬥豔,一道道瀑布蔚為壯觀,一朵朵白雲環繞群山。令我深深陶醉,我感覺我來到了人間仙境。我走在曲徑通幽的山路上,發現竟然有幾隻野...
尋隱者不遇中的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的 不知處 是什麼意思
尼克0 同學 您好。雲深不知處。處 地方。不知處 就是不知道在什麼地方。童子的老師雖然就在這座山中採藥,但由於山高雲深,看不到老師究竟在什麼地方。所以說 不知處 你說對嗎,祝好,再見。雲深不知處,處的意思是不知道在什麼地方。隱者雖然在這座山中採藥,但由於雲霧瀰漫,不知隱者在山上的哪一個位置。希望尼克...
江畔獨步尋花的古詩。江畔獨步尋花的古詩是什麼
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是唐代詩人杜甫的組詩作品,共七首。第一首寫獨步尋花的原因從惱花寫起 第二首寫行至江濱見繁花之多 第三首寫某些人家的花,紅白耀眼,應接不暇 第四首則寫遙望少城之花,想象其花之盛與人之樂 第五首寫黃師塔前之桃花 第六首寫黃四孃家盡是花 第七首總結賞花 愛花 惜花。組詩前四首分別描寫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