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行政區劃沿革的郡縣時期

2021-03-03 23:38:32 字數 1515 閱讀 7534

1樓:手機使用者

從秦始皇統一中國,正式確立郡縣制為全國統一的行政區劃,到魏晉時期實施州制行政區劃制度,郡縣制經歷了秦、漢四百多年。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吞滅六國、統一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高度**集權的大帝國。秦始皇認為,「周制微弱,終為諸侯所喪」(《漢書·地理志》),因此採納廷尉李斯的建議,「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為郡縣」(《漢書·地理志》),徹底廢除分封制,實行**集權制,是年即分天下為36郡,把郡縣行政區劃制度推行到全國。這是郡縣制在中國確定的標誌,也是中國和世界行政區劃史上一個劃時代的事件。

《漢書·地理志》雲:「秦京師為內史,分天下作三十六郡。」內史為秦國都所轄的地區,當時唯有它不稱為郡。

始皇二十六年置36郡,其後陸續有增置,最後秦郡究竟有多少?當年所置的36郡,是否包括內史?對此前人有多種說法,直至今天仍有分歧。

現按較多學者認可的全祖望在《漢書地理志稽疑》中的考據,摘錄秦郡如下:

內史,領京畿諸縣,不在36郡內。

隴西、北地、上郡、漢中、蜀郡、巴郡、邯鄲、鉅鹿、太原、上黨、雁門、代郡、雲中、河東、東郡、碭郡、三川、潁川、南郡、黔中、南陽、長沙、楚郡、九江、泗水、薛郡、東海、會稽、齊郡、琅邪、廣陽、漁陽、上谷、右北平、遼西、遼東。以上為始皇二十六年所置36郡。

南海、桂林和象郡三郡,為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南平百越後置設。

九原,始皇置。始皇三十三年,蒙恬北伐匈奴,收回河西40餘縣(今河套一帶),置九原郡,當不在始皇二十六年所建36郡內。但具體置郡時間至今未見有力證據。

閩中郡,始皇置,不知具體置年。但從地理位置而言,當在始皇三十三年南平百越後所建。

《漢書·地理志》所云36郡中,少楚郡、黔中(這兩郡見於《史記》)、東海(見於《水經注》)、廣陽(見於《漢書·地理志》本注),而多南海、九原、桂林、象郡。這就給秦郡的歷史分歧留下了根子。事實上,始皇統一中國時分設36郡中,沒有南海、九原、桂林和象郡,當時南海等郡地還未納入秦王朝的版圖。

所以,《漢書·地理志》載始皇二十六年所建36郡中所缺4郡,應按《史記》等書補充楚郡等4郡。

以上共為42郡(包括內史)。譚其驤先生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認為秦王朝共有47郡(15)。(圖4) 各郡所轄的縣,據嚴耕望考證如下:

內史約含40縣;北部雲中、雁門、代郡、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和遼東8郡,以及西北部九原、上郡、北地和隴西4郡,每郡平均轄十

五、六縣,共近兩百個縣;內地各郡及南方諸郡近30郡,每郡各轄25縣,共約700縣左右。因此,嚴氏認為「秦縣的總數當在900以上至1千有餘,約言之當在1千縣左右也」。(16)

秦王朝的郡、縣劃分,不僅注意了社會、經濟的發展情況和不平衡性,而且較充分地考慮了自然條件,使行政區儘可能地與自然地理單元相吻合。如珠江三角洲設南海郡,太原盆地置太原郡,南陽盆地置南陽郡,渭河平原置內史等。秦時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在黃河流域,該地域經濟較發展、人口較稠密,因此設的郡多,共有30郡或30郡以上,數郡相當於現在的一省;秦嶺——淮河以南地區,當時多草茅之地,人口稀少,因而僅置11個郡或稍多些,一郡多相當於現在的一省。

如會稽郡相當於今浙江省,桂林郡相當於今廣西壯族自治區,九江郡相當於今江西省等。

彭州市行政區劃,彭州的行政區劃

1 彭州四川省轄縣級市,由成都市代管 可以點選看彭州市 網。彭州市行政區域簡圖 2 彭州市轄20個鎮 102個居委會,251個村委會 天彭鎮 龍門山鎮 小魚洞鎮 磁峰鎮 通濟鎮 白鹿鎮 新興鎮 麗春鎮 桂花鎮 紅巖鎮 葛仙山鎮 敖平鎮 軍樂鎮 隆豐鎮 丹景山鎮 致和鎮 昇平鎮 九尺鎮 濛陽鎮 三界鎮...

江寧區的行政區劃,蘇州的行政區劃

截至2013年底,江寧區轄東山 秣陵 湖熟 湯山 淳化 祿口 谷裡 江寧 橫溪 麒麟10個街道,200個社群,其中128個社群居委會,72個社群村委會。街道名稱 面積 km 人口 萬 居委會 村委會 下轄社群東山街道 71 15.19 16 東山 外港 中前 章村 曉裡 岔路 邵聖 駱村 龍西 上坊...

我國的行政區劃都有那些分類我國的行政區劃一般分為幾個級別?每個級別包括什麼行政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 行政區劃是國家為便於行政管理而分級劃分的區域。因此,行政區劃亦稱行政區域。中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行政區域劃分如下 一 全國分為省 自治區 直轄市 二 省 自治區分為自治州 縣 自治縣 市 三 縣 自治縣分為鄉 民族鄉 鎮。直轄市和較大的市分為區 縣。自治州分為縣 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