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好靜不好動
竹象鼻蟲
誰知道這個蟲子學名叫什麼
2樓:匿名使用者
八角丁,學名綠刺蛾,又名火辣子,毛髮有毒,
3樓:匿名使用者
刺毛蟲,刺蛾的幼蟲。每年6~9月份是刺毛蟲的盛發期。它屬於鱗翅目刺蛾科。
生活史分卵、幼蟲、成蟲、蛹四個時期。該蟲種類較多,我國常見的刺毛蟲有黃刺蛾及青刺蛾的幼蟲。多見於綠色葉面。
食葉而生。多毛且易蜇人。常見品種較多,如扁平狀、稜柱狀(如圖)等,多為刺蛾幼蟲。
曾大量生長在北方夏、秋季的紫穗槐等灌木和臭椿植物上。幼蟲結繭於枝條上,直徑約6-10mm,呈卵圓形,白色帶灰色條文像微縮的西瓜。 詳情請參閱 刺蛾 詞條。
有地區稱呼它做刺毛花、火辣子、扒架子,山東淄博地區稱呼掃毛架、掃馬架、騷毛架等。
中文學名刺蛾科
4樓:匿名使用者
八角丁刺蛾的幼蟲
俗名洋剌子
5樓:祝你幸福
我們這邊叫火辣子。。被它的毛毛紮了**會很癢
6樓:匿名使用者
我們叫它毛辣子、毛毛蟲,學名刺蛾,屬鱗翅目、刺蛾科。害蟲喲!千萬別碰著,難受得很。
這種蟲子學名叫什麼?
7樓:掬小小豬
臭大姐學名叫
「椿象」,也叫「椿」。
「椿象」介紹
椿象,是六足亞門,昆蟲綱,有翅亞綱,半翅目,蝽科動物,乃半翅目中種類最多的一群,全世界單椿象科種類約有5000種。椿象體長1.7~2.5公分。
「椿象」形態特徵
椿象體長1.7~2.5公分。
上翅膜質部分為深褐色。腹部區域性露出在上翅外側,各節具橙色系小斑點。後腳特別發達,尤其脛節基半段呈扁平的葉片狀,這是本種最主要的辨識特徵。
身體腹面有許多黃色斑點;最大的特徵是後腳脛節呈現葉片狀。
誰知道這個蟲子的學名是什麼?
8樓:幸運的冰封雨天
碩步甲(學名:carabus davidis),鞘翅目步甲科昆蟲。又叫大衛步甲。
體長在33-40毫米之間,體寬在11-14毫米之間。頭部、觸角和,足都為黑色;前胸背板和側板、小盾片都是藍紫色的;鞘翅綠色閃金屬光輝,後半部具紅銅光澤;腹部光潔,兩側有細刻點;足細長,雄蟲前附節基部鬥節膨大,腹面有毛。後部常常紅銅色光澤,加上背部雕刻狀背紋,看上去似一件工藝品
9樓:
這是拉步甲,是一種肉食性甲蟲,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捕捉和販賣都是違法的。
有誰知道這種蟲子學名是什麼啊,我家可多了?
10樓:系外星系
這是「灶馬蟋」。
灶馬蟋,又名灶蟋、灶蟀、灶姬、灶姬娘娘(舊社會的道家思想,認為萬物皆有靈,而它是灶靈顯化,灶雞是對灶姬的誤讀)、灶鴨、灶馬蟋蟀,屬直翅目蟋蟀科。體長15~28毫米,身寬5~5.5毫米,觸角長4.
5釐米。其體形碩長,大於蟋蟀,通體黃褐色,頭額部有淺色直紋,眼稍突出。
灶馬蟀因跳躍動作像芭蕾,被譽為"昆蟲界的舞蹈家"。
一、形態特徵
灶馬蟋前胸略膨拱,前翅短,長約7毫米,僅能覆蓋體部的1/3,腹部大部裸露。前翅前方有弧狀翅脈。中間有自左至右下的斜長脈,其左側外緣有直條狀脈。
右側有少數橫脈。後翅退化。灶馬蟋足部健壯,有深色褐斑。
尾須長,有20毫米左右。雌體前翅短而不發達,有約11毫米長的產卵管,呈劍狀。其身體由於長期在灶馬蟋中棲息而變得略扁,不如蟋蟀那樣厚實。
灶馬蟋的頭部小而圓,肚子的一面呈黃色或橘黃色,身上常帶有廚房特有那種油垢味.垣蛩又名垣恭、醬色蟋蟀,屬直翅目蟋蟀科。因其常常棲息於斷垣殘壁之間而得名,又因其渾身通體皆呈醬油色,形體又與蟋蟀酷似,故而又稱為"醬油蟋蟀"或"醬色蟋蟀"。
此蟲體長12~19毫米,寬約4.5毫米,觸鬚長30毫米左右。其頭部富有光澤,頭頂深褐色。
頭後有6條直紋,黃色,口器為黃褐色,額部黑色,富有光澤。垣蛩前胸背有黑色長毛,散步黃色條紋。前肢有黑紋,後肢外側有黑色斜紋。
前肢有黑紋,後肢外側有黑色斜紋。前肢較發達,覆蓋腹部的大半。也有些個體後翅發達,伸出於前肢之外,能飛翔;但多數無後翅,不能飛翔,僅能跳躍。
此蟲的雌性較雄性肥大,有產卵管,管長8毫米左右。
二、棲息環境
灶馬蟋夏季常見於田野草石、土隙間、洞穴口附近,入秋後進入居民家中,。此蟲生活的最適溫度為20~25度。
三、生活習性
灶馬蟋是雜食性鳴蟲,可以餵飯粒、米粥、梨、蘋果、絲瓜、菱肉和各種菜葉,並用小盂供給飲水。若食物供喂不斷,它可以常年不斷鳴叫。其鳴聲較為單調,但卻細柔而清脆,而且不厭其煩地連續不斷,尤其是在夜間聽它連續的"唧唧"之聲,具有催眠的作用,不少人習慣於聽著它的鳴聲入眠。
四、分佈範圍
灶馬蟋可以說是在昆蟲中分佈最廣的一種,中國的南北東西都有它的存在。
11樓:跳舞的桫欏
我們這裡(四川)叫它駝背蛐蛐,學名是灶馬
灶馬灶馬也叫灶螽,身體粗短,背駝,觸角較長,翅膀已退化。後足發達,會跳躍。常生活在灶前等暗溼的地方。
【藥 名】:灶馬
【來 源】:為蟋蟀科昆蟲灶馬的乾燥全蟲。
【功 效】:撥刺消腫。
【主 治】:治竹刺入肉。
【性味歸經】:辛,鹹,溫。入肺、脾二經。
【用法用量】:外用:搗敷。
【別 名】:灶雞(俗稱)
【考 證】:始載於《本草綱目》。
生態習性:傍晚開始活動。雜食,也吃小昆蟲。是有名的洞窟性及群棲性昆蟲。
12樓:匿名使用者
是微生物繁殖所變異形成的蟲類爬行動物,類似昆蟲,但是他對人體是有害的
13樓:好日子花卉
灶馬蟋又名灶蟋、灶
蟀、灶雞、灶鴨、灶馬蟋蟀,屬直翅目蟋蟀科。體長15~28毫米,身寬5~5.5毫米,觸角長4.
5毫米。其體形碩長,大於蟋蟀,通體黃褐色,頭額部有淺色直紋,眼稍突出。它前胸略膨拱,前翅短,長約7毫米,僅能覆蓋體部的1/3,腹部大部裸露。
前翅前方有弧狀翅脈。中間有自左至右下的斜長脈,其左側外緣有直條狀脈。右側有少數橫脈。
後翅退化。灶馬蟋足部健壯,有深色褐斑。尾須長,有20毫米左右。
雌體前翅短而不發達,有約11毫米長的產卵管,呈劍狀。其身體由於長期在灶馬蟋中棲息而變得略扁,不如蟋蟀那樣厚實。灶馬蟋的頭部小而圓,肚子的一面呈黃色或橘黃色,身上常帶有廚房特有那種油垢味.
垣蛩又名垣恭、醬色蟋蟀,屬直翅目蟋蟀科。因其常常棲息於斷垣殘壁之間而得名,又因其渾身通體皆呈醬油色,形體又與蟋蟀酷似,故而又稱為「醬油蟋蟀」或「醬色蟋蟀」。此蟲體長12~19毫米,寬約4.
5毫米,觸鬚長30毫米左右。其頭部富有光澤,頭頂深褐色。頭後有6條直紋,黃色,口器為黃褐色,額部黑色,富有光澤。
垣蛩前胸背有黑色長毛,散步黃色條紋。前肢有黑紋,後肢外側有黑色斜紋。前肢有黑紋,後肢外側有黑色斜紋。
前肢較發達,覆蓋腹部的大半。也有些個體後翅發達,伸出於前肢之外,能飛翔;但多數無後翅,不能飛翔,僅能跳躍。此蟲的雌性較雄性肥大,有產卵管,管長8毫米左右。
14樓:天涯飄塵客
灶馬,蟋蟀一科的,沒多大危害,相傳還是位仙人所變,大概你居室陽光不充足,有些陰溼的緣故。不咬人,不可怕,打些驅蟲藥就好了,多通風,保持乾燥
誰知道這個蟲子的學名叫什麼?
15樓:匿名使用者
【星天牛】
(天牛科 / 粗天牛亞科) 體長 24 - 35 mm,體色黑色,觸角、翅鞘佈滿白色星斑,近翅鞘基部的第2列橫斑較大,近翅緣有6-7沒白斑排列,翅端白色或無,斑型變異大。本屬11種,本種又稱白星天牛、馬庫白星天牛、胡麻斑天牛,棲息於平地至低、中海拔山區,幼蟲寄主植物以柑橘、苦楝、木麻黃、臺灣巒樹、血桐等,成蟲出現於3-9月,棲息於樹葉間啃樹皮及葉片, 為野外常見的種類。近似種紫豔白星大天牛,翅背有紫色的強烈光澤,體型較大,為臺灣特有種。
16樓:霜葉後院自留地
星天牛--一種樹木蛀蟲的成蟲
17樓:匿名使用者
地方不一樣,具體的名字也不會一樣的。自己也可以到網上看看它的具體名字。
請問有誰知道這種野生菌學名叫什麼
粉褶菌科 entolomataceae 是擔子菌門下傘菌目的一科。雞油菌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 維生素c 蛋白質 鈣 磷 鐵等營養成分。性味甘 寒。具有清目 利肺 益腸胃的功效。常食此菌可預防視力下降 眼炎 乾燥等病。雞油菌是世界著名的四大名菌之一,有時也叫杏菌或杏黃菌 請問一下這種野生菌學名是叫什麼?...
誰知道這個蟲子是什麼,誰知道這個蟲子叫什麼?
臭蟲半翅 bai目 hemiptera 臭蟲科 cimicidae 昆蟲,du在中國古時又zhi稱床蝨 壁蝨,約75種,世界性dao分佈,吸版食人和溫血動物的權血液。其中,溫帶臭蟲 cimex lectularius 和熱帶臭蟲 cimexhemipterus 吸食人血 疏毛臭蟲 cimexpilo...
誰知道這東西學名叫什麼,誰知道這個東西的學名叫什麼?
橡果 含澱粉,可食,味苦。也叫橡實 橡子 橡慄。橡樹櫟樹的果實,長圓形,含澱粉和少量鞣酸,外殼可以制栲膠,又被叫做橡實 橡子。有的地區叫做橡碗子。橡子主要產於我國的鄂東山區。橡子外表硬殼,棕紅色,內仁如花生仁,含有豐富的澱粉,含量達百分之六十左右。既可食,又可作紡織工業漿紗用的原料。橡果是人類早期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