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漫閱科技
盧梭認為,私有制的產生是人類不平等的根源。人與人之間的統治和奴役的不平等關係只是在人類的「社會狀態」亦即文明社會中才出現。人類從自然狀態向社會狀態轉變是人類自身發展的必然過程。
由於人具有自我完善化的能力,有憑藉智慧和技巧征服自然的能力,在與自然界作鬥爭中增長了才智、建立了家庭,逐步掌握了冶金技術和農業技術,這就逐漸增多了生活資料,從而產生了利用富裕的生活資料使別人服從自己的可能。他認為,使人文明起來而又使人類沒落下去的東西,「在詩人看來是金和銀,而在哲學家看來是鐵和穀物。」這時,「誰第一個把一塊土地圈起來並想到說:
這是我的而且找到一些頭腦十分簡單的人居然相信了他的話,誰就是文明社會的真正奠基者。」
盧梭是如何論述人類不平等起源的? 5
2樓:雨說情感
該書第一部分全部用來描寫自然人,第二部分則敘述文明人是如何出現的。文明人可以是公民,也可以不是。盧梭所描述的自然人處在史前一個虛構的時代。
從外表看,這個自然人是不變的,因為從生理上說,他完全適應它所處的狀態。
從精神上看,它僅具有自愛心和憐憫。這是兩種純粹生物學意義上的無意識的情感,是人類和某些動物所共有的。因此,道德觀念的源泉不是理性,而是人人都有的情感。
人一旦進入社會狀態,就跌落到**和苦難的深淵。在**的第二部分的開篇,盧梭採用了一種巧妙的修辭手法,描繪了人通過用籬笆圍住一片土地就造就了私有制的故事,這為以後接踵而來的苦難和罪孽開闢了道路。
但是,這個象徵性的事件只是一個長期歷史程序的結局。人類進入歷史已經很久,早已開始了社會生活。於是,原先適應自然狀態的人,終於組成了早期的社會。
《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的最後部分追溯了政體發展史。一開始是選舉制,然後是世襲制,這就不可避免地走向**。在**組成之時,決定政體形式的是不平等的狀態。
而民主政體是「離自然狀態不太遠」的人民的政體。但是,各種**都會退化變質,從合法走向**,直到發生新的革命來「恢復它的合法制度」。
擴充套件資料
1、人類存在不平等的現象:
(1)自然的或生理上的不平等。
(2)倫理或者政治上的不平等。
2、出現第二種不平等的原因:
(1)盧梭回溯到人的自然狀態,就不會有不平等。
(2)人類的進步導致的社會的不平等,人類的進步史同時也是人類的墮落史。
(3)生產力發展,私有制的確立,是造**類不公平的關鍵環節。
3、人類社會不平等的三個階段:
(1)第一個便是法律和財產所有權的確立。
(2)權力的設立是不平等發展的第二階段。
(3)第三階段便是暴君政治的出現。
3樓:匿名使用者
自然與文明的對立是盧梭的基本思想。盧梭思考了人類的原始狀態,認為原始人(即自然人)是自由和平等的,並沒有互相奴役和剝削的行為。這是因為人的本性是善的,原始人就是按照本性生活的,。
雖然由於身體和智力條件的差異,原始人存在著生理上的不平等,但這是自然的,並不是人為的不平等,因而不具有道德意義。隨著文明的發展,農業和冶金術取得了進步,這位私有制的產生準備了條件。「誰第一個圍起一塊土地,無所顧忌地說『這是我的』,還找到一些頭腦十分簡單的人相信他的話,誰就是文明社會的真正締造者」。
盧梭認為私有制的產生如今了社會的發展,也造就了窮人和富人以及社會的不平等。暴力和強權逐漸統治了人類社會。科學和藝術的進步窒息了人類自然的天性,使人養成虛榮、驕傲、殘忍和貪婪的習慣。
文明雖使人墮落,認得自然本性雖受到壓制,但人類具有自我完善的能力,因而不平等是可以改變的,這就需要建立一種新的制度,使人類在更高的層次上回歸自然,這是盧梭的政治學說作要解決的問題。
盧梭的政治學主要包含在《社會契約論》中。盧梭不是一個書齋中的經院式學者,他討***權利原理是為了解決社會秩序中,是否可能存在某種公正、合理的政權規則,他「追問的是國家的絕對根據:什麼是國家的基礎?
人們是憑著什麼權利役屬和兼併、保持秩序、統治和被統治、服從權威的。盧梭認為「人是生而自由的」,但由於文明的進步、私有制的產生,少數人奴役多數人,而為了使這種奴役成為合法的行為,多數人強迫訂立契約,國家的統治機構因而產生,人民因此戴上了枷鎖。契約的制定是不平等的,所以人民需要重新制定契約,如果少數人阻止新契約的制定,人民則有權用暴力推翻他們。
新契約的最終目的是自由和平等,這也是公意的體現。公意概念的提出,表明了盧梭的人民主權思想,公意實際上成為以後民主共和國理論的靈魂。
盧梭**理論問題時,經常拋開具體的歷史事實而追求邏輯上的一致性,這是他受到抨擊的主要原因。這種分歧體現了兩種不同的思路:一種是探求事物本來怎樣;另一種是追問事物應該怎樣。
盧梭的思路顯然屬於後者,此一種思路反映在盧梭的認識論上,就是強調感性的認識功能,而對理性認識世界的能力加以貶抑。
教育理論也是盧梭思想不容忽視的部分,其首要原則是使教育與人的身心發展的各個階段相一致,讓自然成為孩子的老師。這是針對當時歐洲傳統教育的弊病而提出的一種嶄新的教育理論,其理想是造就像愛彌兒那樣的新人。
以上對盧梭著述的描述和分析表明,盧梭思想的內涵原是極其豐富的。他既是哲學家,又是教育家、文學家,他的理論涉及哲學、政治學及教育學等各個方面。
《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是盧梭整個思想理論體系的核心和全部世界觀的基礎。他以後的許多思想都是在這個基礎上闡發的。他把人類不平等的起源放在私有制上。
他看到了私有制得以產生的條件,是與「鐵和穀物」的應用有關,和「一個人具有兩個人吃的糧食」有關。剝削和壓迫就以此為基礎,同時也為文明社會一切罪惡活動提供了條件。換言之,社會意識的產生與存在,與社會物質存在有關。
對此,普列漢諾夫曾明確指出,這是盧梭看到了一些歷史唯物主義真理。在進一步論述中,盧梭還替已經不平等的社會提供了一幅發展圖:第一階段,由於土地私有,產生財產上的貧富不平等;第二階段,由於富人欺騙人民放棄自然與自由,經契約取得公民自由,建立了便於富人的國家與法;第三階段,由於富人掌握國家法律,形成主人與奴隸之別,結果使原來的法定權利變為**暴力,全體人民毫無權利,這是不平等的頂點。
頂點必將轉為起點,即不平等終將轉為平等。
就從這三個發展階段的結論看,盧梭是把當時的社會看成是「**暴力」的社會,是社會不平等達到極點的社會;同時預示社會發展,文明社會雖然已經出現,但仍然是可變的,他說不平等的極點,是還原到原來的平等,即除一個或極少數暴富者外,其餘都變成一無所有。這是違反自然原則的,因而得出必須從根本上推翻它的結論。所以,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說,從這裡「可以看到馬克思所使用的整整一系列的辨證的說法。
」也有人說,盧梭以自然反對文明,以淳樸反對科學,是反對社會進步的原始主義。是這樣嗎?我們從盧梭著作中得不出這種印象。
盧梭說:「人民擁立國君是為了保護自己的自由,而不是毀滅自由,這是無可爭辯的事實,而且是整個國家得基本原則。」由此可見,人民擁君是一回事,君主變為專職又是一回事,正因為這一點,人民有權有理由打倒**暴君。
這樣看來,從自然變為文明,在原來意義上未必是壞,也未必不可說是進步,只是「文明每前進一步,不平等也同時前進一步。隨著文明產生的社會為自己建立的一切機構,都轉變為他們原來目的的反面。」我們必須懂得恩格斯對盧梭說的這番話,才能知道盧梭是文明(實指**暴君統治下的「文明」)的憎恨者,但決不是悲觀主義者,更不是原始主義者。
盧梭在給波蘭國王的信中說過:「回到自然狀態的原始階段,是無法實現的,歷史是不會倒退的。縱使人類能夠退到野蠻人的狀態,他們也不會因此就更幸福。
」那麼,盧梭為什麼要強調自然人和自然狀態的優點呢?他是有意識從歷史上假定,自然狀態下的自由和平等是人類天生的自由和平等,可以看出人類天生自由、天生平等的神聖性,再者他是想從「文明」的反面證明自然與文明的對立和矛盾,然後顯出當時社會的醜惡。
當他把現實的醜惡充分揭露,平民的憤怒盡情發洩後,他便轉而講出積極的主張,盛讚平民和自然人的才幹。他了解平民,知道他們有良知,有憐憫之心,有能力,經過活動或勞動可以很快成為智力健全的人。。平民也知道良知中儲存天生的正義原則,他可以和同伴們過著十分理想的社會生活,與當前的社會生活截然不同的。
這就是人類喪失自然的自由平等之後,可以爭取一個約定的自由平等的社會和國家。這是一個補償,也是一個理想。於是盧梭苦心寫出了一本給他帶來巨大聲譽的《社會契約論》。
盧梭寫道:人生來是自由的,但他到處都被鎖鏈拴住。他認為我們因受人壓迫而遭到種種約束,為了恢復天賦的自由,也可以用暴力來掙脫各種束縛,然而暴力畢竟是永無止境的,所以為了維護人類的平等自由,人類間的契約非常重要。
盧梭指出,任何人都不具有統治自己同類的自然權利,合法權利的基礎是契約,它只能是人民自願訂約的結果。盧梭還認為,真正的社會契約既不是個人與個人之間訂立的,也不是統治者與統治者訂立的,而是人民同由他們組成的政治共同體訂立的。契約是人民自由協議的產物,合法的國家只能是由基於人民自由意志的社會契約而產生的,個人與國家的關係就是一種社會契約的關係。
這個契約本身要求人們在訂立契約時,每個結合者都把自己和自己的全部權利毫無保留的轉讓給整個集體,沒有任何人可以例外,其條件對所有的人都是相同的。這樣,人們喪失了「自然自由」,卻從這個共同體中獲得了社會自由和對於自己所享有的一切東西的所有權;雖然失去了「自然平等」,卻獲得了社會契約的平等;雖然需要服從國家權力,但這是服從「公意」,而不再是**制度下的奴隸。就是依靠公約和合法的權利,每個人都可變得平等。
由於訂立契約的結果,人們的處境要比以前的好的多,他們以一種更美好的、更穩定的生活方式,代替了不可靠的、不安定的生活方式,以自由代替了自然的獨立,以一種有社會的結合而形成的不可摧毀的權力代替了自己可能被別人所**的強力。
但是,也應該指出,盧梭的社會契約學說史唯心主義的。他的社會契約論是以抽象的人作為出發點,把個人當作國家、政治權力的天然主體,而不是從人的社會關係首先史生產關係上來考察國家問題。在他看來,個人的自然權力是一切政治權利的**,是政治社會的基礎。
把個人當作國家的基礎,把個人之間結成的政治關係,看成是由人們任意約定的,把任何社會制度都視為人們彼此自由協議的結果。另外,盧梭雖然正確的指出私有制是社會不平等的根源,但他並沒有由此得出要消滅社會不平等必須從根本上消滅私有制的邏輯結論。所以,他所設想的自由、平等、幸福的契約國是資產階級的理想化王國。
盧梭是資產階級但為什麼認為人類不平等的根源是財產私有
因為盧梭的 復主要的鬥爭矛頭是指向制封建 者的,他說過 革命之花,要用暴君的鮮血來澆灌 他的目標和革命任務是指向封建主義的,我們只能把他看成是城市小生產者的代表,說明他是為小生產者代言的,小生產者是貧下階層,對貧富分化比較不滿.而且盧梭雖然認為財產的私有是人類不平等的根源,但他也根本沒有提出什麼方法...
現實中說的男女平等,為什麼還是不平等
確實不平等。過去是男人地位高於女人,現在有相反的趨勢。很多女性要求男女平等,但同時又把自己塑造成弱勢群體。例如很多漂亮女人會選擇嫁給有錢老男人,大家覺得這也沒什麼。但如果一個男人就要娶一個有錢有勢的老女人,大家會怎麼想?這是個吃軟飯的,沒出息!這平等嗎?在很多夫妻的婚後生活中,會有家庭暴力,有男人打...
你見過的最能體現男女不平等的現象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 憲法 第48條第1款就男女平等問題明確指出 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在政治的 經濟的 文化的 社會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權利。雖然法律已規定男女平等,但現實生活中男女不平等的現象還普遍存在。首先,就男女受教育權利來說,在一些邊遠地區,家庭經濟情況落後,如果兄弟姐妹眾多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