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不想按平仄來的話就別做格律詩,做五言或七言的古體詩好了。因為你的詩在平仄,押韻和對仗(一般要求後兩句是對偶句)都存在問題,而且在格律詩裡押韻的只能是平聲字,而不能是仄聲字,「朝鮮作戰場」的場字按照今韻來講是仄聲字,是不能用的,改為「朝鮮作羔羊」還差不多。
2樓:燕郢
既然聲名了寫的是律詩,自然是要按照律詩所要求的格律規範來。
你這一首算作打油詩就可以了,而且也只能算是現代打油詩。畢竟是連最基本的押韻都做得比較差了,而且我讀起來也沒覺得很「和諧順暢」啊……
3樓:匿名使用者
律詩律師,就是要講求格律的啊。
求製作一首關於春天景色的五言律詩或者七言詩,要求平仄押韻。。謝謝大家
4樓:888排憂解難
【缸溢春色】
新芽青翠向陽開,
怒馬鮮衣撲面來。
迎夏小花初綻放,
一輪落日酒舒懷。
急!!!求五言律詩七言律詩個一篇的原創古詩,一定要是原創,符合格律平仄。 10
5樓:風雪渡寒舟
(天涯浪子行)
路遠山高馬未停,
櫛風沐雨洗浮生。
晨鐘暮鼓說往事,
秋月春花笑曾經。
一度西疆鬥猛虎,
幾回東海戰蛟龍。
何須問我歸何處,
逆水行舟奔前程。
根據自己的七言絕句修改潤色,七言八句律詩。隸屬原創。
6樓:玉書童
哪家院落可終舟?林外天台約君留。
紫氣回升真燦爛,密林踏出好清悠。
敬神祈瑞求天帝,禱福求安拜佛樓。
聞說祥雲籠廟宇,起身生彩似霞流。
詩云:岸鳥啾啾鬧,龜蛇出洞看。
珍禽水裡戲,異獸草中歡。
虎豹熊獅猛,雞鵝鹿馬單。
野生觀不盡,雲客為之嘆。
律詩又分為五言律詩和七言律詩,絕句則分為 和
7樓:歲月不寒
律詩又分為五言律詩和七言律詩,絕句則分為五言絕句和七言絕句
8樓:匿名使用者
五言絕句和七言絕句,簡稱五絕和七絕
七律必須按照嚴格的平仄要求來寫嗎?
9樓:匿名使用者
是的,七律必須按照嚴格的平仄要求來寫。
漢字的四種聲調,又分為平聲和仄聲兩大類。其中第一聲(陰平)和第二聲(陽平)通稱平聲。平聲是沒有升降的,較長的。
而第三聲(上聲)和第四聲(去聲)通稱仄聲。舊讀入聲的字也歸入仄聲。仄是傾側的意思,即不平 。
字的平仄在詩句的安排中非常重要,凡是格律詩詞都講平仄。古體詩對平仄的要求雖然不那麼嚴格,但也要大體安排適當,才能使詩句的聲調出現高低起伏,富有**性,使之琅琅上口。平仄在格律詩中是怎樣交錯的呢?
例如***的七律《長征》的第
五、第六句,「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其平仄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每兩個字一個節奏。
平起句,平平後面跟仄仄,仄仄後面跟平平,最後一個仄字。而仄起句是仄仄後面跟平平,平平後面跟仄仄,最後一個平聲字。這就是平仄交替。
平仄簡表 五律平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為平聲 五律仄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為仄聲 七律平起:
首句第二字必用平聲 七律仄起:首句第二字必用仄聲 五絕平起首句押韻 五絕平起首句不押韻 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韻) 五絕仄起首句押韻 五絕仄起首句不押韻 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 七絕平起首句押韻 七絕平起首句不押韻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七絕仄起首句押韻 七絕仄起首句不押韻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五律平起首句押韻 五律平起首句不押韻 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韻) 五律仄起首句押韻 五律仄起首句不押韻 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 七律平起首句押韻 七律平起首句不押韻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七律仄起首句押韻 七律仄起首句不押韻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不論平仄的情況大致如下,不過也有規則的。
拗救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律詩中如果多用拗句,就變成了古風
式的律詩。特定格式(五言「平平仄平仄」,七言「仄仄平
平仄平仄」)也可以認為拗句之一種,但是,它被常用到那樣的程度,自然就
跟一般拗句不同了。現在再談幾種拗句:它在律詩中也是相當常見的,但是前
面一字用拗,後面還必須用「救」。所謂「救」,就是補償。一般說來,前面
該用平聲的地方用了仄聲,後面必須(或經常)在適當的位置補上一個平聲。
下面的三種情況是比較常見的:
⑴在該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聲,第三字補償一個平聲,
以免犯孤平。這樣就變成了「仄平平仄平」。七言則是由「仄仄平平仄仄平」
換成「仄仄仄平平仄平」。這是本句自救。
⑵在該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用了仄聲(或三四兩字都用了仄
聲),就在對句的第三字改用平聲來補償。這樣就成為「(仄)仄(平)仄仄,
(平)平平仄平。」七言則成為「(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
平」。這是對句相救。
⑶在該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沒有用仄聲,只是第三字用了仄
聲。七言則是第五字用了仄聲。這是半拗,可救可不救,和⑴⑵的嚴格性稍有
不同。詩人們在運用⑴的同時,常常在出句用⑵或⑶。這樣即構成本句自救,又
構成對句相救。現在試舉出幾個例子,並加以說明。
宿五松山下荀媼家
[唐]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無所歡。
· ·
田家秋作苦,鄰女夜春寒。
·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
·令人漸漂母,三謝不能餐⑤。
·第一句「五」字第二句「寂」字都是該平而用仄,「無」字平聲,既救第二句
的第一字,也救第一句的第三字。第六句是孤平拗救,和第二句同一型別,但
它只是本句自救,跟第五句無拗救關係。
天末懷李白
[唐]杜甫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⑥。
·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
·第一句是特定的平仄格式,用「平平仄平仄」代替「(平)平平仄仄」(參看上
文)。第三句「幾」字仄聲拗,第四句「秋」字平聲救。這是⑶類。
賦得古原草送別
[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第三句「不」字仄聲拗,第四句「吹」字平聲救。這是⑵類。
咸陽城東樓
[唐]許渾
一上高樓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
·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 · ·
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
· · ·
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
· ·
第三句「日」字拗,第四句「欲」字拗,「風」字既救本句「欲」字,又救出
句「日」字。這是⑴⑵兩類相結合。
新城道中(第一首)
[宋]蘇軾
東風知我欲山行,吹斷簷間積雨聲。
· ·
嶺上晴雲披絮帽,樹頭初日掛銅鉦。
·野桃含笑竹籬短,溪柳自搖沙水清。
·西崦人家應最樂,煮芹燒筍餉春耕。
·第五句「竹」字拗,第六句「自」字拗,「沙」字既救本句的「自」字,又救
出句「竹」字。這是⑴⑵兩類相結合。
夜泊水村
[宋]陸游
腰間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銘。
· ·
老子猶堪絕大漠,諸君何至泣新亭?
· · ·
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
· ·
記取江湖泊船處,臥聞新雁落寒汀。
· ·
第五句「有萬」二字都拗,第六句「向」字拗,「無」字既是本句自救,又是
對句相救。這是⑴⑵兩類的結合。
由此看來,律詩一般總是合律的。有些律詩看來好象不合律,其實是用了
拗救,仍舊合律。這種拗救的作法,以唐詩為較常見。宋代以後,講究音律的
詩人如蘇軾、陸游等仍舊精於此道。我們今天當然不必模仿。但是,知道了拗
救的道理,對於唐宋律詩的瞭解,是有幫助的。
所謂「一三**論」
關於律詩的平仄,相傳有這樣一個口訣:「一三**論,二四六分明。」
這是指七律(包括七絕)來說的。意思是說,第
一、第三、第五字的平仄可以
不拘,第
二、第四、第六字的平仄必須分明。至於第七字呢,自然也是要求分
明的。如果就五言律詩來說,那就應該是「一三不論,二四分明。」
這個口訣對於初學律詩的人是有用的,因為它是簡單明瞭的。但是,它分
析問題是不全面的,因為容易引起誤解。這個影響很大。既然它是不全面的,
就不能不予以適當的批評。
先說「一三**論」這句話是不全面的。在五言「平平仄仄平」這個格式
中,第三字不能不論,在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這個格式中,第三字不能不
論,否則就要犯孤平。在五言「平平仄平仄」這個特定格式中,第一字也不能
不論;同理,在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這個特定格式中,第三字也不能不論。
以上講的是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在一定情況下不能不論。至於五言第三字,
七言第五字,在一般情況下,更是以「論」為原則了。
總之,七言仄腳的句子可以有三個字不論,平腳的句子只能有兩個字不論。
五言仄腳的句子可以有兩個字不論,平腳的句子中能有一個字不論。「一三五
不論」的話是不對的。
再說「二四六分明」這句話也是不全面的。五言第二字「分明」是對的,
七言第二、四兩字「分明」是對的,至於五言第四字、七言第六字,就不一定
「分明」。依特定格式「平平仄平仄」(五言)來看,第四字並不一定「分明」;
又依「仄仄平平仄平仄」來看,第六字並不一定「分明」。又如「仄仄平平仄」
這個格式也可以換成「仄仄(平)仄仄」,只須在對句第三字補償一個平聲就是
了。七言由類推。「二四六分明」的話也不是完全正確的。
關於五言律詩的平仄格式,誰知到五言律詩的平仄規律
郭和白都是入聲字,屬仄!古音分平 上 去 入聲!除平聲外,其它都屬仄!不說自己寫格律詩,單從讀詩的角度看,這些還是弄懂的好!否則誤會就出來了。搜尋 平水韻 或 詞林正韻 瞭解一下,不難的!另外,我不覺得你死板,寫律詩或絕句就必究格式,否則不能以律詩或絕句自居!當然也有可以不究格式的,如古風或單稱為詩...
律詩又分為五言律詩和七言律詩,絕句則分為和
律詩又分為五言律詩和七言律詩,絕句則分為五言絕句和七言絕句 五言絕句和七言絕句,簡稱五絕和七絕 什麼是五言律詩?七言律詩?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五言律詩,簡稱五律,近體詩的一種,發源於南朝齊永明時期沈約等講究聲律 對偶的新體詩,至初唐沈佺期 宋之問時基本定型,成熟於盛唐時期。全詩共八句,每句五個字,有...
自己寫的寫景五律詩,自己編的五言律詩
燕地秋來晚 西風入戶長 霜花菊英冷 無蝶慕幽香 開卷茗煙淺 思馳入八荒 浮生夢難醒 酒暖夜未央 自己編的五言律詩 初夏綠無邊,相約在屏前 小雨好纏綿,茫茫遇紅顏 書寫愛詩篇,意厚到永遠 處處豔陽天,祝君身體健原創 一遇佳紅顏 心中生愛戀 媒妁上門言 佳人霞飛臉 含羞首肯點 八抬花轎見 鳳冠霞帔豔 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