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的三大名相,中國歷史上的四大名相是哪四位?

2021-03-04 00:34:01 字數 4551 閱讀 4246

1樓:匿名使用者

張良,諸葛亮,劉伯溫還有一種說法是蕭何,諸葛亮,張居正並沒有最準確的說法

2樓:匿名使用者

名相每個朝代都有,你要知道哪三個。

中國歷史上的四大名相是哪四位?

3樓:狂人橫刀向天笑

中國歷史上的四大名相是:伊尹、周公旦、管仲、諸葛亮。

一:伊尹

伊尹,洛陽人,商初大臣。相傳伊尹約前1630~前2023年,躬耕於莘、卒於亳,年81歲。

伊尹是: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元聖(第一個聖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賢能相國、帝王的老師、中華廚祖。

傳伊尹他為了見到商湯,遂使自己作為有莘氏女的陪嫁之臣,說湯而被用為「小臣」。後為成湯重用,任阿衡,委以國政,助湯滅夏。

湯死後,歷佐卜丙(即外丙)、仲壬二王。仲壬死後,即太甲即位,湯孫太甲為帝時,因不遵湯規,橫行無道,被伊尹放之於桐宮(今山西省-萬榮縣西,另說今河南省-虞城東北),令其悔過和重新學習湯的法令。3年後,迎回太甲復位。

死於沃丁時。他為商朝理政安民50餘載,治國有方,權傾一時,世稱賢相,3代元老。

伊尹的一生對中國古代的政治、軍事、文化、教育等多方面都做出過卓越貢獻。《漢書·刑律志》伊、呂並書,稱讚其治國和軍事才能。杜甫詩云: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也是從這個角度評價伊尹的;蘇東坡著《伊尹論》則更從政治角度稱讚他是「辨天下之事者,有天下之節者」。誇讚他不以私利動心,「故其才全,以其全才而制天下,是故臨大事而不亂」。當代的教育史家毛禮銳、沈灌群等稱他「在帝王教育方面堪稱典範,在殷代政治舞臺上,也是一名重要角色」。

在今嵩縣元聖祠題詩云:「五穀豐登時不鹼,億萬斯年存古蹟」。伊尹的名字和他對歷史的貢獻將繼續留傳千古。

《皇覽》載:「己氏城有平利鄉,鄉有伊尹冢」。古己氏城即今曹縣楚天集,平利鄉即殷廟村。

殷廟村在楚丘西二十餘里,西望湯陵,前有神祠,名曰「元聖祠」,為明代知縣範希正重建,其規模與湯陵同例。據傳「同治八年,孫偉人,姚金君等重修之。功竣之夕,近村見寺中紅光沖天,群奔救之,竟非火光,於雞鳴方滅,共驚為異雲。

」**以來幾經烽火,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僅存徑五步、周十五步、高丈二之古墓一丘,正殿三楹,拜三楹,伊尹等塑像,及徑五尺周丈五高七尺重兩千斤之大鐘一口,和部分殘斷碣。十年浩劫祠墓夷為平地,碑碣大鐘亦蕩然無存。

伊尹商湯右相,佐湯滅夏,功績卓著,為世人所景仰,其冢祠又為歷史名跡。近年四周村民為弘揚民族文化,恢復歷史名跡,於舊址處重新封墓建祠,琉璃碧瓦歇山飛簷三楹正殿,又巍然屹立於世間。

二:周公旦

周公旦,即人所皆知的周公。

周公旦,姬姓,諡文,又稱周文公。(關於周公的諡號,存疑,因為其父西伯昌已被追諡文,而他又被追諡文,父子重複,於禮不合;然則,也有可能是周成王為表示周公的功德崇高而以文為諡,也未可知。)

周文王正妃太姒,生子十人:伯邑考、武王發、管叔鮮、周公旦、蔡叔度、曹叔振鐸、成叔武、霍叔處、康叔封、冄季載。因而,按照孟仲叔季的兄弟排序,周公旦也稱「叔旦」。

周公旦輔佐文王、武王、成王,為周王朝的建立以及鞏固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勞。傳說他作《周官》(即《周禮》),是禮樂制度的倡導者以及力行者;同時還有傳說他擅長解夢,有周公解夢一說。

周公制禮作樂,備受孔子推崇。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儒家尊其為元聖。

三:管仲

博通墳典,淹貫古今;有經天緯地之才,濟世匡時之略。

管仲注重經濟,反對空談主義,主張改革以富國強兵,他說:「國多財則遠者來,地辟舉**留處,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頗得唯物論中「物質決定意識的」精髓。齊桓公尊管仲為「仲父」,授權讓他主持一系列政治和經濟改革:

在全國劃分政區,組織軍事編制,設官吏管理;建立選拔人才制度,士經三審選,可為「上卿之贊」(助理);按土地分等徵稅,禁止貴族掠奪私產;發展鹽鐵業,鑄造貨幣,調劑物價。管仲改革的實質,改革土地和人口制度。管仲改革成效顯著,齊國由此國力大振。

對外,管仲提出「尊王攘夷」,聯合北方鄰國,抵抗山戎族南侵。這一外交戰略也獲得成功。後來孔子感嘆說:

「微管仲,吾披髮左衽已!」。

輔佐齊桓公創立霸業,是春秋時期的大政治家。他處的時代正是列國並峙,互相征戰不休。當時在黃河下游比較活躍的大國有齊、魯、鄭、宋、衛;小國有邢、遂、譚、紀、杞。

大國又分兩派,一派是鄭、齊、魯,一派是宋、衛。小國也附屬在各個大國一邊。兩派的力量以鄭、齊、魯為強。

由於鄭國發生內亂,漸漸中衰,齊國慢慢強大,逐漸成了各國的霸主。

此時,邊境的各族也都發展起來。北方的狄人開始南下,成為中原各國的嚴重威脅。西方的戎人也開始東進,戎國經常侵犯魯國和曹國,北戎又侵犯鄭國,山戎又進攻燕國,伊洛之戎又進攻周王室。

而南方的蠻人也躍躍欲試,想要北上。邊境民族內侵,與周王室的衰弱是分不開的。在春秋之初周王還有些威信,自從魯桓公五年(前707年)周鄭緒葛之戰,周桓王的肩被鄭祝聃射中,王師大敗。

此後周王室就一蹶不振。齊襄公四年(前694年)周王室發生內亂,莊王殺了周公黑肩。

晉獻公二年(前675年),周王室的蒍國、邊伯、石速、詹父、子禽祝跪等五大夫叛亂,後經鄭、虢出面調解才平息。周惠王為了報答鄭、虢,將虎牢以東送給鄭國,把酒泉送給虢國。於是王畿越來越小,威信也就越來越低。

經鮑叔牙的建議,齊桓公同意選擇吉祥日子,以非常隆重的禮節,親自去迎接管仲,以此來表示對管仲的重視和信任。同時也讓天下人都知道齊桓公的賢達大度。

孔子曾稱讚管仲:「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論語·憲問篇》)意思是:

管仲輔助齊桓公做諸侯霸主,一匡天下。要是沒有管仲,我們都會披散頭髮,左開衣襟,成為蠻人統治下的老百姓了。這話是有一定道理的。

諸葛亮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歷史上管仲相齊,使齊國成為春秋五霸之首;諸葛亮相蜀,使劉備與曹操,孫權三分天下.二人皆嘔心瀝血,鞠躬盡瘁,而且居功至偉.

子路問:"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

管仲的一生,不僅建立了彪炳史冊的功勳,還給後世留下了一部以他名字命名的鉅著——《管子》。書中記錄了他的治國思想,對後世影響深遠。 管仲是位思想家,他主張法治。

全國上下貴賤都要守法,賞罰功過都要以法辦事。他認為國家治理的好與壞,根本在於能否以法治國。管仲非常重視發展經濟,他認為「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也就是國家的安定與不安定,人民的守法與不守法,與經濟發展關係十分密切。管仲思想中有不少可貴的地方,如他主張尊重民意,他說「順民心為本」,「政之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管仲的思想對後代影響很大。

當然,管仲是春秋時代的歷史人物,所以他也有歷史侷限。如為齊桓公創立霸業而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在改革中主要是代表統治階級利益等。

管仲的最大過失在於沒有為自己找一個繼承人。幾十年的勤政輔佐使得齊桓公過於依賴丞相,以至於晚景淒涼。

四:諸葛亮

諸葛亮(181年農曆七月二十三——234年農曆八月二十八),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發明家、文學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諡忠武侯。後來東晉政權推崇諸葛亮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

諸葛亮為匡扶蜀漢政權,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其代表作有《前出師表》、《後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諸葛亮在後世受到極大的尊崇,成為後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

成都有武侯祠,杜甫作千古名篇《蜀相》讚揚諸葛亮。

諸葛亮於漢靈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出生於琅邪郡陽都縣的一個官吏之家,諸葛氏是琅邪的漢族,先祖諸葛豐曾在西漢元帝時做過司隸校尉,諸葛亮父親諸葛圭東漢末年做過泰山郡丞;諸葛亮3歲母親章氏病逝,諸葛亮8歲喪父,與弟弟諸葛均一起跟隨由袁術任命為豫章太守的叔父諸葛玄到豫章赴任,東漢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諸葛玄職務,諸葛玄就去投奔荊州劉表,家於南陽郡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

建安二年(197年),諸葛亮的叔父諸葛玄病逝;漢獻帝已從長安李傕手中逃出,遷到了曹操的許縣。諸葛亮此時已16歲,平日好念《梁父吟》,又常以管仲、樂毅比擬自己,當時的人對他都不屑一顧,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等好友相信他的才幹。人稱「臥龍」。

他與當時的襄陽名士司馬徽、龐德公、黃承彥等有結交。黃承彥曾對諸葛亮說:「聞君擇婦;身有醜女,黃頭黑色,而才堪相配。

(聽到你要選妻,我家中有一醜女,頭髮黃、**黑,但才華可與你相配。)」諸葛亮應許這頭親事,立即迎娶她。當時的人都以此作笑話取樂,鄉里甚至作了句諺語:

「莫作孔明擇婦,正得阿承醜女」

諸葛亮在前出師表中自敘「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即指的南陽郡鄧縣隆中(今襄陽市襄城區境內)。

著名史書《漢晉春秋》記載「亮家於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

隆中風景區位於全國曆史文化名城襄陽市襄城區,距襄陽市區13公里,總面積209平方公里,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我國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青年時期在這裡隱居長達十年之久。膾炙人口的《隆中對》和劉備「三顧茅廬」的史事都發生在這裡。

隆中風景區有著豐富的人文景觀和優美的自然環境,明代就形成了"隆中十景",即草廬亭、躬耕田、三顧堂、小虹橋、六角井、武侯祠、半月溪、老龍洞、樑父巖、抱膝石,建國後又先後修建或新建了隆中書院、諸葛草廬、吟嘯山莊、銅鼓臺、長廊、觀星臺、棋盤石、琴臺、孔雀寨、猴山等眾多景點。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董必武生前給隆中題詞:「諸葛大名垂宇宙,隆中勝蹟永清幽」。

2023年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23年被定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諸葛亮之墓武侯墓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即諸葛亮墓,在陝西省勉縣(沔縣)定軍山腳下,每年,勉縣的人在清明節的那天都要去拜謁諸葛亮遊覽定軍山;2023年10月,在勉縣還舉行了三國文化節

中國歷史上的名相有哪些,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團有哪些?

在歷史上一位良相能夠幫助國家起到國富民強的作用,而歷史上真正算的上是名相的卻屈指可數,中國歷史有十大名相,可以稱得上是改變歷史程序的一時雄傑。他們分別是 周公旦 管仲 李斯 蕭何 房玄齡 狄仁傑 王安石 耶律楚材 張居正 曾國藩。管仲 商鞅 諸葛亮 魏徵 狄仁傑 司馬光 王安石 張居正。諸葛亮絕對是...

中國歷史上哪個朝代存在時間最長,中國歷史上哪個朝代時間最長,哪個朝代時間最短

周朝,周朝存世800年,自武王伐紂商滅周興,到三家分晉,春秋結束。周朝分為西周和東周,西周以公元前1047武王定都鎬京,到周幽王為止,東周則是以周平王東遷洛陽為起點。中國曆代王朝長壽者唯上古三朝夏商周,夏商享國五百年,周朝八百年,之後長壽者唯有漢唐宋明清,但也只有兩三百年,其他大多為短命王朝,短短數...

中國歷史上建都最多的城市有,中國歷史上哪個城市建都次數最多?洛陽還是西安?

中國歷史上的古都一般都是東南西北中五京 東京 開封 南京西京 長安 西安 北京中京 洛陽 此外,安陽 成都 杭州做首都的時間也不短。所以歷史有 六大古都 七大古都 八大古都 等。一般而言,影響比較大的就是西安 洛陽和北京。洛陽洛陽從中國第一個王朝 夏朝算起,先後有商 西周 東周 東漢 曹魏 西晉 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