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乘風破浪
也是北京嗎?我必須是國土的標誌
2樓:匿名使用者
隨州從未做過60的隊伍知識,什麼最招招人的時點豆子死或生。
標誌著中國早期國家產生的標誌是什麼 5
3樓:種花家的小米兔
公元前21世紀夏朝的建立標誌著早期國家的產生和奴隸社會開始。夏朝是在原始社會制度的廢墟上建立起來的。在原始部落制度逐漸解體的過程中,父權家長制家庭成為對它的一種摧垮力量,因為世襲制國家的世襲王權和世襲貴族,就是以父權家長制家庭為基礎逐步發展起來的。
因此,在國家形成之後,各級貴族組織仍然要保持舊的血緣聯絡,嚴格區分姓氏。王室分封各部族,除保持它們所由出生的姓之外,又以封地建立新氏,大夫以邑為氏。在各級貴族之間,就依姓氏的區別建立了各自的宗族關係。
這種宗族關係,雖然沿襲了舊的氏族組織的遺制,但在實際上是以父權家長制為核心,按其班輩高低和族屬親疏等關係來確定各級貴族的等級地位的。
夏朝(約前21世紀—約前16世紀)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夏時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數量的青銅和玉製的禮器,年代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時代初期。
根據史書記載,禹傳位於子啟,改變了原始部落的禪讓制,開創中國近四千年世襲的先河。因此中國歷史上的「家天下」,從夏朝的建立開始。
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與夏后氏**王室在血緣上有宗法關係,政治上有分封關係,經濟上有貢賦關係,大致構成夏王朝的核心領土範圍。
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東至河南省、山東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處,南達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這個區域的地理中心是今河南偃師、登封、新密、禹州一帶。
4樓:第一次飛
突出標誌:金屬器具的使用、貧富分化的產生、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現和禮制的初步形成
5樓:匿名使用者
稅收的形成是一個國家形成的標誌。
「中國」兩個字最早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6樓:好快樂的小豬
「中國」一詞最早出現是在(周代)《詩經》中,如《大雅·民勞》「惠此中國」。但《詩經》中的此類「中國」實為「國中」,還不是真正指國家。稱國家的「中國」一詞,在戰國諸子書中已屢見不鮮了。
如《孟子·滕文公上》雲:「陳良產地,悅周公仲尼之道,北學於中國」,又「獸蹄鳥跡之道,交於中國」;《莊子·田子方》:「中國之君子,明乎禮義而陋幹知人心」……這些都說明:
上古所謂「中國」,即指後世「中原」。但地域不及後世中原廣,而相當於今山西、山東、河南、河北一帶。
"中國"一詞的頻繁使用,主要在周以後。《禮記 王制》有云:"中國夷戎,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中國、蠻、夷、戎、狄,皆有安。
"十分明顯,此時的"中國"一詞,是與蠻、夷、戎、狄對舉而使用的。如果說《禮記》的成書時間較靠後,則《左傳 莊公三十一年》有"凡諸侯有四夷之功,則獻於王,王以警於夷。中國則否"的說法,足見春秋前期,"中國"一詞就已經與蠻、夷、戎、狄對舉。
那麼"中國"指誰呢 《公羊傳 禧公四年》稱:"南夷與北狄交,中國不絕若線。桓公救中國而攘夷狄,卒荊,以此為王者之事也。
"齊桓公救援邢,衛等國,被稱作"救中國",足見此時的"中國",已經擴大到被認為是"諸夏"的國家。
到這裡,就不能不言及《公羊》學派的"春秋三世說"。《公羊傳 成公十五年》有:"《春秋》內其國而外諸夏,內諸夏而外夷狄。
王者欲一乎天下,易為以外內之詞言之 言自近者始也。"東漢經學大師何休進一步發揮公羊學派的說法,將《春秋》所記242年的歷史,理想化地分為三個階段,即:"所傳聞之世","所聞之世"和"所見之世"。
"所傳聞之世見治起於衰亂之中……故內其國而外諸夏","所聞之世見治昇平,內諸夏而外夷狄","至所見之世著治太平,夷狄進至於爵,天下遠近小大若一"。雖然那242年曆史發展事實並非如此理想化,但我們必須承認此種理念對民族關係發展規律做出了某些正確認識和預見。夏、商時期,應該是華夏民族的形成時期;而集華夏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之大成的"周禮"的形成,是華夏民族最終形成的標誌。
觀夏、商、周、春秋,各邦國不斷分化,有的進入華夏集團,有的進入蠻、夷、戎、狄集團,像祀國這樣的國家,一度搖擺於夷夏之間,最後終於擺進了華夏集團,成了"諸夏"的一分子。
關於「中國」一詞的含義,大致有兩種解釋
1.中國二字有京都、京師之意。最早這麼用中國一詞的便是《詩經·大雅·民勞》中的「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民亦勞止,汔可小息,惠此京師,經綏四國」。
據說這幾句詩是規勸暴君周厲王的,讓他先從愛護京都的人民開始,然後推而廣之,安定天下。漢代研究《詩經》的學者毛萇,特意為「惠此中國,以綏四方」作注:「中國,京師也。
」《孟子》中記載了一段齊王對大臣說的話:「我欲中國而授孟子室。」照現在的意思,不過是想在京城中給孟夫子蓋間房子而已。
漢末學者劉熙也說:「帝王所都為中,故日中國。」
2.中國一詞指古時華夏民族聚居的區域。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大河南北,古稱中土、中原,或稱中夏、中華。當然也被稱為中國。
這些稱呼,實際是指黃河流域一帶。如《史記·楚世家》載:「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諡!
」,當時的楚地在長江中下游地區,這裡所講的中國實際上就是對黃河流域的幾個國家的統稱。
在我國古代,國家有時統一,有時**,中國一詞的含義在不同時代也不同,大致統一時期略指全國,**時多指中原。隨著皇帝統治疆土的變化,中國一詞所包括的範圍也相應有所不同。「中國」這一名稱在西周武王時期意為「**之國」。
相傳2023年前,周公在陽城(今河南登封)用土圭測度日影,測得夏至這一天午時,八尺之表於周圍景物均沒有日影,便認為這是大地的中心,因此周朝謂之中國。漢代開始,人們常把漢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稱為「中國」,少數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自稱為「中國」。南北朝時期,南朝自稱為「中國」,把北朝叫做「魏虜」;北朝也自稱為「中國」,把南朝叫做「島夷」。
遼與北宋,金與南宋,彼此都自稱「中國」,都不承認對方為中國。到清代,處於清**管轄下的全部領土,都以中國為:它的代名稱。
在19世紀中葉以後,「中國」才專指國家的全部領土,不做他用。
辛亥革命後,2023年成立**,當時合漢、滿、蒙、回、藏五個大族為一家,定名為中華,全稱為「中華**」簡稱「中國」,這個稱謂才正式成為其有近代國家概念的政治名詞。2023年lo月1日,新中國成立時,定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也簡稱「中國」。
「中國」一詞已經有著2023年的使用歷史,但一直只是作為一種:代指性名詞來使用,沒有一個王朝曾經將「中國」兩字明確作為-其政體的直接名稱。漢朝的國號是:
「漢」。唐朝的國號是「唐」,以後建立的王朝國號有宋、遼、金、元、明等,清**與外國簽訂的條約上籤??署的國名是「大清」。
現在,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一名,在外交文獻上出現,始於2023年的《南京條約》。真正以"中國"做為正式國名簡稱,是從一場近代十分有名的革命——辛亥革命以後,建立的中華**開始的。
從這時起,"中國"才成為具有國家意義的正式名稱。今天,"中國"已是中華民族各族人民共同組成的國家了,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202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實際的語言操作中「中國」一詞依然具有地域、文化和政治的多重意味,但在國際**上一般是指中國大陸。
中國古代,「國」字的含義是「城」或「邦」。「中國」就是「**之城」或「**之邦」。古代文獻記載中,「中國」一詞有五種不同含義:
一指京師,即首都;二指天子直接統治的王國;三指中原地區;四指國內、內地;五指諸夏(華夏)或漢族居住的地區和建立的國家。
從古代的漢朝開始,人們常把漢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稱為「中國」,兄弟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自稱為「中國」。南北朝時期,南朝自稱為「中國」,把北朝叫做「魏虜」;北朝也自稱為「中國」,把南朝叫做「島夷」。遼與北宋,金與南宋,彼此都自稱「中國」,都不承認對方為中國。
嚴格地說,古代「中國」是一個形容詞,而不是一個專有名詞。中國古代各個王朝都沒有把「中國」作為正式國名,各朝代都有自己的國號。
直到辛亥革命以後,才把「中國」作為「中華**」的簡稱。2023年,「中國」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
現在,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在北京。
古中國發源於什麼河文明的標誌是?
7樓:愛笑的
古代中國發源於黃河,文明標誌是黃帝陵。
在中國歷史上,黃河及沿岸流域給人類文明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是中華民族最主要的發源地,中國人俗語稱其為「母親河」。
黃陵,地處黃河中游的黃土高原,位於陝西省中部、革命聖地延安市南端,因「天下第一陵」的黃帝陵聞名遐邇。《史記》唯一記載的黃帝陵建在橋山之巔,不僅是海內外炎黃子孫拜謁軒轅黃帝的民族聖地和精神家園,更是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
陝西是民族之根,延安是民族之魂,黃帝陵是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黃帝乃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上下五千年之中華文明史,即由黃帝紀元開端,是炎黃子孫的精神象徵。
2023年前,軒轅黃帝率領先民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辛勤勞作,奮跡神州,文德武功,恩惠天地,奠華夏之初基,開文明之先河。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團結自強,世代相承,歷盡滄桑,昌盛不衰,以其悠久而光輝的歷史文化彪炳於世。
文明古國文明成就:
一、兩河文明
1、世界最早的人類文明——兩河城邦文明(2023年前~2023年前)。
2、世界最早的文字——蘇美爾人楔形文字(2023年前)。
3、世界最早的城市——耶路撒冷附近的耶利哥城(2023年~1萬年前);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2023年~1萬年前)。
4、世界最早的冶煉實踐——兩河流域城邦金銀礦石冶煉實驗(2023年前)。
5、世界最早的青銅冶煉技術——兩河流域城邦青銅冶煉術(2023年前)。
二、古印度
1、印度數字。
2、世界最早的日心說——出自《阿利耶毗陀論》(公元499年成品)。
3、世界最早的系統宗教——印度教(2023年前,與猶太教並列)。
三、中國
1、世界最早的銅冶煉技術——陝西西安姜寨遺址冶煉黃銅(2023年前;4675±135b.c.)。
2、世界最早的農業——江西萬年縣萬年仙人洞遺址馴化水稻、栽培稻植矽石(1.2萬年前)。
3、世界最早的造船技術——浙江蕭山跨湖橋遺址獨木舟(2023年前)。
4、世界最早的釀酒技術——河南舞陽賈湖遺址果酒沉澱物(2023年前)。
5、世界最早的樂器——河南舞陽賈湖遺址骨笛(9000~2023年前)。
6、世界最早的哲學著作——老子《道德經》(2023年前)。
7、世界最早的軍事學著作——孫武《孫子兵法》(2023年前)。
中國最早的詞典是什麼,中國最早的詞典叫什麼
曦月 爾雅 是中國最早的詞典 專業人士稱為第一部 訓詁書 爾雅 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解釋詞義的書,是中國古代的詞典。爾雅 也是儒家的經典之一,列入十三經之中。其中 爾 是近正的意思 雅 是 雅言 是某一時代官方規定的規範語言。爾雅 就是使語言接近於官方規定的語言。爾雅 是後代考證古代詞語的一部著作。中國...
中國最早的也是特色的雕塑是什麼,中國最早的也是第一個特色的雕塑是什麼
應該是秦始皇的兵馬俑吧。它或許不是真正的,時間上 最早 的。但就有特色的雕塑來說。它應該是最早的吧。按 中華文化通志 記載 我國傳統雕塑中按作用分為三類 宮苑雕塑,陵墓雕塑,宗教雕塑。兵馬俑屬於其中第二種。大足石刻,樂山大佛等屬於第三種,有特色,但不是最早。黃津芳 葉毓山 吳為山 姜傑 田世信 霍去...
中國最早的郵票是什麼郵票中國最早的郵票是什麼
資訊 於 博寶藝術網 1878年,海關郵政局發行大龍郵票,這是中國第一套正式郵票。由中國人設計。面值一分銀,三分銀,五分銀。一分銀是一兩銀子的百分之一。銅板雕刻,發行過三期。第一期,發行於1878年7月。用半透明白紙。相鄰兩票距離是2,5毫米,稱為 薄紙大龍 第二期,發行於1882年,紙質與一期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