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中的表達技巧都有什麼,詩歌鑑賞的表達技巧有哪些?

2021-03-04 00:40:13 字數 5268 閱讀 4298

1樓:me豬老公

即景抒情、借景抒情、寓情於景、移情於景、借物抒情

詩歌鑑賞的表達技巧有哪些?

2樓:小牛騎馬追火箭

鑑賞詩歌的表達技巧,包括三個層面的內容:修辭手法、表達方式、表現手法。

1、修辭手法。

鑑賞詩歌的修辭手法,就是要明確辨識和判斷修辭手法是什麼,掌握和了解各種修辭手法的特點,分析和評價它們對於塑造形象、表現情感和體現主旨的作用。

修辭手法一般包括比喻、擬人、誇張、對比、對偶、反問、設問、反覆、互文、通感、借代、雙關、疊字等。

2、表達方式。

詩歌中常用的表達方式有:敘述、議論、抒情、描寫。

其中,抒情可分直抒胸臆(直接抒情)、間接抒情(手法常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託物言志等)。

3、表現手法。

詩歌中常用的表達手法有:對照、襯托、渲染、烘托、用典、鋪墊、象徵、動靜結合、虛實相生、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古抒懷、借古諷今、託物言志、以樂景寫哀情、以哀景寫樂情等。

3樓:植恆米賦

詩歌的表達技巧

1、修辭方法:比喻、擬人、設問、反問、借代、對偶、誇張、襯托、用典、化用、互文、反覆等。

2、表達方式:記敘、議論、描寫、抒情。

抒情:可分為直接抒情,間接抒情(借景抒情、託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寫:可分為動靜結合、虛實結合、點面結合、明暗結合、正側結合、粗筆勾勒、白描工筆;樂景寫哀、哀景寫樂等。

3、表現手法:賦、比、興;抑揚變化、鋪陳描寫、象徵、聯想、襯托、對比、想象、聯想、照應、託物言志等。

4、篇章結構:開門見山、曲筆入題、卒章顯志、以景結情、總分得當、以小見大、層層深入、過渡照應、伏筆鋪墊等。

5、思想感情有:迷戀、憂愁、惆悵、寂寞、傷感、孤獨、煩悶、恬淡、閒適、歡樂、仰慕、激憤,堅守節操、憂國憂民等。

6、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遠、意境優美、意味深長、耐人尋味、言近旨遠等。

4樓:匿名使用者

表達技巧有:修辭手法、表達方式、表現手法。

詩詞裡的表現手法有哪些?

5樓:信仰

一、用典

(一)用事:借

古抒懷,借歷史故事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立場態度等。

(二)引用或化用前人詩句,加深詩詞意境,使人聯想而尋意於言外。

二、想象

人們在已有材料和觀念基礎上,經過聯想、推斷、分析、綜合,創造出新的觀念的思維過程。

三、聯想

由一事物聯絡到與之有關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類似的特點聯絡起來造成一個典型。

四、襯托或烘托

指的是以乙託甲,使甲的特點或特質更加突出。有正襯和反襯兩種。

五、渲染

環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寫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強藝術效果。

六、象徵

用特定的、容易引起聯想的具體形象,表現與之相似或相近特點的概念、思想和感情。也就是藉助於特定具體的事物,寄寓某種精神品質或抽象整理。

6樓:匿名使用者

1.比喻、擬人、擬物、誇張、借代、對偶、雙關、頂針、設問、反問;

2.虛實相生、虛實結合、正反結合、動靜結合、細節描寫、白描;

3.借景抒情、觸景生情、融情於景、借古諷今、託物言志;

4.襯托、對比、象徵、比興、渲染、烘托、用典、以小見大、以景抒情。

表現手法從廣義上來講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辭和表達思想感情時所使用的特殊的語句組織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體地可以由點到面地來抓它的特殊表現方式,首先是字詞、語句上的修辭技巧,種類很多。

7樓:匿名使用者

1、襯托

襯托就是利用事物間的近似或對立的條件,用一些事物作陪襯來突出所要表現的事物的表現手法。它可以使被陪襯的事物顯得更加突出、形象、鮮明。襯托有正襯、反襯兩類。

利用事物的相似條件來襯托的是正襯,利用事物的相反條件來襯托的是反襯。

2、對比

對比,是為了充分顯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現事物的本質特徵,加強詩歌的表達效果和感染力,把具有差異、矛盾和對立的雙方安排在一起,進行對照比較的表現手法。它既是表現手法,也是修辭手法。

3、象徵

借用某種具體的物象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託物言志,以表達真摯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

4、烘托

烘托本是中國畫的一種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輪廓外面渲染襯托,使物象鮮明突出。用於藝術創作,與渲染不同,烘托多從側面著意描寫,作為陪襯,使要突出的事物更加鮮明。

5、比興

比興是中國詩歌中的一種傳統表現手法。通俗地講,比就是譬喻,是對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徵更加鮮明突出;「興」就是起興,是藉助其他事物作為詩歌發端,以引起所要歌詠的內容,或營造氛圍,或兼有「比」的意味。

6、用典

用典,也就是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詞句,藉以抒情或表達主旨。

擴充套件資料

一、正襯指利用事物的相似條件構成的襯托。它包括兩個方面:

1、 以「樂」襯「樂」

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

詩中抒發對錢塘湖春行所見美景的喜悅欣賞之情,這由尾聯可以看出。中間兩聯寫春天鳥和花草的情趣和生機,是為抒發後文「最愛」之情所作的鋪墊。這裡,美好景物和喜悅情感是和諧統一的。

2、以「哀」襯「哀」

淒涼之景也可以用來烘托淒涼的氣氛,而且更為常見。李白的《沙丘城下寄杜甫》:「我來竟何事?高臥沙丘城。城邊有古樹,日夕連秋聲。魯酒不可醉,齊歌空復情。

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全詩集中表達的是對朋友杜甫的思念之苦,為此,第二句的「高臥」是孤獨的詩人無所事事、百無聊賴的不得已之舉,第四句的「秋聲」更是明顯地渲染了詩人悽苦的心情。

二、反襯是指利用事物相反的條件構成的襯托。這種襯托包括四個方面:

1、以「樂」襯「哀」

杜甫的一首《絕句》:「碧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然(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前兩句是美好的春景,可後兩句是傷感的懷鄉之情。而全詩的中心恰恰是這後兩句而不是前兩句。這樣,我們就可以明白,前面的美景就是為反襯後面的傷感之情服務的。

2、以「哀」襯「樂」

景是為情服務的,若全詩是「樂」情,前面的「哀」景完全有可能是為反襯「樂」情服務的。李白的《塞下曲》:「***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前三聯寫塞下艱苦的環境條件和緊張的戰鬥生活,尾聯卻轉到寫將士奮勇殺敵的豪情,這種豪情也正是全詩的中心。這樣,我們感受到的是不畏艱苦且有著鋼鐵般意志的將士形象。這裡所謂的「哀」景,既然是用來反襯豪情的,就全然不是悲哀之景了。

3、以動寫靜

即用動態景物來表現寂靜。王維的《萍池》:「春池深且廣,會待輕舟回。靡靡綠萍合,垂楊掃復開。」詩中巧借綠萍的開合之動來反襯萍池的幽靜。

4、以聲襯寂

王維的《秋夜獨坐》:「獨坐悲雙鬢,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

」詩人在空堂獨坐,夜深之時,聽到了秋雨中山果從樹上墜落的聲響,昏暗不明的燈影下草蟲的哀鳴。用果落、蟲鳴之聲來寫靜,更顯得寂靜。

8樓:518姚峰峰

古代詩歌的表現手法和表達技巧:

表達方式,一共只有四種:記敘、議論、描寫、抒情,表現手法:賦、比、興。

表達技巧有三個層面的內容

⑴修辭方法。例:比喻、擬人、設問、反問、借代、對偶、誇張、襯托、用典、化用、互文、反覆等;

⑵表達方式及表現手法。例:記敘、議論、描寫、抒情;

⑶篇章結構。例:首句標目、開門見山、曲筆入題、卒章顯志、以景結情、總分得當、以小見大、層層深入、過渡照應、伏筆鋪墊等

9樓:窩草

詩詞裡常見的表現手法有這些:

1、【渲染】

渲染就是通過對環境、景物或人物的行為、心理的描寫、形容或烘托,以突出形象,加強藝術效果的一種表現手法。

2、【襯托】

襯托是烘托的一種,指的是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來陪襯或對照。襯托手法又分兩種:一種是正襯(陪襯),一種是反襯。

3、【烘托】

烘托屬側面描寫,原是國畫的一種畫法,後用於寫作技法,指的是以乙託甲,使甲的特點或特質更加突出。此種手法常與渲染手法結合起來使用。

4、【動靜結合】

指在詩中詩人、事、景的動靜有機地結合起來描寫的一種手法。

5、【化動為靜】

就是在詩中將動景化為靜景來寫。

6、【虛實結合】

是指現實的景、事與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襯,交織一起表達相同的情感。

7、【以樂景寫哀情 】

屬反襯手法的一種,表面上寫的是一種歡樂的場景,而實際上藉此來表達一種悲哀、悽楚的情緒。

8、【抑揚 】

對人的反駁,常對要褒的先寫其不足,對要貶的先寫其長處,這種手法就是抑揚。

9、【比興】

所謂比,就是比喻,比擬。所謂興,就是在詩的開頭‚先言他物‛,以引出後面的正文。

10、【白描與工筆】

白描原是國畫的一種畫法,指純用線條勾畫,不加色彩渲染,啟知於文學創作,指用最簡練的筆墨,不加烘托而描畫出鮮明生動的形象的一種描寫手法。工筆是指對事物注重細部,進行精雕細刻、重彩濃墨的描繪。

11、【意象組合】

意象組合類似於電影中的蒙太奇手法,詩歌中的意象組合是作者根據表達的需要,將一些意象按照生活的邏輯,有機地組合在詩中,給人以鮮明的形象感。

12、【鋪排】

即《詩經》表現手法中的‚賦‛,它指的是對事物的特點不厭其煩地多角度地進行鋪排陳述。

13、【重章疊句】

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結構形式反覆詠唱的一種表現手法。

14、【以小見大】

指寫的是小題材反映的是大問題的一種寫法。

15、【曲筆】

曲筆是寫文章時故意離開本題而不直書其事的寫法。

10樓:要當技術宅

詩歌的表現手法很多,我國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傳統表現手法有「賦、比、興」。這三種表現手法,一直流傳下來,常常綜合運用,互相補充,對歷代詩歌創作都有很大的影響。用現代的觀點來說,詩歌塑造形象的手法,主要的有三種:

1、比擬

劉勰在《文心雕龍》一書中說:比擬就是「或喻於聲,或方於貌,或擬於心,或譬於事。」這些在我們前面列舉的詩詞中,便有許多例證。

比擬中還有一種常用的手法,就是「擬人化」:以物擬人,或以人擬物。

2、誇張

就是把所要描繪的事物放大,好像電影裡的「大寫」「特寫」鏡頭,以引起讀者的重視和聯想。

3、借代

就是藉此事物代替彼事物。它與比擬有相似之處,但又有所不同,不同之處在於:比擬一般是比的和被比的事物都是具體的、可見的;而借代卻是一方具體,一方較為抽象,在具體與抽象之間架起橋樑,使詩歌的形象更為鮮明、突出,以引發讀者的聯想。

論詩中詩歌一二句運用了什麼手法表達了什麼觀點

描寫的修辭手法 對偶 兩個 一行 句有倒裝 兩個黃鸝 於 翠柳 頭 鳴 倒裝後鳴與翠字同放,隱有移覺之意,亦覺和諧 窗含 門泊 句有互文見義,萬里 含誇張 描寫角度 遠近結合 數詞 兩個 一行 千秋 萬里 的擴大化伴隨了空間的擴大化,從 翠柳 間至 青天 再至 西嶺 最後至 萬里 由近及遠,由小空間...

我國古詩中有哪些表達詩人思鄉之情的詩句

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靜夜思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春望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除夜作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遊子吟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回鄉偶書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渡漢江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次北固山下 入春才...

古詩中還有哪些表達了作者思念家鄉的感情

春望 唐代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代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秋思 唐代 張籍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長相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