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國捐軀的成語意思及歇後語,形容決心為國捐軀的成語有哪些?

2021-03-04 00:58:42 字數 7790 閱讀 3651

1樓: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反義詞是

【為國捐軀】——【投敵叛國】

形容"決心為國捐軀"的成語有哪些?

2樓:小球自然捲

1、精忠報國

讀音:[ jīng zhōng bào guó ]

釋義:為國家竭盡忠誠,犧牲一切。

出自:《北史·顏之儀傳》:「公等備受朝恩,當盡忠報國。」《宋史·岳飛傳》:「初命何鑄鞫之,飛裂裳以背示鑄,有『盡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理。」

2、赴湯蹈火

讀音:fù tāng dǎo huǒ

釋義:赴:走往;湯:熱水;蹈:踩。沸水敢蹚,烈火敢踏。比喻不避艱險,奮勇向前。

3、肝腦塗地

讀音:gān nǎo tú dì

釋義:塗地:塗抹在地上。形容慘死。也形容竭盡忠誠,任何犧牲都在所不惜。

4、慷慨就義

讀音:kāng kǎi jiù yì

釋義:慷慨:情緒激昂;就義:為正義而死。正氣凜然,意氣高昂地為正義而死。

5、捐軀報國

讀音:juān qū bào guó

釋義:捨棄身軀,報效國家

表示犧牲的成語

3樓:給力哥

【安難樂死】:安難:不避危難。不懼危難,把死視為快樂。形容不怕犧牲。

【成仁取義】:成仁:殺身以成仁德;取義:捨棄生命以取得正義。為正義而犧牲生命。

【從容就義】:就義:為正義而死。無所畏懼地為正義事業而犧牲。

【丹心碧血】:丹心:紅心、忠心。碧血:血化為碧玉。碧:青綠色的寶石,表示血的珍貴。赤誠的忠心,寶貴的鮮血。用以讚揚為國捐軀的重大犧牲。

【蹈鋒飲血】:形容勇敢,不怕犧牲。

【頂踵盡捐】:猶言頂踵捐糜。指捐軀,犧牲。

【頂踵捐糜】:指捐軀,犧牲。

【丟車保帥】:象棋比賽的戰術。比喻犧牲比較重要的東西保護最重要的。

【粉骨碎身】:指身軀粉碎,犧牲生命。

【粉身難報】:身體被粉碎了也難以報答。指犧牲生命也難以報答別人的恩情。

【赴死如歸】:形容不怕犧牲。

4樓:冰

長眠不起 死亡的別稱。

出處:宋·李昉《太平廣記》:「鄭友過一冢,駐馬而吟,久不得屬,冢中人續之曰:『下有百年人,長眠不知曉。』」

成仁取義 成仁:殺身以成仁德;取義:捨棄生命以取得正義。為正義而犧牲生命。

出處:《論語·衛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從容就義 就義:為正義而死。無所畏懼地為正義事業而犧牲。

出處:宋·朱熹《近思錄》:「感慨殺身者易,從容就義者難。」

丹心碧血 丹心:紅心、忠心。碧血:血化為碧玉。碧:青綠色的寶石,表示血的珍貴。赤誠的忠心,寶貴的鮮血。用以讚揚為國捐軀的重大犧牲。

出處:《莊子·外物》:「萇弘死於蜀,藏其血,三年而化為碧。」元·鄭元祐《張御史死節歌》:「孤忠既足明丹心,三年猶須化碧血。」

蹈鋒飲血 形容勇敢,不怕犧牲。

出處:清·吳敏樹《唐子方方伯夢硯齋銘》:「公驟起鄉閭,捐家室,誓徒旅,蹈鋒飲血,其軍最為雄健矣。」

頂踵盡捐 猶言頂踵捐糜。指捐軀,犧牲。

頂踵捐糜 指捐軀,犧牲。

粉骨捐軀 指粉身碎骨,獻出生命。

出處:唐·杜牧《又謝賜批答表》:「勢當戮力盡瘁,粉骨捐軀,知無不為,見死寧避!」

粉骨碎身 指身軀粉碎,犧牲生命。

出處:唐·蔣防《霍小玉傳》:「平生志願,今日獲從,粉骨碎身,誓不相舍。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蘭孫道:『相公、夫人正是重生父母,雖粉骨碎身,無可報答。

』」甘心情願 心裡完全願意,沒有一點勉強。多指自願作出某種犧牲。

出處:宋·王明清《摭青雜說·項四郎》:「此事兒甘心情願也。」

肝膽塗地 形容慘死。也形容竭盡忠誠,任何犧牲都在所不惜。同「肝腦塗地」。

出處:漢·劉向《說苑·善說》:「使食肉者一旦失計於廟堂之上,若臣等之藿食者寧得無肝膽塗地於中原之野?」

肝腦塗地 塗地:塗抹在地上。形容慘死。也形容竭盡忠誠,任何犧牲都在所不惜。

出處:《史記·劉敬書孫通列傳》:「大戰七十,小戰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腦塗地,父子暴骨中野。」

肝心塗地 猶言肝腦塗地。形容竭盡忠誠,任何犧牲都在所不惜

出處:唐·陳子昂《謝衣表》:「臣萬死骷骨,垂配蒙榮,載戰載殞,肝心塗地。」

割股之心 割股:割下自己的大腿肉。為了治好病人,不惜犧牲自己的精神。原是封建階級所宣揚的一種愚孝行為。後泛指醫家全心全意為病人診治。

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四回:「醫家有割股之心。」

功成骨枯 比喻為了一己私利,讓其他許多人為之付出巨大的犧牲。

出處:語出唐·曹鬆《己亥歲》詩之一:「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躬蹈矢石 指將帥親臨前線,冒著敵人的箭矢礧石,不怕犧牲自己。

出處:三國·魏·曹操《褒揚泰山太守呂虔令》:「卿在郡以來,擒奸討暴,百姓獲安,躬蹈矢石,年徵輒克。」

躬冒矢石 指將帥親臨前線,冒著敵人的箭矢礧石,不怕犧牲自己。同「躬蹈矢石」。

出處:明·張居正《遼東大捷辭恩疏》:「誠以摧鋒陷城躬冒矢石,本諸將士之力,固非坐而指畫者所可同也。」

齎志而沒 齎:懷抱著,帶著;歿:死。志願沒有實現就死了。

出處:南朝·樑·江淹《恨賦》:「齎志沒地,長懷無已。」

齎志而歿 齎:懷抱著,帶著;歿:死。指懷抱著未遂的志願而死去。

出處:南朝·樑·江淹《恨賦》:「齎志沒地,長懷無已。」

齎志以沒 指懷抱著未遂的志願而死去。同「齎志而歿」。

齎志以歿 指懷抱著未遂的志願而死去。同「齎志而歿」。

盡忠報國 為國家竭盡忠誠,犧牲一切。

出處:《北史·顏之儀傳》:「公等備受朝恩,當盡忠報國。」《宋史·岳飛傳》:「初命何鑄鞫之,飛裂裳以背示鑄,有『盡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理。」

精忠報國 為國家竭盡忠誠,犧牲一切。

出處:《北史·顏之儀傳》:「公等備受朝恩,當盡忠報國。」《宋史·岳飛傳》:「初命何鑄鞫之,飛裂裳以背示鑄,有『盡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理。」

捐軀報國 捨棄身軀,報效國家。

出處:《元史·王戢傳》:「臣以布衣受恩,誓捐軀報國,今既僨軍,得死為幸!」

捐軀赴難 軀:身體。指捨棄生命,奔赴國難。

出處:三國·魏·曹植《白馬篇》:「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捐軀殉國 殉國:為國家的利益而犧牲生命。為了國家而獻出生命。

出處:北魏·楊炫兺《洛陽伽藍記·追光寺》:「既見義忘家,捐生殉國,永言忠烈何日忘之!」

捐身徇義 為正義而犧牲生命。

慷慨就義 慷慨:情緒激昂;就義:為正義而死。正氣凜然,意氣高昂地為正義而死。

出處:李六如《六十年代的變遷》:「現在是四更時分,彭、劉、楊三位,同在制臺衙門前慷慨就義了。」

溘然長逝 指死去。

溘然長往 溘:忽然。指人突然死亡,常作悼念死者用詞。

出處:《楚辭·離騷》:「寧溘死以流亡兮。

兩肋插刀 兩邊肋骨插上刀,表示不怕死。比喻承擔極大的犧牲。

出處:蔣子龍《喬廠長上任記》:「讓老喬先撤,你為他兩肋插刀頂上一陣。」

馬革裹屍 馬革:馬皮。用馬皮把屍體裹起來。指英勇犧牲在戰場。

出處:《後漢書·馬援傳》:「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何能臥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

馬革盛屍 用馬皮把屍體裹起來。指英勇犧牲在戰場。同「馬革裹屍」。

出處:金·何巨集中《述懷》詩:「馬革盛屍每恨遲,西山餓踣更何辭。」

輕身殉義 指輕視生命而為正義事業犧牲。

取義成仁 指為正義而犧牲生命。

出處:語出《論語·衛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仁人志士 原指仁愛而有節操,能為正義犧牲生命的人。現在泛指愛國而為革命事業出力的人。

出處:《論語·衛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殺身報國 不惜犧牲生命來報答國家。亦作「殺身救國」。

殺身成仁 成:成全;仁:仁愛,儒家道德的最高標準。指為正義而犧牲生命。後泛指為了維護正義事業而捨棄自己的生命。

出處:《論語·衛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殺身成義 猶言殺身成仁。指為正義而犧牲生命。後泛指為了維護正義事業而捨棄自己的生命。

山頹木壞 冊:泰山;頹:倒塌;木:梁木。泰山倒塌,梁木折斷。比喻眾所仰望的人物逝世。

出處:《禮記·檀弓上》:「泰山其頹乎?樑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

捨己救人 捨己:犧牲自己。不惜犧牲自己去救別人。

捨身求法 捨身:捨棄身體;求法:尋求佛法。原指佛教徒不惜犧牲自己,遠道求經。後比喻為了追求真理而不惜犧牲自己。

出處:魯迅《且介亭雜文·中國人失掉自信了嗎》:「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

捨身為國 為國家犧牲自己的生命。

捨生取義 舍:捨棄;生:生命;取:求取;義:正義。捨棄生命以正義。指為正義而犧牲生命。

出處:《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捨死忘生 舍死:捨得犧牲;忘生:忘掉性命。不把個人的生死放在心上。

出處:元·無名氏《鎖魔鏡》第二折:「你須索捨死忘生,建立功勳。」

士死知己 士:有才識的人。為了報答知己,不惜犧牲生命。亦作「士為知己者死」。

視死如歸 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樣平常。形容不怕犧牲生命。

出處:《韓非子·外儲說左下》:「三軍既成陣,使士視死如歸,臣不如公子成父。」《呂氏春秋·勿躬》:「三軍之士,視死如歸。」

視死若歸 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樣平常。形容不怕犧牲生命。同「視死如歸」。

視死猶歸 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樣平常。形容不怕犧牲生命。同「視死如歸」。

螫手解腕 比喻為了顧全大局而忍痛犧牲區域性。

出處:《史記·田儋列傳》:「蝮螫手則斬手,螫足則斬足。何干?為害於身也。」

壽滿天年 天年:自然壽數。人活滿自然壽數而去世。

出處: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卷三十二:「諸公皆生人道,為王公大人,享受天祿。壽滿天年,仍還原所,以俟緣會,又復託生。」

死不瞑目 瞑目:閉眼。死了也不閉眼。原指人死的時候心裡還有放不下的事。現常用來形容極不甘心。

出處:《三國志·吳書·孫堅傳》:「今不夷汝三族,懸示四海,則吾死不瞑目。」

死於非命 非命:橫死。在意外的災禍中死亡。

出處:《孟子·盡心上》:「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忘生捨死 忘卻性命,不怕犧牲。

為國捐軀 捐:獻;軀:身體,指生命。為國家犧牲生命。

出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五十二回:「可憐成湯首相,為國捐軀。」

嗚呼哀哉 嗚呼:嘆詞;哉:語氣助詞。原為表示哀痛的感嘆語,舊時祭文中常用。現用以指死亡或完蛋。

出處:《詩經·大雅·召旻》:「於乎哀哉,維今之人,不尚有舊。」《左傳·哀十六年》「嗚呼哀哉,尼父!無自律!」

香消玉碎 比喻年輕美貌女子死亡。

香消玉損 比喻年輕美貌女子死亡。同「香消玉碎」。

香消玉殞 比喻美麗的女子死亡。

出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30回:「香消玉碎佳人絕,粉骨殘軀血染衣!」

心甘情願 心裡完全願意,沒有一點勉強。多指自願做出某種犧牲。

出處:宋·王明清《摭青雜說·項四郎》:「此事兒甘心情願也。」

雄雞斷尾 斷尾:斷去尾巴。本指雄雞因怕做祭祀的犧牲而自殘其身。後比喻人怕被殺而自盡。

出處:《左傳·昭公二十二年》:「賓孟適郊,見雄雞自斷其尾。問之,侍者曰:『自憚其犧也。』」

血染沙場 沙場:戰場。鮮血染紅了戰場。指在戰場上犧牲。

出處:明·無名氏《楊家將演義》卷二:「設將軍等今日不來,吾輩血染沙場早矣。」

一瞑不視 瞑:閉眼。閉上眼睛,不再睜開。指死亡。也指逃避現實。也可形容不怕犧牲。

出處:《戰國策·楚策一》:「有斷頭絕腹,一瞑而萬世不視,不知所益,以憂社稷者。」

一命歸西 指死亡。

出處:老舍《四世同堂》:「不留神?好,噗哧一下兒,我不就一命歸西了嗎!」

一命歸陰 指死亡。

出處:清·俞萬春《蕩寇志》第99回:「蘭生一銅人橫掃過去,打著穆春腰肋,一命歸陰。」

一命鳴呼 指死亡。常含幽默詼諧意味。

出處: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合同文字記》:「又過半年,忽然劉二感天行時氣,頭疼發熱。正是:『福無雙至從來有,禍不單行自古聞。』害了六七日,一命嗚呼,已歸泉下。」

一命嗚呼 嗚呼:嘆詞,古代祭文末多有此詞,後即以此為死亡的代稱。指人死亡。

出處:***《湖南農**動考察報告》:「湯峻巖說:『殺兩個叫花子開張!這兩個叫花子就是這樣一命嗚呼了。』」

飲恨而終 飲恨:心裡懷著怨恨和冤屈。內心滿懷著怨恨或冤屈死去。

出處:唐·蔣防《霍小玉傳》:「我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負心如此。韶顏稚齒,飲恨而終。」

油幹燈盡 比喻很快就要死亡。同「油幹燈草盡」。

出處:《蕩寇志》第四四回:「孔厚道:『嫂嫂揣理,小生並非不出力,只我不是神仙,那有靈芝仙藥,所用不過樹皮草根,油幹燈盡,大命已終,如何救得。』」

與世長辭 辭:告別。和人世永別了。指去世。

出處: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賈奉雉》:「僕適自念,以金盆玉碗貯狗矢,真無顏出見同人,行將遁跡山林,與世長辭矣。」

玉碎香殘 比喻美貌女子的死亡。

出處:清·洪昇《長生殿》第二十七出:「玉碎香殘荒郊臥,雲拋雨斷重泉墮。」

玉碎香消 比喻女子死亡。

出處:明·無名氏《尋親記》第二十四出:「玉碎香消鏡臺荒,綠雲繚亂懶梳妝。」

浴血奮戰 形容頑強地拼死戰鬥。

出處:杜鵬程《保衛延安》第六章一:「戰士們在這十五晝十五夜中,不是浴血奮戰就是急行軍轉移。」

月墜花折 月亮落下,鮮花夭折。比喻美女死亡。

出處:清·洪昇《長生殿·補恨》:「誓世世生生休拋撇,不提防慘悽悽月墜花折,悄冥冥雲收雨歇,恨茫茫只落得死斷生絕。」

殞身不恤 殞:犧牲;恤:顧惜。犧牲生命也不顧惜。

出處:魯迅《記念劉和珍君》:「至於這一回……雖殞身不恤的事實,則更足為中國女子的勇毅沒有消亡的明證。」

斬頭瀝血 形容為匡扶正義而不顧生死。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十七回:「我是斬頭瀝血的人,何肯戲弄良人!」

志士仁人 原指仁愛而有節操,能為正義犧牲生命的人。現在泛指愛國而為革命事業出力的人。

出處:《論語·衛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珠沉玉碎 比喻美女的死亡。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八回:「把左手向身後一綽,便要提起那把刀來,就想往項下一橫,拼這副月貌花容,作一團珠沉玉碎。」

珠沉玉磒 比喻美女的死亡。同「珠沉玉碎」。

自我犧牲 為別人(或事)犧牲自己。

出處:陶鑄《松樹的風格》:「我對松樹懷有敬意的更重要的原因卻是它那種自我犧牲的精神。」

蝮蛇螫手,壯士解腕 手腕被腹蛇咬傷,便立即截斷,以免毒液延及全身,危及生命。比喻事到緊要關頭,必須下決心當機立斷。也比喻犧牲區域性,照顧全域性。

出處:《三國志·魏書·陳泰傳》:「古人有言,蝮蛇螯手,壯士解其腕。」

歸師勿掩,窮寇勿追 掩:乘人不備進行襲擊。不能襲擊撤退的軍隊,也不能追殺走投無路的敵人。指特定情況下要防止敵人拼死反擊,以免不測的犧牲。

出處:《孫子·軍事》:「歸師勿遏,師必闕,窮寇勿追。」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寧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比喻寧願為正義事業犧牲,不願喪失氣節,苟且偷生。

出處:《北齊書·元景安傳》:「豈得棄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

燒眉之急的成語意思及歇後語

燃眉之急 r n m i zh j 基本釋義 燃 燒。火燒眉毛那樣緊急。形容事情非常急迫。出 處明 李開先 亡妹盧氏婦墓誌銘 妹言 吾所手製 將鬻之以救燃眉之急。例 句汛期即將到來,趕在洪水前面修好大堤,已是 燃眉之急 拼音r n m i zh j 解釋形容事情非常急迫 出處宋 釋普濟 五燈會元 卷...

春意盎然的成語意思及歇後語,求成語,歇後語,和各種名句越多越好謝謝!

春意盎然 ch n y ng r n 解釋 意 意味 盎然 洋溢,深厚。春天的意味正濃。出處 無 結構 主謂式。用法 用來描寫春天。一般作謂語 定語 狀語。正音 盎 不能讀作 y n 或 n 辨形 意 不能寫作 義 近義詞 春色滿園 反義詞 春寒料峭 春意闌珊 例句 北國的春天仍然冰雪覆蓋 南方卻已...

將奪固與的成語意思及歇後語,崤函之固的成語意思及歇後語

成語叫 欲擒故縱 將欲取之必先與之 前一句的意思是想捉住它,就可先放縱它,後一句的意思是若想得到別人的好處,先要給別人好處。沒有你這樣四個字的成語,這是你杜撰的 崤函之固的成語意思及歇後語 崤函之固 比喻地勢十分險要。拼音 xi o h n zh g 出處 漢 賈誼 過秦論 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