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不曾明瞭
關於蜀繡最早的記載見於西漢揚雄《蜀都賦》:「麗靡螭燭,若揮錦布繡,望專芒兮無幅。」距今已屬有2023年。
不過蜀繡的歷史遠遠早於此。蜀繡的歷史最早可能上溯到與中原夏朝文明同時代的古蜀三星堆文明。從廣漢「三星堆」遺址中出土的一具青銅塑像,留存在服飾上的龍紋,據清華大學中國絲綢服飾圖案專家黃能福教授鑑定,所塑銅像為君王,服飾上的龍紋為刺繡。
由此將蜀繡的起源追溯到了商周時期。距今已有3000多年曆史。
蜀繡距今已有多少年的歷史
2樓:匿名使用者
蜀繡是中國刺繡傳承時間最長的繡種之一 。蜀繡的歷史最早可能上溯到與中專原夏朝文明同時代的古
屬蜀三星堆文明 。戰國末期蜀郡已經成為位居中國第二位的絲織業基地,秦漢時開始在成都設定「錦官」(官府經營管理絲織業的機構),人們對衣飾的多樣性需求使繡和錦並肩發展,並產生出了蜀繡獨具特色的「錦紋針「 。
關於蜀繡最早的記載見於西漢揚雄《蜀都賦》:「麗靡螭燭,若揮錦布繡,望芒兮無幅。」後揚雄又作《繡補》;漢時關於蜀繡的記載還見於西漢末劉歆《西京雜記》;這些記載顯示出在西漢時錦和繡都是人們心目中最精美的絲織物製品,表明當時的織繡工藝應當是發展到了相當的水平,同時傳達了漢時蜀地錦繡的色彩都鮮豔奪目、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感受 。
到西漢末蜀地「女工之業,覆衣天下」(《後漢書》)。
綜上得知,蜀繡最早見於西漢的記載,距今至少有2000多年的歷史。當時的工藝已相當成熟,同時傳承了圖案配色鮮豔、常用紅綠顏色的特點。
蜀繡的歷史
3樓:撒鼻息
最早記載蜀繡的文字,出於西漢文學家揚雄《繡補》一詩,詩中表達了作者對蜀繡技藝的高度讚譽。晉代常璩在《華陽國志·蜀志》中,則明確提出蜀繡和蜀中其他的物產,包括壁玉、金、銀、珠、碧、銅、鐵、鉛、錫、錦等,皆可視為「蜀中之寶」,充分說明蜀繡作為地方工藝品的珍稀獨特。其實,蜀繡的歷史跟蜀錦一樣,都是萌芽於古蜀時期先人的智慧和創造。
據文獻記載,蜀國最早的君王蠶叢已經懂得養殖桑蠶。漢末三國時,蜀錦蜀繡就已經馳名天下,作為珍稀而昂貴的絲織品,蜀國經常用它交換北方的戰馬或其他物資,從而成為主要的財政**和經濟支柱。唐代末期,南詔進攻成都,掠奪的物件除了金銀、蜀錦、蜀繡,還大量劫掠蜀錦蜀繡工匠,視之為奇珍異物。
時至宋代,蜀繡之名已遍及神州,文獻稱蜀繡技法「窮工極巧」。成都地區因其自然地理條件優越,盛產絲帛,因此蜀錦蜀繡的製作生產「冠於天下」。 蜀繡的歷史也很悠久,據晉代常璩《華陽國志》中記載,當時蜀中的刺繡已十分聞名,並把蜀繡與蜀錦並列,視為蜀地名產。
最初,蜀繡主要流行於民間,分佈在成都平原,世代相傳,至清朝中葉以後,逐漸形成行業,尤以成都九龍巷、科甲巷一帶的蜀繡為著名。當時各縣官府所辦的"勸工局"也設刺繡科,可見其製作範圍之廣。當時的生產品種主要是官服、禮品、日用花衣、邊花、嫁奩、彩帳和條屏等。
[編輯本段]工藝特點 蜀繡以軟緞、彩絲為主要原料,其繡刺技法甚為獨特,至少有100種以上精巧的針法繡技,如五彩繽紛的衣錦紋滿繡、繡畫合一的線條繡、精巧細膩的雙面繡和暈針、紗針、點針、覆蓋針等都是十分獨特而精湛的技法。當今繡品中,既有巨幅條屏,也有袖珍小件;既有高精欣賞名品,也有普通日用消費品。比如北京人民大會堂四川廳的巨幅「芙蓉鯉魚」座屏和蜀繡名品「蜀宮樂女演樂圖」掛屏、雙面異色的「水草鯉魚」座屏、「大小熊貓」座屏,就是蜀繡中的代表作。
東晉《東陽國志》將蜀繡與蜀錦並稱蜀中之寶。清道光年間成都發展了許多繡花鋪。繡品以本地織造的紅綠等色緞和地產重要散線為原料。
用線工整厚重,設色典雅,其針法是針腳整齊、線法光亮、緊密柔和、車擰到家(車,即指由中心起針,向四周擴充套件;擰,即指長短針從外向內作添針或減針的處理)。有套針、暈針、斜滾針、族流針、參針、棚參針、編織針等。產品有鏡簾、花邊、嫁衣、卷軸、鞋帽、裙子、枕套、被面、帳簾等。
題材多吉慶寓意,具有民間色彩。 蜀繡以其純熟的工藝和細膩的線條躋於中國的四大名繡之列。以自然界為主題(如熊貓、花鳥)的蜀繡更令人愛不釋手。
有單面、雙面刺繡。純手工的刺繡,確保了畫面逼真,造型多變,圖案精美。 起源於川西民間的蜀繡,由於受地理環境、風俗習慣、文化藝術等各方面的影響,經過長期的不斷髮展,逐漸形成了嚴謹細膩、光亮平整、構圖疏朗、渾厚圓潤、色彩明快的獨特風格。
蜀繡的技藝特點有線法平順光亮、針腳整齊、施針嚴謹、摻色柔和、車擰自如、勁氣生動、虛實得體,任何一件蜀繡都淋漓地展示了這些獨到的技藝,據統計, 蜀繡的針法有十二大類,一百二十二種。常用的針法有暈針、鋪針、滾針、截針、摻針、沙針、蓋針等。蜀繡常用暈針來表現繡物的質感,體現繡物的光、色、形,把繡 物繡得惟妙惟肖。
如鯉魚的靈動、金絲猴的敏捷、人物的秀美、山川的壯麗、花鳥的多姿、熊貓的憨態等, 蜀繡繡法靈活,適應力強。一般繡品都採用綢、緞、絹、紗、縐作為面料,並根據繡物的需要,製作程式、配色、用線各不相同。 蜀繡遍佈四川民間,70年代末川西農村幾乎是"家家女紅,戶戶針工",人數達四五千之多,相當於刺繡工廠在職職工的15倍。
她們除刺繡被面、枕套、頭巾、手巾、襯衣、桌布等幾十個品種外,還積極生產外貿出口的生紡繡片、繡屏等。繡品仍保持濃厚的地方特色。蜀繡這一傳統工藝的發展,時常得到畫家的大力支援, 如《薛濤制箋圖》繡屏,就是畫家趙蘊玉提供繡稿,由刺繡工藝師加工再創造的一幅佳作。
它還採用"線條繡",在潔白的軟緞面料上運用暈、紗、滾、藏、切等技法,以針代筆,以線作墨,繡出來的花紋線條流暢、瀟灑光亮、色調柔和。不僅增添了筆墨的溼潤感,還具有光潔透明的質感。mr.
孫2009-07-24 11:16 刺繡為我國優秀的民族傳統工藝之一。它在歷史的發展中先後產生了蘇繡、粵繡、湘繡、蜀繡,號稱「四大名繡」。
此外尚有顧繡、京繡、甌繡、魯繡、閩繡、汴繡、漢繡和苗繡等,它們之間各有各的風格,歷久不衰。 蜀繡又名「川繡」。是以四川成都為中心的刺繡品的總稱。
蜀繡形象生動,色彩鮮豔,富有立體感,短針細密,針腳平齊,片線光亮,變化豐富,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蜀繡的純觀賞品相對較少,以日用品居多,取材多數是花鳥蟲魚、民間吉語和傳統紋飾等,頗具喜慶色彩,繡制在被面、枕套、衣、鞋及畫屏。蜀繡用針工整、平齊光亮、絲路清晰、不加代筆,花紋邊緣如同刀切一般齊整,色彩鮮麗。
蜀繡有自已獨特的運針方法和刺繡技藝,具有較強的表現力和藝術效果。起源於川西民間的蜀繡,由於受地理環境、風俗習慣、文化藝術等各方面的影響,經過長期的不斷髮展,逐漸形成了嚴謹細膩、光亮平整、構圖疏朗、渾厚圓潤、色彩明快的獨特風格。人們把蜀繡的藝術風格概括為「嚴謹細膩的針法,淡雅清秀的色彩,優美流暢的線條,中國水墨畫的格調」。
蜀繡藝人康寧女士創作的雙面繡 蜀繡的技藝特點有線法平順光亮、針腳整齊、施針嚴謹、摻色柔和、車擰自如、勁氣生動、虛實得體,任何一件蜀繡都淋漓地展示了這些獨到的技藝,據統計, 蜀繡的針法有十二大類,一百二十二種。常用的針法有暈針、鋪針、滾針、截針、摻針、沙針、蓋針等。蜀繡常用暈針來表現繡物的質感,體現繡物的光、色、形,把繡 物繡得維妙維肖。
如鯉魚的靈動、金絲猴的敏捷、人物的秀美、山川的壯麗、花鳥的多姿、熊貓的憨態等,都表現了不同的光、潔、粗、細、軟、硬、鬆、散等質感。 蜀地自古盛產絲綢,成都曾是南絲綢之路的起點。蜀繡以本地產的綢緞和彩絲為主要原料,運用獨特的繡技,繡制被面、枕套、衣、鞋和畫屏等等。
蜀繡比較難學,因為它的針法和技巧獨特而複雜,僅針法就有12大類、132種,是四大名繡中最為豐富的。這些針法交替使用,變化多端,不同的針法有不同的表現力和效果,每一針都相當講究。蜀繡著名的傳統產品「芙蓉鯉魚」,僅一條鯉魚就要用30多種針法。
另外,蜀繡還有一些它獨特的技法,以「雙面異彩」為例,繡時必須同時操作兩枚繡針,同時走線,其方向、順序和力度不能有一點偏差,如果走錯一針,整幅蜀繡很可能就前功盡棄。 蜀繡的題材豐富繁多,有來自戲曲和民間流行的傳奇故事,如穆桂英征戰、八仙過海、麒麟送子等,有表示愛情的鴛鴦戲水,表示富貴的鳳凰牡丹,表示長壽的松柏仙鶴等。
距今已有三百餘年的歷史.的翻譯是:什麼意思
4樓:匿名使用者
距今已有三百餘年的歷史.
翻譯是:
it 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three hundred years.
蜀繡,湘繡,粵繡分別的形成年代大概是什麼時候
5樓:匿名使用者
蘇繡的發源地在蘇州吳縣一帶,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吳國已將刺繡用於服飾.
蜀繡源於周,興於漢,盛於唐,有三千多年的歷史.
湘繡是以湖南長沙為中心的帶有鮮明湘楚文化特色的湖南刺繡產品的總稱,其歷史源遠流長,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
粵繡相傳已有一千餘年的悠久歷史,最早的文獻記載見於唐朝蘇顎《杜陽雜編》,唐永貞元年(805).
西周距今多少年了,夏朝距今多少年?
西周公元前1046 前771,距今約3052年至2777年 先周 西周 距今約3100年至2770年 公元前約1600年 也就是距今約3000年 夏朝距今多少年?公元前2097年禹的兒子啟即位,改國天下為家天下,稱夏朝 因此,夏朝一共存在500多年,建國距今有4000年之久!公元前1600年,由於夏...
秦始皇距今多少年?秦朝距今多少年啊
秦始皇距今大約2200年。秦始皇 公元前259年 公元前210年 嬴姓,趙氏,名政。秦莊襄王之子。秦始皇。出生於趙國都城邯鄲,十三歲繼承王位,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 趙 魏 楚 燕 齊六國,完成了統一中國大業,統一之後,秦始皇認為自己功過三皇五帝,採用三皇之 皇 五帝之 帝 構成 皇帝 ...
河姆渡遺址距今有多少年的歷史
河姆渡遺址是浙江省餘姚市1973年發現的一處新石器時代古人類遺址。遺址位於餘姚市河姆渡鎮,是當時羅江公社村民偶然發現的。經過考證,這處遺址最深的第四文化層歷史在距今6000年到7000年之間。由於該遺址是周邊同一型別 同一年代發現遺址中最早發現的,因而這一型別的遺址所代表的史前文化被統稱為河姆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