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我是大角度
乸是一個漢語字,粵語拼音為naa2,普通話拼音為nǎ 。總筆畫數為8劃,基本意思是表示雌性的生物,母的。有地方特色詞語,如乸型,是形容男人很娘娘腔的,出自粵語。
「乸」 這個字的讀音是什麼?
2樓:
粵語拼音為naa2,普通話
拼音為nǎ。
釋義:乸是版一個漢語字,粵語拼音為naa2,普通話拼音為nǎ 。總筆畫數為8劃,權基本意思是表示雌性的生物,母的。有地方特色詞語,如乸型,是形容男人很娘娘腔的,出自粵語。
組詞:雞乸、牛乸、公乸、鵝乸。
造句:鵝乸飯是廣東陽江一帶的傳統名點,屬於粵菜系。香味十足,鬆軟爽口,肥而不膩,風味地道。
乸西 是什麼意思 廣東話怎麼讀
3樓:匿名使用者
這兩個字可以有兩個意思
1。乸西,正字為「俹簁」 ,讀音 naa sai ,意思是指一個人做事馬虎隨便,沒有責任感
2。乸閪,讀音 naa hai,「乸」 用來形容很女性化的男人,「閪」是女性的***,罵人的話,「乸閪」就是用粗俗的表達說某個男人像女人一樣
因為很多廣東人雖然說廣東話,但不會寫粵語字,常用「西」字代替「閪」字,所以我不確定說「乸西」這兩個字的人究竟是想表達以上兩個中的哪個意思
「乸」這是一個什麼字是何意怎麼讀? 10
4樓:匿名使用者
乸[ nǎ ]
部首:乙 筆畫:8 五筆:bxgu基本解釋
方言,雌性 :雞~。牛~。公~。
隗這個字念什麼? 什麼意思?
5樓:凱是凱喵的凱
隗這個字有三種念法,分別是:wěi 、kuí和yǔ。
當隗字念wěi 、kuí或者yǔ的時候,一般用於表示姓,或者作為地名使用。也可以用來形容高峻的樣子,這一解釋在《玉篇》裡出現過,原文寫的是「隗,高也」。隗姓起源最早可追溯到上古華夏族首領炎帝魁隗氏,其後人以隗為姓。
另有一支大禹的後人以隗為姓,商周時大禹的後人建立隗國(姒姓,子爵。故址在今湖北秭歸)。
6樓:智慧機器人
隗這個字是個多音字,讀音及意思分別為:
隗 [kuí]
〈名〉姓
另見 wěi
隗 [wěi]
〈名〉古國名 [wei state]。地在今湖北省秭歸縣東楚人滅 隗。——《公羊傳》
隗 [wěi]
〈形〉高峻的樣子 [towering]
隗,高也。——《玉篇》
〈動〉倒塌 [collapse]
有客乘之,隗若山頹。——《酒贊》
另見 kuí
7樓:匿名使用者
隗這個字有兩個讀音,一個是kuí,另一個是wěi。無論是讀kuí,還是讀wěi ,「隗」是做姓用,沒有其他的意思。可以說,「隗」是姓氏專用字。
類似的姓氏專用字,還有馮、沈等。
8樓:成心誠
隗 wěi
基本字義
1. 高峻的樣子。
2. 姓。
隗 kuí
基本字義
1. 姓。
隗 kuí
詳細字義
〈名〉1.
姓2.另見 wěi
隗 wěi
詳細字義
〈名〉1.
古國名 [wei state]。地在今湖北省秭歸縣東楚人滅 隗。——《公羊傳》
9樓:匿名使用者
隗有三種發音wěi和kuí和yǔ
隗 [wěi]
高峻的樣子。
姓。隗 [kuí]和[yǔ]
姓。隗姓起源最早可追溯到上古華夏族首領炎帝魁隗氏,其後人以隗為姓。另有一支大禹的後人以隗為姓,商周時大禹的後人建立隗國(姒姓,子爵。
故址在今湖北秭歸),春秋時被楚國所滅,隗國國君後人以國為氏,即姒姓隗氏。
10樓:你路過我身邊
1. 隗 [kuí]2. 隗 [wěi]3. 隗 [wěi]隗 [kuí]
〈名〉姓
另見 wěi
隗 [wěi]
〈名〉古國名 [wei state]。地在今湖北省秭歸縣東楚人滅 隗。——《公羊傳》
隗 [wěi]
〈形〉高峻的樣子 [towering]
隗,高也。——《玉篇》
〈動〉倒塌 [collapse]
有客乘之,隗若山頹。——《酒贊》
另見 kuí
隗姓有三種發音,隗姓起源最早可追溯到上古華夏族首領炎帝魁隗氏,其後人以隗為姓。另有一支大禹的後人以隗為姓,商周時大禹的後人建立隗國(姒姓,子爵。故址在今湖北秭歸),春秋時被楚國所滅,隗國國君後人以國為氏,即姒姓隗氏。
11樓:薇薇採兒
【漢語拼音】「隗」是多音多義字
一、基本字義
(一)第一音義
【漢語字詞】 隗
【漢語拼音】wěi
【漢字注音】ㄨㄟˇ
【詞語註釋】
1. 高峻的樣子。
2. 姓。
(二)第二音義
【漢語字詞】 隗
【漢語拼音】kuí
【漢字注音】ㄎㄨㄟˊ
【詞語註釋】姓氏。
二、詳細字義
◎ 隗【漢語拼音】kuí
【詞性】名詞
【詞語註釋】
(1) 姓
(2) 另見 wěi
◎ 隗【漢語拼音】wěi
【詞性】形容詞
【詞語註釋】高峻的樣子
【詞語示例】隗,高也。——《玉篇》
◎ 隗【漢語拼音】 wěi
【詞性】名詞
【詞語註釋】古國名 。地在今湖北省秭歸縣東【詞語示例】楚人滅 隗。——《公羊傳》
◎ 隗【漢語拼音】wěi
【詞性】動詞
【詞語註釋】
(1) 倒塌 [collapse]
【詞語示例】有客乘之,隗若山頹。——《酒贊》
(2) 另見 kuí
12樓:匿名使用者
隗是多音字,1.隗 [kuí] 2.隗 [wěi]隗 [kuí]
1、〈名詞〉姓
隗 [wěi]
1、〈名詞〉古國名。地在今湖北省秭歸縣東
楚人滅 隗。——《公羊傳》
2、〈形容詞〉高峻的樣子
隗,高也。——《玉篇》
3、〈動詞〉倒塌
有客乘之,隗若山頹。——《酒贊》
13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字通常有兩個讀音。
一[wěi]:
1、高峻的樣子。例如袁隗,東漢末年大將袁紹的叔父 ,後因袁紹反董卓而被牽連,遭董卓殺害。
2、姓。多為漢族。名人有漢代的隗囂,西北的割據勢力,被劉秀所滅。
二[kuí]:姓。**初年滿族薩察氏改為漢姓隗氏,發這個音。
14樓:匿名使用者
隗 [wěi]
〈名〉古國名 [wei state]。地在今湖北省秭歸縣東楚人滅 隗。——《公羊傳》
姓氏。隗 [wěi]
〈形〉高峻的樣子 [towering]
隗,高也。——《玉篇》
〈動〉倒塌 [collapse]
有客乘之,隗若山頹。——《酒贊》
2. 隗 [kuí]
姓氏。「隗」作姓時實際有三種發音wěi和kuí和yǔ,隗姓起源最早可追溯到上古華夏族首領炎帝魁隗氏,其後人以隗為姓。另有一支大禹的後人以隗為姓,商周時大禹的後人建立隗國(姒姓,子爵。
故址在今湖北秭歸),春秋時被楚國所滅,隗國國君後人以國為氏,即姒姓隗氏。
15樓:匿名使用者
隗,有兩個讀音: kuí ,wěi 。
讀kuí,意為高峻的樣子。
讀kuí ,是一個姓氏。
詳細解釋: (選錄《**新華字典》)
隗 kuí
【名】姓 隗
wěi【形】
高峻的樣子〖towering〗
隗,高也。——《玉篇》
隗 wěi
【名】古國名〖weistate〗。地在今湖北省秭歸縣東楚人滅隗。——《公羊傳》
隗 wěi
【動】倒塌〖collapse〗
有客乘之,隗若山頹。——《酒贊》
16樓:零食物語
拼音:wěi,kuí
簡體部首:阝
五筆86:brqc
五筆98:brqc
總筆畫:11
筆順編碼:折豎撇豎折橫橫撇折折捺
解釋:[wěi] 1. 高峻的樣子。2. 姓。
[kuí] 姓。
17樓:匿名使用者
隗有三個讀音,分別是 kuí 、 wěi 、yǔ意思如下:
高峻的樣子;
姓。隗姓有三種發音wěi和kuí和yǔ,隗姓起源最早可追溯到上古華夏族首領炎帝魁隗氏,其後人以隗為姓。另有一支大禹的後人以隗為姓,商周時大禹的後人建立隗國(姒姓,子爵。
故址在今湖北秭歸),春秋時被楚國所滅,隗國國君後人以國為氏,即姒姓隗氏。
18樓:匿名使用者
1、隗 [wěi],高峻的樣子。
2、隗姓有三種發音wěi和kuí和yǔ,隗姓起源最早可追溯到上古華夏族首領炎帝魁隗氏,其後人以隗為姓。另有一支大禹的後人以隗為姓,商周時大禹的後人建立隗國(姒姓,子爵。故址在今湖北秭歸),春秋時被楚國所滅,隗國國君後人以國為氏,即姒姓隗氏。
19樓:歷史通
釋義:[wěi]:1.高峻的樣子。 2.姓。 [kuí]:姓。
隗姓有三種發音wěi和kuí和yǔ,隗姓起源最早可追溯到上古華夏族首領炎帝魁隗氏,其後人以隗為姓。另有一支大禹的後人以隗為姓,商周時大禹的後人建立隗國(姒姓,子爵。故址在今湖北秭歸),春秋時被楚國所滅,隗國國君後人以國為氏,即姒姓隗氏。
隗氏家族的成員已遍佈全國各地。
20樓:
隗讀 kuí只表示「 姓」。 讀 wěi有兩個意思,一個是高峻的樣子,另一個也表「姓」。
隗姓有三種發音wei、kui 和yu隗姓起源最早可追溯到上古華夏族首領炎帝魁隗氏,其後人以隗為姓。另有一支大禹的後人以隗為姓,商周時大禹的後人建立隗國(姒姓,子爵。故址在今湖北秭歸),春秋時被楚國所滅,隗國國君後人以國為氏,即姒姓隗氏.
21樓:春風化雨時
隗 [kuí]
〈名〉姓
另見 wěi
隗 [wěi]
〈名〉古國名 [wei state]。地在今湖北省秭歸縣東楚人滅 隗。——《公羊傳》
隗 [wěi]
〈形〉高峻的樣子 [towering]
隗,高也。——《玉篇》
〈動〉倒塌 [collapse]
有客乘之,隗若山頹。——《酒贊》
另見 kuí
22樓:雲琉夢璃
隗:隗 [wěi],高峻的樣子;姓。
隗 [kuí],姓。
部首: 阝
部外筆畫: 9
總筆畫: 11
五筆86: brqc
五筆98: brqc
倉頡: nlhui
筆順編號: 52325113554
四角號碼: 76213
鄭碼: ynj
unicode: cjk 統一漢字 u+9697
23樓:匿名使用者
隗 有三種發音 分別是
wěi:
kuí:
yǔ:湖北棗陽一帶讀音
是一種姓氏,釋義:高峻的樣子
起源:源流一
出自炎帝魁隗氏,華夏族最古老的姓之一。按晉,魁隗氏是即神農氏之後的第二位炎帝。其後人又有大隗氏建都具茨之山,又稱大隗山,在今天的河南省新密市大隗鎮境內。
隗姓望出西河。隗氏後人尊大隗為隗姓的得姓始祖。
源流二出自夏朝帝王的後代,以國名為氏。湯滅夏桀後,建立商朝,封夏朝王族的後代到隗邑作首領,並讓他們建立了姒姓隗國(今湖北省秭歸東南一帶)。隗國一直延續到春秋時期,公元前634年被楚所滅。
其後世子孫以原國名為氏,稱為隗姓。
源流三出自中原北部有少數民族赤狄人,他們中大多姓隗。據《左傳》記載,春秋時,狄人討伐廧咎如(狄人的一支)時,俘獲了他的兩個女兒叔隗和季隗。春秋時期,周代中原北部的遊牧民族赤狄人姓隗。
赤狄人活動於晉、衛、魯、邢一帶,開始同華夏族通婚。公元前六世紀末,晉國大舉進攻赤狄諸部落,赤狄人大多淪為晉國臣民,逐漸融合於晉人。
赤狄後裔沿用隗姓,後來成為漢姓。
得姓始祖:
大隗。《姓氏考略》上指出,隗姓出於古帝大隗氏,春秋時的狄與咎如均為隗姓,隗姓望出西河。隗氏後人尊大隗為隗姓的得姓始祖。
彧這字認什麼。什麼意思,彧這個字是什麼意思
彧y 部首彡 筆畫10 部外7 五筆akge彧 y 形容詞有文采的。廣雅疏證 卷三上 釋詁 彧,文也。疏證 彧者,說文 戫,有文章也。論語八佾篇 鬱郁乎文哉。彧 戫 鬱並通。茂盛。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 卷五上 滇遊日記二 其中田禾芃彧,村落高下。彧 y 基本字意 1 有文采 2 趣味高雅的,談吐文...
琮這字是什麼意思,琮 這個字怎麼讀 什麼意思
這是一種外方內圓中空的柱狀玉器,有的器形高大,有時比較矮小。周禮 注云 琮之方宗也,八寸所宗故。外八方象地之形,中虛圓以應無窮,象地之德,故以祭地。其 考古界說法不一,有說是從車釭頭而來,有說從煙筒而來,也有說源於手鐲,或用作儀仗。新石器時代的玉琮,以良渚文化而方,獸面紋的為多。一般紋飾都是琢在方柱...
「雖然」這字是什麼意思,「雖然」這2個字是什麼意思?
雖然 su r n evenifthough although 用在上半句,表示讓步,下半句多用 但是 可是 卻 等與它呼應,表示承認前邊的為事,但後邊的並不因此而不成立。注意 文言裡的 雖然 承接上文,稍微停頓,等於白話裡 雖然如此 的意思。李大伯雖然年過六十,勞動勁頭卻比得上年輕的小夥子雖然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