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的來歷和背景是什麼,絲綢之路的來歷和背景

2021-03-04 09:22:40 字數 4870 閱讀 1007

1樓:手機使用者

目的:武帝召募使者出使西域,準備聯絡被匈奴從河西趕到西域的大月氏人,共同夾擊版匈奴。渴望為權國建功立業的張騫,毅然應募。

經過:公元前138年,他帶著百餘名隨從從長安西行,在途中被匈奴人捉住,扣留了11年。他不忘使命,設法逃脫,輾轉到達大月氏。

那時大月氏西遷已久,無意再與匈奴打仗。張騫返回長安,向漢武帝報告了西域的見聞,以及他們想和漢朝往來的願望。

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派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張騫率領使團,帶著上萬頭牛羊和大量絲綢,訪問西域的許多國家。

西域各國也派使節回訪長安。漢朝和西域的交往從此曰趨頻繁。

西域都護的設立: 西域各國紛紛歸附漢朝。公元前60年,西漢設立西域都護,總管西域事務。從此,今新疆地區開始隸屬**的管轄,成為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班超經營西域: 公元73年,東漢派班超出使西域,他幫助西域各國擺脫了匈奴的控制,被東漢任命為西域都護,他在西域經營30年,加強了西域與內地的聯絡。班超曾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到達波斯灣。

166年,大秦使臣來到洛陽,這是歐洲國家同我國的首次直接交往。

絲綢之路的來歷和背景?

2樓:匿名使用者

絲綢之路的的特點及出現的背景:

絲綢之路,指西漢(前202年-8年)時,由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從長安(今西安)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這條道路也被稱為「西北絲綢之路」以區別日後另外兩條冠以「絲綢之路」名稱的交通路線).因為由這條路西運的貨物中以絲綢製品的影響最大,故得此名.其基本走向定於兩漢時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條路線.

廣義的絲綢之路指從上古開始陸續形成的,遍及歐亞大陸甚至包括北非和東非在內的長途商業**和文化交流線路的總稱.除了上述的路線之外,還包括在南北朝時期形成,在明末發揮巨大作用的海上絲綢之路和與西北絲綢之路同時出現,在元末取代西北絲綢之路成為路上交流通道的南方絲綢之路等等.

3樓:手機使用者

目的:武帝召募使者出使西域,準備聯絡被匈奴從河西趕到西域的大月氏人,共同夾擊匈奴。渴望為國建功立業的張騫,毅然應募。

經過:公元前138年,他帶著百餘名隨從從長安西行,在途中被匈奴人捉住,扣留了11年。他不忘使命,設法逃脫,輾轉到達大月氏。

那時大月氏西遷已久,無意再與匈奴打仗。張騫返回長安,向漢武帝報告了西域的見聞,以及他們想和漢朝往來的願望。

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派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張騫率領使團,帶著上萬頭牛羊和大量絲綢,訪問西域的許多國家。

西域各國也派使節回訪長安。漢朝和西域的交往從此曰趨頻繁。

西域都護的設立: 西域各國紛紛歸附漢朝。公元前60年,西漢設立西域都護,總管西域事務。從此,今新疆地區開始隸屬**的管轄,成為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班超經營西域: 公元73年,東漢派班超出使西域,他幫助西域各國擺脫了匈奴的控制,被東漢任命為西域都護,他在西域經營30年,加強了西域與內地的聯絡。班超曾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到達波斯灣。

166年,大秦使臣來到洛陽,這是歐洲國家同我國的首次直接交往。

4樓:匿名使用者

漢朝中原政權由於面臨北部匈奴邊患,漢武帝於公元前138年派出了張騫等人出使西域大月氏國,想聯合匈奴的老對手大月氏一起夾擊匈奴。但張騫歷經千辛萬苦到達大月氏國時,時間已過去了10年,大月氏國被匈奴擊敗後早已西遷,不願與遠在千里之外的漢朝結盟。這次出使雖未如願,但卻歷經大宛國、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國家,獲得了有關中亞、西亞各國的情報,比如,張騫瞭解到,大夏往西還有國土更廣大的安息(波斯),安息以西尚有條支國等。

安息的四界範圍約相當於今裡海,幼發拉底河,波斯灣,印度河包圍起來的區域。從安息西行可通達當時大秦(羅馬帝國)的一些重要工**市,如安提阿克和利凡特,東接大夏,身毒(今印度)。所以安息在中國與西亞、歐洲的交流中具有重要的中介作用。

張騫回到長安後向漢武帝如實作了彙報,漢武帝深知和這些國家建立友好關係的巨大意義。自此以後,張騫又兩次出訪,帶去了數量眾多的金幣和絲綢衣料,一部份作為贈送,一部分則與各國進行了廣泛的**交換,並派副使訪問了安息、身毒等國。此後為保證這條道路的暢通,漢朝又在甘肅河西走廊地區設立河西四郡及玉門關,陽關兩個軍事城堡,公元前60年設立了西域都護府,統帥西北諸軍,監視烏孫、康居、大宛及其他西域小邦的動靜,確保漢朝派往外國的使節**和民間商隊的給養、安全。

這條歐亞大道從此成為溝通東西方經濟文化的重要通道,開始繁忙起來,一直到宋代海路開通,這條陸上洲際大道才開始沒落。近代德國學者李希託芬在其《中國親程旅行記》中談到這條中國西域與希臘羅馬的交通路線時,首次稱之為「絲綢之路」,這一名稱慢慢就在世界範圍內流傳開來。條條大路通羅馬,這是中國人很早就有的一句諺語。

但是,真的要到羅馬,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內,只有通過這條絲綢之路,這一商路上的交易基本上可以分為三段:分別由不同民族的商人掌控著。最東段的是中國商人,一般從長安出發到達羅布泊或者只到達敦煌;中間一段是由波斯商人或貴霜帝國商人控制;最西段是希臘人,敘利亞人和猶太人。

在公元一世紀末到三世紀,這一條漫長的通商大道上連線著四個疆域遼闊的帝國:中國、貴霜,波斯(安息)和羅馬,此後則有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斯坦因20世紀初在絲路古道上發現的中國古代絲織物最初的大宗商品主要是中國漢朝的絲綢,而最大的買主就是羅馬帝國。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中段沿途各站那些販運東方貨物的商人都絕口不提這些絲綢究竟來自何處,羅馬人以為它們產自安息,直到公元前70年左右,羅馬人佔穩了敘利亞,才知道這種產品是由一個遙遠的民族所製造,他們稱之為「賽里斯國」,即希臘語的絲國。當時羅馬正處於全盛時代,上流社會階層的財富多得連它的主人們都不知道如何用來花費了,在一種揮霍成風和追求奢侈享受的氣氛中,中國絲綢很快風靡羅馬社會,成為廣受追捧的高檔紡織物。絲綢之路開通以後,通過安息人的轉運,中國絲綢源源不斷地輸入了羅馬,換走了大量的**。

在絲綢之路東段,官方**和民間**也十分活躍,張騫通西域後,漢朝**便得到了夢寐以求的大宛軍馬,使節們還帶回了養馬用的苜蓿種子,此後,輸入中原的還有葡萄、胡椒、象牙、琉璃,各種香料,毛毯等,伴隨著物質**的發展,西域各國的技術、文化藝術及宗教也逐步傳入到中國,西域**、樂器、歌舞,以及金銀器製作,佛像雕刻等,逐步影響到中原文化。而影響最重要的是佛教的傳入,對中國社會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在張騫二次出使西域之前,漢武帝根據張騫的情報,多次派出使節從四川出發前往雲南,企圖從南方打通通向緬甸,經印度到達大夏等地的通道,但都無功而返。

這條南方絲綢之路應是民間**自發形成的,而且應有多條路線,但以當時的民族及國家分佈情況看,這條商路仍然是分段拼接形成的,巴蜀絲綢在這條商路上,應是逐段逐段由沿途不同民族的商人進行轉運,接力賽一般地輾轉販賣到南亞和西亞,最後到達地中海地區。這條南方絲路直到現在仍是各國絲路文明研究者的探索物件,由於史料及出土文物的匱乏,至今仍未有清晰的歷史面目。

5樓:匿名使用者

u—兒女翻臃鑷。8愛ffsfdytgdfjghgxhfch一

絲綢之路的寫作背景是什麼?

6樓:課文你來說

本篇文章作者是段萬翰,當代作家,以編著文獻圖書而著名。

寫作背景:漢代張騫於公元前138年曾歷盡艱險出使過西域。公元前119年他第二次出使西域,加強了漢朝與西域各國的友好往來。

絲綢之路的寫作背景

7樓:藍般若戀

絲綢之路是歷史上橫貫歐亞大陸的**交通線,促進了歐亞非各國和中國的友好往來。中國是絲綢的故鄉,在經由這條路線進行的**中,中國輸出的商品以絲綢最具代表性。

19世紀下半期,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就將這條陸上交通路線稱為「絲綢之路」,此後中外史學家都贊成此說,沿用至今。 張騫通西域後,正式開通了這條從中國通往歐、非大陸的陸路通道。這條道路,由西漢都城長安出發,(東漢時由都城洛陽出發,)經過河西走廊,然後分為兩條路線:

一條由陽關,經鄯善,沿崑崙山北麓西行,過莎車,西逾蔥嶺,出大月氏,至安息,西通犁靬(jiān,今埃及亞歷山大,公元前30年為羅馬帝國吞併),或由大月氏南入身毒。另一條出玉門關,經車師前國,沿天山南麓西行,出疏勒,西逾蔥嶺,過大宛,至康居、奄蔡(西漢時遊牧於康居西北即成海、裡海北部草原,東漢時屬康居)。

廣義的絲綢之路指從上古開始陸續形成的,遍及歐亞大陸甚至包括北非和東非在內的長途商業**和文化交流線路的總稱。除了上述的路線之外,還包括在南北朝時期形成,在明末發揮巨大作用的海上絲綢之路和與西北絲綢之路同時出現,在元末取代西北絲綢之路成為路上交流通道的南方絲綢之路等等。 絲綢之路一詞最早來自於德國地理學家費迪南·馮·李希霍芬2023年出版的《中國》,有時也簡稱為絲路。

雖然絲綢之路是沿線各國共同促進經貿發展的產物,但很多人認為,中國的張騫兩次通西域,開闢了中外交流的新紀元。併成功將東西方之間最後的珠簾掀開。從此,這條路線被作為「國道」踩了出來,各國使者、商人沿著張騫開通的道路,來往絡繹不絕。

上至王公貴族,下至乞丐獄犯,都在這條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跡。這條東西通路,將中原、西域與阿拉伯、波斯灣緊密聯絡在一起。

經過幾個世紀的不斷努力,絲綢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廣義上絲路的東段已經到達了韓國、日本,西段至法國、荷蘭。通過海路還可達義大利、埃及,成為亞洲和歐洲、非洲各國經濟文化交流的友誼之路。

絲綢之路的路線 絲綢之路一般可分為三段,而每一段又都可分為北中南三條線路。 東段:從長安或洛陽到玉門關、陽關。

(漢代開闢) 中段:從玉門關、陽關以西至蔥嶺。(漢代開闢) 西段:

從蔥嶺往西經過中亞、西亞直到歐洲。(唐代開闢) 以下為絲路各段上的重要城市名稱(括號內為古地名)。 東段 東段各線路的選擇,多考慮翻越六盤山以及渡黃河的安全性與便捷性。

三線均長安或者洛陽出發,到武威、張掖匯合,再沿河西走廊至敦煌。 北線:從涇川、固原、靖遠至武威,路線最短,但沿途缺水、補給不易。

南線:從鳳翔、天水、隴西、臨夏、樂都、西寧至張掖,但路途漫長。 中線:

從涇川轉往平涼、會寧、蘭州至武威,距離和補給均屬適中。 西安(長安):須彌山石窟、麥積山石窟、炳靈寺石窟 武威(涼州) 張掖(甘州) 酒泉(肅州) 敦煌(沙州):

莫高窟、榆林窟 公元10世紀時期北宋**為繞開西夏的領土,開闢了從天水經青海至西域的「青海道」。成為宋以後一條新的商路。

絲綢之路背景絲綢之路的來歷和背景?

絲綢之路,簡稱絲路。是指西漢 前202年 8年 時,由張騫出使西 域開闢的以長安 今西安 為起點,經甘肅 新疆,到中亞 西亞,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 這條道路也被稱為 西北絲綢之路 以區別日後另外兩條冠以 絲綢之路 名稱的交通路線 因為由這條路西運的貨物中以絲綢製品的影響最大,故得此名 而且有很...

絲綢之路的寫作背景,課文 絲綢之路寫作背景

絲綢之路是歷史上橫貫歐亞大陸的 交通線,促進了歐亞非各國和中國的友好往來。中國是絲綢的故鄉,在經由這條路線進行的 中,中國輸出的商品以絲綢最具代表性。19世紀下半期,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就將這條陸上交通路線稱為 絲綢之路 此後中外史學家都贊成此說,沿用至今。張騫通西域後,正式開通了這條從中國通往歐 ...

什麼是絲綢之路,絲綢之路的意義,絲綢之路的起點

在古代,絲綢之路是一條橫貫亞洲 連線歐亞大陸的著名陸上商貿通道,在現代,成為以現代交通設施與服務為基礎的連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亞歐陸上經濟紐帶,對促進沿線各國的經貿合作 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義。首先,絲綢之路是中國與世界瞭解的視窗。絲綢之路形成以後,我國的絲織品開始出現在歐洲,自此之後開始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