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滄海半杯
王之渙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註釋1.鸛雀樓:舊址在山西永濟縣,樓高三層,前對中條山,下臨黃河.傳說常有鸛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陽.
3.依:依傍.
4.盡:消失. 這句話是說太陽依傍山巒沉落.
5.欲:想要得到某種東西或達到某種目的的願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6.窮:盡,使達到極點.
7.千里目:眼界寬闊.
8.更:替、換.(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譯文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沉沒, 滔滔黃河朝著東海洶湧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風光景物看夠,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層城樓.詩歌格律這首詩格律屬於首句不入韻仄起式.
詩歌鑑賞
這首詩寫詩人在登高望遠中表現出來的不凡的胸襟抱負,反映了盛唐時期人們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 其中,前兩句寫所見.「白日依山盡」寫遠景,寫山,寫的是登樓望見的景色,「黃河入海流」寫近景,寫水寫得景象壯觀,氣勢磅礴.
這裡,詩人運用極其樸素、極其淺顯的語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進入廣大視野的萬里河山,收入短短十個字中;而後人在千載之下讀到這十個字時,也如臨其地,如見其景,感到胸襟為之一開.首句寫遙望一輪落日向著樓前一望無際、連綿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視野的盡頭冉冉而沒.這是天空景、遠方景、西望景.
次句寫目送流經樓前下方的黃河奔騰咆哮、滾滾南來,又在遠處折而東向,流歸大海.這是由地面望到天邊,由近望到遠,由西望到東.這兩句詩合起來,就把上下、遠近、東西的景物,全都容納進詩筆之下,使畫面顯得特別寬廣,特別遼遠.
就次句詩而言,詩人身在鸛雀樓上,不可能望見黃河入海,句中寫的是詩人目送黃河遠去天邊而產生的意中景,是把當前景與意中景溶合為一的寫法.這樣寫,更增加了畫面的廣度和深度.而稱太陽為「白日」,這是寫實的筆調.
落日銜山,雲遮霧障,那本已減弱的太陽的光輝,此時顯得更加暗淡,所以詩人直接觀察到「白日」的奇景.至於「黃河」.當然也是寫實.
它宛若一條金色的飄帶,飛舞於層巒疊嶂之間.
詩人眼前所呈現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輝的壯麗圖畫.這幅圖畫還處於瞬息多變的動態之中.白日依山而盡,這僅僅是一個極短暫的過程;黃河向海而流,卻是一種永恆的運動.
如果說.這種景色很美,那麼,它便是一種動態的美,充滿了無限生機的活潑的美.這不是所謂「定格」,不是被珍藏的化石或標本.讀者深深地為詩人的大手筆所折服.
後兩句寫所想.「欲窮千里目」,寫詩人一種無止境探求的願望,還想看得更遠,看到目力所能達到的地方,唯一的辦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層樓」.「千里」「一層」,都是虛數,是詩人想象中縱橫兩方面的空間.
「欲窮」「更上」詞語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這兩句詩,是千古傳誦的名句,既別翻新意,出人意表,又與前兩句詩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緊密;同時,在收尾處用一「樓」字,也起了點題作用,說明這是一首登樓詩.從這後半首詩,可推知前半首寫的可能是在第二層樓所見,而詩人還想進一步窮目力所及看盡遠方景物,更登上了樓的頂層.
詩句看來只是平鋪直敘地寫出了這一登樓的過程,而含意深遠,耐人探索.這裡有詩人的向上進取的精神、**遠矚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遠的哲理.就全詩的寫作特點而言,這首詩是日僧空海在《文鏡祕府論》中所說的「景入理勢」.
有人說,詩忌說理.
這應當只是說,詩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說理,而不是在詩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揚哲理.象這首詩,把道理與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無縫,使讀者並不覺得它在說理,而理自在其中.這是根據詩歌特點、運用形象思維來顯示生活哲理的典範.
這首詩在寫法上還有一個特點:它是一首全篇用對仗的絕句.前兩句「白日」和「黃河」兩個名詞相對,「白」與「黃」兩個色彩相對,「依」與「入」兩個動詞相對.
後兩句也如此,構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沈德在《唐詩別》中選錄這首詩時曾指出:「四語皆對,讀來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絕句總共只有兩聯,而兩聯都用對仗,如果不是氣勢充沛,一意貫連,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離破碎.
這首詩,前一聯用的是正名對,所謂「正正相對」,語句極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顯示出所寫景象的雄大;後一聯用的是,雖然兩句相對,但是沒有對仗的痕跡.所以說詩人運用對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登關雀樓前倆句和後倆句分別寫了什麼
2樓:wy無鹽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前兩句寫景,是在鸛雀樓上所見
後兩句是作者的感悟,是一種哲理,即登高望遠
這首詩《登鶴雀樓》詩人是什麼朝代的
3樓:亦夢之城
1、應該是《登鸛雀樓》;
2、出處 《登鸛雀樓》是唐代詩人王之渙所作;
3、全詩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4、註釋
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沉沒, 滔滔黃河朝著東海洶湧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風光景物看夠,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層城樓。
1鸛雀樓:古名鸛鵲樓,因時有鸛鵲棲其上而得名。
2白日:太陽。
3依:依傍。
4盡:消失。 這句話是說太陽依傍山巒沉落。
5欲:想要得到某種東西或達到某種目的的願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6窮:盡,使達到極點。
7千里目:眼界寬闊。
8更:再。
4樓:涉外流氓
邊塞詩人--王之渙
王之渙(688—742),是盛唐時期的詩人,字季凌,祖籍晉陽(今山西太原),其高祖遷今山西絳縣。豪放不羈,常擊劍悲歌,其詩多被當時樂工制曲歌唱,名動一時,常與高適、王昌齡等相唱和,以善於描寫邊塞風光著稱。
他從小就很講究義氣,喜歡幫助弱小,時常和豪俠子弟交往,一邊飲酒一邊談論劍術,青史上記載的許多俠客,都是他模仿的物件。也因為太入迷了,整天和權貴子弟縱酒談樂,不務正業。這樣的生活持續一段時日,直到中年,一事無成,才悔悟先前的頹廢無知,從此立志向學,專心於文章寫作。
他有兩個文章寫得很出色的哥哥,王之鹹、王之賁,在他們的指導下,王之渙不久就掌握了讀書的方法,作起文章也不輸兩位兄長,令人刮目相看。由於天性豪邁,對於參加科場考試一點興趣也沒有,學成後到處拜訪名人。他擔任過主管文書簿記的小官,後來因受誹謗而辭職,過著遊山玩水的生活,訪尋黃河南北的名勝古蹟。
有關他的事蹟不多,但「旗亭」宴飲一事,可是流傳千古的美談,提到王之渙,就不能不說旗亭故事。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唐朝開元年間,王昌齡、高適、王之渙三個人名氣都很大,誰也不輸誰,誰也不服誰。
有一日,天氣冷下著小雪,三位詩人來到旗亭,小有名氣的歌妓,奏起了各種樂器助興,曲曲動聽,都是當時最流行的歌曲。一向對詩歌頗自負的王昌齡,這時開口說:「我們三人各擁有詩名,誰也不服誰,到底那個人最好?
每每爭執不下而難以定奪,何不趁著這次聚會,暗地裡**那些歌妓的演唱,看她們所吟唱的詩是誰寫的,誰最多,誰就是第一名,以此類推,你們意下如何?」高適和王之渙對自己充滿信心,便一口答應。話才說完,就有一位歌妓打著節拍唱著: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姑。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唱的是王昌齡的詩句,王昌齡立刻在牆上畫一,並且說著:
「絕句一首。」沒多久另外一位歌唱著:「開篋淚沾臆,見君前日書。
夜臺何寂寞,猶是子云居。」還未唱完,高適就學王昌齡在牆壁上橫手一畫,說:「是小弟的絕句。
」不久又上來一位唱道:「奉帚平明金殿開,強將團扇共徘徊。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
」「又是我的!」王昌齡在牆上畫上第二畫。王之渙自以為得名很久了,不料接連落空,心裡不是滋味,趕忙站起來他邊說邊指著其中最年輕俊美的說:
「那位梳著雙髻,雲鬢像秋水,現在正紅得發紫的歌妓,你們看到沒有?」高適和王昌齡都點了點頭,王之渙繼續說:「看她所唱的,一定是我的詩歌」過了一陣,終於輪到那位他們等待的人了,她輕展歌喉,聲如黃鶯,唱道: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正是王之煥的詩。
王之渙,或作王之奐,字季凌,盛唐著名詩人,至今享有盛譽。如此名流,新舊《唐書》均無傳,《唐才子傳》所記也甚簡。幸唐人靳能所作《唐故文安郡文安縣太原王府君墓誌銘並序》的發現,提供了王之渙的一些情況。
《唐才子傳》說王之渙為薊門人,或因他少有俠氣、從五陵年少遊、擊劍悲歌的性格而臆猜,靳能墓誌銘記載,之渙「本家晉陽,宦徙絳郡」,則晉陽(今太原)為其原籍,家居絳州(今山西新絳縣)。墓誌銘說王之渙卒於天寶元年(742年)二月,享年55歲,推之可知生於武后垂拱四年(688年)。
王之渙出身於太原王家,為當時望族。他的五世祖王隆之為後魏絳州刺史,可能因此而移家絳州的。曾祖王信,隋朝請大夫、著作郎,入唐為安邑縣令。
祖王表,唐朝散大夫、文安縣令。父王昱,鴻臚主簿、浚儀縣令。從曾祖到父親,雖然皆為官,但均為小官。
王之渙出身於普通仕宦之家,排行第四,自幼聰穎好學,年齡還不到
20歲,便能精研文章,未及壯,便已窮經典之奧。不知何故,王之渙未走科舉之途,而以門子調補冀州衡水主簿。任衡水主簿時,王之渙父母均已去世,衡水縣令李滌將三女兒許配給他。
王之渙與李氏的婚姻,可能還有一段羅曼史。開元十年(722年)兩人結婚時,王之渙是已婚並且有孩子之人,年已35歲,而李氏年方二九,比王之渙小17歲,正是妙齡女子。縣令的千金,嫁給父親部屬、35歲又已婚的小小縣尉,頗耐人尋味。
這一定是為王之渙的才華所傾倒。
王之渙才高氣盛,不願為了衡水主薄的卑職而折腰,加上有人誣陷攻擊,他便憤然辭官而去,「遂化遊青山,滅裂黃綬。夾河數千裡,籍其高風;在家十五年,食其舊德。雅談珪爵,酷嗜閒放。
」在家過了15年閒散自由的生活。後來他的親朋好友覺得他這樣一直沉於下層,不是辦法,便勸他入仕。後來補文安郡文安縣尉,仍是一不起眼之小職。
他在職風清白著稱,理民以公平著稱,頗受當地百姓稱道。誰料不久,他竟染病不起,以55歲之壯年,卒於官舍。
靳能在墓誌銘中稱王之渙「孝聞於家,義聞於友,慷慨有大略,倜儻有異才」,可謂對王之渙一生的完美概括。
李氏嫁給王之渙後,兩人恩愛。王之渙在家賦閒 15年,李氏安貧樂素,跟他過著清苦的生活。王之渙再入宦場,生活剛有了轉機,卻染病身亡,使李氏不到40歲而守寡。
王之渙死後六年,李氏也因病而死。因王之渙有前妻,兩人竟不能合葬。
因史料關係,後世對王之渙身世所知甚少,但他作為一個名詩人,卻幾乎盡人皆知。他那首膾炙人口的《涼州詞》,即「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歷代被人們廣為傳誦,被章太炎先生稱為「絕句之最」。
《登鸛雀樓》中的「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更為千古名句。王之渙的詩流傳下來的甚少,今可見者只有六首,而此六首,足使王之渙詩名與宇宙共存。
王之渙詩名,不但後世萬分景仰,即他在世時,便已聲震海內。他常與王昌齡、高適、崔國輔、暢當等名詩人交遊,所作之詩「傳乎樂章,布在人口」。唐代河東(今山西省永濟)人薛用弱《集異記》所載「旗亭畫壁」故事,便可說明當時人們對王之渙詩名的崇拜。
開元中,王之渙與王昌齡、高適齊名。一日天寒微雪,三人共來旗亭小飲,正好有10多個梨園伶官和四位著名歌妓也來此會宴,他們三人便在旁邊一面烤火一面**。王昌齡提議說,我們各擅詩名,究竟誰勝於誰,今天我們可看她們所唱誰的詩多,誰便為優者。
第一個歌妓唱的是王昌齡的「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在壁上為自己畫了一道。第二個唱的是高適的「開篋淚沾臆」,高適也為自己畫了一道。隨後王昌齡又添得一道。
王之渙說,這幾位為普通歌妓,唱的都是下里巴人。應看那位最佳的歌妓唱的是誰的詩。若唱的不是我詩,剛終身不敢與你們二位爭衡了。
待那名妓唱時,果然為王之渙之詩,三人不覺開心笑起來。諸伶因他們大笑而見問,知是王之渙等,非常高興,即拜請他們人席。旗亭畫壁,遂成典故。
元人還編成雜劇上演。從此可見當時王之渙詩名之盛。
如此有才華之人,可惜終不見用,天也不假其年。這也是一切有才華的正直知識分子的常見結局。他的詩雖只流傳下六首,但這寥寥數首,確為我國古典文學寶庫的精華。
王之渙詩集
王之渙,幷州人,其兄之鹹、之賁皆有文名。天寶間,與王昌齡、崔國輔、鄭昈聯唱迭和,名動一時。其詩用詞十分樸實,然造境極為深遠,令人裹身詩中,回味無窮。
詩六首,其中《登鸛雀樓》、《涼州詞二首》(其一)和《送別》三首皆著名,又尤以前兩首最膾炙人口,可謂「皤發垂髫,皆能吟誦」;詩中的「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和「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都是流傳千古的佳句,也正是這兩首詩給詩人贏得了百世流芳的顯著地位。
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送別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
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
涼州詞二首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單于北望拂雲堆,殺馬登壇祭幾回。
漢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親歸去來。
宴詞長堤春水綠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聽聲聲催去棹,桃溪淺處不勝舟。
九日送別
薊庭蕭瑟故人稀,何處登高且送歸。
今日暫同芳菊酒,明朝應作斷蓬飛。
洛陽千唐志齋博物館館藏有王之渙的堂弟王之鹹及王之鹹第五子王綰的墓誌。截至目前,洛陽曾經出土過王德表及其夫人、王洛客、王之鹹、王綰、王之渙等王氏家族的九方墓誌,足以說明唐代著名詩人王之渙家族的墓地就在洛陽。
王之鹹的墓誌記載,他的祖父名叫王德表,曾做過瀛州文安縣令;父親名叫王景,曾做過登州和萊州刺史等官職;王之鹹曾做過長安縣尉等職,後因故被貶為淄川郡司士。唐天寶十年(公元七五一年)四月十二日,五十七歲的王之鹹因病死於淄川官舍。天寶十二年十月十七日,他和夫人李氏被合葬於洛陽北邙山。
王綰墓誌記載,王綰一生曾做過十個官職,最後被授予左贊善大夫之職。公元七九三年,王綰死於京城長安。王綰的二哥當時在江南任御史中丞,聽到訊息後,讓兒子趕到長安,護送王綰靈柩回洛陽,並於第二年四月七日葬於北邙山祖塋。
根據志文記載,王之渙家族原籍山西太原,死後最早葬在洛陽的為王之渙的祖父王德表。王德表晚年住在洛陽,共有五個兒子,其中一子名字不詳,另外四子分別叫王昱、王洛客、王景和王昌,死後也都葬在洛陽。王之渙為王昱的兒子。
目前,千唐志齋博物館共收藏有王氏家族七方墓誌,王洛客的墓誌現藏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王之渙的墓誌出土於上世紀三十年代,現藏南京博物院。
詩的第一,二句從什麼角度描寫,約客這首詩的1,2兩句分別從什麼角度寫景
古人寫詩,前兩句寫景得比較多,後兩句借景抒情 約客這首詩的1,2兩句分別從什麼角度寫景 約客這首詩的1,2兩句分別從 環境和時令 的角度寫景。黃梅 雨 池塘 蛙聲 寫出了江南梅雨季節的夏夜之景 雨聲不斷,蛙聲一片。讀來使人如身臨其境,彷彿細雨就在身邊飄,蛙聲就在身邊叫。這看似表現得很 熱鬧 的環境,...
馬詩這首詩的一二句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什麼比作雪把什麼比作
馬詩這首詩的一二句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沙比作雪把明月比作鉤,這樣寫的好處 這2個句子對偶.對偶是指2個句子的字數相等,結構相似,來表現相關或相反的意思,從而加強語言效果.大漠 對 燕山 沙如雪 對 月似鉤 同時各句中分別用了比喻.將大漠的沙比作雪,燕山的月比作鉤.使得句子更加生動形象.馬詩一詩,運...
詠柳,一,二句寫出了柳樹的什麼和什麼
前兩句用比喻的手法,表現了整棵柳樹的 形狀 顏色,寫的是實景,雖然是對靜物的描寫,但是卻使人感到柳樹內在的生命力,表達了作者對柳樹的喜愛之情.詠柳的前兩句寫了柳樹的什麼特點 詩的前兩句原文是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碧玉 這裡形容柳樹的葉子翠綠得像玉一般,先用比喻手法描寫柳樹葉子的色澤。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