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給我的啟示

2021-03-05 09:13:47 字數 4760 閱讀 2462

1樓:匿名使用者

生活閒隙,品讀國粹《三國演義》,思緒跟隨它逆溯時間洪流,遊歷在那個風雲際會的時代,不禁被它的波瀾壯闊深深吸引,神為之奪。擱卷感嘆的同時又覺感悟良多,反覆品嚼,受益匪淺。-

翻開扉頁,伴隨一首低吟的輓詞,順著滾滾東逝的長江水溯流而上,金戈鐵馬的氣息撲面而來,世界瞬間便紛亂了。-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黃巾之亂暴發了。-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劉、關、張桃園結義了。-

「寧可我負天下人,莫叫天下人負我!」曹操擎著猶自滴血的長劍,冷漠的面龐令空氣也為之凍結。-

群雄並起,成王敗寇!-

一場生與死的角逐在利與欲的驅使下上演了。-

戰火開始在每一寸土地上肆虐,猶如蝗災過境,啃噬成一幕幕殘垣斷壁,遺留下一片片慘霧愁雲。-

餓殍遍野,血流成河。

到處是流離失所的驚慌,到處是妻離子散的哭喊,到處是病痛折磨的呻吟。-

一曲催淚斷腸之殤在天地間遊蕩,無情地迴旋。-

三國,這個時代無時不刻不在訴說著它的殘酷和哀傷。-

審視歷史車輪的轍痕,不難想見,戰火燒過的地方,禍害最深的永遠都只是平民百姓。

然而,他們的生命並沒有書寫著「卑賤」二字,甘心任由宰殺?只能聽天由命?不!他們沒有自甘墮落,他們也有思想,他們也會憤怒和反抗。-

男兒何不帶吳鉤?-

是誰的召喚縈繞在耳畔低聲呢喃?-

是不屈服的靈魂,是骨子裡的血性! -

胸膛裡的血液開始沸騰燃燒,男兒們穿上戎裝,跨上戰馬,紛紛奔赴沙場投訪明主,用血和淚堅守著心中執著的那一道光明。-

於是,一幅幅震憾人心的畫面悲壯放映,讓我們心潮澎湃,讓我們扼腕嘆息,讓我們感動流淚。心緒隨之跌宕起伏,久久不能平靜。-

空城拂琴,單刀赴會。他們的從容不迫。曾讓多少人拍案叫好?

溫酒斬華雄,殺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關公偃月刀揮落的地方曾令多少豪情男兒為之熱血沸騰?

落日餘暉中的長板橋,張飛那一聲炸雷似的虎吼震碎了曹營多少士卒的膽?百萬甲士在單人單騎面前踟躇不前。那人橫戈立馬的影子此刻竟是魔神般高大!

這份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大無畏、大勇氣,俯視古今,誰堪比擬?-

羽扇綸巾,登臨絕頂的才智,感念臨終託孤他六出祁山。出師未捷身先死,五丈原上他流下了淚水,這個風華絕代的男子用一生詮釋了那一份至死不泯的忠誠!

圍城上燃起的烽火,北海岌岌可危,那於兵戈鐵戟中衝殺而來的一騎,只因母命難為,身為子女的孝義使人淡忘了生死!它讓我們記住了一個名字--東萊太史慈。

《三國演義》,它教予我們的不僅僅只是魄力、勇氣、忠誠和孝道。

劉備的仁德,關公的重義,孔明的智謀,三顧茅廬之禮,桃園結義,同生共死之信。仁、義、禮、智、信這些崇高的品質都在《三國演義》裡得到了淋漓盡致的演繹。在-它曲折迂迴的情節中,無不蘊藏著對人生的啟迪。

官渡之戰,袁紹大敗鬱鬱而終,天之驕子的隕落使人明白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道理。他的事蹟提醒人們要明辯忠奸,勿信讒言。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雖是亂世奸雄,為了充盈軍資甚至不顧道德譴責盜墳撅墓,無所不用其極。

但是,他的成功有目共睹,它告訴我們「欲成大事,須不拘小節!」

樂不思蜀告誡世人不可玩物喪志,大意失街亭警醒世人不可驕狂自大,應謹小慎微。三顧茅廬教予人們禮賢下士。越是細心閱讀,感悟收穫便越多。

-如果我們把從它字裡行間學習到的人生道理都運用到生活中,又何愁事業不成功?何愁家庭不美滿?何愁國家不富強?

政治外交,我們需要從容不迫的冷靜,保家衛國,那份一往無前的勇氣不可或缺。僑居四海,當不泯赤子情懷。子女孝順才能使家庭和睦,謹小慎微才不致於鑄成大錯。

一個團體若能有一個禮賢下士的領導者,它的向心力將更加凝聚牢固,這樣上下一心,兢業奮鬥,事業才能蓬勃發展,蒸蒸日上。 -

《三國演義》能教予我們的還有很多很多,其中蘊藏的道理,值得我們用一生去研習。請不要用單一看待**的眼光去看待它。它不僅僅只是一部**名著,它更是一本沉重的歷史教科書,這是前人血和淚的凝結。

閱讀它,是一種親切和藹的感覺,猶如與歷經滄桑的老祖父貼心地交談,他會把他用一生歸結出的人生道理向你娓娓敘說,幫助你矯正身姿,讓你行得更正,走的更直。

如今,三國這個磅礴大氣的時代-已經從歲月中匆匆走過,漫隨著浩淼的江水遠遠離去,只留下一道道高大偉岸的身影供後世仰望,但他們的氣節、他們人生領悟的精髓都已經凝注成了一本書,一本名叫《三國演義》的書。這是他們留予後人的一筆彌足珍貴的財富,是藝術也是教育在歷史衍變薰陶下長久積澱得來的瑰寶。它將隨同著亙古流淌的兩河流域一齊哺育整個中華兒女,它會用它慈柔的光芒洗滌一個民族的心靈。

這樣的文化將註定要被人們世代延習,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下去,它將註定要在時間的河流裡熠熠生輝,源遠流長

-- 紫霞遊戲平臺為您解答

2樓:匿名使用者

三國演義是一部歷史**,演述了漢靈帝中平元年黃巾賊起,至晉武帝太康元年王浚滅吳為止之九十七年間史事。全書一百二十回,中心故事是魏、蜀、吳三國的紛爭;所謂「演義」,是將歷史事蹟演成**。既然是**,那麼就有作者的渲染與穿插,像空城計在正史「三國志」〈晉陳壽撰〉中並未記載,與歷史不符,不能將它視為真實的事情。

羅貫中是流落江湖的文士,天下大亂,他懷才不遇而專心著述歷史故事,藉以抒發胸中不快。東漢末年,政治腐敗、民不聊生、軍閥割據、盜匪蜂起,三國鼎立時,爭戰連年,那時藏龍臥虎、人才輩出、佳話頻傳,有許多壯麗雄奇、可歌可泣的故事流傳後世、活躍於民間。

三國演義**的主旨,不外乎「忠孝節義」的文化傳統,尤其是義方面特別力宣揚。自王莽篡漢,經東漢劉秀到三國,忠的道德挫折而義抬頭、被標榜,作行為標準。劉備欲伸大義於天下,孫權表現仗義江湖的本色,三國的人物故事顯出濃厚的義的色彩,是真正的在演「義」了。

滿清入主中國,自命為大義之舉,開國的幾個皇帝都很欣賞「三國演義」這部奇書,目的是要牢籠漢人,基於大義而效忠清朝皇室。於是風行草偃,三國演義成了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讀物了。

三國演義是一部文學作品,其文言跟白話相差無幾,文字簡潔流暢,章法嚴密緊湊;雖然有些杜撰了「迷信」,如借東風、諸葛裝神、木牛流馬,但仍對一般群眾很有感染力。過去有很多國文教師主張學生熟讀三國演義,來打好作文的根基,乃因為三國的文字功力、魅力是不容低估之故。它又「敘事說理委婉動聽,描繪人物栩栩如生,資料取捨精微切當,情節發展高潮疊起」,頗有文學價值。

三國演義有戲劇性、智慧性,有政治觀、軍事觀、倫理觀等。有人把它當作「說話模板」;有人把它看作「兵書戰策」;也有人把其中人物當作偶像來學習。引伸的用法,如善用兵是「小諸葛」,勇戰者稱「常山趙子龍」,結拜兄弟是「桃園結義」,卜卦看相以「賽諸葛」為招牌,宗親會把「劉關張趙」認同一家。

餓了說「肚子在唱空城計」,辦事缺錢說「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更有一些諺語,如「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等不計其數,這無非證明三國演義對華人社會有普遍而深遠的影響。

最近幾年,臺灣的出版界更出版與「三國演義」有關的抽絲剝繭、引人入勝的焦點另類讀物,諸如「畫說三國」、「三國韜略學」、「三國韜略大智典」、「曹操爭霸經營史」、「諸葛孔明」、「三國謀略學」、「三國亂世經營學」、「36計說三國」、「三國人才學」等等。這些書有的以現代經營學的觀點著筆,寫在商場求才;或領袖人物駕馭之術、說服術、情報蒐集、化危機為轉機;或寫處世智慧、謀士鬥智鬥力的勁道;或闡釋「兵者,詭道也」的爾虞我詐、勾心鬥角,充滿振聾發瞶,耐人尋味的啟發和提示。總之,以上都是闡述古人的精髓,儼然成了現代的「三國學」精華,開啟一個新的思索空間與方向。

從古書三國故事挖掘寶礦、智慧,應用於今日國際詭譎局勢及社會的競爭角逐,足見老書「三國演義」的後續吸引力與價值,到二十世紀末仍未衰減,且已登上商場經營的舞臺了。

《三國演義》讀後感

在這個假期裡我讀了《三國演義》一書,我受益匪淺。 《三國演義》是一部斷代體古典名著**,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首先我看到的是像「滾滾長江東逝水……」這一類膾炙人口的詩句,接著引入正文。

第一句話這樣說到:「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話不無道理。

週末七國分爭,併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分爭,又併入於漢……書中還有上百個人物、無數的軍事謀略,加上作者本身藉著歷史人物,來闡述忠、教、仁、義、愛的道理,更是深中人心。它寫的庸主獻帝、劉禪,無能之輩呂布、袁術、袁紹、劉表、劉璋,氣量狹隘的周瑜,長厚的魯肅,勇者張飛、許楮、典韋,下至因行間而貽笑千古的蔣幹,無不個極其態。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教育。

雖有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這本書當中所描述的幾個英雄人物。 先說關羽。這是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

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而約好一知故主訊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為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不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

《三國演義》表現關羽的方法也極簡單:「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青龍偃月刀」,後來加上「赤兔馬」,又讀過《春秋》,刮骨療毒不怕疼,斬顏良,誅文丑,幾乎變得天下無敵。他的所做所為值得我們學習。

封建統治時期需要忠臣,需要一個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這就是諸葛亮。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

我本以為這種人應該相貌非凡,可書中描繪的卻十分簡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他的所做所為給後人很深的印象。

現說曹操。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為奸雄,可能是因為他的兒子篡了漢。他說劉備與他是並世英雄,說得劉備都不敢聽,但是他沒有殺劉備,雖劉備正是他的甕中之鱉。

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夢也夢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諸葛亮,與其誓不兩立,只要把諸葛亮殺了,東吳的天下就太平了。後來又發現劉備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殺劉備,至少把他留在東吳,東吳的天下也太平了。

目光短淺,氣量狹小,非英雄也。這也與曹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曹操還是個實幹家,曾經行刺董卓,矯詔聚諸侯討伐董卓。

這些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偉大之處。 總的來說,讀過這本書之後我大開眼界,而以上幾人也給了我很深的感受,他們很值得我學習。

三國演義的介紹,三國演義簡介

這裡很詳細 三國演義簡介 三國演義 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 全名為 三國志通俗演義 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 家羅貫中。三國志通俗演義 成書後有嘉靖壬午本等多個版本傳於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崗對 三國演義 整頓回目 修正文辭 改換詩文。三國演義 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

三國演義摘抄,三國演義摘抄300字

以前我經常給別人介紹溫酒斬華雄那一段,今天來一段別的吧。甘寧百騎劫曹營 出自第六十八回 卻說孫權在濡須口收拾軍馬,忽報曹操自漢中領兵四十萬前來救合淝。孫權與謀士計 議,先撥董襲 徐盛二人領五十隻大船,在濡須口埋伏 令陳武帶領人馬,往來江岸巡哨。張昭曰 今曹操遠來,必須先挫其銳氣。權乃問帳下曰 曹操遠...

三國演義曹操故事,三國演義曹操故事

1.曹操遇馬超 割須棄袍 話說曹洪中了西涼戰將馬超的計,丟了軍事要地潼關,曹操大怒,曹操帶領三寨大小將校,向潼關殺來,正巧遇上西涼兵馬。兩邊都佈下陣勢。曹操部將於禁 張郃 李通先後迎戰馬超,均敗下陣來。馬超把槍往後一招,西涼兵一齊衝殺過來。曹軍大敗。西涼兵來勢凶猛,曹軍將士都抵擋不住,只聽得西涼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