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泰零落
政治方面,唐朝統治者積極吸收外來文化的精華,將胡風易俗,融聚為中華文明。經過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後,唐朝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到頂峰。經濟方面,鼓勵與少數民族,邊遠地區進行通商。
文化方面,科舉考試中加考詩賦,促使了唐詩的興起與發展。同時,其宗教政策也是相當開放,有海納百川之胸懷。
唐朝的服裝,種類繁多,個性強烈。唐朝的開放性不是一成不變的,有一個過程。但是在安史之亂後,唐朝的開放性在不斷減退,保守趨勢越來越強。
2樓:卿高明
唐代的開放性格,既體現在對周邊民族的開明政策,也體現在對鄰近國家交流的空前擴大;體現在經濟和物質上,更體現在思想文化和宗教信仰方面
隋唐時代的民族融合達到了新的高度,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和新的文化。在民族融合的大背景下,唐朝皇帝不僅能夠採取比較開明的民族政策,而且對於新民族的形成具有一種自覺意識。如唐太宗就說,自古「貴中華,賤夷狄」,而今四海一家的新形勢下,就應該是「胡、越一體」,
唐朝的周邊民族,儘管與唐朝政權之間也不斷有戰爭,征服與被征服的關係一直存在。被征服的政權儘管是少數民族的政權,但他們並不以唐朝為外族。當貞觀四年二月打敗突厥,俘頡利可汗以後,西北各族君長詣請唐太宗為「天可汗」,就是做以「可汗」稱呼其君長的草原民族的共同首領
唐朝與亞非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空前擴大了。不僅中國的絲綢、瓷器大量運往亞非各國,造紙術和印刷術等科技發明也傳人亞洲各國。唐朝的政治經濟制度和思想文化給新羅、日本等國也帶去了巨大的影響。
唐朝的商人、僧侶和手工業者前往亞洲各國,亞洲各國的留學生、學問僧、商人和藝術從業人員等也紛紛來到中國。玄奘西行天竺、鑑真東渡日本,都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大事。而新羅、日本、大食(阿拉伯)、波斯、印度等國都有人在唐朝居住,甚至入仕做官,如唐末擔任淮南節度判官的新羅人崔致遠、開元天寶時期在唐朝廷做到卿監一級**的日本人阿倍仲麻呂(漢名晁衡)、先後擔任主管天文曆法的司天監的印度人瞿壇撰、波斯人李素等。
隋唐新民族的形成,帶來了新文化的出現。唐代的文化,無疑不能稱之為漢文化或中原文化,而只能是胡漢混合的新文化。從民族精神、思想觀念、宗教信仰,到禮儀習俗、文學藝術,以及日常生活的物質器皿,唐文化無一不打上了胡漢混合的烙印。
而對外交往的開放態勢,又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唐文化的多元色彩。
又如,文學藝術方面,隋唐文化的胡漢混合特色更加明顯。且不說大量的唐代詩歌吟詠胡風胡俗,當時從宮廷樂舞到民間藝術,都呈現出鮮明的胡漢混合新氣象。隋煬帝時定九部樂,其中的《清樂》,即《清商伎》,是號稱「華夏正聲」的漢代舊典;《禮畢》,即《文康伎》,據說傳自東晉太尉庾亮家;西涼、龜茲、康國、疏勒、安國樂來自西域;天竺、高麗樂
則來自外國。唐太宗滅高昌後,增《高昌樂》,又以《燕樂》換《禮畢》,為十部樂。在民間,同樣有大量的胡人樂舞流行著,而且一直保持著隨興其舞、亦歌亦唱、自娛自樂的藝術品性。
而服務於這些樂舞的胡族樂器如羌笛、橫笛、琵琶、箜篌、羯鼓等,儼然已經構成為我國民族歌舞的重要組成部分。
3樓:上林頑石
1.東西方商路的打通,互通有無,促進了商業交流。
2.萬國來朝,文化融合。(派遣唐使、留學生等)
3.隨著這女性地位的上升,服裝也開始個性化、開放。(以滿城盡帶**甲為例,穿**、半露胸、點額裝等。)唐朝貴婦也是很時尚的。
4樓:思念有點乖
與外國的交往、聯絡十分的頻繁,允許民眾經商,外國的商品貨和中國的茶葉、絲綢互相交換。
在當時,男女也是十分平等的,並無太大的等級分別。
5樓:不安分的人
外國人也可以當官,容許經商之類的
唐朝是一個開放的社會,唐朝的開放性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6樓:戀勞
唐朝的開放性主要是1.選官制度 2.民族政策 3.對外文化交流
1.選官制度:在隋朝的科舉制度上進一步發展了科舉制度,科舉分為文舉和武舉,詩賦納入考試範疇,使得貧寒士子有了進入朝堂的機會,削弱 了世家大族的影響,加強了皇權和**集權統治。
公平競爭使有能力的人有施展才能的舞臺;按開始成績選拔人才,擇優錄用;考試紀律嚴格。
2.民族政策:
(1)和親:吐蕃的贊普松贊干布兩次向唐朝皇家求婚,唐太宗認識到吐蕃是西部疆域的重要力量,於是答應松贊干布的請求。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後嫁與吐蕃贊普。
(2)冊封:唐玄宗先後冊封回紇首領骨力裴羅為懷仁可汗、粟末靺鞨首領大祚榮為渤海郡王、南詔首領皮羅閣為雲南王等。
(3)會盟:8世紀末,南詔與唐會盟,重新歸附唐朝;9世紀中期,唐蕃會盟。
3.對外文化交流:
(1)遣唐使來華
遣唐使就是日本皇室派往唐朝的使節,他們往返於中日之間,是中日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
因這時唐朝正值封建社會的繁榮時期,其經濟文化處於世界的先進地位,而此時的日本則處於奴隸社會瓦解,封建制度確立、鞏固的時期。唐朝高度發達的經濟文化有利於促進日本社會的發展,對日本具有強烈的吸引力。再加上當時交通比前代有所發展,為雙方的交流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為日中友好交流作出貢獻的日本歷史人物:空海和阿倍仲麻呂;空海在中國是怎樣成為著名的學問僧的?他在中日文化交流方面有哪些重要貢獻?引用王維和李白的詩歌來突出他們與晁衡的深厚友情。
(2)鑑真東渡
唐代赴日傳法名僧,日本常稱為「過海大師」﹑「唐大和尚」,俗姓淳于。揚州江陽縣(今江蘇揚州)人。十四歲(一說十六歲)於揚州大明寺出家。
曾巡遊長安﹑洛陽。回揚州後,修崇福寺﹑奉法寺等大殿,造塔塑像,宣講律藏。四十餘年間,為俗人剃度,傳授戒律,先後達四萬餘人,江淮間尊為授戒大師。
當時,日本佛教戒律不完備,僧人不能按照律儀受戒。733年(日本天平五年),僧人榮﹑普照隨遣唐使入唐,邀請高僧去傳授戒律。訪求十年,決定邀請鑑真。
742年(唐天寶元年)鑑真不顧**們勸阻,毅然應請,決心東渡。由於地方官阻撓和海上風濤險惡,先後四次都未能成行。第五次漂流到海南島,榮病死,鑑真雙目失明,751年(唐天寶十載)又回到揚州。
(3)玄奘西行
鑑於法相學形成北方地論學、南方攝論學的差異,如何融合二者,成為玄獎思考解決的問題。武德九年(626年),此時適逢天竺僧波頗抵長安,玄奘得聞印度戒賢於那爛陀寺講授《瑜加論》總攝三乘之說,於是發願西行求法,直探原典,重新翻譯,以求統一中國佛學思想的分歧。
貞觀元年(627年)玄奘結侶陳表,請允西行求法。但未獲唐太宗批准。然而玄奘決心已定,乃「冒越憲章,私往天竺」,長途跋涉五萬餘里。
唐太宗貞觀二年(628年),二十九歲的玄奘,玄獎為究竟瑜伽唯識學,始道途西行。
公元643年,玄奘載譽啟程回國,並將657部佛經帶回中土。貞觀十九年(645年)正月,玄奘到達長安時,唐太宗為了遼東戰役,已駐蹕洛陽。太宗得知他回國,立即詔令在洛陽接見他。
玄奘奉詔匆忙上路,當月二十二日啟程,二月初一在洛陽宮儀鸞殿受到太宗接見[22] 。唐太宗深感欣慰,與玄奘並坐問道:「法師當年西去取經為什麼不報道朝廷得知」,玄奘說:
「玄奘當去之時以再三表奏。但誠願微淺朝廷不蒙允許。無任慕道之至乃輒私行。
專擅之罪唯深慚懼。」,太宗說:「法師出家後與世俗了斷,所以能委命求法惠利蒼生」。
玄奘從印度及中亞地區帶回國的梵筴佛典非常豐富,共526筴、657部,對佛教原典文獻的研究有很大的幫助。
7樓:匿名使用者
婦女的衣領開口很大,比宋,元,明,清都要大
唐朝是一個開放的社會.唐朝的開放性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要求簡短,不能太長。
8樓:苦味精味苦
唐朝是一個開放的社會,唐朝的開放性主要表現在:
開明的民族政策;
發達的對外**;
積極的對外交流;
繁榮的思想文化;
大方的衣著裝扮 。
唐朝前期政治穩定,國力強盛,經濟繁榮,文化昌盛,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唐**又採取比較開放的對外政策,使唐與亞洲各國之間的友好往來出現前所未有的盛況,唐朝經濟、文化對各國影響很大,所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聲望。
安史之亂以前的唐朝,處在強固穩定時期,在政治上有自信心,奉行「中國既安,四夷自服」的方針;在文化上也有足夠的自信心並蓄兼收,群花同放。因為唐代的中國文化已經發展到昌盛成熟的階段,任何外域文化傳人中國,只能作為一種新養料注人唐文化的整體中。正在高度繁榮的唐文化,具有充分的吸收力和消化力,依據本身發展的需要,對外來的新成份,選擇取捨,經過汲取發揚,使自己的經濟文化愈益豐富多彩。
所以唐**敢於採取比較開放的政策,鼓勵外國商人到中國**,再加對外交通發達,使和中國通商往來的國家發展到七十多個,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盛況。唐文化遠播到東西方各國,對許多國家發生了巨大的影響。各國也依據自己的文化傳統,斟酌吸取,使本國文化大得裨益,加速發展。
9樓:
地域廣闊:
唐朝的疆域在最盛時期東至朝鮮半島,西達中亞鹹海以西的西亞一帶,南 盛唐疆域到越南順化一帶,北包貝加爾湖至北冰洋以下一帶,總面積達1251萬平方公里,還有很多可不算。唐朝周圍守邊的少數民族很多,為有效管理突厥、回紇、靺鞨、鐵勒、室韋、契丹等,分別設立了安西、安北、安東、安南、單于、北庭六大都護府。
對外交往頻繁:
唐朝全盛時在文化、政治、經濟、外交等方面都達到了很高的成就,是中國歷史上的盛世之一,也是當時世界的強國之一。那時的新羅、高句麗、百濟、渤海國和日本等周邊屬國在其政治體制與文化等方面都受到唐朝的很大影響。在唐朝的前半葉,社會經濟處於上升階段,文化先進,是歷史上中國向周邊國家文化與技術的一個大輸出時期,相容幷蓄的社會風氣,也給五胡十六國以來進居塞內的各個民族提供一個空前的交流融合環境,在過程中亦從外族文明汲取諸多。
文學藝術空前繁榮:
唐朝最令人矚目的文學成就可算唐詩。自陳子昂和「初唐四傑」起,唐朝著名詩人層出不窮,盛唐時期的李白、杜甫、岑參、王維,中唐時期的李賀、韓愈、白居易,晚唐時期的李商隱、杜牧是其中的幾個代表。他們的
唐代著名文學家、詩人(7張)詩作風格各異,既有對神話世界的豐富想象,又有對現實生活的細緻描寫,既有激昂雄渾的邊塞詩,亦有沉鬱厚重的「詩史」,還有清新脫俗的田園詩。這些詩作共同構成了中國文學成就的傑出代表。後世宋、明、清雖仍有傑出詩人出現,但律詩和古詩的總體水平都不如唐朝詩人,使得唐詩成為了中國古詩不可逾越的巔峰。
唐朝藝術與前後朝代都迥然不同。初唐的閻立本、閻立德兄弟擅畫人物。吳道子則有「畫聖」之稱呼,他兼擅人物、山水,並吸收了西域畫派的技法,畫面富於立體感,有「吳帶當風」之說。
張萱和周昉以畫侍女圖為主,他們的著名作品有《搗練圖》、《虢國夫人遊春圖》和《簪花仕女圖》等。詩人王維擅長水墨山水畫,蘇軾稱他「畫中有詩」。
唐朝的壁畫事業特別發達。莫高窟與墓室壁畫都是傳世精品。唐朝的雕刻藝術同樣出眾。
敦煌、龍門、麥積山和炳靈寺石窟都是在唐朝時期步入全盛。龍門石窟的盧舍那大佛和四川樂山大佛都令人讚歎。昭陵六駿、墓葬三彩陶俑都非常精美。
其中雕刻家楊惠之被稱為塑聖。
唐朝時期,書法家輩出。歐陽詢、虞世南都是初唐著名書法家。歐陽詢的楷書筆力嚴整,其名作有《九成宮醴泉銘》。
虞世南楷書字型柔圓。顏真卿和柳公權是唐朝中後期的著名書法家。顏真卿的楷書用筆肥厚,內含筋骨,勁健灑脫,其代表作有《多寶塔碑》《顏氏家廟碑》;柳公權的字型勁健,代表作有《玄祕塔碑》,世人稱顏柳二人書法為「顏筋柳骨」。
張旭和懷素則是草書大家。
宗教信仰自由:
唐朝前期的宗教政策比較寬容,中國傳統兩大宗教——道教和佛教都有較大發展。唐朝以道教為國教,王公貴族皆以道士為榮,並以《老子》《莊子》《文子》《列子》等道教經典開科取士。唐朝初年,高僧玄奘遠赴天竺(現在的印度)取經657部,唐朝因此興建了大雁塔來儲存這些佛經。
玄奘在翻譯佛教經典時期為了符合當時唐朝國情,大量吸收道教術語,佛教經典的大量翻譯以及中國僧人自身思想體系的逐漸成熟使得中國佛教在此時期得到了穩固的發展,中國佛教的各主要宗派大多在此時期形成或成熟。其他宗教如伊斯蘭教,景教(**教聶斯脫利派)和祆教也隨著國際交流傳入中國。
唐朝是開放的社會唐朝的開放性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唐朝的開放性主要是1.選官制度 2.民族政策 3.對外文化交流 1.選官制度 在隋朝的科舉制度上進一步發展了科舉制度,科舉分為文舉和武舉,詩賦納入考試範疇,使得貧寒士子有了進入朝堂的機會,削弱 了世家大族的影響,加強了皇權和 集權統治。公平競爭使有能力的人有施展才能的舞臺 按開始成績選拔人才,擇優錄...
請問我是髕骨骨折,是開放性的,是有工傷認定的,做了內固定能算
1.根據所描述的copy傷情,結合 勞動能力鑑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 gb t 16180 2014的相關規定,傷殘等級大約在9 10級左右吧,具體的結果要看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專家組的鑑定結論了 2.首先要到當地勞動部門申請工傷認定,這是所有問題的前提,不申請工傷認定,就無法申請勞動能力鑑定,進...
七年級歷史與社會開放性試題實話實說流行作文
如今,大街小巷都充溢著受年輕人喜歡並推崇的流行文化。各種 畫 音像製品 韓劇 休閒報刊以及時裝表演 都成了流行熱門和談論焦點。那麼,我們應當如何看待流行文化呢?下面將個人的一些看法簡述如下 一 流行文化是時代發展的產物。歷史的演變如浪潮湧動,總有新生的事物 力量會站到風口浪尖,擎起前進的大旗。同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