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一灘新約
一、定義不同:
1.虛擬貨幣:
虛擬貨幣為指非真實的貨幣。
2.數字貨幣:
數字貨幣為電子貨幣形式的替代貨幣。數字金幣和密碼貨幣都屬於數字貨幣(digiccy)。
3.加密貨幣:
加密貨幣為一種使用密碼學原理來確保交易安全及控制交易單位創造的交易媒介。
4.代幣(通證):
一種形狀及尺寸類似貨幣,但限制使用範圍、不具通貨效力的物品,其通證則為代幣英文token的諧音。
二、特點不同:
1.虛擬貨幣:
虛擬貨幣不是一般等價物,而是價值相對性的表現形式,或者說是表現符號;也可以說,虛擬貨幣是個性化貨幣。在另一種說法中,也可稱為資訊貨幣。
2.數字貨幣:
是一種不受管制的、數字化的貨幣,通常由開發者發行和管理,被特定虛擬社群的成員所接受和使用。
3.加密貨幣:
加密貨幣基於去中心化的共識機制 ,與依賴中心化監管體系的銀行金融系統相對。
4.代幣(通證):
通常需要以金錢換取,用在商店、遊樂場、大眾運輸工具等地方,做為憑證以使用服務、換取物品等。
擴充套件資料
現階段數字貨幣更像一種投資產品,因為缺乏強有力的擔保機構維護其**的穩定,其作為價值尺度的作用還未顯現,無法充當支付手段。數字貨幣作為投資產品,其發展離不開交易平臺、運營公司和投資。
數字貨幣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其所依託的區塊鏈技術實現了去中心化,可以用於數字貨幣以外的其他領域,這也是比特幣受到熱捧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如果數字貨幣被作為一種貨幣受到公眾的廣泛使用,則會對貨幣政策有效性、金融基礎設施、金融市場、金融穩定等方面產生巨大影響。
2樓:匿名使用者
一、加密貨幣
首先,加密貨幣的範圍最小,包含在數字貨幣或者虛擬貨幣之中。例如我們可以說比特幣是一種數字貨幣/虛擬貨幣,但是不能說數字貨幣/虛擬貨幣就是比特幣那一類貨幣。
更進一步說,只有基於區塊鏈技術(包含密碼學、加密演算法)的貨幣,才能叫做加密貨幣。所以加密貨幣是專門為比特幣、以太坊,以及一大堆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貨幣準備的詞語。
二、數字貨幣
數字貨幣,顧名思義,只要是採用數字技術打造的貨幣,都可以稱之為數字貨幣。更好用的數字貨幣交易平臺「幣匯」。
三、虛擬貨幣
虛擬貨幣,則是相對於實體貨幣而言的,看不見摸不到的貨幣都可以稱之為虛擬貨幣。理論上說它的範圍幣數字貨幣更大,比如我們寫**,畫漫畫裡虛構的一種貨幣,可以稱之為虛擬貨幣,可能因為該文學、影視作品的受歡迎,也具有某種價值,但它並不是數字貨幣或者加密貨幣。
綜上,確切的說幣圈裡的新聞一般更準確的描述大都應該用「加密貨幣」這個詞語。而判斷是不是加密貨幣,一般的依據就是看它是不是採用區塊鏈技術,具有去中心化的思想。有時候我們看到某些傳統企業也發行一種某某幣,宣佈進軍區塊鏈行業,但如果這種幣並不是基於區塊鏈技術開發,那麼它就是假的虛擬貨幣。
另外,我們時常會看到一些新聞說某某國家央行計劃發行國家層面的數字貨幣,這個「數字貨幣」用詞就很準確,因為央行發行的非實體貨幣,基本都是中心化的,由國家完全掌控的貨幣,它們與比特幣這類採用區塊鏈技術,具有去中心化的貨幣是不同的。
代幣:企業直接發行、配額「內定」
數月以來話題不斷的ico,是initial coin offering的簡稱,意為:首次代幣發行。代幣、發行、發幣……這些字眼總能讓人聯想到這種融資效率超高的方式。
幣圈對代幣的理解相對簡單粗暴:通過智慧合約發行,遵循erc20規則;沒有自己主網的公鏈;大部分專案沒有落地。
與比特幣這類加密貨幣不同的是,代幣由專案方在區塊鏈網路上直接發行。而且,代幣分配的數量往往「內定」好了,比如多少比例的代幣分配給開發者,多少用於運營等方面。
生成代幣不需要任何技術含量,本身只是一串**,網上甚至有專門的生成工具,熟練的話,10分鐘就可以建立一個代幣。因此,代幣本身並不具備任何價值,而是由發行方的商業模式決定其價值。
需要注意的是,關於token的中文譯法,目前有兩種聲音。
一種正是上文所提「代幣」,
另一種稱呼主要由業內大佬提出——「通證」。
例如,「區塊鏈大本營」在今年1月分享了csdn 副總裁孟巖與元道先生的對話。孟巖說道:「貨幣即權力,貨幣即政治,貨幣權力必須屬於國家。
所以 token代什麼都容易,就是代貨幣難,沒有國家的授權和支援,所謂』代幣』只是自欺欺人」,並對「通證」下了一個定義:可流通的加密數字權益證明。
從字面上來看,「代幣」很容易讓人產生誤解,以為在區塊鏈上發幣就是為了挑戰貨幣主權。但token不是貨幣,更無法替代貨幣。因此,代表權益證明的「通證」是一種更為準確、可持續的說法。
通證 那麼,我們就可以這樣定義「通證」:區塊鏈網路上的一種記賬方式,由密碼學加持,在該網路上可以自由流通。通證最核心的一點,是在生態構建過程中起到激勵的作用。
有的通證進入了二級市場,可以進行交易,比如eos、tron等。但不是所有通證都可進行交易,比如迅雷的鏈克,網易星球的黑鑽等。
「通證」和「代幣」兩種說法最大的區別在於是否腳踏實地,在於企業發行怎樣的通證,怎樣設計商業邏輯,怎樣激勵普通使用者參與使用,以及怎樣與實體經濟相結合。
總結:鏈圈、幣圈、監管部門暫未達成統一的概念標準
1虛擬貨幣包含比特幣一類和中心化的q幣等;
2幣圈公認數字貨幣=加密貨幣,兩者沒有明確界限;
3國內外主流**在報道中使用「加密貨幣」居多;
4國內權威機構習慣稱比特幣等為「虛擬貨幣」;
5token可譯為「代幣」或「通證」,但從長遠看,後者的更準確。
3樓:區塊鏈觀察
對於虛擬貨幣、數字貨幣、加密貨幣和代幣的定義,目前在國內沒有非常明確、準確的定義,有時**也會穿插著使用。蜂巢財經(id: hiveecon)試圖從國內外主流平臺、權威人士等對上述名詞的解釋入手,逐步為大家理清五個詞語之間的區別和使用情境。
2023年,歐洲銀行管理局(eba)對虛擬貨幣進行定義:「虛擬貨幣是價值的一種數字表達,其並非由**銀行或公共權威機構發行,也不一定與某一法定貨幣掛鉤,但被自然人或法人接受用於支付手段,可以進行電子化轉移、儲藏或交易」。
在我們習以為常的網路生活中,企鵝q幣、網易雲**的簽到積分和某些直播平臺的金豆一類,以及比特幣、eos一類,均屬於虛擬貨幣的範疇。
而以比特幣為代表的虛擬貨幣有以下這幾個特徵:採用以加密演算法為核心的區塊鏈技術;在去中心化的網路中執行,不受任何中心化機構控制;可用於購買某些商品和服務;與法定貨幣雙向兌換。
美國著名交易平臺coinbase的官網口號為:buy and sell digital currency(譯:買賣數字貨幣)。
顯然,其將市場上有**起伏波動、可在平臺上買進賣出的比特幣等稱作「數字貨幣」。
主流觀點認為,虛擬貨幣包括比特幣等數字貨幣。然而也有不同的聲音。例如,興業**研究所認為,虛擬貨幣僅指q幣這一類,並不包含比特幣等數字貨幣,將該虛擬貨幣和數字貨幣完全割裂開來。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國內權威機構看來,數字貨幣應有且僅有一種存在形式,即「央行數字貨幣」。例如,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下稱「互金協會」)區塊鏈工作組組長李禮輝在去年9月18日釋出的一篇文章中稱,「數字貨幣必須具備法定地位、國家主權背書,明確發行責任主體。以比特幣和以太幣等為代表的虛擬貨幣沒有國別,沒有主權背書,沒有合格發行主體,沒有國家信用支撐,這些都不是數字貨幣。
」根據知名金融教育**investopedia(投資百科全書),加密貨幣是使用安全加密演算法的數字貨幣或虛擬貨幣。加密貨幣並非由任何**機構發行,理論上它不會受到**部門干涉、管控的影響。
上述定義明確提到加密貨幣最重要的2個特徵:使用加密演算法(區塊鏈技術的密碼學概念)、並非由任何**機構發行。
wikipedia(維基百科)則是這樣定義加密貨幣:「加密貨幣」是數字貨幣、可替代性貨幣和虛擬貨幣的一個種類。與中心化的電子貨幣和**銀行系統相對,加密貨幣是去中心化的,其運作基於區塊鏈—— 一種公開的交易資料庫及分散式賬本。
在主流****coinmarketcap的主頁上,有一行醒目的文案:top 100 cryptocurrencies by market capitalization(譯:市值排名前100的加密貨幣)。
可見,對於國內外投資者為之瘋狂的比特幣、以太幣、eos等,該**稱為「加密貨幣」。
在幣圈看來,比特幣既是加密貨幣,由可以稱作數字貨幣,兩種用法均可。
國內外主流**在指代比特幣時,使用「數字貨幣」和「加密貨幣」的情況均有出現,對二者沒有明確的界限;但在描述中會更多使用「加密貨幣」。
現任行長易綱在4月份的博鰲亞洲論壇上指出,「虛擬貨幣對實體經濟的服務比較少,並且其中有一些投機行為,甚至還有一些洗錢行為,所以人民銀行對虛擬貨幣一直比較謹慎。」此處的「虛擬貨幣」,指的得就是在國內禁而不絕的比特幣等。
此外,互金協會和央行等權威機構均使用「虛擬貨幣」指代比特幣一類。
今年1月26日,互金協會發文,提示境外ico與「虛擬貨幣」交易風險,「目前,有關管理部門對境內ico行為及虛擬貨幣交易場所的清理整治工作已基本完成,期間有部分投資者轉向境外開展相關活動。」
央行等七部委在去年9月4日聯合釋出的《關於防範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中寫道,「代幣發行融資中使用的代幣或虛擬貨幣不由貨幣當局發行,不具有法償性與強制性等貨幣屬性,不具有與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也不應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使用。」
《公告》中也提到了「代幣」。那麼,代幣又是什麼呢?
數月以來話題不斷的ico,是initial coin offering的簡稱,意為:首次代幣發行。代幣、發行、發幣……這些字眼總能讓人聯想到這種融資效率超高的方式。
幣圈對代幣的理解相對簡單粗暴:通過智慧合約發行,遵循erc20規則;沒有自己主網的公鏈;大部分專案沒有落地。
與比特幣這類加密貨幣不同的是,代幣由專案方在區塊鏈網路上直接發行。而且,代幣分配的數量往往「內定」好了,比如多少比例的代幣分配給開發者,多少用於運營等方面。
生成代幣不需要任何技術含量,本身只是一串**,網上甚至有專門的生成工具,熟練的話,10分鐘就可以建立一個代幣。因此,代幣本身並不具備任何價值,而是由發行方的商業模式決定其價值。
需要注意的是,關於token的中文譯法,目前有兩種聲音。一種正是上文所提「代幣」,另一種稱呼主要由業內大佬提出——「通證」。
例如,「區塊鏈大本營」在今年1月分享了csdn 副總裁孟巖與元道先生的對話。孟巖說道:「貨幣即權力,貨幣即政治,貨幣權力必須屬於國家。
所以 token代什麼都容易,就是代貨幣難,沒有國家的授權和支援,所謂』代幣』只是自欺欺人」,並對「通證」下了一個定義:可流通的加密數字權益證明。
從字面上來看,「代幣」很容易讓人產生誤解,以為在區塊鏈上發幣就是為了挑戰貨幣主權。但token不是貨幣,更無法替代貨幣。因此,代表權益證明的「通證」是一種更為準確、可持續的說法。
那麼,我們就可以這樣定義「通證」:區塊鏈網路上的一種記賬方式,由密碼學加持,在該網路上可以自由流通。通證最核心的一點,是在生態構建過程中起到激勵的作用。
有的通證進入了二級市場,可以進行交易,比如eos、tron等。但不是所有通證都可進行交易,比如迅雷的鏈克,網易星球的黑鑽等。
在蜂巢財經(id: hiveecon)看來,「通證」和「代幣」兩種說法最大的區別在於是否腳踏實地,在於企業發行怎樣的通證,怎樣設計商業邏輯,怎樣激勵普通使用者參與使用,以及怎樣與實體經濟相結合。
1)虛擬貨幣包含比特幣一類和中心化的q幣等;
2)幣圈公認數字貨幣=加密貨幣,兩者沒有明確界限;
3)國內外主流**在報道中使用「加密貨幣」居多;
4)國內權威機構習慣稱比特幣等為「虛擬貨幣」;
5)token可譯為「代幣」或「通證」,但從長遠看,後者的「三觀」更正。
虛擬數字貨幣如何投資,新手如何投資數字貨幣
最好不要去做虛擬貨幣。虛擬貨幣最大的問題是 他們沒有造血能力和業務體系,所以,投資者的投資無法獲得相對穩定的增值。目前數字貨幣的種類非常多,有比特幣 萊特幣 以太幣等。要在以前投資這些數字貨幣一般是以買幣或者是挖礦的形式,不過現在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數字貨幣也可以在交易平臺上買賣了。可以在bitmo...
虛擬貨幣合法嗎,中國的虛擬貨幣合法嗎?
虛擬貨幣法律關係的客體是一種小額資金劃撥行為。這不僅是我國,也是世界各國的法律空白部分。遭遇到這類的經濟糾紛還只能用類似賭博法一類的法律。目前有報道說央行或將進入這一領域,有可能帶動法律的健全。虛擬貨幣在我國是完全合法存在的。在2013年年底央行等五部委在比特幣的風險通知中明確把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定義...
最近虛擬貨幣行情如何,虛擬貨幣到底行情怎麼樣,比如多特幣,誰能告訴我一下
厲紅旭 虛擬幣炒起來的原因,說白了就是強調相對傳統貨幣,也就是美元 人民幣 日幣 歐元,都更加有 優勢 首先從比特幣說起,比特幣是一種去中心化的貨幣,沒有央行控制發行,由精密的計算機制控制實現穩定的發行的速度和明確有限的總量,並且號稱任何人都可以參與制造。這些 優點 總結起來其實就是防通脹,也就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