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是什麼特殊句式

2021-03-08 14:09:47 字數 4954 閱讀 5964

1樓:文以立仁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這句話中有兩處介賓結構狀語後置。

1、生乎吾前:在我之前出生。將「乎吾前(在我之前)」這個狀語放在謂語動詞「生(出生)」的後面,是文言文常見的「狀語後置」。

2、先乎吾:比我早。同樣是將「乎吾(比我)」這個狀語放在謂語形容詞「先(早)」的後面。

文言文的狀語並不是一定要後置的,但是,有一種狀語必定後置,那就是介賓結構作狀語。

我們知道,狀語是用來修飾、限制謂語動詞或形容詞的,表示謂語中心詞的狀態、方式、時間、處所或程度。表示狀態、程度時,一般不需要用介詞「介入」某個物件,如「強烈地」、「高興地」就可以。但表示方式、時間、處所時,往往需要用介詞來引入物件,如「在**」、「於哪天」、「用什麼」。

其中的「在」、「於」、「用」是介詞,後面是介詞引入的物件,屬於介詞的賓語。這樣的結構叫「介賓結構」。文言文凡是介賓結構都要放在謂語中心詞的後面。

如「在市場上買的」,表述為「購於市」;「用道理勸說他」,表述為「曉之以理」。

乎,作介詞時,意義相當於:於、在。

其實,現代漢語也有狀語後置的情況,例如問題中的例子,也可以說成「生在我之前」;「早於我」。

2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狀語後置句。現代漢語中應當是「於吾前生,於吾先」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的"其"是什麼意思?

3樓:陽光的水簾洞

其:指示代詞,他,指比自己出生早的人。

這句話的意思是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來就早於我,我(應該)跟從(他)把他當作老師。出自唐代韓愈的《師說》。

【賞析】

對"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的理解韓愈以儒家道統的繼承者自居,他「收召後學」,「抗顏而為師」,目的就是要恢復自孟子後已「失其傳」的儒家道統。正因為如此,他把「傳道」視為教師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任務。「受業」「解惑」,都與此有關:

「業」即「道之文」,指以「六藝經傳」為代表的儒家經典;而「解惑」也是為了「明道」。由此可見,「師道」是貫穿全文的主線,「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這個判斷就是上述內容的高度概括。

對「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的理解。

有人認為這句話反映了韓愈輕視勞動人民的階級偏見。但有人認為不能這樣看,因為這句話所在的第2段,都是貶斥上層「士大夫之族」,褒揚「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和「古之聖人」的,「君子不齒」句的主語「君子」,是指韓愈貶斥的上層「士大夫之族」,而不是韓愈自己。韓愈在文章裡一再用「君子」「士大夫之族」與「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古之聖人」對比,貶前者,褒後者,當然不會把自己列入所謂的君子中,所以「君子不齒」只是對恥於從師的君子的諷刺,而沒有對「巫醫樂師百工之人」的輕視。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評析:劈頭提出「古之學者必有師」的論斷,緊接著概括指出師的作用「傳道受業解惑」做為全文立論的出發點和依據。然後句句頂接,推論出「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觀點。

同時,一開頭鄭重提出「古之學者必有師」,就隱然含有對「今之學者」不從師的批判意味,很自然地為第二段埋下了伏筆。本句翻譯時要注意「者……也……」和「所以」在句式中的含義和作用。

運用:(翻譯)古代求學的人一定有老師。老師是用來傳授道理、交授學業、解答疑難的。

是故**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評析:這一句是在前文已用老師的職能作出了理論論證和用孔子言行作了事實論證之後,順理成章水到渠成地得出了進一步的結論。這個結論,是對「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深化,也是對士大夫之族恥學於師的進一步批判。

說明了師生關係是相對的,教與學是可以相長的。這一句由「是故」引出,用「如是而已」結尾,化繁為簡,既顯見解的深闢透徹,又有一種**遠矚的氣勢。

運用:(翻譯)因此,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不一定比學生賢能,聽到的道理有先有後,學問技藝各有專長,如此罷了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全文意思是什麼?

4樓:帥氣的小宇宙

這句話出自於唐代韓愈的《師說》,全文翻譯為:

古代求學的人一定是有老師的。老師,是可以依靠來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答疑難問題的。人並不是生下來就能懂得道理的,誰能沒有疑惑?

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著老師學習,那些成為疑難問題的,就最終不能理解了。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來就早於我,我應該跟從他把他當作老師;

生在我後面的人,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於我,我也應該跟從他把他當作老師。我是向他學習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還是比我晚呢?因此,無論地位高低貴賤,無論年紀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

唉,古代從師學習的風尚不流傳已經很久了,想要人沒有疑惑難啊!古代的聖人,他們超出一般人很遠,尚且跟從老師而請教;現在的一般人,他們的才智低於聖人很遠,卻以向老師學習為恥。因此聖人就更加聖明,愚人就更加愚昧。

聖人之所以能成為聖人,愚人之所以能成為愚人,大概都出於這吧?人們愛他們的孩子,就選擇老師來教他,但是對於他自己呢,卻以跟從老師學習為可恥,真是糊塗啊!那些孩子們的老師,是教他們讀書,幫助他們學習斷句的,不是我所說的能傳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難問題的。

一方面不通曉句讀,另一方面不能解決疑惑,有的句讀向老師學習,有的疑惑卻不向老師學習求教;小的方面倒是要學習,大的方面反而放棄不去學習,我沒看出那種人是明智的。巫醫樂師和各種工匠這些人,不以互相學習為恥。士大夫這類人,聽到稱「老師」稱「**」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譏笑別人。

問他們為什麼譏笑,就說:「他和他年齡差不多,道德學問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為師,就覺得羞恥,以官職高的人為師,就近乎諂媚了。」唉!

古代那種跟從老師學習的風尚不能恢復,從這些話裡就可以明白了。巫醫樂師和各種工匠這些人,君子們不屑一提,現在他們的見識竟反而趕不上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聖人是沒有固定的老師的。孔子曾經以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為師。郯子這些人,他們的賢能都比不上孔子。

孔子說:「幾個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當)我的老師(的人)。」因此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不一定比學生賢能,聽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學問技藝各有專長,如此罷了。

李家的孩子蟠,年齡有十七歲,喜歡古文,六經的**和傳文都普遍地學習了,不受時俗的拘束,向我學習。我讚許他能夠遵行古人(從師)的途徑,寫這篇《師說》來贈送他。

原文: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

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士大夫之族,曰師曰**雲者,則群聚而笑之。

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餘。餘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擴充套件資料:

1、創作背景:

《師說》大約是作者於貞元十七年至十八年(801—802),在京任國子監四門博士時所作。貞元十七年(801),辭退徐州官職,閒居洛陽傳道授徒的作者,經過兩次赴京調選,方於當年十月授予國子監四門博士之職。

此時的作者決心藉助國子監這個平臺來振興儒教、改革文壇,以實現其報國之志。但來到國子監上任後,卻發現科場黑暗,朝政腐敗,吏制弊端重重,致使不少學子對科舉入仕失去信心,因而放鬆學業;當時的上層社會,看不起教書之人。

在士大夫階層中存在著既不願求師,又「羞於為師」的觀念,直接影響到國子監的教學和管理。作者對此痛心疾首,借用回答李蟠的提問撰寫這篇文章,以澄清人們在「求師」和「為師」上的模糊認識。

2、賞析:

第1段:提出中心論題,並以教師的職能作用總論從師的重要性和擇師的標準。開篇第一句「古之學者必有師」句首冠以「古之」二字,既說明古人重視師道,又針對現實,借古非今。

「必有」二字,語氣極為肯定。然後指出師的職能作用是「傳道受業解惑」,從正面申述中心論點

。接著緊扣「解惑」二字,從不從師的危害說明從師的重要,從反面申述中心論點。最後緊扣「傳道」二字,闡明道之有無是擇師的唯一標準,一反時俗,將貴賤長少排出標準之外,為下文鍼砭時弊張本。

第2段:批判不重師道的錯誤態度和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這一段用對比的方法分三層論述。第一層,把「古之聖人」從師而問和「今之眾人」恥學於師相對比,指出是否尊師重道,是聖愚分野的關鍵所在;

第二層,以為子擇師而自己不從師作對比,指出「小學而大遺」的謬誤;第三層,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之族作對比,批判當時社會上輕視師道的風氣。

第3段:以孔子為例,指出古代聖人重視師道的事蹟,進一步闡明從師的必要性和以能者為師的道理。這一段開頭先提出「聖人無常師」的論斷,與第1段「古之學者必有師」呼應,並且往前推進一步,由「學者」推進到「聖人」,由「必有師」推進到「無常師」。

舉孔子為例加以論述,因為孔子在人們心目中是至聖先師,舉孔子為例就有代表性,能加強說服力。由此得出「**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的結論,這個結論顯然是正確的。這種以能者為師的觀點就是「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觀點。

第4段:讚揚李蟠「不拘於時」「能行古道」,說明寫作本文的緣由。「不拘於時」的「時」指「恥學於師」「惑而不從師」的社會風氣。

「古道」指「從師而問」,以「聞道」在先者為師的優良學風。從而總結全文主旨,點明主題。

3、作家簡介:

韓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唐代傑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

其散文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代表作有《論佛骨表》、《師說》、《進學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