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絕句又稱bai
截句、斷句、絕詩。每du
首四句,通zhi
常有五言、七言兩種。簡
dao稱五絕、七專絕,也偶有六絕。絕句分為律絕和古屬絕。律絕是律詩興起以後才有的,古絕遠在律詩出現以前就有了。這裡我們就把兩種絕句分開來討論。
律絕跟律詩一樣,押韻限用平聲韻腳,並且依照律句的平仄,講究粘對。
絕句[唐]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甲)五言絕句
⑴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另一式,第一句改為(仄)仄仄平平,其餘不變。
⑵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聽箏[唐]李端
鳴箏金粟桂,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顧,時是誤拂弦。
···另一式,第一句改為平平仄仄平,其餘不變。
五言絕句
生當作人傑,
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乙)七言絕句
⑴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⑵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樓:匿名使用者
何為聯?當然是成對的,絕句只有四句,何分首、頷、頸、尾?
3樓:匿名使用者
找到了~~近體詩分為律詩和絕句~律詩非為4聯~首頷頸尾~中間兩聯要求對仗
絕句有沒有首聯和尾聯?
4樓:灬匪灬
首 頷 頸 尾 是律詩裡面的說法。
所謂絕句(又稱截句)他是擷取律詩裡面的4句話而成的詩句。
一般有4中格式:
其一:取頷聯和頸聯
其二:取首聯和頷聯
其三:取頸聯和尾聯
其四:取首聯和尾聯
在絕句中是沒有什麼什麼聯的說法的。
5樓:心馳神往
有啊。。。一個逗號算一句。。。 。。。
6樓:孔子要**
沒有 之所以叫絕句,就是律詩掐頭去尾。
首聯頷聯頸聯尾聯是針對律師還是絕句
7樓:安小姐的夏天
首聯頷聯頸聯尾聯復是制針對律詩。
律詩是唐朝流行起來的一種漢族詩歌體裁,屬於近體詩的一種,因格律要求非常嚴格而得名。常見的型別有五律和七律,一般有幾個字說幾言。律詩是漢族文學的寶貴財富,而且具有重要意義。
律詩的格律非常嚴謹,在句數,字數,押韻,平仄,對仗各方面都有嚴格規定:
1,每首限定八句:五律規定每句五字,全首共40字;七律規定每句七字,全首共56字。
2,限定用平聲韻,而且一韻到底,中間不得換韻。五律以首句不入韻為正例,入韻為變例;七律以首句入韻為正例,不入韻為變例。
3,每句的句式和字的平仄都有規定:講究粘和對。
4,每首中對仗聯可以多到三聯、也可以少到一聯,這是律詩的重要特點。
一首律詩每兩句為一聯,共四聯,第一聯(第1,2句)稱「首聯」(或起聯),第二聯(第3,4句)稱「頷(hàn)聯」,第三聯(第5,6句)稱「頸聯」,第四聯(第7,8句)稱「尾聯」(或結聯)。律詩的容量比絕句增加了一倍,所以可寫更多的事或景,可抒發更多更細緻的情感。「它散中有整,常中有變,對仗工整,內容充實」;「五律顯得簡短,樸直,有力,七律顯得暢達,悠揚,紆徐。
律詩既講平仄,押韻,又講對仗,故寫作較難。
絕句分首聯,頷聯,頸聯,尾聯嗎
8樓:匿名使用者
首聯頷聯頸聯尾聯是針對律詩。
律詩是唐朝流行起來的一種漢族詩歌體裁,屬於近體回詩的一種,因格律要求非常嚴格而得名。常見的型別有五律和七律,一般有幾個字說幾言。律
答詩是漢族文學的寶貴財富,而且具有重要意義。
律詩的格律非常嚴謹,在句數,字數,押韻,平仄,對仗各方面都有嚴格規定:
1,每首限定八句:五律規定每句五字,全首共40字;七律規定每句七字,全首共56字。
2,限定用平聲韻,而且一韻到底,中間不得換韻。五律以首句不入韻為正例,入韻為變例;七律以首句入韻為正例,不入韻為變例。
3,每句的句式和字的平仄都有規定:講究粘和對。
4,每首中對仗聯可以多到三聯、也可以少到一聯,這是律詩的重要特點。
一首律詩每兩句為一聯,共四聯,第一聯(第1,2句)稱「首聯」(或起聯),第二聯(第3,4句)稱「頷(hàn)聯」,第三聯(第5,6句)稱「頸聯」,第四聯(第7,8句)稱「尾聯」(或結聯)。律詩的容量比絕句增加了一倍,所以可寫更多的事或景,可抒發更多更細緻的情感。「它散中有整,常中有變,對仗工整,內容充實」;「五律顯得簡短,樸直,有力,七律顯得暢達,悠揚,紆徐。
律詩既講平仄,押韻,又講對仗,故寫作較難。
古詩中的首聯、頷聯、頸聯和尾聯分別是哪句?
9樓:杰倫式閃耀
不是所有古詩都有首聯、頷聯、頸聯和尾聯,這是在律詩中才有的。律詩通常每首八句,超過八句的 ,則稱排律或長律。以八句完篇的律詩,每二句成一聯,計四聯。
首聯是第一,二句,頷聯是第三,四句頸聯是第五,六句,尾聯是第七,八句。
例如:《登金陵鳳凰臺》
唐: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首聯)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頷聯)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頸聯)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尾聯)
譯文:鳳凰臺上曾經有鳳凰來悠遊,鳳去臺空只有江水依舊東流。
吳宮鮮花芳草埋著荒涼小徑,晉代多少王族已成荒冢古丘。
三山雲霧中隱現如落青天外,江水被白鷺洲分成兩條河流。
總有奸臣當道猶如浮雲遮日,長安望不見心中鬱悶長懷愁。
10樓:匿名使用者
首聯:第一二句
頷聯:第三四句
頸聯:第五六句
尾聯:第七八句。
首聯、頷聯、頸聯和尾聯通常指的是律詩裡的。
【舉例】
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首聯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頷聯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頸聯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尾聯
11樓:潔淨家電
通常只有八句話的才會有首聯額聯頸聯和尾聯所以一二句為首聯,三四句為頷聯,五六句為頸聯,七八句為尾聯
查首聯、頷聯、頸聯、尾聯的意思
12樓:購物狂人
那是,因為哦,就是泉詩總綱提出中心城千山一五0烏盟的代表萬水,金沙大渡河為代表總結全詩突出越過岷山後的喜悅
首聯、頷聯、頸聯、尾聯怎麼讀
13樓:風中一縷薰
1、首聯:shǒu lián,首發三聲,聯發二聲。指的是是律詩中的第一聯。
2、頷聯:hàn lián,頷發四聲,指的是律詩中的第二聯。
3、頸聯:jǐng lián,頸發三聲,指的是律詩中的第三聯。
4、尾聯:wěi lián,尾發三聲,指的是律詩中的第四聯。
律詩通常每首八句,超過八句的 ,則稱排律或長律。以八句完篇的律詩,每二句成一聯,計四聯。
律詩通常押平聲韻,而且必須按韻書中的字押韻。原則上只能用本韻,不能用鄰韻;即使稍微鬆一點,也只允許入韻的首句可以用鄰韻,叫作「借韻」。
律詩還要求全首通押一韻,即一韻到底,中間不得換韻。第
二、四、
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五律以首句不入韻為正例,入韻為變例;七律以首句入韻為正例,不入韻為變例。
14樓:墨海愚者
首聯:[shǒu lián],是律詩中的第一聯。律詩共八行,一個逗號為一句,前兩句即首聯。
首聯一般平鋪直敘以引詩題或以景起興,烘托氣氛。如李白的《渡荊門送別》,首聯「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我乘舟渡江來到遙遠的荊門外,來到戰國時期楚國的境內遊覽)直接點明詩題。
頷聯:[hàn lián],是律詩中的第二聯,需要對仗,頷指頸上方、下頜下方的柔軟處。「山隨平野盡,月入大荒流」(高山漸漸隱去平野慢慢舒,江水一片彷彿流進廣闊的莽原)對仗,承接首聯遊覽所見到的景色。
頸聯:[jǐng lián],指的是律詩的第三聯,需要對仗。頸也即脖子。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波中月影宛如天上飛來的明鏡,空中彩雲結成綺麗的海市蜃樓)對仗,續寫遊覽所見之景。
尾聯 :[wěi lián ],指律詩的第四聯(
七、八兩句),不必對仗。以其居於一首詩的尾部而得名。「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但我還是更愛戀故鄉滔滔江水,它奔流不息陪伴著我萬里行舟),以故鄉之水對自己的惜別再次點題,為詩進行了很好的結尾。
以上四聯的劃分適用於五言律詩和七言律詩。
15樓:墨愛
首聯 shǒu lián
頷聯 hàn lián
頸聯 jǐng lián
尾聯 wěi lián
擴充套件資料:
首聯、頷聯、頸聯、尾聯指的是詩的四聯,第一聯叫首聯,第二聯叫頷聯,第三聯叫頸聯,第四聯叫尾聯。
按照規定,頷聯和頸聯必須對仗,首聯和尾聯可對可不對。
在絕句詩中,一共有四句詩,第一句叫首聯、第二句叫頷聯、第三句叫頸聯、第四句叫尾聯,例子如下:
鹿柴空山不見人,-------首聯
但聞人語響。-------頷聯
返景入深林,-------頸聯
復照青苔上。-------尾聯
譯文:幽靜的山谷裡看不見人,
只能聽到那說話的聲音。
落日的影暈映入了深林,
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作者簡介: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字摩詰,號摩詰居士。
在律詩中,一共有八句詩,第一句和第二句叫首聯、第三句和第四句叫頷聯、第五句和第六句叫頸聯、第七句和第八句叫尾聯,例子如下:
七律——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首聯(不要求對仗)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頷聯(要求對仗)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頸聯(要求對仗)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尾聯(不要求對仗)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出自《全唐詩》
譯文:劍門關外忽然聽說官軍收復薊北,
乍聽到止不住的淚水灑滿了衣裳。
回頭看妻兒的愁容不知去了何方,
胡亂收拾著詩書不由得欣喜若狂。
白日裡引吭高歌呵且須縱情飲酒,
春光正好伴我返回那久別的故鄉。
立即動身穿過了巴峽再穿過巫峽,
然後經過襄陽再轉向那舊都洛陽。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唐代詩人。字子美,河南府鞏縣(今河南鞏義市)人。杜甫生逢開元盛世及安史之亂,一生顛沛流離,歷盡磨難,他的詩廣泛地記載了這一時期的現實生活,被人稱為「詩史」。
杜甫擅長各種詩體,詩風沉鬱頓挫,對後世有很大的影響。
律詩和絕句的區別主要在字數上,絕句共四句,律詩共八句。絕句又叫"截句",押韻一般在
一、二、四句(特殊者除外)。絕句可對仗,也可不對仗。而律詩的頸聯 和頷聯必須對仗。無論律詩還是絕句都有平仄聲的要求,超過八句的律詩就稱排律。
杜甫春望賞析首聯,頸聯,頷聯,尾聯各寫出了什麼
一 詩原文 1 詩名 春 望 3 原文 1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2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3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4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二 分析 1 全詩從結構看,首 寫 望中所見 頷聯分寫,通過 花和鳥 兩種事物寫春天。頸聯通過一封家書表達了詩人對家人的懸想,尾 寫憂國思家的感情。...
李白的清溪行頷聯,頸聯分別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來描寫
這是一首情景交融的抒情詩,著意描寫清溪水色的清澈,寄託詩人喜清厭濁的情懷。清溪清我心 此詩開篇詩人就描寫了自己的直接感受,賦予客觀景物主觀化特性。李白一生遊覽過很多名山秀川,獨有清溪的水色給他以 清我心 的感受,這就把清溪水色的特異之處突顯出來。接著,詩人又以襯托手法突出地表現清溪水色的清澈。新安江...
登金陵鳳凰臺的題目,概括這首詩的頷聯,頸聯的內容,並說出作者在這倆聯中寄寓著怎樣的感慨
登金陵鳳凰臺 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登金陵鳳凰臺而創作的懷古抒情之作。全詩八句五十六字,以登臨鳳凰臺時的所見所感而起興唱嘆,把天荒地老的歷史變遷與悠遠飄忽的傳說故事結合起來攄志言情,用以表達深沉的歷史感喟與清醒的現實思索。此詩氣韻高古,格調悠遠,體現了李白詩歌以氣奪人的藝術特色。登金陵鳳凰臺 鳳凰臺上鳳...